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扶苏将夏无且说过的话一一背诵。
蒙愔喃喃自语:“可他们都说,生理期多喝红糖水就好了。”
到了夏无且这,怎么就是吃红肉呢。
扶苏眉头一皱:“许是庸医吧,喝水怎能修养生息。我听夏侍医说过,昔年曾遇一临淄贵女,经期只茹素饮露。
后面白如纸,月信断续,本欲投四物汤,其父斥女子食肉不雅!后血枯经闭,竟成痨症!”
话音落下,蒙愔打个冷颤,抱着羊排吃的喷香。
她不要血枯经闭,要吃多多的红肉。
原来有病了多喝热水都是骗人的,吃肉才是正道。
吃完扶苏亲自烤的肉,又喝两碗羊排南瓜汤,吃了不少南瓜丸,肚子差不多饱了。
俩人来到外面,食堂人影交错,除了咀嚼声,几乎听不到别的声音。
士族还好,能克制心底食欲。
对于黔首来说,这辈子没吃过这般好的。
他们眼泪口水直流,混合肉排一块下去。
咸中带苦,看的人心酸。
有一穿着草鞋的老农腕部颤抖,手中端着一碗南瓜羹,这道菜名为骊山熔金羹。
南瓜泥浇熔化的饴糖,撒炒焦的豆粉,看起来金黄灿烂,如同金箔一般。
一口下肚滚烫黏唇,配合眼泪甜到发苦。
他喝的泪眼汪汪,不住念叨:“真好吃啊,种了南瓜,都能吃饱饭,再也不用饿死了,再也不用饿死了。”
想他这辈子共有八个子女,饿死仨,上战场死了仨,就剩一子一女。
儿子娶妻生子,生下孙子后又饿死几个。
没办法,粮太少,不够吃。
小孩子肠胃弱,吃那喇嗓子的麦麸消化不了。
可他有什么办法呢,荒年就算是土也得咽下去。
现在好了,上天降下神种,软糯可口的南瓜,不但结的多,还适合小孩吃。
他就能养活更多子孙后代。
至于吃多了放屁?
老者没忍住笑出声,放屁好啊,肚里有东西才会放屁。
若腹中空空,别说放屁,肥都拉不出来。
见他哭的悲伤,吕饴糖好心递去一枚南瓜酥,南瓜馅包入酥皮,捏成圆形慢烤。
南瓜自带甜味,吃起来甜丝丝,又把老者甜哭了。
吕饴糖叹口气:“吃吧,以后不会饿死人。”
一句话,说的其余老者也开始哭,边哭边拿一块黍瓜团往肚里塞。
大人说了,等他们种了南瓜,收获后也能做这些菜。
这是专为黔首研发,适合他们的菜谱。
南瓜混黍米捣泥,春天时混入野菜,冬日时混合干菜。有条件的也能包入酸菜和腌肉,吃起来更香。
外皮粗粝饱腹,内馅酸咸开胃,劳工食之“力能扛鼎”。
还有一种军用干粮,南瓜晒干磨粉,混麦麸烤成硬饼,嵌松子、盐粒,可存储三月不坏。
口感坚硬如砖,需汤泡软食之,嚼久回甘,一饼暖全身。
黔首专挑便宜的吃,即便如此,依旧很美味。
浑浊眼神朝外看去,那里有郁郁葱葱的农作物,随风摇曳,肆意生长。
真好啊,生在大秦真好啊。
不会被别的国家攻打,还有饱腹神种下发。
往后余生,他们会用生命守护这个国家。
第213章 齐国都是大肥羊
有适合贫民菜色,自然也有贵族吃的。
整个南瓜雕上六国宫阙纹样,内填糯粟、鹌鹑蛋、云梦泽菱角,蒸至瓜肉绵软。
瓜盅一揭香飘三尺,粟米黏甜如胶,煮好去壳的鹌鹑蛋吸满瓜香,贵族吃的赞不绝口。
又镂空雕出“十二金人”南瓜盏,内填蜂蜜、黍米醪糟,蒸至瓜肉浸透蜜浆。
别管味道如何,咱就看外观,金灿灿的镂空盏,哪个贵族看到都走不动道。
若非大王在此,非要打包回去几个,给家人见见世面。
扶苏不解:“愔愔,这样做是不是有点浪费?”
“傻瓜。”
蒙愔看六国贵族,尤其是齐国贵族时眼睛都在发光。
这都是她的大肥羊啊。
小声道:“越是华而不实的东西越能赚钱,有钱人就爱这个调调。”
没看有人询问仆从,南瓜盏怎么卖了嘛。
今日举办宴会的花销,还要从大肥羊身上赚。
笑眯眯上前,好心问道:“诸位喜欢南瓜盏?”
