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这小子天天一沾床就睡,还有睡不着的时候?
苏清苒闻言也不自觉地瞥了他一眼,眼下的确一片乌青。
难不成和她一样失眠了?
......
地里的庄稼收回来后,白天上工的地点便转移到了打谷场。
人多眼杂,苏清苒一直没找到机会和顾逍说昨天晚上的事。
一直等到晚上,大队长和顾婶都睡下了。
苏清苒透过窗户看见他刚从外面洗完澡回来,这才连忙出门叫住了他。
“顾同志,我有话和你说。”
顾逍隐约能猜到她想说什么,便主动开口,“你放心,昨天晚上去那边的事,我不会说出去。”
苏清苒点了点头,“谢谢,还有件事。”
“你说。”
“我看秋收应该很快就要过去了,上次大队长说等过了秋收让我找你商量盖房子的事,你看什么时候方便?”
这一点,顾逍倒是没想到,“你很着急?”
苏清苒点了点头,“我家里的情况你应该也猜到了,我和南星早点搬出去,万一以后被别人发现,对你们家影响也小一点。”
“大队长和顾婶对我和南星很照顾,村里人都误会我们沾亲带故,这事我出面去解释别人不一定会信,找机会我们一起澄清下。”
顾逍不赞同地摇了摇头,“没什么误不误会,是你想多了。”
苏清苒一脸迷茫地抬眼看了看他,不明白他话里的意思。
顾逍勾唇笑了笑,“我的意思是,你别那么紧张,我娘和别人说的很清楚,你是我表妹的同学,但村里人哪分得那么清楚,反正就是有关系就对了。”
“还有,关于你家的事,你也别想那么多,就算以后大家伙知道了,也是图一时新鲜好奇,过后还有谁会真正在意你的家事?再说你又没做错什么。”
苏清苒敛了敛眸,只觉他的话一时有些难以消化。
遇到她们家这种情况,多多少少都会想要避嫌,这是人之常情。
怎么到了他这好像没什么大不了的?
顾逍见她一脸懵,随即又耐心解释道:“山里人不懂你们城里人的那些斗争,也没有那么多的花花肠子,你就算是告诉她们这些她们也分不清记不住。”
“相比这些,她们更关心能不能吃饱肚子,什么时候能多攒点钱多吃几顿肉,别人家的闲事,听听乐乐就过去了。”
苏清苒哭笑不得地点了点头,“谢谢你的安慰,不过房子迟早要盖的,等你什么时候空了叫我一声。”
顾逍也只得点头应下,“知道了,过几天粮食晒好,还要拉去公社交公粮,等交完公粮吧。”
“好。”
从林场回来以后,苏清苒心里踏实了许多。
这几天就安心在打谷场脱玉米。
大队里没有专门给玉米脱粒的工具,大家伙都是从家里带了螺丝刀或者锥子,在玉米棒上先开出几条沟,再用手去拧。
拧久了,几个新知青的手掌上都先后出了血泡。
看着堆成山的玉米,几人欲哭无泪。
伤心之余,徐娇又偷偷把目光转向了苏清苒,心想她皮肤更细嫩,这样脱下来手上还不得一堆血泡?
哪知抬头一看,却发现苏清苒手上一直戴着手套,动作轻松娴熟。
徐娇愤恨地瞪了她一眼,只得默默垂头继续扒玉米。
干农活太费手了,她已经写了两次信催家里人寄手套过来,怎么还没动静?
正思忖着,村口方向突然传来了一阵清脆的自行车铃铛声。
第38章 城里来信
向阳山大队平时几乎没有外面的人进来,邮递员是个例外。
只见他身穿绿色制服,脚蹬一辆二八自行车,车后座两边绑着两个绿色褡裢口袋,里面鼓鼓囊囊地装着包裹信件。
孩子们见了一窝蜂地涌上前去凑热闹。
只不过,这山里的村民鲜少会收到什么包裹信件,大头还在知青那边。
果不其然,一听到这熟悉的铃铛声,一群知青们都纷纷起身走了过去。
徐娇惦记着家里给她邮的东西,步子最为急切,“家里给我寄的包裹可算到了!”
