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臣明白,谢皇上恩典。”苏煜回道。
  “来,在吃点,朕决定把你养胖一点。”顾瑶说完,又给他夹了好几块肉。
  苏煜脸上的笑意更浓了。回道:
  “皇上,若吃胖了,臣的样子可就不好看了。”
  “没事,胖瘦朕都喜欢。”
  说完这句,顾瑶自己都忍不住笑了。
  两人吃了半个时辰。
  到酉时三刻时,天色渐晚,外头已经挂上了灯笼。
  顾瑶走出了玉清宫。
  不过走到宫殿门口时,手被身后的男人拉住了。
  “皇上,臣想请您留下来?”苏煜没想到皇上用了膳就要离开。
  第306章 就是想和她在一起
  顾瑶回头看着他。
  她记得这不是他第一次留她在这宫里过夜了。
  她想了一下,回道:“朕还有些政事要处理,要不你去昭和殿吧。”
  顾瑶并不喜欢睡在后宫,不管是长信宫还是玉清宫,她都不想在这边过夜。睡这里十分不方便,而且明日天没亮,昭和宫的宫人们就得过来伺候她,很是不便。
  “如此也好。”苏煜点了点头。
  其实他很想她留下来,但她说有事,他也不能强求。
  但这一刻,他确实想和她在一起。
  “那走吧。”顾瑶笑靥如花。
  两人于是手牵着手走出了玉清宫。
  前面是拿着灯笼的宫女,后头则是负责守护帝王安全的护卫。
  一行人从玉清宫走回了昭和殿。
  而昭和殿里灯火通明。
  外头有八个今日当差的侍卫,里面的宫女正在修剪灯芯。
  看到皇上回来了,他们纷纷行礼。
  顾瑶只做了一个抬手的动作,便进了南书房。
  虽然她现在不像去年那么忙碌了,但她每日还是有很多政务要处理,大部分的折子也只能在晚上批,白天她没有时间。
  顾瑶坐在了龙椅上,前面是她今晚要批完的折子,一共十五本,比平时少许多。
  而苏煜则坐在了顾瑶的身旁,就如以前一样陪着她。
  不过顾瑶此时并没有立即批折子,而是扭头看着身旁的男人。
  他们相处的时间并不多,她对他的了解也不多。
  去年她就算是召他侍寝,他们在一起的时候也基本是上床睡觉,并没有太多的交流。
  “苏煜,你以前是不是也写了许多诗词文章?”顾瑶好奇地问道。
  她前段时间才知道,朝中许多大臣都擅长写诗词歌赋,有的还出了文集。比如翰林院大学士于长林,那可是大文豪,出了几本文集还又有百首诗词作品,流传于世。
  苏煜微微点头,回道:“皇上,臣确实写过一些,不过并不成书,只是臣自己写着玩罢了。”
  顾瑶,“你改日把你写的文章拿给朕瞧瞧。”
  顾瑶想,了解一个读书人,可以从他的文字作品中看出他的思想,甚至性情。
  这是了解一个人最快的方法。
  “皇上,您真要看呀?”苏煜有些尴尬地问道。
  他觉得自己有些文章和诗词写得并不好。
  “对,你明日都拿过来。还有……这一次你不是去了灾区嘛,朕给你一个任务,你把在灾区的所见所闻所想都写成文章故事,到时候朕让人去印刷成书籍,收录到藏书阁去。”
  顾瑶此刻还真的好奇,她眼前这位兴起二十一年的一甲进士文才怎么样,能不能比得过今年的那几个进士。
  “臣遵旨。”苏煜点头回道。
  皇上吩咐的事,他不管愿不愿意都得做。不过将在灾区的经历写成文章,这也是他自己的想法。
  “皇上,有一样东西给你。”苏煜这时将一只手伸进了袖中,从里面掏出来一个玉雕。
  “是什么?”
  顾瑶伸手接过。
  一看,是玉石雕刻的女子小像,而那女子穿着华服,带着龙纹凤冠,仔细看好像自己的样子。
  “是你雕的?”