正在问话的贵族恭敬行礼:“拜见大司农,吾瞧南瓜盏晶莹剔透,家中妻女应当欢喜,想买一盏供其把玩。”
蒙愔面露难色:“可这是自助餐,只能吃,不能打包。”
“罢了,看在你们挂念妻女的份上,我去求求大王,便赠你们一个。”
贵族接话:“哪能让大司农破费,南瓜这般美味,吾等必不会吃白食。”
“好说好说。”
蒙愔招手,永巷令高顺屁颠颠走来:“蒙大人。”
“这几人对南瓜盏感兴趣,你去吩咐后厨,重新雕刻他们喜欢的模样,浇了糖浆保持,走时一人一盏。”
“诺。”
“多谢蒙大人。”
几人离开后,蒙愔派人将此事宣扬开来,去后厨的贵族越来越多。
嬴政促狭的看着儿媳:“你啊,心思比这南瓜盏都要剔透。”
蒙愔嘿嘿傻笑:“儿臣要赚多多的钱给大王花。”
又随意问道:“大王,你最喜欢哪道菜?”
说起口味,嬴政觉得每一样都很好吃,包括刑徒简餐。
这是专为役夫设计的一种菜,南瓜连皮剁块,混糙粟、盐卤、鼠尾草煮成稠粥,以残破陶碗盛之。
想起质赵时的艰难生活,饭都吃不饱,他怎么能不喜欢呢。
能吃饱饭已属幸事。
若说最喜欢哪道,嬴政指着六国归一羹:“自是这个。”
楚地莲藕、燕蓟黍米、齐海蛤蜊、韩葵菜、赵野菇、魏菽与南瓜同炖,陶鼎熬至糜烂,喻灭六国于一釜。
嬴政拍手称赞:“甘咸交融,甚妙。夷宁,你有心了。”
……
期待许久的南瓜收割落下帷幕,贵族来时双手空空,走时肚皮溜圆,还带走不少农特产。
有蒸炒煎炸都好吃的豆橛子,辣到天灵盖冒烟的朝天椒,盛开时如同云朵般,被贵族视为观赏物的棉花。
最后一个蒙愔本来不想卖,有位钟爱花草的齐国商人非要买。
他从未见过这种花卉,柔软、洁白、宛若天上的云。
用手触之,好似回到母亲的怀抱。
为此不惜掷出百金。
上林苑管事愁眉苦脸问道:“大人,卖么?”
蒙愔二话不说:“卖,必须卖。”
思虑片刻后道:“封锁造纸厂和钢铁厂,剩下的随便参观,不管看上什么咱都卖。”
哪能跟金钱过不去。
谁知一天下来,居然卖出二十多万钱!
二十万钱,全部换成秦半两,能把她埋起来。
在大秦,普通商人一天利润百钱以上可算小富。
顶级商人(行业垄断那种)日入数百至上千钱堪称厉害。
蒙愔啥也没干,不过利用巧思,做些漂亮的吃食。
种些外人不曾见过的蔬果,居然赚这么多。
上天明鉴,她的本意是邀请众人见证南瓜收获,不是想赚钱。
谁知无心插柳柳成荫,带动不少人购买。
值得一提的是,齐国贵族购买力最强。
历史有句名言:齐国因富庶而强,也因富庶滋生的安逸心态而亡。
齐国濒海,煮盐业发达。
管仲推行“官山海”政策(国家垄断盐铁),盐业成为财政支柱。
还有号称“冠带衣履天下”的细绢,临淄是丝绸贸易中心,商业发达。
以及奢侈品制造,齐国出产精美漆器、铜镜,技术领先。
还有名扬七国的稷下学宫。
战国时百家争鸣的中心,聚集孟子、荀子、邹衍等学者,思想相对自由开放。
这样一个有钱有人没兵的国家,难怪被蒙愔当做小肥羊。
唤来白瑛问道:“派去临淄的人怎么样了?”
“禀夫人,鹿鸣苑已经建好,不日就能开业。正按您的吩咐,寻找当地名人剪彩,打响名头,吸引临淄贵族注意。”
“不错。”
蒙愔掏出一张纸:“没有星咱可以自己造,寻个舞娘,将这些乐曲送去,我要打造齐国第一支女团。”
说完沉吟半刻:“还有男团。”
她隐约记得历史记载,齐国是秦统一六国的最后一战,过程相对顺利。
也是六国中唯一未与秦军正面交战即灭亡的国家。
王贲率军从燕地南下,直逼齐都临淄,齐王建在丞相后胜的劝说下投降。
使用的策略非常简单,贿赂。
通过重金收买齐国权臣,使齐国在秦灭其他五国时保持中立。
蒙愔喃喃自语:“可他们都说,生理期多喝红糖水就好了。”
到了夏无且这,怎么就是吃红肉呢。
扶苏眉头一皱:“许是庸医吧,喝水怎能修养生息。我听夏侍医说过,昔年曾遇一临淄贵女,经期只茹素饮露。
后面白如纸,月信断续,本欲投四物汤,其父斥女子食肉不雅!后血枯经闭,竟成痨症!”
