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行了,你闭嘴。”顾瑶不想听下去了,直接打断了这位言官。
这位御史她了解,就是个直肠子,去年还上折子骂她昏庸呢。
“皇上,臣是御史,上书言事是臣的职责,否则臣就是不尽责。”邱泽没想到皇上不让他说话。
“你管得太宽了,下去吧”。顾瑶很是不悦地看着这位御史。
选什么秀,选几个男人来烦他嘛。再说了她根本应付不过来,选过来也不过让这些男子在后宫里守活寡,到时候争宠闹架,鸡飞狗跳的。
其他的几位言官见皇上生气了,都不敢出来说话了。
顾瑶看着他们,说道:“关于朕的私事,众位就不要多管闲事了,有这个心先想着怎么当个好官,办好差事。”
第272章 要办大型运动会
“还有谁要上奏嘛?”顾瑶看着下面的一众大臣,问道。
她可不想继续这个敏感的话题。
过了一会儿,顾瑶见没人回答,于是点名了
“谢元,出列。”
被点到名字的工部左侍郎谢元连忙站出来。
他十分意外,皇上突然点了自己的名字。
“臣在!”他忙行礼道。
“朕去年九月让工部去打造的三十三艘龙船,六艘巡逻船造好了吗?”顾瑶问。
“回皇上,那龙船都造好了,按照皇上画的图纸造的,已经下水试过了,巡逻船还未造好,要下个月才能完成。”工部侍郎谢元一五一十地回道。
不过这时突然有人插了句话,是楚太傅楚渊,他好奇地问道:“皇上,您造这些船做什么?”
这打仗不需要用到船,又不是打水仗,还造了几十艘。
“用来比赛的。”顾瑶回道。
“比赛?”
这个词说出来,满朝文武百官都有些惊讶,他们可没听说过用船比赛,皇宫里要举办比赛,不都是马球赛吗。
顾瑶于是说道:“朕决定五月初在金水河上举办划龙舟比赛,金陵城当地的百姓,男子在十八到四十岁之间,熟识水性的皆可参加,比赛以村庄为单位,每个村可以自组一个队参赛。朕会拨出二十万两银子由礼部联合工部一起,举办这次比赛。”
皇上说完,百官们都很震惊。
这大越开国几十年了,还未举办过这种允许普通老百姓参加的比赛。
以前文皇帝和高祖皇帝在位时,每年会举办马球赛,但都是王公贵族和官宦子弟参加,如今皇上竟然举办什么划船比赛,让老百姓参加。
“皇上,让百姓参赛不太妥当吧。”丞相李璟赶紧站出来说道。
历朝历代,从未有皇室举办什么比赛,参赛的是老百姓。
顾瑶看向丞相,回道:“怎么就不妥当了。朕就是要让百姓参赛,让百姓们自己组织队伍来报名,朕想将热爱运动,强身健体的观念传达到全国各地每一位老百姓的心中。不仅仅是划龙舟比赛,到了秋季,朕还会让礼部联合兵部举办大型运动会,到时候,奔跑、游泳、射箭、马术、摔跤等几十个类型的比赛会同时举办。”
百官们一个个震惊不已。
他们眼前这个皇上的想法实在是太奇怪了,以至于他们时常跟不上皇上的思想。
“皇上,若是这样的话,那比赛是不是太麻烦了。”礼部尚书杨东庭站出来了。
他刚听皇上说让礼部秋季举办什么运动会,有几十个的赛,那样的话,身为礼部尚书的他到时候岂不是忙死去。关键是他没有过这样的经验。
“第一次举办是有一些麻烦,得先建好场地。不过凡事总有第一次,有了第一次,以后举办起来就有经验了。朕会写具体的方案给礼部,杨尚书不用如此心急。”顾瑶一眼就能看出来这位杨大人心里慌了。
不过礼部都能成功办好每一次的科举考试,举办运动会应该也不会有问题。
第273章 科举判卷
下朝后,顾瑶再一次来到了金陵贡院。
会试结束已经过去七八日了,而贡院的大门依然是紧闭的,里头的主副考官和判卷官正在紧急判卷。外头是值守的官兵。
顾瑶到了后,这里官员们连忙出来行礼。
顾瑶看着一个个都是浓浓的黑眼圈,知这些日子他们一定累坏了。因为他们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判完卷子,到了日子必须放榜,否则是要治罪的。
