第149章
他怎么也没想到,皇上竟然让他去干一件这样的差事。
第408章 这丫头怎么这么可怕
楚渊想了一下,回道:“皇上,营中军务繁杂,臣恐无法抽出时间去给那些进士授课,再说,臣武夫出身,也不擅长这些。”
楚渊委婉的拒绝了。
然而顾瑶却并没有生气,而是笑道:“太傅啊,这事朕考虑了一段时间了,我大越多年来重文轻武,导致能培养的武官和提拔的将军都十分稀少,朕去年重开武举,就是希望能涌现一批人才。太傅是我大越最精通兵法,作战经验最丰富的大将军,您去授课最合适不过,朕找不到比你更合适的人。所以太傅就不要拒绝了,朕会另付你银两。太傅不是白去干这个差事的。”
楚渊:……
楚太傅无语,当即目瞪口呆。
他不明白皇上这是啥意思,什么叫另外付给他银子。
他是缺银子的人吗?皇上何须找一个这样的借口。
“皇上……”楚渊想回什么。
但顾瑶马上打断了他,道:“好了,太傅,东郊大营那边,朕会找个合适的人协助你一起管理军中事务,太傅就抽些时间去国子监授课。每月十五次课,一次课一个半时辰,朕每月付你一千五百两银子,算是聘你去授课了。”
“皇上,您这是……”
听到这回答,楚渊心头一震,愣在原地,不可思议地看着眼前的帝王。
此时此刻,他才算是明白了,这皇上明面上是要他去给武学院的进士授课,暗里却是要派个人进东郊大营管理军务。
皇上这是要削他手里的兵权。
她竟然是这样的想法,这太可怕了。
顾瑶看得出来对方眼里的震惊和隐约的不满,但她依然微笑着,说道:“太傅啊,咱们君臣之间一些话不便直说,朕的想法想必太傅是明白的,太傅的一些愿望朕也大概能猜到。所以……太傅,咱们互相成全,不是更好嘛?”
楚渊:……
楚渊依然顿在原地,好一会儿没有回话。
一年多了,他这是第一次听到皇上说这样的话。
这个还未满二十岁的女子,竟然有了这样的魄力和胆量。
她这是要跟他谈条件,要他放弃东郊大营的兵权。
楚渊这时将头扭到了一边,他深吸一口气,让自己冷静一下。
要他放弃东郊大营的兵权,当下是不合适的,这样会极大的削弱楚家在朝廷的力量,也会削弱他在军中的威望。
但顾瑶似乎已经算准了,他更在乎的是未来的皇嗣。
这丫头怎么这么可怕。
楚渊仔细想了一下,再次回过头来时,他行了个礼,回道:“皇上,臣愿意去国子监授课。”
说完,楚渊心里五味杂陈,说不上是什么滋味。
听到太傅这般回答,顾瑶则微微点了点头。然后她指了指一旁的椅子道:“太傅坐下吧,你愿意去国子监授课,朕很高兴,想必国子监的进士们会更加高兴。”
“为皇上分忧是臣的职责。”
“那就请太傅多费些心思了。对了,太傅记得早日找到你说的那个可以卜卦算害喜之日的稳婆。”
楚渊:……
第409章 天子銮驾
刑场位于金陵城东白云路口,这里距离皇宫约五公里,距离金陵城闹市不足三公里。
平日里,刑场若有重大死刑犯行刑,便会在辰时三刻鸣大鼓。
元祐二年五月十七日。
刑场的鼓声再次响起,而且连续敲了三十二下。
听到鼓声后,附近的百姓们纷纷赶了过来,聚在了刑场的外围。
而在街头,则有一些百姓站在了街道的两旁,等着看待会儿押送过来的囚犯。
前些日子,朝廷发生了重大谋逆案,据说皇上要斩了废太子,以及赵家十几个成年男丁,还有吴国公,齐宣侯等等,这些可都是皇亲国戚,功勋贵族。
他们这些老百姓活了一辈子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多响当当的人物被判死刑。
尤其是赵家,曾经可是一手遮天的皇亲国戚,在金城横行霸道了几十年。
百姓们早已对赵家深恶痛绝。
“赵家也有今天呀。”
人群中,有男子哈哈笑了起来。
“是啊,赵家终于遭到报应了。”另外一位男子也跟着笑道。
“听说赵家勾结废太子谋反,还企图弑君,这样的恶徒皇上竟然没有将他们满门抄斩。”
“皇上还是太仁慈了呀。”
“赵家死不足惜。”
……
百姓们你一句我一句地说着。
但很快,一群士兵将他们赶到了路边。
成百上千的御林军迅速将街道围了起来,他们手握长枪,将围观的百姓拦在了街道两旁。
百姓们以为是刑犯马上要押送过来了,个个踮起了脚尖,望向南面。
然而他们看到的并不是囚车,而是一辆由六匹白马拉的金色马车。
那马车金银饰片、髹漆彩绘,一眼便看的出来,那是天子才能坐的銮驾。
“是皇上!”