话音落下,蒙愔打个冷颤,抱着羊排吃的喷香。
她不要血枯经闭,要吃多多的红肉。
原来有病了多喝热水都是骗人的,吃肉才是正道。
吃完扶苏亲自烤的肉,又喝两碗羊排南瓜汤,吃了不少南瓜丸,肚子差不多饱了。
俩人来到外面,食堂人影交错,除了咀嚼声,几乎听不到别的声音。
士族还好,能克制心底食欲。
对于黔首来说,这辈子没吃过这般好的。
他们眼泪口水直流,混合肉排一块下去。
咸中带苦,看的人心酸。
有一穿着草鞋的老农腕部颤抖,手中端着一碗南瓜羹,这道菜名为骊山熔金羹。
南瓜泥浇熔化的饴糖,撒炒焦的豆粉,看起来金黄灿烂,如同金箔一般。
一口下肚滚烫黏唇,配合眼泪甜到发苦。
他喝的泪眼汪汪,不住念叨:“真好吃啊,种了南瓜,都能吃饱饭,再也不用饿死了,再也不用饿死了。”
想他这辈子共有八个子女,饿死仨,上战场死了仨,就剩一子一女。
儿子娶妻生子,生下孙子后又饿死几个。
没办法,粮太少,不够吃。
小孩子肠胃弱,吃那喇嗓子的麦麸消化不了。
可他有什么办法呢,荒年就算是土也得咽下去。
现在好了,上天降下神种,软糯可口的南瓜,不但结的多,还适合小孩吃。
他就能养活更多子孙后代。
至于吃多了放屁?
老者没忍住笑出声,放屁好啊,肚里有东西才会放屁。
若腹中空空,别说放屁,肥都拉不出来。
见他哭的悲伤,吕饴糖好心递去一枚南瓜酥,南瓜馅包入酥皮,捏成圆形慢烤。
南瓜自带甜味,吃起来甜丝丝,又把老者甜哭了。
吕饴糖叹口气:“吃吧,以后不会饿死人。”
一句话,说的其余老者也开始哭,边哭边拿一块黍瓜团往肚里塞。
大人说了,等他们种了南瓜,收获后也能做这些菜。
这是专为黔首研发,适合他们的菜谱。
南瓜混黍米捣泥,春天时混入野菜,冬日时混合干菜。有条件的也能包入酸菜和腌肉,吃起来更香。
外皮粗粝饱腹,内馅酸咸开胃,劳工食之“力能扛鼎”。
还有一种军用干粮,南瓜晒干磨粉,混麦麸烤成硬饼,嵌松子、盐粒,可存储三月不坏。
口感坚硬如砖,需汤泡软食之,嚼久回甘,一饼暖全身。
黔首专挑便宜的吃,即便如此,依旧很美味。
浑浊眼神朝外看去,那里有郁郁葱葱的农作物,随风摇曳,肆意生长。
真好啊,生在大秦真好啊。
不会被别的国家攻打,还有饱腹神种下发。
往后余生,他们会用生命守护这个国家。
第213章 齐国都是大肥羊
有适合贫民菜色,自然也有贵族吃的。
整个南瓜雕上六国宫阙纹样,内填糯粟、鹌鹑蛋、云梦泽菱角,蒸至瓜肉绵软。
瓜盅一揭香飘三尺,粟米黏甜如胶,煮好去壳的鹌鹑蛋吸满瓜香,贵族吃的赞不绝口。
又镂空雕出“十二金人”南瓜盏,内填蜂蜜、黍米醪糟,蒸至瓜肉浸透蜜浆。
别管味道如何,咱就看外观,金灿灿的镂空盏,哪个贵族看到都走不动道。
若非大王在此,非要打包回去几个,给家人见见世面。
扶苏不解:“愔愔,这样做是不是有点浪费?”
“傻瓜。”
蒙愔看六国贵族,尤其是齐国贵族时眼睛都在发光。
这都是她的大肥羊啊。
小声道:“越是华而不实的东西越能赚钱,有钱人就爱这个调调。”
没看有人询问仆从,南瓜盏怎么卖了嘛。
今日举办宴会的花销,还要从大肥羊身上赚。
笑眯眯上前,好心问道:“诸位喜欢南瓜盏?”
