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莉莉注意到这个影评的原因不是因为他的分析或者彩虹屁,而是这位还在影评里diss了之前某些给出差评的影评人。
  “因为制片人前作而不仔细思考,只想匆匆忙忙出影评来高高在上评价早已在心中打出低分的人,在我看来已经不算是影评人了。”
  这确实戳了很多人的肺管子,其中一个给《killme》打出低分的影评人又出来回击他,说他收了莉莉福克斯的钱才这么吹嘘,而收了钱的更算不上是影评人。
  然后两人就一来一往地就《killme》到底是不是一部好电影在报纸上吵了起来,连带着报纸销量和电影票房都吵高了。
  再然后更多影评人和观众加入了。
  一开始的回应是带着火气,后来一直回应大多是因为有了热度——毕竟影评人出名不出名收入差距也很大,和更大的火气。
  食物都分喜不喜欢,更何况电影呢。
  喜欢的就是“神一样的作品”,不喜欢的就是“神经病一样的作品”。
  在爱欲其生恨欲其死的状态下,《killme》的评分诡异地维持在了5分。
  甚至没比得上《吸血鬼学院》系列的评分,勉强比《女巫布莱尔》高一些。
  这期间无论是nineteen还是引发观看热度的四人组都没有做出任何宣传、回应,神秘风格延续到底反而一直被持续关注着。
  直到《吸血鬼学院:永恒之吻》带着北美票房1.79亿这个傲人的成绩下映,《killme》都还在一直小规模地上映着,票房缓慢地向着8位数爬行。
  按照投资回报率来说,莉莉不给詹姆斯片酬简直是个应该吊路灯的资本家。
  以男女朋友关系来说,补一份片酬也太见外了,不自己做出决定的莉莉坏心眼地问詹姆斯:“你觉得呢?”
  詹姆斯给出的答案很妙,他说:“我觉得你可以把我的片酬拿来做慈善。”
  莉莉乐,“吉姆,你总是能给出正确的答案。”
  于是《killme》除去院线分成的部分都被捐给慈善机构了,是莉莉两年前成立的反家暴慈善基金会,这一波左手转右手让詹姆斯直鼓掌,“莉莉,你确实是一名合格的资本家。”
  资本家的评价对莉莉来说算是夸奖,她笑道:“所以后悔了吗?捐出几百万片酬的男演员?”
  男演员将人拉过来亲吻,含糊道:“也就你觉得我值这个价了。”
  8月,时隔两个月,nineteen又为暑假档贡献了一部大热度电影,改编自妮娅瓦达拉斯的半自传体作品的爱情喜剧《我的盛大希腊婚礼》上映。
  和《killme》上映的悄无声息不用,nineteen按照十分常规的套路宣传着这部电影,海报、广告、电视采访……
  即使是已经知道这个原本是个大爆作品,照着印象中的样子走才不容易出错,但莉莉却并没有插手这个电影的任何事情。
  除了正常的老板对公司项目的关注,版权购买、剧本创作、剧组搭建、导演演员选择、剪辑、上映和宣传……基本都是公司的制片部完成的,可以算作他们公司独立制作的第一部电影。
  莉莉也想知道脱离她后,公司能不能做出成绩。
  《我的盛大希腊婚礼》就是答卷,以票房来看,他们答得十分完美。
  它没有像《吸血鬼学院》系列一样一上映就拿到票房冠军,而是像一匹黑马慢慢从榜单底层往上爬,从上映之初的800多家影院不断增加和加映场次,票房曲线平稳且有上升趋势。
  “用文化冲突制作笑料,内核确是温馨的家庭,这是一部男女老少皆宜的典型好莱坞制作。”
  在《我的盛大希腊婚礼》北美票房被预测可能破2亿后,好莱坞一众不得不敬佩起来,连续成功可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
  “nineteen在暑假档用三部破亿的电影告诉大家,他们太懂观众想看什么了。”
  “看看nineteen的投资回报率,再看看《珍珠港》惨淡的亏损,莉莉福克斯用实际情况告诉迈克尔贝——搞你的狂轰乱炸去吧,爱情电影你把握不住。”
  “这三部电影的票房让好莱坞制片厂们不得不重新审视爱情电影了。”
  用一个暑假档狂澜5亿多美金票房的nineteen,挥舞着票子想要投资的公司更多了。
  而在hbs进修一年的莉莉决定接受投资,使nineteen更高速地进行扩张。
  在此之前,莉莉自己先开了一家投资公司。
  第63章
  在进入hbs后不久,莉莉的同学们就建议她开一家投资公司,以便更好地将资产利用起来。