“皇上来了!”
一些百姓看到这驾马车,忍不住惊呼了出来。
随后,有百姓开始下跪。
不一会儿,跪了一大片。
“皇上万岁!”銮驾未到,百姓们已经开始行礼。
顾瑶坐在马车之中。
她能听到外面老百姓的呼喊声,但她并没有掀开窗帘往外看。
她极少以帝王的身份出现在金陵城中,之前只有祭祖大典时路过街区。
作为帝王,她并不会让百姓们看到自己的面容,这样不方便她以后出宫微服私访。
马车一路上前,所过之处,百姓们纷纷下跪行礼。
场面十分壮观,整个街道跪了一片又一片。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响彻整个金陵城。
直到马车停在了白云路口刑场边。
这时刑场的官员和衙役纷纷跪下行礼,刑部尚书贺少文带领着刑部的其他官员跪下接驾。
马车的门打开了。
在一名宫女一名太监的搀扶下,顾瑶缓缓走下了马车。
围观的百姓们此时终于看到了他们的帝王。
不过皇上和他们想的不大一样,此时的皇上,穿的并不是龙袍,也不是宫廷华服,而是一身素白的衣裳。皇上头上戴了斗笠,那垂下的白纱遮住了面容。
所以他们此时看不到皇上的真实的面容。
第410章 刑场观刑
“皇上为什么不穿龙袍呀?”
人群中有百姓小声地议论。
百姓们此时都十分激动,这是他们第一次近距离见到当今的帝王。虽然看不到面容,但皇上身形窈窕,娉婷袅娜,仿若从天而降的仙子。
“太后丧期呢,皇上自然穿的是孝服。”另外一位百姓回道。
……
顾瑶来到了位于刑场前上方的看台。
而此时,朝廷上下一百多位官员也都到了。
官员们分至两边,官阶高的坐在前面,官阶低的站在后面。
大越建国四十多年,这是第一次有帝王让百官进刑场观刑。
此时此刻,官员们神色各异,有的很平静,仿佛只是来看热闹,有的则垂着头,好像很失落。
还有的则东张西望,显得有些局促。
“皇上,您喝杯茶吧。”
这时有宫人端来了茶水。
但顾瑶并没有喝,只是挥了挥手,示意对方放到一边。
午时一刻,刑场的钟声响起了,一共三声钟响。
而后,负责此次行刑的监斩官李明东走到了邢台上,他先向在看台上的帝王行了跪拜礼,然后才走到案台前坐下。
“带上来。”
随着监斩官一声令下,两排官兵进场了,他们身后是被刚刚从囚车里押下来的犯人。
一共二十四名死刑犯,被拖着进入刑场。
这些死刑犯生前不是皇亲国戚就是功勋贵族,然而此时此刻,他们都已没有了往日的体面,他们穿着破烂的囚衣,蓬头垢面,肩上背着重重枷锁,脚上戴着的铁链在地上拖行,发出“铛铛铛”的声音。
百姓们见到死刑犯被押了上来后,议论纷纷,一些百姓直接指着其中的一些官员悄悄议论。
也有胆大的百姓,高喊道:“狗官,恶徒,不得好死。”
曾经的赵国公赵启也很快被压到了邢台上,已经五十多岁的赵启两鬓斑白,头发凌乱,只是几日,他仿佛一下老去了十岁。
他仰头望着天空,然后发出一阵疯狂的笑声。
然而很快,站在他身后的士兵就一脚将他踹到了地上跪着。
“爷爷……”
这时赵启听到了自己的孙儿在喊自己。
他想回过头去,但想转身时,又被官兵控制了。
“爷爷,我怕……我害怕。”
哭喊的是赵启刚满十五岁的孙子赵戎。
第408章 这丫头怎么这么可怕
楚渊想了一下,回道:“皇上,营中军务繁杂,臣恐无法抽出时间去给那些进士授课,再说,臣武夫出身,也不擅长这些。”
楚渊委婉的拒绝了。
然而顾瑶却并没有生气,而是笑道:“太傅啊,这事朕考虑了一段时间了,我大越多年来重文轻武,导致能培养的武官和提拔的将军都十分稀少,朕去年重开武举,就是希望能涌现一批人才。太傅是我大越最精通兵法,作战经验最丰富的大将军,您去授课最合适不过,朕找不到比你更合适的人。所以太傅就不要拒绝了,朕会另付你银两。太傅不是白去干这个差事的。”