  第307章 这个案子并不奇怪
  “蓉城一位老人家雕的,我画了你的画像,他对照着刻。”
  顾瑶将这枚玉像拿起来,仔细看了一下,发现用的玉竟然是纯天然的翡翠,而且是极好的种水,翡翠呈水蓝色,一眼看去无纹无裂。
  顾瑶想这东西要要是拿去现代拍卖,可能能拍到几千万甚至上亿。
  要是穿回去的能带走就好了。
  顾瑶的思绪飘到了几十年之后。直到被身旁的男人打断:
  “皇上,您不喜欢吗?”苏玉发现顾瑶好像在想什么。
  顾瑶回过神来,他将玉像摆在了桌子上,然后微笑着看着一旁的苏煜,道:“挺好的,让你费心啦。”
  顾瑶其实能感觉到他的心意,想来他做这些也是真的喜欢自己。
  就如在大学时,有一些男生给自己送手表,送鲜花,甚至奢侈品表达爱意,但那时她都拒绝了。
  苏煜看不太明白眼前的帝王在想什么。
  她好像和普通的女子不太一样,以至于他也不知道她喜欢什么。
  顾瑶开始批折子了。
  她随手翻开一本,一看是一位地方知府上的折子。上面写道:
  (臣江州知府黄立明上报陛下,三月起,江州盐价大跌,上等精盐目前为七十文钱一斤,中等精盐四十五文一斤,有部分百姓开始囤盐。)
  折子的内容很简短,只有几十个字。
  顾瑶看到后,随手批道:“听丞相说起过,爱卿乃有才之士。希望江州在你的治理下,越来越好。好好干,来年,朕给你升官。”
  顾瑶并没有见过这些地方官员,对他们的了解只能通过他们上的奏折。
  这些地方知府每个月都会上至少一本奏折,她一个月光看他们的折子都要看三百本。
  随后,顾瑶又翻开了另外一本折子,同样是一位知府上的,上面写道:
  (臣红安县知府陈百盛奏报皇上,红安县发生一起奇怪的案子,三年里,红安县失踪十二名新娘,新娘子都是在新婚之夜失踪的,失踪后不久就被发现死在附近的山林中,穿着红嫁衣,盖着红盖头,挂在歪脖子树上。衙门里派了许多人去查这个案子,但都查不出眉目。皇上……当地人心惶惶,大家都说是鬼抓走了新娘。)
  顾瑶看着这本折子,看了两遍,看完之后,她皱了皱眉头。
  她想,若真像折子里说的,那这还真是一起离奇的案子。有点像连环杀人案,而杀的是新娘子。
  她于是将折子递给了一旁的苏煜。
  “你看看这个。”
  苏煜接过了顾瑶递过来的奏折,顾瑶很少让他看这些大臣们上的折子,这是第一次主动让他看。
  他看完之后摇了摇头。
  “你也觉得奇怪?”顾瑶问。
  苏煜嘴里发出一声叹息,回道:“皇上,这个案子并不奇怪,凶手应该就是新郎及新郎的家人。”
  顾瑶顿了一下,很意外地看着身旁的男人。
  没想到,他这么快就有了猜测。
  “为什么这么说?”若是一个新娘子死了,可能是新郎一家人干的,但死了十几个,而且不是同一个家庭发生。
  第308章 两人一起去了青华池
  苏煜想了想,回道:“皇上,臣曾在一本杂书上看过到一个关于山神的传说。传说每一座山上都有山神,若将年轻美貌完璧之身的妻子献与山神做新娘,那么就可以得到山神的庇佑,其后世子孙将永远兴旺发达,升官晋爵。”
  顾瑶听到这话后当即睁大了眼睛,露出疑惑又震惊地表情。
  “还有这样的传说?”顾瑶想,这就是歪门邪说嘛。
  “是的,皇上。这传说来自两千年前的上古时期,在西南蛮荒之地曾流行过,后来百姓们开化了,便不再这般愚昧,这传说也就没有人信了。但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还有地方出现这样的事情。”
  “这倒是挺可怕的。可为什么当地的县丞查不出来?”
  若是新娘的丈夫和婆家所为,应该很容易发现破绽,不至于三年都没查不出来。
  “皇上,当地衙门查不出来,可能是因为新娘子进了房间后就被勒死了,然后由新郎家的女眷穿了新娘服盖了盖头坐在新房里假装和新郎圆房,如此外人就看不出来新娘已经死了。等到了晚上,新郎家再趁着黑夜的时候将这新娘的尸体弄出去,挂到深山的树上。就变成了折子里说的这起离奇的案子。”
  顾瑶点了下头。
  这么说好像有些道理。
  当然这只是猜测,真实的案情可能不是这样。
  顾瑶于是想了一下,在折子上回到:“一月内将派大理寺提刑官前往调查,保护埋葬受害新娘的坟墓,在钦差过来前,不允许挖坟,开棺。”
  古代查案子不像现代那么容易,很多杀人案因为没有目击证人,证物缺失,经常破不了案,或者出现冤假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