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顾瑶紧接着又说道:“从今日开始,不仅皇宫里不再招太监,在列王公贵族也不可再招太监做家仆,违者,罚银十万两。原来已经存在的太监不算在内。”
  这话说完,下面一些三公九卿们纷纷倒吸了一口气,因为他们家里就有太监,如今皇上下这样的命令,谁谁还敢再找太监。
  这时有人出列了,是平日里最爱出来的御史邱泽。
  “皇上,宫里不招太监了,那所有的差事,包括一些需要力气的差事也让宫女做吗,还是让侍卫去做。”
  顾瑶想过这个问题,于是直接回道:“原则上不增加侍卫的人数,至于一些需要力气的活,女人一样可以做。从今年开始每三年从民间各地招募一批身高高大,体质好,读过些书,识字的女孩进宫训练,训练出来后,让她们干原来太监干的差事。”
  顾瑶说完,下面的官员面面相觑。
  一些人直接无语了。
  他们此刻竟然发现,不知道怎么反驳当今皇上的提议。
  因为现在看来,太监好像也不是非必要不可。
  顾瑶见他们不说话,说起了道理:“所谓天道伦常,上天创造了男人和女人,这便是上天的意思。可千百年来,我们人间却在违背天意,造出不男不女的太监出来。如今朕废了这遭天谴的宦官制,顺从天意,拨乱反正。”
  百官们不再出来说话了。
  此时此刻,他们明白说啥都没用。
  而这时百官们看到站在大殿上伺候帝王的王公公偷偷的抹眼泪。
  “行了,接下来礼部和工部说一下龙舟赛的筹备情况吧。”顾瑶换了个话题。
  龙舟赛马上就要举行了,但顾瑶对此事心里没底,因为这些古人没有举办过这种大型赛事的经验。她主要是担心安全问题。
  工部尚书张元庆站出来了,他说道:
  “皇上,龙舟赛都筹备好了,按照您的要求,对每一位参选的船员进行了身体检查和水性测验,游不过河的船手都取消了资格。另外巡逻船上也都备了救落水者需要的绳索。”
  “行,这几日仔细观察金水河的水流和水位状况。比赛时,若出现突发情况,比如有船手落水,翻船等,即刻停止比赛,组织救援。”
  顾瑶不能亲自去主持比赛,甚至不能以帝王的身份观赛,因为比赛时人流复杂,她若出现,可能有人身安全问题。
  “臣等遵旨。”礼部和工部的官员齐声说道。
  第329章 我也是无能为力啊
  这次朝会持续了一个半时辰。
  下朝后,工部和礼部的官员被留了下来,去南书房汇报龙舟赛的筹备情况。
  而其他的官员则自行离开皇宫回自己的衙门或者回家。
  丞相李璟准备回中书,但走出皇宫的他,被自己的好友,同僚紫光禄大夫齐永贤叫住了。
  “可否借丞相的马车坐一坐。”齐永贤走过去和自己曾经的同窗,三十多年的同僚打了个招呼。
  李璟停下脚步,回头看着这位好友。
  明白对方的意思后,他点了点头,道:“好啊,齐兄请上车吧。”李璟直接称对方为齐兄,多年前他就是这么叫的,那时他还不是丞相,而对方年长自己几岁,曾对自己多般照顾。
  随即,两个年过半百的老人一起上了车。
  不过车子没有驶向中书衙门,而是驶向了丞相府。
  车子一路往前,而在半路上时,齐永贤突然叹了口气,说道:
  “丞相啊……我今日倒也不是想去你相府喝茶,而是有些话想跟您说呀。”
  “齐兄有什么话就直说吧。”李璟明白这位老友是有话要和自己说,才上了自己的马车。
  齐永贤长叹一声,然后又失望的摇了摇头后,说到:“丞相,您身居高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您也是老臣了,更是当了七年的丞相。可如今您为何不劝阻当今皇上,任由她无视礼法,无视祖宗的制度,做出一些荒唐荒谬的事情。”
  李璟也跟着叹息了一声,他看着眼前的同僚,好友,有些无奈地说道:“齐兄啊,我也是无能为力啊。”
  “此话怎讲。”齐永贤没想到丞相这么回复自己。
  “齐兄,当今皇上是什么样的性子,您还看不清楚吗?她若要做的事情,谁阻止得了。”
  齐永贤皱了皱眉头,不大明白丞相说的。
  他对当今皇上并不是特别了解,因为平日里他并不进南书房议事,皇上也很少召见他。
  他想了想,回道:“我就不明白,这皇上不过二十岁的女子,怎么就这般固执己见,这般听不进劝呢。”