正在问话的贵族恭敬行礼:“拜见大司农,吾瞧南瓜盏晶莹剔透,家中妻女应当欢喜,想买一盏供其把玩。”
蒙愔面露难色:“可这是自助餐,只能吃,不能打包。”
“罢了,看在你们挂念妻女的份上,我去求求大王,便赠你们一个。”
贵族接话:“哪能让大司农破费,南瓜这般美味,吾等必不会吃白食。”
“好说好说。”
蒙愔招手,永巷令高顺屁颠颠走来:“蒙大人。”
“这几人对南瓜盏感兴趣,你去吩咐后厨,重新雕刻他们喜欢的模样,浇了糖浆保持,走时一人一盏。”
“诺。”
“多谢蒙大人。”
几人离开后,蒙愔派人将此事宣扬开来,去后厨的贵族越来越多。
嬴政促狭的看着儿媳:“你啊,心思比这南瓜盏都要剔透。”
蒙愔嘿嘿傻笑:“儿臣要赚多多的钱给大王花。”
又随意问道:“大王,你最喜欢哪道菜?”
说起口味,嬴政觉得每一样都很好吃,包括刑徒简餐。
这是专为役夫设计的一种菜,南瓜连皮剁块,混糙粟、盐卤、鼠尾草煮成稠粥,以残破陶碗盛之。
想起质赵时的艰难生活,饭都吃不饱,他怎么能不喜欢呢。
能吃饱饭已属幸事。
若说最喜欢哪道,嬴政指着六国归一羹:“自是这个。”
楚地莲藕、燕蓟黍米、齐海蛤蜊、韩葵菜、赵野菇、魏菽与南瓜同炖,陶鼎熬至糜烂,喻灭六国于一釜。
嬴政拍手称赞:“甘咸交融,甚妙。夷宁,你有心了。”
……
期待许久的南瓜收割落下帷幕,贵族来时双手空空,走时肚皮溜圆,还带走不少农特产。
有蒸炒煎炸都好吃的豆橛子,辣到天灵盖冒烟的朝天椒,盛开时如同云朵般,被贵族视为观赏物的棉花。
最后一个蒙愔本来不想卖,有位钟爱花草的齐国商人非要买。
他从未见过这种花卉,柔软、洁白、宛若天上的云。
用手触之,好似回到母亲的怀抱。
为此不惜掷出百金。
上林苑管事愁眉苦脸问道:“大人,卖么?”
蒙愔二话不说:“卖,必须卖。”
思虑片刻后道:“封锁造纸厂和钢铁厂,剩下的随便参观,不管看上什么咱都卖。”
哪能跟金钱过不去。
谁知一天下来,居然卖出二十多万钱!
二十万钱,全部换成秦半两,能把她埋起来。
在大秦,普通商人一天利润百钱以上可算小富。
顶级商人(行业垄断那种)日入数百至上千钱堪称厉害。
蒙愔啥也没干,不过利用巧思,做些漂亮的吃食。
种些外人不曾见过的蔬果,居然赚这么多。
上天明鉴,她的本意是邀请众人见证南瓜收获,不是想赚钱。
谁知无心插柳柳成荫,带动不少人购买。
值得一提的是,齐国贵族购买力最强。
历史有句名言:齐国因富庶而强,也因富庶滋生的安逸心态而亡。
齐国濒海,煮盐业发达。
管仲推行“官山海”政策(国家垄断盐铁),盐业成为财政支柱。
还有号称“冠带衣履天下”的细绢,临淄是丝绸贸易中心,商业发达。
以及奢侈品制造,齐国出产精美漆器、铜镜,技术领先。
还有名扬七国的稷下学宫。
战国时百家争鸣的中心,聚集孟子、荀子、邹衍等学者,思想相对自由开放。
这样一个有钱有人没兵的国家,难怪被蒙愔当做小肥羊。
唤来白瑛问道:“派去临淄的人怎么样了?”
“禀夫人,鹿鸣苑已经建好,不日就能开业。正按您的吩咐,寻找当地名人剪彩,打响名头,吸引临淄贵族注意。”
“不错。”
蒙愔掏出一张纸:“没有星咱可以自己造,寻个舞娘,将这些乐曲送去,我要打造齐国第一支女团。”
说完沉吟半刻:“还有男团。”
她隐约记得历史记载,齐国是秦统一六国的最后一战,过程相对顺利。
也是六国中唯一未与秦军正面交战即灭亡的国家。
王贲率军从燕地南下,直逼齐都临淄,齐王建在丞相后胜的劝说下投降。
使用的策略非常简单,贿赂。
通过重金收买齐国权臣,使齐国在秦灭其他五国时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