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沈嬷嬷也听到了,她回道:“皇上,好像是有哭声,像掖庭那边传来的。”
  顾瑶点了下头,掖庭在皇宫最西边,距离昭和殿有七八百米,这么远的距离都能听到哭声,可见那哭的人,哭得多么惨烈。
  见皇上好像有些担心,沈嬷嬷于是接着说道:“皇上,要不奴婢去那边看看。”
  顾瑶顿了顿,再一次听到哭声后,她心里突然有点不舒服,于是她赶紧披了件外衫。
  “朕亲自去看看,你随朕一起去吧。”顾瑶说道。
  她本不管宫里的杂事,但这已经入夜了,宫里竟然传出了疑似小孩子的哭声,有点反常。
  随即,顾瑶走出了昭和殿,同行的还有王公公和和几名侍卫。
  王公公以为皇上要去后宫,便跟着一起去了。
  但走到半路上他才发现,皇上要去的地方不是后宫,而是掖庭那边。
  越往掖庭的方向走,顾瑶听到的哭声就更清晰了,确实是孩子的哭声没错,而且不只一个孩子在哭。
  王公公已经明白了什么,见皇上确实要去掖庭,他忙走到皇上身旁,说道:“皇上,那往西走就是掖庭了,那是下等宫人住的地方,您万金之躯,不必去那种地方,还是奴才替您去瞧瞧吧。”
  第323章 这些孩子不用净身了
  王公公不用去都猜得到那边发生了什么,掖庭旁边有一间给新来的童子净身的净事房,想来就是那里传来的哭声。
  每年这里都会有这样的哭声,四十年前自己也曾在那里哭过,痛过,那血淋淋的一幕,他几十年来都无法忘记,每每想起,就是噩梦。
  只是今年新来的孩子里有人太会哭了,竟然惊动了皇上。
  顾瑶继续往前走。
  再继续走了两三百米后,她来到了掖庭所在的位置,而到了这里,她才发现哭声不是掖庭传出来的,而是掖庭西边的一栋院子里传来的。
  顾瑶随后又走向那院子。
  这时沈嬷嬷赶紧拉住了皇上。说道:
  “皇上,那院子是给太监净身的,您可不能进去呀。”
  沈麽麽也没想到这入夜了这边还在给童子净身,还扰到了皇上。
  顾瑶深吸一口气,站在这院子门口,她才清晰的听到了孩子们的哭喊声,不是一个两个孩子,而是五六个孩子在哭。
  其中有一个哭得特别大声,听得她心里发麻。
  顾瑶没进院子,此时此刻,她不敢想象进去了会看到怎样的一幕。
  她于是想了一下,对一旁的王公公说道:“你进去阻止里面净身师傅,让他们停止给孩子净身,都出来。”
  王公公不明白皇上此刻的意思,但是他还是赶紧进去了。
  过了一会儿后,那院子里的哭声渐渐小了。
  两个穿着深青色宫衣,戴着蓝色帽子的净身师傅走了出来。
  而在他们出来后,一群被绳子捆住了双手的孩子也被牵了出来。
  见是皇上来了,两位师傅赶紧跪在地上。
  “皇上……小的有罪,不该在这个时候惊扰了您。”其中一位叫东生的师傅赶紧磕头谢罪。
  他们也没想到有个小崽子哭得那么大声,能惊到住在昭和宫的皇上。
  顾瑶看着他们,眼里并没有责备,只是有些心里不舒服。
  她随后又看向后面的几个孩子,那些孩子像是被吓到了,一个个都是满眼惊恐,甚至连见到自己这个帝王,都不知道要行礼。
  顾瑶于是走向他们。
  在她走近后,这些孩子终于跪在了地上,一个个瑟瑟发抖的好像是立即拉去菜市口砍头。
  “您就是皇上吗?”这时有一个身材瘦弱的小男孩大胆地问道。
  这小孩看着只有七八岁,长得瘦瘦小小的。
  顾瑶点了下头。
  她看着这些孩子,最大的看着也不过十岁的样子,小的甚至只有六七岁。
  这么小的孩子,遇到这样的事情,确实会害怕。
  转身,顾瑶又看着两位给孩子净身的师傅,问道:“这净身有性命危险吗?”