楚渊:……
楚太傅无语,当即目瞪口呆。
他不明白皇上这是啥意思,什么叫另外付给他银子。
他是缺银子的人吗?皇上何须找一个这样的借口。
“皇上……”楚渊想回什么。
但顾瑶马上打断了他,道:“好了,太傅,东郊大营那边,朕会找个合适的人协助你一起管理军中事务,太傅就抽些时间去国子监授课。每月十五次课,一次课一个半时辰,朕每月付你一千五百两银子,算是聘你去授课了。”
“皇上,您这是……”
听到这回答,楚渊心头一震,愣在原地,不可思议地看着眼前的帝王。
此时此刻,他才算是明白了,这皇上明面上是要他去给武学院的进士授课,暗里却是要派个人进东郊大营管理军务。
皇上这是要削他手里的兵权。
她竟然是这样的想法,这太可怕了。
顾瑶看得出来对方眼里的震惊和隐约的不满,但她依然微笑着,说道:“太傅啊,咱们君臣之间一些话不便直说,朕的想法想必太傅是明白的,太傅的一些愿望朕也大概能猜到。所以……太傅,咱们互相成全,不是更好嘛?”
楚渊:……
楚渊依然顿在原地,好一会儿没有回话。
一年多了,他这是第一次听到皇上说这样的话。
这个还未满二十岁的女子,竟然有了这样的魄力和胆量。
她这是要跟他谈条件,要他放弃东郊大营的兵权。
楚渊这时将头扭到了一边,他深吸一口气,让自己冷静一下。
要他放弃东郊大营的兵权,当下是不合适的,这样会极大的削弱楚家在朝廷的力量,也会削弱他在军中的威望。
但顾瑶似乎已经算准了,他更在乎的是未来的皇嗣。
这丫头怎么这么可怕。
楚渊仔细想了一下,再次回过头来时,他行了个礼,回道:“皇上,臣愿意去国子监授课。”
说完,楚渊心里五味杂陈,说不上是什么滋味。
听到太傅这般回答,顾瑶则微微点了点头。然后她指了指一旁的椅子道:“太傅坐下吧,你愿意去国子监授课,朕很高兴,想必国子监的进士们会更加高兴。”
“为皇上分忧是臣的职责。”
“那就请太傅多费些心思了。对了,太傅记得早日找到你说的那个可以卜卦算害喜之日的稳婆。”
楚渊:……
第409章 天子銮驾
刑场位于金陵城东白云路口,这里距离皇宫约五公里,距离金陵城闹市不足三公里。
平日里,刑场若有重大死刑犯行刑,便会在辰时三刻鸣大鼓。
元祐二年五月十七日。
刑场的鼓声再次响起,而且连续敲了三十二下。
听到鼓声后,附近的百姓们纷纷赶了过来,聚在了刑场的外围。
而在街头,则有一些百姓站在了街道的两旁,等着看待会儿押送过来的囚犯。
前些日子,朝廷发生了重大谋逆案,据说皇上要斩了废太子,以及赵家十几个成年男丁,还有吴国公,齐宣侯等等,这些可都是皇亲国戚,功勋贵族。
他们这些老百姓活了一辈子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多响当当的人物被判死刑。
尤其是赵家,曾经可是一手遮天的皇亲国戚,在金城横行霸道了几十年。
百姓们早已对赵家深恶痛绝。
“赵家也有今天呀。”
人群中,有男子哈哈笑了起来。
“是啊,赵家终于遭到报应了。”另外一位男子也跟着笑道。
“听说赵家勾结废太子谋反,还企图弑君,这样的恶徒皇上竟然没有将他们满门抄斩。”
“皇上还是太仁慈了呀。”
“赵家死不足惜。”
……
百姓们你一句我一句地说着。
但很快,一群士兵将他们赶到了路边。
成百上千的御林军迅速将街道围了起来,他们手握长枪,将围观的百姓拦在了街道两旁。
百姓们以为是刑犯马上要押送过来了,个个踮起了脚尖,望向南面。
然而他们看到的并不是囚车,而是一辆由六匹白马拉的金色马车。
那马车金银饰片、髹漆彩绘,一眼便看的出来,那是天子才能坐的銮驾。
“是皇上!”
