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这些天和村民们相处下来,苏清苒也不由自主地开始把自己当成了大队的一份子。
  认真想过后,苏清苒还是决定要找个机会‘怂恿’下大队长。
  “大队长,没想到咱们大队的木工手艺这么好,做出来的椅子一点也不比城里卖的差。”
  大队长听完,脸上立马浮现出一抹骄傲,“那是,咱们大队一直靠山吃山,最不缺的就是这木头,我们这一辈基本都学过点木工活计。
  要我说,你就不该花钱买那两个木箱回来,就花样好看点,但是多浪费钱啊!咱们自己也能打!”
  苏清苒眨了眨眼,“大队长,上次进城买木箱的时候,我听说咱们后山的林场因为河道水位低,积压了好多木头在林场运不出去,现在城里家具供应也都很紧张。
  你说,咱们大队要是趁着农闲打点家具去城里卖成不成?”
  大队长一听,吓得立马要从椅子上跌下来。
  “小苏,你可别乱说,要是被公社知道了,可饶不了咱们,那是要犯错误的。”
  苏清苒赶忙解释,“不是要偷偷卖,我觉得,咱们可以以大队集体的名义成立一个家具加工厂,和公社领导报备后,再销往城里。”
  大队长脸色缓了缓,但是一时还是难以接受。
  “这能行吗?之前也从来没有这么干过。”
  就在这时,顾逍突然从门外走了进来。
  “爹,我看行,咱们公社最富的那个大队不就是因为开了个养殖场吗?不然他们哪里那么多钱买拖拉机?”
  “是有这么回事,但公社领导说了,生产队还是要以种粮食为根本!
  再说他们大队产粮每年都有富余,公社领导也不好说什么,咱们大队这情况只怕是不行!”
  苏清苒事先早有心理准备,直接起身回屋找了份报纸出来。
  “大队长,你瞧,这报纸上写了——
  困难的生产队要鼓励以副养农、综合经营,用副业来弥补农业生产上的不足。
  我觉得咱们大队在山窝里,又弄不到化肥,农业生产先天不足,没人比咱们大队更符合以副养农的政策了。”
  大队长听后眼前一亮,连忙接过苏清苒手里的报纸看了起来。
  边看还边忍不住轻声读了出来。
  “农林牧副渔、五业并举、增创收。
  你们看,这上面还有先进大队分享的成功经验,种植、饲养、编织、砖窑。。。咋这么多副业呢?”
  顾逍原本也是随口那么一附和,但是越想心里就越激动。
  既然弄不来化肥,那就在别的地方下功夫。
  等他们大队扬眉吐气了,还愁公社领导不待见?
  “爹,我看行,咱们大队仓库里还有一批木头吧?咱们就先试试水,做些小家具,也好往外运。
  同时我们再去山上伐些树下来,要是真的能成那就放开手继续开。
  反正这些木头都是咱们大队的,手艺也是咱们的,又没有额外花什么钱,试试就试试!”
  大队长心底的火被两人越煽越旺,激动地在院子里走来走去。
  “好!明天我去找公社领导说说。”
  顾逍直接去推车子,“还等什么?我现在就送你去,应该来得及!”
  “你小子!我还没想好怎么说呢。”
  “路上慢慢想呗,我帮你一块合计合计。”
  苏清苒笑着提醒,“大队长,你们是过去要化肥的,领导要是不给化肥,你们正好提一提办副业的事。”
  说完,便把报纸也递给了大队长。
  大队长连连点头,“苏知青说得对,我们是去要化肥的,干副业的事要一点点磨。”
  第54章 小家具加工
  顾逍和大队长两个人是下午出发的。
  一直到天擦黑了,还不见两个人的身影。
  原本淡定的顾婶也开始有些着急。
  倒不是担心公社那边领导不同意,而是怕两个人脾气上来和人吵起来。
  也担心天黑山路不好走。
  苏清苒见她着急,便拿着手电筒陪着她站在村口等。
  在村口的大槐树下站了一会,一旁的苏南星突然跳了起来,“我看见光了!”
  苏清苒也连忙抬起手电朝着前面照了照,“婶,真是他们回来了!”
  待两人一到跟前,顾婶便立马着急地快步上前,“咋才回来啊?领导答应了吗?到底谈得咋样啊?”
  大队长看了一眼媳妇,故意卖起了关子。
  “我们俩饿坏了,赶紧先回家弄点饭吃!”