这段时间她一直憋着一股气,找着机会想要超过苏清苒一头。
只可惜,干活干不过她,打架也打不过她。
但是好歹自己有个美满的大家庭。
至于苏清苒,一个人带着侄子下乡,想必家里其他人都死绝了。
想到这,徐娇便飞快地来到邮递员小伙子跟前,用手拉了拉两根麻花辫,“同志,有没有我的包裹?我叫徐娇。”
“徐娇?好像有你一封信。”
徐娇睁圆了眼,“这不可能吧?你再给看看。”
邮递员翻了翻,确认了一遍,“确实没有,一共就来了两个包裹。”
说着,便不再理她,开始一个包裹一个包裹往外拿。
“陈卫国,你的包裹。”
“苏清苒,你的包裹。”
苏清苒刚带着苏南星走到村口,远远就听见自己的名字,不由得一怔。
谁会给她寄包裹?
知道她下乡地址的人不多。
待取了一看,竟然是马叔和马婶给她寄过来的。
除了包裹,顾晓蕙还给她写了信过来。
徐娇看了一眼拿着包裹和信件的苏清苒,气得直跺脚。
苏清苒抬头看了她一眼,她却拿着信一溜烟跑了。
还挺识相。
苏清苒拎着包裹一路往家走,路过打谷场,几个婶子都好奇问她是不是家里给寄来的东西。
苏清苒知道她们是好奇,有些事越是含糊,人家就越要追根究底,便笑着解释。
“不是,包裹是我叔叔婶子寄来的,信是高中同学给寄的。”
“你叔叔婶子对你可真好,刚下乡就寄了这么多东西。”
“高中同学?上次顾嫂子好像是说过你是那谁的高中同学来着?”
苏清苒笑着点了点头,“顾晓蕙,就是大队长家的远房侄女,我和她是高中同学。”
众人一脸恍然地点了点头。
又把好奇心放在了其他收到包裹或者信件的知青上。
苏清苒无奈地笑了笑,大队婶子们的好奇心的确和顾逍说的一样,维持不了多久。
之前她打徐娇的时候,全村老少爷们干活下地、吃饭遛弯说的可全是这事。
这才过了多久,已经没人再提了。
苏清苒拎着包裹和信回到家,打开一看,果然是马叔和马婶寄过来的麦乳精和罐头之类的东西。
信上说,马叔在她走的那天去医院做了检查,幸好及时,现在吃药控制住了。
怕她在乡下不适应,所以寄点东西过来。
拆完包裹,苏清苒又打开了顾晓蕙的信。
一打开,扑面而来的全是顾晓蕙那咋咋呼呼的惊叹号,都是熟悉的味道。
信上细说了她和南星下乡那天,萧栋国和沈云芳一起去厂里找马厂长,被他们骂得狗血淋头的情形。
还说萧栋国一直不肯相信她离开,以为自己搬到了机械厂宿舍。
每天一下班就在宿舍门口守着。
人没等到,车间也被他翻遍了,又开始满城地去找她。
找不到人,便天天等在顾晓蕙下班的路口,追问她要自己的地址。
顾晓蕙烦不胜烦,便喊上父亲和大哥一块,堵在巷子里给他揍了一顿。
马厂长也找他谈话,要是工作再这么不上心犯错,就要开除他。
萧栋国这才算是消停了下来。
苏清苒看着信上过往那些熟悉的人和事,感觉像是过了很久。
山里的日子忙碌又充实,就好像和外界彻底绝缘了一样。
来到这以后,她很少会想起上辈子的那些事。
顾逍从南星那听说苏清苒带了信和包裹回家,生怕她会受什么刺激,又像上次一样大哭一场,便急忙忙跑了回来。
在院子里转悠了好一会,这才听到她开门出来的动静。
顾逍眼疾手快地抓了只茶缸在手里,“苏知青,你在家呢?没事吧?”
苏清苒一头雾水,“没事啊,你怎么回来了?”
“回来喝口水。”
苏清苒哦了一声,随即转身回房拿了副劳保手套出来,“这个给你。”
顾逍愣了一瞬,“给我的?”
“嗯,上次在山里多亏了你给我带路,还有,这段时间沾你的光,我和南星没少跟着你吃肉,总要表示表示。”
之前她怕露馅不敢从空间里拿太多东西出来。
如今来了包裹,又是她一个人拆的,里面有什么,全是她说得算。
顾逍还在愣神之际,苏清苒已经拿着几本小人书重返打谷场。
这两天农活太忙,她还没工夫给南星上课。
但是之前在家的时候,南星已经有了一点基础,简单的字已经能认不少。
苏清苒闻言也不自觉地瞥了他一眼,眼下的确一片乌青。
难不成和她一样失眠了?