“都起来吧。”顾瑶看着他们,想来,在古代当一名考官也是不容易的,得在这贡院里关二十来天。
“皇上,卷子马上就批阅完了。”于长林主动汇报道。
虽然朝廷给的判卷时间是十二天,但是他们必须提判完,后面还要报奏皇上,还要写榜单,还要发榜等等,许多事情要做。
“辛苦了,朕来看看你们,顺便了解一下今年会试的情况。”顾瑶回道。
她走进了明公堂,进来后看到一张长桌子,而桌上放了一叠又一叠的答卷。
于长林主动拿起其中一叠卷子,说道:“皇上,今年的考生里有许多优秀的人才,这好的文章也是一篇又一篇,臣等已经取了两百多篇了。”
“哦……”
听到这话,顾瑶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
取了两百多篇,意味着已经有两百多人确认上榜了。
顾瑶于是翻了一下手里的一叠答卷。
名字和籍贯都被封起来了,她只能看到文章的内容。
古代科举判卷跟现代批阅试卷不一样,上面没有分数,只有不同的判卷官给的评价,一共四个等级,分别为上等,中上等,中等,下等。对应的符号是:○、√、丶、x一篇文章三个判卷官判卷,若得两个圈或者√,则直接上交主考官,主考官确定没有问题后,直接录取。
顾瑶翻了几篇,很快看到一篇画了两个圈,写了一个取字的文章。
顾瑶于是看了一下,发现文章写得很通畅,论述自然,有理有据,是一篇佳作。
她又往后翻了几篇,随后又看到一篇,画了两个勾一个圈,同样写了一个取的文章。
这篇文章写得很长,看着四五千字,顾瑶只大致看了一下,写得也不差。
这时主考官于长林递到了另外一本答卷给眼前的帝王,他翻到其中一篇文章,道:“皇上,您看看这篇。”
顾瑶接过,目光转移到了这篇文章上。一看,这文章上面不仅画了三个圈,写了取字,还用朱笔画了个三角形图案。
“这是什么意思?”顾瑶指了指这个三角形。
“回皇上,画这个图案表示录取为一甲进士。”
“噢……”
顾瑶明白了。她于是认真看了看这篇文章。一看还真是写得好。全文文辞简练,平易晓畅,结构严谨,说理透彻,文思精深,论据有力。关键是不像其他文章大长篇,这篇好像还不到一千字。
“皇上再看看这篇……”于长林又将另外一本答卷递给了皇上。
顾瑶看完,发现这古代的学子还真是文采斐然,一个个的都能写出那种能上教科书的文章。
“好啊,果然如大学士所说,这一次确实有不少人才。你也不用局限于固定的录取人数,若这一批学子真是人才济济,多录取一些也没关系。”顾瑶笑道。
于长林皇上这么说,当即笑开了花,回道:“臣遵旨。”
第274章 春闱放榜
元祐二年三月十六。
这一日金陵城热闹极了。
天才刚刚亮,距离礼部衙门不到一里的文经楼外就来了不少人。
到了辰时一刻,已经有上百人来到了这里。
他们多是参加了本次会试的举子或者他们的家人,还有的是金陵城来凑热闹的百姓,也有的是一些商贾巨富,等着来这里抢女婿的。
此时文经楼旁的南墙上已经张贴了榜单。张榜墙为独建长墙,别筑一堵,高丈余,上面一共张贴了三十八张榜单。
每一张榜单上都写了十个名字,名字下面是对应考生的籍贯,祖上三代的信息等等。
大家很快都看到榜首的名字,一甲第一名章承,建州普阳人,年二十八岁,。
看到这个岁数,下面等着挑女婿的富商马上放弃了这位高中榜首的进士,因为这个年龄肯定已经娶妻生子了。
随后是一甲第二名,林祁,眉州人,年二十二岁。
人群中,学子们都在焦急地找自己的名字,只有看热闹的和找女婿的是从第一张榜单看起。
到了辰时三刻,越来越多看榜的百姓们过来了,南墙外几乎挤满了人。
而在这时有一辆马车停在了距离这里两三百米的路口。
马车里下来的是苏府的大娘子刘芸,带着家里的两个丫鬟一起去了文经楼。
刘大娘子一边走,一边小声念道:“今日一定要选个最好的。”
“必须挑个最好的。”
“大娘子,您怎么比三年前还激动啊。”一旁苏府的女使百香看大娘子念念有词的,忍不住问道。