  华夏古代也一样有太监,而太监都是要净身的,而顾瑶记得一部历史剧里曾说过,净身的童子,有三分之一都会在净身后因为感染或者失血过多而死。古代并不像现代,有无痛手术,有良好的医疗条件。
  “回皇上,会有性命危险,但大多数童子在修养一段时间后,都能下床走路。”
  顾瑶明白了,大多数男孩最后能活下来成为宫里的太监,但有一部分会死去。
  顾瑶于是不在犹豫了,直接对着两位师傅说道:“你们明日都回去,这些孩子不用净身了,以后宫里不会有人需要净身。|”
  第324章 以后宫里不招太监
  两位师傅仰头看着眼前的帝王,仿佛没听懂皇上说的什么。
  “皇上,您的意思是?”其中一位师傅疑惑地问道。
  顾瑶皱着眉看着他们,眼里有些不悦地说道:“听不懂嘛,以后宫里不招太监,所以没有孩子需要净身了。”
  此话一说,在场所有人都愣住了。
  那几个刚刚哭得很大声的孩子都怯生生地看过来,仿佛不敢相信的样子。
  王公公更是直接目瞪口呆。
  “皇上,您……说真的?”王公公惊得都结巴了。
  宫里不招太监,这怎么可能。
  顾瑶点了下头。
  自从做了这个皇上,她每日忙得不可开交,一些事情都没有好好去考虑,也没有做。
  宦官制度这种违背人伦,违背天理,惨无人道的制度,本就不该出现,也是时候该结束了。
  华夏直到清王朝灭了,宦官制度才结束。
  而如今这个时空,也一样存在太监,甚至这里的太监更多,一些王公贵族家里也买阉人做奴仆。
  “皇上……那……奴才可怎么办?”王公公听皇上说宫里以后不要太监了,瞬间急了。
  顾瑶看向王公公,这位伺候了三代帝王的公公,她想了一下,回道:“目前宫里的太监继续留在宫里当差,在宫中终老,不过以后不招了。”
  然后,顾瑶又看向那几个孩子,说道:“明日把这些孩子都送回家去。”
  说完,顾瑶转身准备走。
  但这时一个胆大的小孩,突然说道:“皇上,我不要回家。”
  听到这话,顾瑶又回头了。
  很快,又有一个小孩说道:“皇上,我也不回家,我回家父亲会打死我的。”
  顾瑶顿住。
  这些孩子竟然不愿意回去,这是她没想到的。
  沈嬷嬷见皇上疑惑,便小声解释道:“皇上,这些孩子都是被家人放弃了的,他们的父母让他们进宫做阉人也就是为了让他们来赚些银子给家里带来好处,你若让他们回去,他们还是会被父母送到别处去净身,给王公贵族家里做家仆。”
  顾瑶瞬间无言了。
  她现在还真是无法理解这些父母将孩子送去做阉人的想法。是怎样的父母这么狠心,这么狠毒。
  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啊,不好好养育着长大,竟然这样残害孩子。
  “行了,那就养在宫里吧,找个师傅让他们学点功夫,以后做个侍卫。”
  说完这几句,顾瑶转身走了。
  ——
  次日,清晨。
  天一亮,官员们便陆陆续续地进宫了。
  到了辰时一刻,要参加朝会的官员都到了。
  他们有的在整理衣帽,有的则在看自己写好的字条。
  为了不在朝堂上说错话,他们一些人提前准备了草稿纸塞到袖子里,在朝会前拿出来看两遍,这样上奏的时候说话就不会断断续续了。
  还有一些官员聚在一起聊天。
  不过大家并不聊朝廷发生的事情,而是谈论天气,谈论诗词文章,甚至谈论金陵城哪家酒楼又出了新的菜品。
  大家乐呵乐呵的,看着十分和谐。
  第325章 宦官制度惨无人道
  不过在承光殿的大门打开的那一刻,所有人都停下了。
  随着司礼官一声:“朝会开始,宣百官进殿。”
  官员们立即排好了队,然后整齐地走进了庄严而肃穆的承光殿。
  而在他们进去之后。
  皇上出现了。
  顾瑶穿一袭凤袍,头戴镶嵌了八十八颗红宝石,两百多颗珍珠的凤冠,两肩披绣着金色龙纹的朝褂,看起来华贵端庄,高不可攀。
  她走进大殿中,走上金銮殿,转身的那一刻,上挑的眉眼间可见帝王才有的风华气质。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百官们在这一刻纷纷跪拜行礼。
  顾瑶微微抬手,道:“平身。”
  随后,顾瑶坐在了龙椅上。
  她看着下面的文武百官,当了一年的君王,现在她对这些臣子多多少少有一些了解了。
  知道他们的能力,不足,甚至他们可能有的小心思。
  上个月她下令杀了几十个贪官污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