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四个皇帝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看出了对方眼中明晃晃的“你儿子”三个大字。
  为了不互相伤害,几位默契的都没有开口。
  李二陛下被投出去看孩子,剩下三位继续商量怎么让小憨憨从零开始打天下。
  从零开始,丝毫没有夸张。
  他们几个没有实体,也不能时时刻刻跟在小憨憨身边保驾护航,将来所有的事情都得靠小憨憨自己。
  黄巾之乱余波尚在,乱世之中想自保尚且不易,没兵没马没地盘就是俎上鱼肉任人宰割。
  招兵买马得有家资有名望,小憨憨家资名望都没有,实在让人无从下手。
  且不说暂时不能借颍川荀氏的声望,就算能借,荀氏如今还不是魏晋时在政坛上有举足轻重地位的荀氏,一个小辈又能借用多少?
  金角银边草肚皮,他们的情况在这儿摆着,想稳打稳的积攒实力不能留在中原。
  刘彻搓搓下巴,“感觉系统这次组错队了,不应该点宋太祖,应该点明太祖。”
  明太祖朱元璋乞丐出身,从一无所有的乞儿崛起为一国之君,还有后来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忽略其中无关紧要的小细节,小憨憨要走的路线和他几乎一模一样。
  赵匡胤忍了又忍,最终还是没忍住指指自己,“那我走?”
  旁边,听到他们对话的荀晔一脸严肃的掰扯他和朱元璋的不同之处,“首先,我爹还活着;其次,我爹还活着;最后,我爹还活着。”
  被打发来看孩子的李二陛下:……
  好好好,知道你爹还活着,不用这么强调。
  荀晔哼了一声,他小人不记大人过,不和不会说话的家伙计较。刚才是几位陛下问,现在该轮到他来提问题了,“陛下,你们是哪儿来的?”
  李世民想了想,回道,“解释起来太复杂,过。”
  “不能过不能过。”荀晔睁大眼睛,“您可以长话短说,但是不能不说。”
  虽然金手指是天上掉下来的,但是好歹给个使用说明,他要求不高,能弄明白现在到底是什么情况就行。
  他这儿的情况勉强算是清楚了,陛下们呢?陛下们从哪儿来?为什么要教导他?平时干什么?能神魂附体吗?能呼风唤雨撒豆成兵吗?能凭空召唤百万大军吗?
  别的不说,他还挺期待始皇帝召唤兵马俑的。
  实在不行的话,拎上武器冲锋在前也行,他记得李二陛下和赵大陛下都是难得的猛将,以后出门是不是不用担心遇到流匪了?
  李世民:???
  天还没黑做什么白日梦?
  李二陛下微笑着现学现用,“首先,我们没有实体;其次,我们没有实体;最后,我们没有实体。”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他们四个只负责教学生,其他的什么都不能指望。
  荀晔眨巴着清澈的大眼睛,“所以才需要陛下讲一讲什么能指望什么不能指望,要是好不容易得来的义子因为对义父的期望值过高而在作死的边缘反复横跳然后一不小心真死了那多亏啊。”
  李世民感觉手心发痒,要不是没法接触非得给这臭小子一个脑瓜崩不可。
  见到他们后询问他们的来历是合理需求,为什么合理需求从这小子嘴里说出来就那么欠揍呢?是他刚才借口解释起来太复杂直接过的报应吗?
  李二陛下在旁边坐下,长话短说给充满好奇心的小憨憨讲【千古一帝辅导班】的来历。
  他们是被执念聚到一起的魂魄,帝王辅导班里的导师不只他们,聚集地也不只有帝王辅导班,无数平行世界中总会有无法割断的深重执念,他们来到这个世界求的就是改变的可能。
  这里的世界线先有汉末乱世水深火热,再有五胡乱华生灵涂炭,短短两百多年中原大地便添了亿万亡魂。亿万亡魂念力庞大,这才有他们此行。
  这不是他们第一次带学生,也不会是最后一次,所以刘彻对汉家江山不姓刘接受良好,有时候甚至看热闹不嫌事儿大专门给姓刘的找麻烦。
  荀晔若有所思,“也就是说,那些亡于乱世的百姓都觉得,如果有个您几位这样的千古一帝力挽狂澜,他们就能过上没有战乱纷扰的太平日子?”
  李世民点点头,“可以这么说。”
  武德充沛换句话说也能叫穷兵黩武,他承认他们几个治理下的百姓都没有躲过战乱,但是朝廷强大的好处也显而易见,只要后辈君主与民休息,百姓便能安居乐业。
  百姓看不到的地方有那么多内忧外患,朝廷哪儿能永远不打仗?
