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苏妍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她没有见到大娘子和祖母,便回了自己住的院子。
第57章 忙得焦头烂额
但没想到母亲已经在院子里等她了。
苏妍的生母名叫于蕙兰,二十年前由苏家老夫人做主,进入苏家成为苏墨的妾室,不过因为生下唯一的女儿后伤了身子,不能再生育,所以并不得宠,在苏家也几乎是没有什么地位。
于小娘见女儿回来,激动地拉住了女儿的手。
她瞧着已经长成大姑娘的闺女,心里是又高兴又欣慰。
“母亲,你今儿怎么了?”苏妍发现母亲眼角泛着泪花,好像哭过。
于小娘忙擦掉自己的眼泪,说道:“娘高兴啊,盼了这么久,娘终于盼得你有了一门好亲事。”
苏妍愣了愣,刚刚小妹说的话她以为是玩笑话,可如今母亲也这么说,那就是真的了。
“母亲,那杨家真的来说亲了?”
于小娘激动地笑道:“是啊,媒人上午就来了,杨家说要娶你过门,给他家嫡子杨昌做正室。”
苏妍:……
苏妍懵了,一脸不可思议地看着母亲。杨昌她知道,那可是前年高中榜眼的进士,如今也已经做了官,杨家更是勋爵人家。
“母亲,那这事就是真的了?”仿佛还不敢相信。
于小娘,“自然是真的。妍儿啊,娘高兴啊……”于小娘拍了拍女儿的肩膀,说道:“娘为人妾室,在这苏家受了很多委屈,又因为没有生下男孩,地位也不及你几位姨娘,如今你能嫁入高门,成为伯爵府的正室大娘子,娘终于能抬起头了。娘这些年最大的愿望就是你能嫁个好人家,做人家正室,而不是像娘做妾。”
于小娘从未这么高兴过。
想着女儿以后是杨家的媳妇,伯爵娘子,她就开心。
“母亲,这事父亲知道吗?”
苏妍想着自己早上是和父亲一起进了宫,父亲怕还不知道呢。
“你爹回来自然就知道了。不过你放心,你爹自然点头,这么好的人家,他有什么理由不点头。”
于小娘这时拿出了一个盒子,里面是她几乎所有的家底了,里面有十几样首饰,还有十几张田契和店契。
她放到女儿面前,小声道:“这是娘这些年屯下来的东西,你若嫁过去,娘都给你带过去,当然这些不够,不过你爹和大娘子多少也要给你准备一份嫁妆,如此加起来,你嫁过去也不会太寒碜。”
苏妍看着母亲拿出来的东西,想着母亲肯定平日里特别节俭才能有这些。
“母亲,你可以自己先留着。”
于小娘,“娘留着也没用,在这苏府,自然是你父亲养这一家子。”
——
皇宫里,顾瑶忙得焦头烂额。
从中午开始,那文武百官们的奏折就一本本的递进来,这才两个时辰,就堆了三十多本。
而这些奏折无一例外,都是劝她以大越和平安定为重,答应了西凉国的和亲请求。
“皇上,兰太妃和林太妃,还有两位公主,还在外头跪着呢。”王公公看皇上忙得好像忘了这事。
“不是说了要她们回去嘛。”顾瑶此刻不想见她们,也知道她们要说什么。
第58章 皇上可不能出尔反尔
王公公回道:“皇上,奴才去说过了,可她们说皇上不见她们,她们就一直跪下去。她们已经跪了两个时辰了。”
顾瑶一声长叹。
所谓父母之爱子,大抵如此吧。
“罢了,你先把林太妃叫进来吧。”顾瑶本不想见,但是好像又没办法,这些人总有法子逼到她。
不一会儿,林太妃进来了。林太妃一身青色衣裳,头上没有戴什么发饰,看起来和宫外的妇人没有什么区别。
因为跪得太久,她走路都是一瘸一拐的。
“皇上,臣妾恳请皇上不要将清音嫁到那蛮荒之地。”一进来,林太妃就哽咽着说道。
“坐吧。”顾瑶真是怕了这群人,一哭二闹三上吊,闹得她脑壳疼。
见对方坐下后,顾瑶道:“太妃有什么就说,朕听着便是了。”
林太妃用手帕擦了擦眼睛,哭了许久,这会声音都哑了,她说道:“皇上,清音自小养在我身边,先皇在世时,便不受宠爱,先皇更宠爱你和文馨公主,就连清音的封号也是臣妾向先皇求了几次才有的。如今外邦请求和亲,若要清音去,那清音的命也太苦了,为女时不受父亲疼爱,长大了又不得长姐庇佑,她当着这个公主有什么意思,还不如出生平民百姓家。再说清音才15岁,上头两个姐姐,怎可让妹妹去担此和亲的担子。”
林太妃说完,又开始哭了。
顾瑶见她哭,就十分无奈。
心想,为什么这些古代的女人这么喜欢哭。
她都没哭呢。
她当着这个皇上可是比那些007的上班狗还累。
她想了下,回道:“太妃说的朕都明白,朕也没说让清音去和亲不是嘛,你这么哭哭啼啼干什么。”
林太妃听到皇上这番话,一下子坐直了身子。
“那皇上是决定了让文馨公主去吗?”