“皇上来了!”
一些百姓看到这驾马车,忍不住惊呼了出来。
随后,有百姓开始下跪。
不一会儿,跪了一大片。
“皇上万岁!”銮驾未到,百姓们已经开始行礼。
顾瑶坐在马车之中。
她能听到外面老百姓的呼喊声,但她并没有掀开窗帘往外看。
她极少以帝王的身份出现在金陵城中,之前只有祭祖大典时路过街区。
作为帝王,她并不会让百姓们看到自己的面容,这样不方便她以后出宫微服私访。
马车一路上前,所过之处,百姓们纷纷下跪行礼。
场面十分壮观,整个街道跪了一片又一片。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响彻整个金陵城。
直到马车停在了白云路口刑场边。
这时刑场的官员和衙役纷纷跪下行礼,刑部尚书贺少文带领着刑部的其他官员跪下接驾。
马车的门打开了。
在一名宫女一名太监的搀扶下,顾瑶缓缓走下了马车。
围观的百姓们此时终于看到了他们的帝王。
不过皇上和他们想的不大一样,此时的皇上,穿的并不是龙袍,也不是宫廷华服,而是一身素白的衣裳。皇上头上戴了斗笠,那垂下的白纱遮住了面容。
所以他们此时看不到皇上的真实的面容。
第410章 刑场观刑
“皇上为什么不穿龙袍呀?”
人群中有百姓小声地议论。
百姓们此时都十分激动,这是他们第一次近距离见到当今的帝王。虽然看不到面容,但皇上身形窈窕,娉婷袅娜,仿若从天而降的仙子。
“太后丧期呢,皇上自然穿的是孝服。”另外一位百姓回道。
……
顾瑶来到了位于刑场前上方的看台。
而此时,朝廷上下一百多位官员也都到了。
官员们分至两边,官阶高的坐在前面,官阶低的站在后面。
大越建国四十多年,这是第一次有帝王让百官进刑场观刑。
此时此刻,官员们神色各异,有的很平静,仿佛只是来看热闹,有的则垂着头,好像很失落。
还有的则东张西望,显得有些局促。
“皇上,您喝杯茶吧。”
这时有宫人端来了茶水。
但顾瑶并没有喝,只是挥了挥手,示意对方放到一边。
午时一刻,刑场的钟声响起了,一共三声钟响。
而后,负责此次行刑的监斩官李明东走到了邢台上,他先向在看台上的帝王行了跪拜礼,然后才走到案台前坐下。
“带上来。”
随着监斩官一声令下,两排官兵进场了,他们身后是被刚刚从囚车里押下来的犯人。
一共二十四名死刑犯,被拖着进入刑场。
这些死刑犯生前不是皇亲国戚就是功勋贵族,然而此时此刻,他们都已没有了往日的体面,他们穿着破烂的囚衣,蓬头垢面,肩上背着重重枷锁,脚上戴着的铁链在地上拖行,发出“铛铛铛”的声音。
百姓们见到死刑犯被押了上来后,议论纷纷,一些百姓直接指着其中的一些官员悄悄议论。
也有胆大的百姓,高喊道:“狗官,恶徒,不得好死。”
曾经的赵国公赵启也很快被压到了邢台上,已经五十多岁的赵启两鬓斑白,头发凌乱,只是几日,他仿佛一下老去了十岁。
他仰头望着天空,然后发出一阵疯狂的笑声。
然而很快,站在他身后的士兵就一脚将他踹到了地上跪着。
“爷爷……”
这时赵启听到了自己的孙儿在喊自己。
他想回过头去,但想转身时,又被官兵控制了。
“爷爷,我怕……我害怕。”
哭喊的是赵启刚满十五岁的孙子赵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