  荀晔托着脸听着,没说好也没说不好。
  百姓的愿望很简单,能有吃有穿平安度日就行,哪怕吃糠咽菜衣弊履穿,只要能活下去就不会生乱。
  时代的局限性在这儿摆着,就是清朝的百姓也说不出没有皇帝会更好的话,何况汉朝。终生笼罩在战乱阴影下的百姓祈求上天赐予他们一个能让他们过上太平日子的好皇帝再正常不过。
  不说土生土长的百姓,就说他自己。
  他穿越过来那么多年,习惯了这里的生活后也下意识的希望能有个勤政爱民的好皇帝治理天下,而不是上来就嚷嚷嘎了皇帝解散朝廷重开日月换新天。
  李世民简单将情况介绍完,然后又说道,“他们三个正在商量接下来要怎么做,不过不管接下来要干什么,你的课业都不能荒废。”
  天下将乱,世家大族尚且逃不过说灭亡就灭亡的命运,寻常百姓的生活更没有保障,可能一小伙流匪就能将整个村子杀戮殆尽。
  荀彧已经来劝荀悦搬家说明颍川很快要乱,臭小子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稳定生活马上要告一段落,但是不妨碍他们四个展开教学。
  现在说打江山还太早,但是不影响他们从现在开始做准备。
  乱世开国,最重要的就是能打。
  要当一个能服众的好老大文韬武略都不能有短板,不然底下人凭什么死心塌地的追随?
  由于系统故障他们已经迟了很多年才见面,前面落下的功课要等摸过底后再决定要不要补,反正从今天开始,只要没有意外,每天至少要有一个时辰来学习。
  荀晔:!!!
  刚才还是深沉的满目疮痍生灵涂炭,怎么一下子换到教育频道了?
  “陛下,没有休息日吗?”
  一天一个时辰看上去很好接受,睡前腾出来俩小时就行,可他还有他爹布置的功课,不能没有休息日啊。
  虽然他和他爹在山沟沟里隐居种地,但是读书写字之类的功课在他找回丢失的魂儿后一个都没能逃过去。
  没办法,美人爹可以接受一个先天不足的傻儿子,但是不能接受正常的儿子是文盲。
  想摆脱“文盲”的头衔不光要能认字,还要在别人说话的时候能听懂典故,在看文章的时候能理解那些化用、借景抒情、以古讽今等各种用法。
  如果拿到一篇文章后每个字都认识但是看不懂文中真意,不好意思,依旧是文盲。
  他已经不是文盲了,所以完全可以拥有休息日。
  “上课的前提是没有意外,乱世将至,你觉得没有意外的日子会很多?”李二陛下叹气,“而且我们几个时间有限,今天是第一次见面才一起出来,以后没有大事就是谁上课谁来找你,有可能每天都有人出现,也有可能好些天一个都见不着。”
  别问为什么,问就是信号不好接触不良。
  以后颠沛流离居无定所是常态,说是每天抽出来一个时辰,可奔波打仗哪管那么多,十天里能有五天作息正常都是难得,还强求什么休息日?
  荀晔听的倒吸一口凉气,“怎会如此?”
  难怪一下子给了他四个义父,原来是金手指不稳定,即便有金手指的加持他创业未半中途就嘎的可能依旧很大。
  那么问题来了,他现在什么都没有,要拿什么打天下?
  还有就是,他们家美人爹纯正端方,平日里著书立说尊崇儒家的君臣之道,他要敢说什么逐鹿中原称王称霸这个家就别想要了。
  轻则说之以情晓之以理,重则断绝父子关系。
  说汉武帝托梦让他拯救汉室江山?他敢说也得有人信才行。
  从零开始打天下已经很难,他不能为了义父放弃亲爹。
  正说着,那边已经说完正事的亲爹便出现在门口。
  荀晔拍掉身上沾的雪,将如何解决家庭问题交给新鲜出炉的义父们,然后乐滋滋跑回去找亲爹,“阿父!”
  李世民看着小憨憨屁颠屁颠奔赴亲爹的怀抱,不知道为什么感觉有点像看到肉骨头的小狗,“啧,义父和亲爹还是没法比。”
  始皇陛下面色如常,只是飘远了点儿假装谁也不认识。
  刘彻伸了个懒腰站起来,听到李世民说话就想怼两句,“这就以义父自居了?”
  “他敢喊我为什么不能应?”李二陛下理直气壮,而且上道极快的雨露均沾,“淡定,大家都是义父。换个角度想,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咱儿子这脸皮就很有成大事的气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