如果是不是自己的女儿去和亲,那她就可以放心了。
顾瑶摆了摆手,道:“你先下去吧,朕还没做决定呢。”
顾瑶不明白的是,为什么自己朝堂上明明没答应和亲,但太妃们似乎觉得她已经答应,一定会送公主去西凉。
“皇上,请您怜惜清音,切勿让她去和亲啊。”林太妃还是很担心。
“好啦,下去吧。”顾瑶不想跟她说废话了,烦死了。
林太妃出去后,另外一位兰太妃又进来了,兰太妃一进来就跪在地上。
她没有哭,但是那样子却比哭着还憔悴。
“想说什么就说吧。”顾瑶说道。
就等他们说完,她好处理要事。
兰太妃清了清嗓子,说道:“皇上,您前些日子可是答应了臣妾和馨月,你说过明年科举结束后,让馨月自己去选个合意的进士,你给她赐婚。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你如今是皇上,可不能出尔反尔。”
顾瑶:……
顾瑶直接无语了。果然这兰太妃口才就是好,竟说得她无话可接。
因为前不久她确实答应了她们,要在明年科举结束后给文馨公主赐婚。
“朕记得这事,你下去吧。”
第59章 廷议
两位太妃走了,顾瑶以为自己可以休息一会,喝杯茶。
没想到刚端起杯子,外头又闹起来了。
“皇上,臣等请皇上庭前议事。”
至少十几位大臣在外头喊。
喊得顾瑶耳朵都要起茧了。
王公公在一旁说道:“皇上,大臣们在外头等着呢,他们请求皇上举行廷议。”
顾瑶叹气一声,摇了摇头,无语道:“看来朕是拿他们没办法了。”
顾瑶于是走出了南书房,来到了昭和殿的大殿前,这里平时便是举行廷议的地方,平日里有国家大事尤其是军国大事,她会召集朝中重臣,在这里议事,但今天她是被逼着出来议的。”
顾瑶坐在了殿中的龙椅上,下面是大臣们坐的椅子。
“既然是廷议,都坐下吧。”、
按照制度,朝会时,文武百官都是站着,但是廷议臣子们都可以赐坐。
“谢皇上。”
前来的大臣们纷纷落座,一共来了二十多位大臣,包括中书门下尚书三省的官吏,御史台的多位言官,几位翰林院大学士。
这些可都是朝中重臣。
顾瑶看着他们,这些人大多比自己大一个辈分,四十多岁五十多岁居多,可以当她老爹了。
而这些大臣一个个都是久居官场的老狐狸。
顾瑶说道:“你们上了折子还不够吗?非得逼着朕出来廷议。”
文官集团的势力顾瑶算是真的领教到了。
“回皇上,上书言事,积极进谏乃是我们御史的职责,我们今日请皇上出来举行廷议,自然是为了国事。皇上今日在朝会时没有表明态度,如此我们都不知道皇上的意思,恳请皇上明示,这和亲和还是不和?”御史中丞范思进直言道。
“对,请皇上明示。”后头的几位御史异口同声。
顾瑶没想到他们会因为这和亲之事这般较劲。
顾瑶想了一下,回道:“自然是不和。”
顾瑶说完,下头的官员们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一个个似乎都很惊讶,也很震惊。
范御史,“皇上,您新登基为帝,朝中势力未稳,理应用平和的政策与外邦交好,为何要拒绝。”
“是啊,皇上,您若拒绝和亲,便是拒绝了与西凉交好的意思。若他日北边戎国进犯我大越边境,而西凉又趁机作乱,如此我大越便是腹背受敌,这国家就乱了。”另外一个御史说道。
顾瑶嗯了一声,没有立即回答他们,而是看向左仆射李相,问道:“丞相也是这个意思吗?”