  说着,几人便风风火火地朝着家里走去。
  一回到家,顾婶便连忙去了厨房,把菜给热了一下。
  苏清苒也帮着把锅里的稀饭和馒头也盛了出来。
  大队长是真饿了,端着碗呼啦啦一口气喝了半碗稀饭下肚。
  “这一趟可真是不容易!”
  顾婶听得一脸紧张,随后又叹了口气,“实在不行就算了,本来就是有当无的争取下,我看就别折腾了,反正这些年还不是这么凑合过来了。”
  大队长看了媳妇一眼,随即把碗啪叽一下放在了桌子上。
  “孩他娘,事成了!”
  顾婶和苏清苒皆是大喜过望,“真办成了?”
  “领导答应了?”
  顾逍抿唇笑了笑,“真的,一开始领导很犹豫,后面经不住我们爷俩的软磨硬泡,终于答应了。”
  大队长也笑着点头,“没错,不过领导说了,让我们大队先别乱说出去,先干出点成绩来。
  回来的路上我想好了,明天就赶紧把大家伙召集起来,先赶做一批出来。
  苏知青,这个点子是你出的,你觉得接下来咱们咋干?”
  苏清苒想了一瞬,随即开口,“大队长,当务之急咱们要先把样品赶出来,然后带着样品去找销路。”
  顾逍也跟着附和,“我也是这么想的,公社领导虽然答应了,但是销路的事只能我们自己想办法,镇上的供销社一年到头也卖不出去几件家具,咱们还是要进城找销路。”
  大队长眉头微微蹙起,“城里供卖家具的咱们也不认识,能成吗?要不然明天我再去找领导想想办法。”
  顾逍有些不赞成,“不能什么都指望领导,咱们公社之前也没有先例,路都是靠自己摸索出来的。
  城里卖家具的要么就是百货商店、要么就是供销社,咱们目前刚起步,又都是小家具,还是以供销社为主,我去跑跑看。”
  苏清苒点头附和,“我也是这样想的,这几天我看了下咱们大队的手艺,做些简单的椅子、板凳、脸盆架子,这些都不成问题。
  这些家家户户都能用得到,供销社不愁卖。
  只是咱们的做工还要更加细致点,尽量打磨得精美圆润点,这样才能有源源不断的订单。”
  说着,苏清苒便找来了纸笔,当场开始写写画画,把自己觉得要改进的地方都标了出来。
  大队长看了看苏清苒,又看了看顾逍,突然哈哈笑了起来。
  刚才回来的路上脑子里还是一团浆糊,千万头的思绪不知道该从哪里捋起。
  现在听他们这么一唱一和,感觉眼前瞬间变得清晰明朗起来。
  第二天一早。
  激动得几乎一夜没睡的大队长很快就把大家都给召集了过来。
  人一到齐,他便迫不及待地把大队要成立小件家具加工副业的事给说了。
  大家伙一开始有些恍惚,听着听着也跟着激动起来。
  “这主意好!咱们大队最不缺的就是木头和木工,之前咋没想到呢!”
  “可是咱们之前都是做了自己使的,就咱们这手艺,能卖得出去吗?”
  “行不行的试试不就知道了!”
  见大家伙都在叽叽喳喳地讨论,大队长直接摆手喊停。
  “其他的以后再说,今天咱们先抓紧把样品赶出来,这样,我来分配下任务。”
  考虑到样品的重要性,大队长选了五个手艺最好的木工一起商量着做。
  顾逍和郭四海等四人主要负责带着样品进城去找销路。
  其余年轻的小伙子上山继续伐一批木头下山晾晒,留着以后备用。
  至于苏清苒,大队长特地安排她做质检,负责所有家具的把关。
  这些人,都先按照十个工分一天。
  至于剩下的人,则由大队长带着继续播种冬小麦。
  毕竟,卖家具的事只能算是尝试,再怎么也不能耽误了种地。
  听完大队长的安排,村民们都没什么意见。
  算下来,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有人参与了进来。
  就连知青点的两个男知青也被分配上山伐树。
  但是徐娇等三个新知青却不愿意了。
  播冬小麦又要翻地,又要施底肥,都是又脏又累又臭的活计。
  从早忙到晚,能拿六个工分就已经顶天了。
  凭啥其他人只要参与就能拿十个工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