......
地里的庄稼收回来后,白天上工的地点便转移到了打谷场。
人多眼杂,苏清苒一直没找到机会和顾逍说昨天晚上的事。
一直等到晚上,大队长和顾婶都睡下了。
苏清苒透过窗户看见他刚从外面洗完澡回来,这才连忙出门叫住了他。
“顾同志,我有话和你说。”
顾逍隐约能猜到她想说什么,便主动开口,“你放心,昨天晚上去那边的事,我不会说出去。”
苏清苒点了点头,“谢谢,还有件事。”
“你说。”
“我看秋收应该很快就要过去了,上次大队长说等过了秋收让我找你商量盖房子的事,你看什么时候方便?”
这一点,顾逍倒是没想到,“你很着急?”
苏清苒点了点头,“我家里的情况你应该也猜到了,我和南星早点搬出去,万一以后被别人发现,对你们家影响也小一点。”
“大队长和顾婶对我和南星很照顾,村里人都误会我们沾亲带故,这事我出面去解释别人不一定会信,找机会我们一起澄清下。”
顾逍不赞同地摇了摇头,“没什么误不误会,是你想多了。”
苏清苒一脸迷茫地抬眼看了看他,不明白他话里的意思。
顾逍勾唇笑了笑,“我的意思是,你别那么紧张,我娘和别人说的很清楚,你是我表妹的同学,但村里人哪分得那么清楚,反正就是有关系就对了。”
“还有,关于你家的事,你也别想那么多,就算以后大家伙知道了,也是图一时新鲜好奇,过后还有谁会真正在意你的家事?再说你又没做错什么。”
苏清苒敛了敛眸,只觉他的话一时有些难以消化。
遇到她们家这种情况,多多少少都会想要避嫌,这是人之常情。
怎么到了他这好像没什么大不了的?
顾逍见她一脸懵,随即又耐心解释道:“山里人不懂你们城里人的那些斗争,也没有那么多的花花肠子,你就算是告诉她们这些她们也分不清记不住。”
“相比这些,她们更关心能不能吃饱肚子,什么时候能多攒点钱多吃几顿肉,别人家的闲事,听听乐乐就过去了。”
苏清苒哭笑不得地点了点头,“谢谢你的安慰,不过房子迟早要盖的,等你什么时候空了叫我一声。”
顾逍也只得点头应下,“知道了,过几天粮食晒好,还要拉去公社交公粮,等交完公粮吧。”
“好。”
从林场回来以后,苏清苒心里踏实了许多。
这几天就安心在打谷场脱玉米。
大队里没有专门给玉米脱粒的工具,大家伙都是从家里带了螺丝刀或者锥子,在玉米棒上先开出几条沟,再用手去拧。
拧久了,几个新知青的手掌上都先后出了血泡。
看着堆成山的玉米,几人欲哭无泪。
伤心之余,徐娇又偷偷把目光转向了苏清苒,心想她皮肤更细嫩,这样脱下来手上还不得一堆血泡?
哪知抬头一看,却发现苏清苒手上一直戴着手套,动作轻松娴熟。
徐娇愤恨地瞪了她一眼,只得默默垂头继续扒玉米。
干农活太费手了,她已经写了两次信催家里人寄手套过来,怎么还没动静?
正思忖着,村口方向突然传来了一阵清脆的自行车铃铛声。
第38章 城里来信
向阳山大队平时几乎没有外面的人进来,邮递员是个例外。
只见他身穿绿色制服,脚蹬一辆二八自行车,车后座两边绑着两个绿色褡裢口袋,里面鼓鼓囊囊地装着包裹信件。
孩子们见了一窝蜂地涌上前去凑热闹。
只不过,这山里的村民鲜少会收到什么包裹信件,大头还在知青那边。
果不其然,一听到这熟悉的铃铛声,一群知青们都纷纷起身走了过去。
徐娇惦记着家里给她邮的东西,步子最为急切,“家里给我寄的包裹可算到了!”