她没有见到大娘子和祖母,便回了自己住的院子。
第57章 忙得焦头烂额
但没想到母亲已经在院子里等她了。
苏妍的生母名叫于蕙兰,二十年前由苏家老夫人做主,进入苏家成为苏墨的妾室,不过因为生下唯一的女儿后伤了身子,不能再生育,所以并不得宠,在苏家也几乎是没有什么地位。
于小娘见女儿回来,激动地拉住了女儿的手。
她瞧着已经长成大姑娘的闺女,心里是又高兴又欣慰。
“母亲,你今儿怎么了?”苏妍发现母亲眼角泛着泪花,好像哭过。
于小娘忙擦掉自己的眼泪,说道:“娘高兴啊,盼了这么久,娘终于盼得你有了一门好亲事。”
苏妍愣了愣,刚刚小妹说的话她以为是玩笑话,可如今母亲也这么说,那就是真的了。
“母亲,那杨家真的来说亲了?”
于小娘激动地笑道:“是啊,媒人上午就来了,杨家说要娶你过门,给他家嫡子杨昌做正室。”
苏妍:……
苏妍懵了,一脸不可思议地看着母亲。杨昌她知道,那可是前年高中榜眼的进士,如今也已经做了官,杨家更是勋爵人家。
“母亲,那这事就是真的了?”仿佛还不敢相信。
于小娘,“自然是真的。妍儿啊,娘高兴啊……”于小娘拍了拍女儿的肩膀,说道:“娘为人妾室,在这苏家受了很多委屈,又因为没有生下男孩,地位也不及你几位姨娘,如今你能嫁入高门,成为伯爵府的正室大娘子,娘终于能抬起头了。娘这些年最大的愿望就是你能嫁个好人家,做人家正室,而不是像娘做妾。”
于小娘从未这么高兴过。
想着女儿以后是杨家的媳妇,伯爵娘子,她就开心。
“母亲,这事父亲知道吗?”
苏妍想着自己早上是和父亲一起进了宫,父亲怕还不知道呢。
“你爹回来自然就知道了。不过你放心,你爹自然点头,这么好的人家,他有什么理由不点头。”
于小娘这时拿出了一个盒子,里面是她几乎所有的家底了,里面有十几样首饰,还有十几张田契和店契。
她放到女儿面前,小声道:“这是娘这些年屯下来的东西,你若嫁过去,娘都给你带过去,当然这些不够,不过你爹和大娘子多少也要给你准备一份嫁妆,如此加起来,你嫁过去也不会太寒碜。”
苏妍看着母亲拿出来的东西,想着母亲肯定平日里特别节俭才能有这些。
“母亲,你可以自己先留着。”
于小娘,“娘留着也没用,在这苏府,自然是你父亲养这一家子。”
——
皇宫里,顾瑶忙得焦头烂额。
从中午开始,那文武百官们的奏折就一本本的递进来,这才两个时辰,就堆了三十多本。
而这些奏折无一例外,都是劝她以大越和平安定为重,答应了西凉国的和亲请求。
“皇上,兰太妃和林太妃,还有两位公主,还在外头跪着呢。”王公公看皇上忙得好像忘了这事。
“不是说了要她们回去嘛。”顾瑶此刻不想见她们,也知道她们要说什么。
第58章 皇上可不能出尔反尔
王公公回道:“皇上,奴才去说过了,可她们说皇上不见她们,她们就一直跪下去。她们已经跪了两个时辰了。”
顾瑶一声长叹。
所谓父母之爱子,大抵如此吧。
“罢了,你先把林太妃叫进来吧。”顾瑶本不想见,但是好像又没办法,这些人总有法子逼到她。
不一会儿,林太妃进来了。林太妃一身青色衣裳,头上没有戴什么发饰,看起来和宫外的妇人没有什么区别。
因为跪得太久,她走路都是一瘸一拐的。
“皇上,臣妾恳请皇上不要将清音嫁到那蛮荒之地。”一进来,林太妃就哽咽着说道。
“坐吧。”顾瑶真是怕了这群人,一哭二闹三上吊,闹得她脑壳疼。
见对方坐下后,顾瑶道:“太妃有什么就说,朕听着便是了。”
林太妃用手帕擦了擦眼睛,哭了许久,这会声音都哑了,她说道:“皇上,清音自小养在我身边,先皇在世时,便不受宠爱,先皇更宠爱你和文馨公主,就连清音的封号也是臣妾向先皇求了几次才有的。如今外邦请求和亲,若要清音去,那清音的命也太苦了,为女时不受父亲疼爱,长大了又不得长姐庇佑,她当着这个公主有什么意思,还不如出生平民百姓家。再说清音才15岁,上头两个姐姐,怎可让妹妹去担此和亲的担子。”
林太妃说完,又开始哭了。
顾瑶见她哭,就十分无奈。
心想,为什么这些古代的女人这么喜欢哭。
她都没哭呢。
她当着这个皇上可是比那些007的上班狗还累。
她想了下,回道:“太妃说的朕都明白,朕也没说让清音去和亲不是嘛,你这么哭哭啼啼干什么。”
林太妃听到皇上这番话,一下子坐直了身子。
“那皇上是决定了让文馨公主去吗?”