  李璟摇了摇头,嘴角抿出了一丝苦笑,道:“齐兄,您说这话就错了,皇上倒也不是固执,而是和我们这些人在想法上有极大的不同。”
  “什么意思?”齐永贤反问道。
  李璟想了想,回道:“皇上啊,也不知道是读过哪些我们都没有读过的书,她的想法跟我们完全不一样,也和千百年来的帝王都不一样。她不在乎礼法祖制,不在乎王公贵族的私利,甚至她都不在乎皇权,不在乎她现在的皇位。”
  “她在乎的是什么,是这天下人,是百姓。她会因为两个宫人被打死了,就和太后闹僵,直接软禁了太后,如今又因为几个孩子哭泣,要坚决要取消宦官制度。你说,历史上哪有这样的帝王。”
  “是啊……”齐永贤点了点,认可丞相说的。现在这个女皇上确实和她们这些官员在想法上很不一样。
  “丞相,如今再让皇上这么搞下去,怕是朝廷将来会大乱啊。”
  第330章 别跟皇上唱反调
  李璟却摇了摇头,回道:“乱不了。”
  “齐兄啊,你我都是为官三十多载的老人了。三十多年了,朝廷乱过嘛,没有。朝廷要乱得具备一些原因,要么为储位而乱,要么军中作乱,有人谋反,再或者民间起义,老百姓造反。可如今这些都不存在。”
  “当今皇上比你我聪明着呢,她会得罪权贵,功勋,会杀贪官污吏,杀鸡儆猴,但你见过她在军政之事上闹什么改革没?没有!她对武将们都好着呢。只要将士们不造反,谁能乱了这朝廷呀。”
  丞相说完,齐永贤只得无奈地摇头,叹息。
  “那就由着皇上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吗?”他看着眼前昔日的同窗好友。
  李璟微微闭了闭眼睛,这些事他也想过很多次,但如今好像也只能是这样。于是他回道:
  “现在只能这样。当今皇上就这么个脾气,就是这样的君主。你我都只能顺势而为,好好做个干事的臣子就行了,别跟皇上唱反调,没用。”李璟这一年多来,算是看明白了现在这个君王。
  “丞相……真是想不到啊,大越出了这样一个听不进劝,专制霸道,一意孤行的帝王。”齐永贤不想忍了,直接说出了自己心里对这个女皇上的评价。
  李璟听到这话则忍不住笑了,他拍了拍这位老兄的肩,道:“齐兄,看开点。天下君王哪有一样的,有仁慈的,有专制的,有昏庸的,有明智的。有喜欢广纳谏言的君主,也有专制独断的君主。可谁又能说前面的一定比后面的更英明呢。想想大历武皇帝,一个专横独断甚至性格暴戾的君主,他在位时,杀了无数官吏,连丞相都杀了三任,诛九族诛了四家。导致一些人后来都不敢入仕做官。怕丢了性命。当时的读书人也好,甚至百姓都觉称他是一个暴君。可千年后呢,世人却评价他雄才大略,千古一帝。原因是什么,他让大历王朝走向了强大,疆土扩大了两倍有余,他将蛮族赶到了万里之外,让大历王朝成为万邦来朝的强大帝国。”
  “那丞相觉得当今皇上堪比大历武皇帝吗?”齐永贤再问。
  丞相经常进出南书房,比自己更了解现在这位女皇。
  李璟再又摇头,他捋了捋已经发白的胡须,回道:“想多了,老哥。我们这位皇上和大历武皇帝差别可大了。她也就和我们这帮文官不大和睦,不给王公贵族特殊优待,但对百姓,那可是千百年来,少有的明君圣主。你瞧瞧皇上登基一年多来所做的,拨款给地方修路修桥修学院,地震时组织捐银捐物,给灾区送去了几百万担粮食,上千万两银子。几个月前,她一次性杀了户部,刑部,三司到地方州县六十多位官员,盐铁两道的贪官都被清干净了,现在全国精盐,白糖,生铁的价格都跌了不少。百姓们别提多高兴了。”
  “还有她去年强行整顿吏治,大大削减了荫补入仕的名额,得罪了王公贵族,但相反的得到了老百姓的拥戴,尤其是读书人的支持。”
  第331章 皇上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荫补人数大大消减,科举取仕的人数却增加了一半,考中举人就可以入地方做官,如今全国几十上百万读书人都拥护现在的皇上,一些文人墨客还给皇上写诗词文章歌功颂德。”
  “齐兄,咱们是做臣子的,只能和帝王一条心,只要这个帝王不是荒淫无道的昏君,咱们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