  当时莉莉没做,因为她不是很会金融玩法,前世见识过互联网公司的疯狂玩法后,她也觉得自己没那群人心黑,但经过学习一年后,莉莉悟了,朝着更心黑的资本家进化了。
  之前莉莉不太想接受投资是因为她的话语权会随着投资的增多而减少,这条路她经历过,也不是不好,但偶尔想做点什么大动作就要被限制的感觉让她很不爽。重来一次,有更多经验了,她就不想带着投资方一起玩了。
  关起门来自己玩,对她来说很好,对nineteen的发展来说却是弊大于利。
  而在hbs得到进化后,莉莉开了一家名为gypsophila的投资公司,随后gypsophila变成了nineteen最大的投资方和股权持有者。
  莉莉私人持有的股份从100%变成20%,剩余的股份被华特迪士尼公司及二十一世纪福克斯公司用美金瓜分。
  有了更多钱,那当然是立刻花出去。
  内部机构进行重组,对现有的职能进行细分,增添了电视部,招聘和挖了更多员工。买了一块地皮计划修建新的大楼和新的制片工厂,计划收购一家电影公司,买了更多的剧本和电影版权。
  《我的盛大希腊婚礼》的成功,公司内部一致看好的另一部音乐剧《妈妈咪呀》的制作立刻就提上了日程。
  迪士尼和二十一世纪福克斯还对nineteen开放了他们剧本库里的一些爱情片,计划借nineteen爱情电影大卖名声,一同打造一系列低成本高质量的爱情电影。
  不说像是之前那样大赚,但还是很容易回本,毕竟除了票房、碟片和卖版权,这种电影还很容易打广告,不说《公主日记》的彩虹糖,《吸血鬼》系列在拍摄前接到的广告费,就已经让制片成本回血大半了。
  而莉莉的投资公司gypsophila除了实际控股nineteen,现在也是福克斯出版社的最大股东,相比电影公司那边的动作,这边就更有创新性了。
  莉莉拿出了一个电子书网站的新项目,开发网站,对书本电子化并收取下载观看费用,后续还可以鼓励作者在网站上直接连载,让书粉付费观看。
  美国的书很贵,特别是工具书。知识产权方面也要更好一些,莉莉觉得小说网站感觉比在国内还更有搞头一些。
  在买下出版社时莉莉就有了这个想法,网站建立的难度比公司官网难,但技术也没高深到哪里去,莉莉先请了几个人做了一个简陋的网页,里面的电子书还只有她自己的《吸血鬼学院》,她就拿着这个简陋的网页当做她的结业作业在全班讲解了。
  “电子信息技术可以让全世界的书都聚集在这个网站,而相比将书印出来运到各地书店,成本将降低很多,能用更低廉方便的方法看到书本内容,我相信这能够吸引不少用户。”
  二十一世纪初期,电子信息时代到来的讯号已经被不少人听到。莉莉hbs的同学们对她画得这个饼相当感兴趣,听起来又大又圆又香又甜的,特别靠谱。nineteen那边的投资还未敲定时,这边的项目就已经迅速拉完投资,在福克斯出版社下新成立了一个工作室,开发名为foxbook的电子书网站项目。
  前期这个项目基本上就是在烧钱,除了建立网站,他们花费了大量版权费购买书籍并进行电子化。
  两边都拿了大笔投资的莉莉忙疯了,基本是洛杉矶—波士顿来回跑,已经开始在百老汇登台表演的詹姆斯麦卡沃伊也难以经常见到自己的女朋友。
  每次见面还都是第一时间被扑倒,开展疯狂的**交流活动。
  一次两次没什么,次数多了詹姆斯就感觉到了不对劲,他们之间的聊天少了,做得最多的事情变成了做爱——他没有不喜欢,实际上他非常享受,但他们是情侣,不是炮友啊!
  现在这状态明显不健康。
  察觉到不对劲的詹姆斯在时隔一周再次见到热情扑上来的女友时,第一次躲开了她的热吻。
  而亲空了的莉莉退开几步,眯起眼睛打量自己的小男友,穿着舒适的休闲裤和套头衫,头发蓬松,看向她时眉眼舒展,清澈的眼中带着爱意。
  确定人没变心后,她不开心地问道:“怎么了?”
  詹姆斯压住见到女友后忍不住上扬的嘴角,摆出严肃脸:“我觉得我们得谈一谈。”
  “你想要谈什么呢?”莉莉往沙发后背一靠,抓住他的手把玩的同时表示自己有在认真听。
  “我觉得我们最近聊天太少了,想要增加每天的沟通时间。”手被另一双细腻的手一点点的揉捏,詹姆斯不得不省去前调,快速进入主题,他苦恼道:“我现在不知道莉莉你每天在干什么,发生了什么有意思的事情,新认识了什么有意思的人,你好像也对我每天的生活失去了兴趣,这让我感到不安,我觉得我们有必要增加一下感情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