这位御史她了解,就是个直肠子,去年还上折子骂她昏庸呢。
“皇上,臣是御史,上书言事是臣的职责,否则臣就是不尽责。”邱泽没想到皇上不让他说话。
“你管得太宽了,下去吧”。顾瑶很是不悦地看着这位御史。
选什么秀,选几个男人来烦他嘛。再说了她根本应付不过来,选过来也不过让这些男子在后宫里守活寡,到时候争宠闹架,鸡飞狗跳的。
其他的几位言官见皇上生气了,都不敢出来说话了。
顾瑶看着他们,说道:“关于朕的私事,众位就不要多管闲事了,有这个心先想着怎么当个好官,办好差事。”
第272章 要办大型运动会
“还有谁要上奏嘛?”顾瑶看着下面的一众大臣,问道。
她可不想继续这个敏感的话题。
过了一会儿,顾瑶见没人回答,于是点名了
“谢元,出列。”
被点到名字的工部左侍郎谢元连忙站出来。
他十分意外,皇上突然点了自己的名字。
“臣在!”他忙行礼道。
“朕去年九月让工部去打造的三十三艘龙船,六艘巡逻船造好了吗?”顾瑶问。
“回皇上,那龙船都造好了,按照皇上画的图纸造的,已经下水试过了,巡逻船还未造好,要下个月才能完成。”工部侍郎谢元一五一十地回道。
不过这时突然有人插了句话,是楚太傅楚渊,他好奇地问道:“皇上,您造这些船做什么?”
这打仗不需要用到船,又不是打水仗,还造了几十艘。
“用来比赛的。”顾瑶回道。
“比赛?”
这个词说出来,满朝文武百官都有些惊讶,他们可没听说过用船比赛,皇宫里要举办比赛,不都是马球赛吗。
顾瑶于是说道:“朕决定五月初在金水河上举办划龙舟比赛,金陵城当地的百姓,男子在十八到四十岁之间,熟识水性的皆可参加,比赛以村庄为单位,每个村可以自组一个队参赛。朕会拨出二十万两银子由礼部联合工部一起,举办这次比赛。”
皇上说完,百官们都很震惊。
这大越开国几十年了,还未举办过这种允许普通老百姓参加的比赛。
以前文皇帝和高祖皇帝在位时,每年会举办马球赛,但都是王公贵族和官宦子弟参加,如今皇上竟然举办什么划船比赛,让老百姓参加。
“皇上,让百姓参赛不太妥当吧。”丞相李璟赶紧站出来说道。
历朝历代,从未有皇室举办什么比赛,参赛的是老百姓。
顾瑶看向丞相,回道:“怎么就不妥当了。朕就是要让百姓参赛,让百姓们自己组织队伍来报名,朕想将热爱运动,强身健体的观念传达到全国各地每一位老百姓的心中。不仅仅是划龙舟比赛,到了秋季,朕还会让礼部联合兵部举办大型运动会,到时候,奔跑、游泳、射箭、马术、摔跤等几十个类型的比赛会同时举办。”
百官们一个个震惊不已。
他们眼前这个皇上的想法实在是太奇怪了,以至于他们时常跟不上皇上的思想。
“皇上,若是这样的话,那比赛是不是太麻烦了。”礼部尚书杨东庭站出来了。
他刚听皇上说让礼部秋季举办什么运动会,有几十个的赛,那样的话,身为礼部尚书的他到时候岂不是忙死去。关键是他没有过这样的经验。
“第一次举办是有一些麻烦,得先建好场地。不过凡事总有第一次,有了第一次,以后举办起来就有经验了。朕会写具体的方案给礼部,杨尚书不用如此心急。”顾瑶一眼就能看出来这位杨大人心里慌了。
不过礼部都能成功办好每一次的科举考试,举办运动会应该也不会有问题。
第273章 科举判卷
下朝后,顾瑶再一次来到了金陵贡院。
会试结束已经过去七八日了,而贡院的大门依然是紧闭的,里头的主副考官和判卷官正在紧急判卷。外头是值守的官兵。
顾瑶到了后,这里官员们连忙出来行礼。
顾瑶看着一个个都是浓浓的黑眼圈,知这些日子他们一定累坏了。因为他们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判完卷子,到了日子必须放榜,否则是要治罪的。
“都起来吧。”顾瑶看着他们,想来,在古代当一名考官也是不容易的,得在这贡院里关二十来天。
“皇上,卷子马上就批阅完了。”于长林主动汇报道。