这段时间她一直憋着一股气,找着机会想要超过苏清苒一头。
只可惜,干活干不过她,打架也打不过她。
但是好歹自己有个美满的大家庭。
至于苏清苒,一个人带着侄子下乡,想必家里其他人都死绝了。
想到这,徐娇便飞快地来到邮递员小伙子跟前,用手拉了拉两根麻花辫,“同志,有没有我的包裹?我叫徐娇。”
“徐娇?好像有你一封信。”
徐娇睁圆了眼,“这不可能吧?你再给看看。”
邮递员翻了翻,确认了一遍,“确实没有,一共就来了两个包裹。”
说着,便不再理她,开始一个包裹一个包裹往外拿。
“陈卫国,你的包裹。”
“苏清苒,你的包裹。”
苏清苒刚带着苏南星走到村口,远远就听见自己的名字,不由得一怔。
谁会给她寄包裹?
知道她下乡地址的人不多。
待取了一看,竟然是马叔和马婶给她寄过来的。
除了包裹,顾晓蕙还给她写了信过来。
徐娇看了一眼拿着包裹和信件的苏清苒,气得直跺脚。
苏清苒抬头看了她一眼,她却拿着信一溜烟跑了。
还挺识相。
苏清苒拎着包裹一路往家走,路过打谷场,几个婶子都好奇问她是不是家里给寄来的东西。
苏清苒知道她们是好奇,有些事越是含糊,人家就越要追根究底,便笑着解释。
“不是,包裹是我叔叔婶子寄来的,信是高中同学给寄的。”
“你叔叔婶子对你可真好,刚下乡就寄了这么多东西。”
“高中同学?上次顾嫂子好像是说过你是那谁的高中同学来着?”
苏清苒笑着点了点头,“顾晓蕙,就是大队长家的远房侄女,我和她是高中同学。”
众人一脸恍然地点了点头。
又把好奇心放在了其他收到包裹或者信件的知青上。
苏清苒无奈地笑了笑,大队婶子们的好奇心的确和顾逍说的一样,维持不了多久。
之前她打徐娇的时候,全村老少爷们干活下地、吃饭遛弯说的可全是这事。
这才过了多久,已经没人再提了。
苏清苒拎着包裹和信回到家,打开一看,果然是马叔和马婶寄过来的麦乳精和罐头之类的东西。
信上说,马叔在她走的那天去医院做了检查,幸好及时,现在吃药控制住了。
怕她在乡下不适应,所以寄点东西过来。
拆完包裹,苏清苒又打开了顾晓蕙的信。
一打开,扑面而来的全是顾晓蕙那咋咋呼呼的惊叹号,都是熟悉的味道。
信上细说了她和南星下乡那天,萧栋国和沈云芳一起去厂里找马厂长,被他们骂得狗血淋头的情形。
还说萧栋国一直不肯相信她离开,以为自己搬到了机械厂宿舍。
每天一下班就在宿舍门口守着。
人没等到,车间也被他翻遍了,又开始满城地去找她。
找不到人,便天天等在顾晓蕙下班的路口,追问她要自己的地址。
顾晓蕙烦不胜烦,便喊上父亲和大哥一块,堵在巷子里给他揍了一顿。
马厂长也找他谈话,要是工作再这么不上心犯错,就要开除他。
萧栋国这才算是消停了下来。
苏清苒看着信上过往那些熟悉的人和事,感觉像是过了很久。
山里的日子忙碌又充实,就好像和外界彻底绝缘了一样。
来到这以后,她很少会想起上辈子的那些事。
顾逍从南星那听说苏清苒带了信和包裹回家,生怕她会受什么刺激,又像上次一样大哭一场,便急忙忙跑了回来。
在院子里转悠了好一会,这才听到她开门出来的动静。
顾逍眼疾手快地抓了只茶缸在手里,“苏知青,你在家呢?没事吧?”
苏清苒一头雾水,“没事啊,你怎么回来了?”
“回来喝口水。”
苏清苒哦了一声,随即转身回房拿了副劳保手套出来,“这个给你。”
顾逍愣了一瞬,“给我的?”
“嗯,上次在山里多亏了你给我带路,还有,这段时间沾你的光,我和南星没少跟着你吃肉,总要表示表示。”
之前她怕露馅不敢从空间里拿太多东西出来。
如今来了包裹,又是她一个人拆的,里面有什么,全是她说得算。
顾逍还在愣神之际,苏清苒已经拿着几本小人书重返打谷场。
这两天农活太忙,她还没工夫给南星上课。
但是之前在家的时候,南星已经有了一点基础,简单的字已经能认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