如果是不是自己的女儿去和亲,那她就可以放心了。
顾瑶摆了摆手,道:“你先下去吧,朕还没做决定呢。”
顾瑶不明白的是,为什么自己朝堂上明明没答应和亲,但太妃们似乎觉得她已经答应,一定会送公主去西凉。
“皇上,请您怜惜清音,切勿让她去和亲啊。”林太妃还是很担心。
“好啦,下去吧。”顾瑶不想跟她说废话了,烦死了。
林太妃出去后,另外一位兰太妃又进来了,兰太妃一进来就跪在地上。
她没有哭,但是那样子却比哭着还憔悴。
“想说什么就说吧。”顾瑶说道。
就等他们说完,她好处理要事。
兰太妃清了清嗓子,说道:“皇上,您前些日子可是答应了臣妾和馨月,你说过明年科举结束后,让馨月自己去选个合意的进士,你给她赐婚。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你如今是皇上,可不能出尔反尔。”
顾瑶:……
顾瑶直接无语了。果然这兰太妃口才就是好,竟说得她无话可接。
因为前不久她确实答应了她们,要在明年科举结束后给文馨公主赐婚。
“朕记得这事,你下去吧。”
第59章 廷议
两位太妃走了,顾瑶以为自己可以休息一会,喝杯茶。
没想到刚端起杯子,外头又闹起来了。
“皇上,臣等请皇上庭前议事。”
至少十几位大臣在外头喊。
喊得顾瑶耳朵都要起茧了。
王公公在一旁说道:“皇上,大臣们在外头等着呢,他们请求皇上举行廷议。”
顾瑶叹气一声,摇了摇头,无语道:“看来朕是拿他们没办法了。”
顾瑶于是走出了南书房,来到了昭和殿的大殿前,这里平时便是举行廷议的地方,平日里有国家大事尤其是军国大事,她会召集朝中重臣,在这里议事,但今天她是被逼着出来议的。”
顾瑶坐在了殿中的龙椅上,下面是大臣们坐的椅子。
“既然是廷议,都坐下吧。”、
按照制度,朝会时,文武百官都是站着,但是廷议臣子们都可以赐坐。
“谢皇上。”
前来的大臣们纷纷落座,一共来了二十多位大臣,包括中书门下尚书三省的官吏,御史台的多位言官,几位翰林院大学士。
这些可都是朝中重臣。
顾瑶看着他们,这些人大多比自己大一个辈分,四十多岁五十多岁居多,可以当她老爹了。
而这些大臣一个个都是久居官场的老狐狸。
顾瑶说道:“你们上了折子还不够吗?非得逼着朕出来廷议。”
文官集团的势力顾瑶算是真的领教到了。
“回皇上,上书言事,积极进谏乃是我们御史的职责,我们今日请皇上出来举行廷议,自然是为了国事。皇上今日在朝会时没有表明态度,如此我们都不知道皇上的意思,恳请皇上明示,这和亲和还是不和?”御史中丞范思进直言道。
“对,请皇上明示。”后头的几位御史异口同声。
顾瑶没想到他们会因为这和亲之事这般较劲。
顾瑶想了一下,回道:“自然是不和。”
顾瑶说完,下头的官员们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一个个似乎都很惊讶,也很震惊。
范御史,“皇上,您新登基为帝,朝中势力未稳,理应用平和的政策与外邦交好,为何要拒绝。”
“是啊,皇上,您若拒绝和亲,便是拒绝了与西凉交好的意思。若他日北边戎国进犯我大越边境,而西凉又趁机作乱,如此我大越便是腹背受敌,这国家就乱了。”另外一个御史说道。
顾瑶嗯了一声,没有立即回答他们,而是看向左仆射李相,问道:“丞相也是这个意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