虽然朝廷给的判卷时间是十二天,但是他们必须提判完,后面还要报奏皇上,还要写榜单,还要发榜等等,许多事情要做。
“辛苦了,朕来看看你们,顺便了解一下今年会试的情况。”顾瑶回道。
她走进了明公堂,进来后看到一张长桌子,而桌上放了一叠又一叠的答卷。
于长林主动拿起其中一叠卷子,说道:“皇上,今年的考生里有许多优秀的人才,这好的文章也是一篇又一篇,臣等已经取了两百多篇了。”
“哦……”
听到这话,顾瑶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
取了两百多篇,意味着已经有两百多人确认上榜了。
顾瑶于是翻了一下手里的一叠答卷。
名字和籍贯都被封起来了,她只能看到文章的内容。
古代科举判卷跟现代批阅试卷不一样,上面没有分数,只有不同的判卷官给的评价,一共四个等级,分别为上等,中上等,中等,下等。对应的符号是:○、√、丶、x一篇文章三个判卷官判卷,若得两个圈或者√,则直接上交主考官,主考官确定没有问题后,直接录取。
顾瑶翻了几篇,很快看到一篇画了两个圈,写了一个取字的文章。
顾瑶于是看了一下,发现文章写得很通畅,论述自然,有理有据,是一篇佳作。
她又往后翻了几篇,随后又看到一篇,画了两个勾一个圈,同样写了一个取的文章。
这篇文章写得很长,看着四五千字,顾瑶只大致看了一下,写得也不差。
这时主考官于长林递到了另外一本答卷给眼前的帝王,他翻到其中一篇文章,道:“皇上,您看看这篇。”
顾瑶接过,目光转移到了这篇文章上。一看,这文章上面不仅画了三个圈,写了取字,还用朱笔画了个三角形图案。
“这是什么意思?”顾瑶指了指这个三角形。
“回皇上,画这个图案表示录取为一甲进士。”
“噢……”
顾瑶明白了。她于是认真看了看这篇文章。一看还真是写得好。全文文辞简练,平易晓畅,结构严谨,说理透彻,文思精深,论据有力。关键是不像其他文章大长篇,这篇好像还不到一千字。
“皇上再看看这篇……”于长林又将另外一本答卷递给了皇上。
顾瑶看完,发现这古代的学子还真是文采斐然,一个个的都能写出那种能上教科书的文章。
“好啊,果然如大学士所说,这一次确实有不少人才。你也不用局限于固定的录取人数,若这一批学子真是人才济济,多录取一些也没关系。”顾瑶笑道。
于长林皇上这么说,当即笑开了花,回道:“臣遵旨。”
第274章 春闱放榜
元祐二年三月十六。
这一日金陵城热闹极了。
天才刚刚亮,距离礼部衙门不到一里的文经楼外就来了不少人。
到了辰时一刻,已经有上百人来到了这里。
他们多是参加了本次会试的举子或者他们的家人,还有的是金陵城来凑热闹的百姓,也有的是一些商贾巨富,等着来这里抢女婿的。
此时文经楼旁的南墙上已经张贴了榜单。张榜墙为独建长墙,别筑一堵,高丈余,上面一共张贴了三十八张榜单。
每一张榜单上都写了十个名字,名字下面是对应考生的籍贯,祖上三代的信息等等。
大家很快都看到榜首的名字,一甲第一名章承,建州普阳人,年二十八岁,。
看到这个岁数,下面等着挑女婿的富商马上放弃了这位高中榜首的进士,因为这个年龄肯定已经娶妻生子了。
随后是一甲第二名,林祁,眉州人,年二十二岁。
人群中,学子们都在焦急地找自己的名字,只有看热闹的和找女婿的是从第一张榜单看起。
到了辰时三刻,越来越多看榜的百姓们过来了,南墙外几乎挤满了人。
而在这时有一辆马车停在了距离这里两三百米的路口。
马车里下来的是苏府的大娘子刘芸,带着家里的两个丫鬟一起去了文经楼。
刘大娘子一边走,一边小声念道:“今日一定要选个最好的。”
“必须挑个最好的。”
“大娘子,您怎么比三年前还激动啊。”一旁苏府的女使百香看大娘子念念有词的,忍不住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