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可以说,在大秦与匈奴开展之前,在大秦打败匈奴之前,这件事都是最重要的,你可想清楚了?”
巴翼当然不会拒绝,说来说去就是坑匈奴人啊,他们这项流程很熟练的。
“当初管仲用鲁缟搞垮鲁国经济,让鲁国从此一蹶不振,彻底成为齐国的附属,这个计策让管仲闻名史书。而今的羊毛之战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所以,只要这件事情办好了,未必不能在史书上成就管仲一般的名声。”
嬴子瑜习惯性的给自己手底下的人画大饼。
然后得到的就是一个更加激动,踌躇满志的巴翼,“君上、太孙殿下放心,臣一定不负所托,臣之祖母也一定全力支持。”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在巴翼带着好消息回去的时候,巴清表演了一番垂死病中惊坐起。
她颤抖着抓紧巴翼的胳膊,一连说了三个“好”,足以见得巴清的高兴。
巴清是个有智慧有野心的人,在她接手亡夫的事业之后,一开始想的如何将巴家的产业做大做强;后来就变成了如何让巴家成为大秦首富;再到后面就是想着怎么样让巴家长期延续下去。
看了很多世事变迁的巴清最后得出了一个道理,权利才是最坚实的保障。
高兴之余的巴清甚至非常慷慨了的又捐了一大半身价给嬴政,美名其曰支持大秦的发展建设。
一堆金银财宝砸下去,就算巴清是吕不韦转世,嬴政都要亲自上门,给足人家荣耀的。
美好的心情和对未来的期盼以及拥有的权利是女人最好的补品,也是所有人最好的续命良药,这不这次的上朝巴清自己就能亲自来,甚至面上都不带一点病容。
巴清进了大殿,有点消息渠道的大臣都想起了几个月前,巴家少族长巴翼只身出咸阳的事情,甚至当时一度有传言是嬴政急召。
如今看来,一些猜测未必是空穴来风。
“草民巴清拜见君上。”
因为嬴政的特殊待遇,巴清只是简单行了个礼就被嬴政命人安排了座位。
“巴清夫人不必拘谨,想必你已经知道寡人传召你上殿所为何事了是吧。”
巴清点头,然后将嬴政和他们计划的事情润色修改了一遍之后在殿上说了出来。
百官听完之后先是一愣,一片寂静,随后就是沸反盈天的反对之声。
重新设立一个官职去分他们的权利,开什么玩笑。
“君上三思,多设立一个官职本没有问题,将商部列为九卿同级也能理解,但是若是直接让一个商人担任却是不妥。”
要不是这人还有理智,这句“一介商人也想凭借君上一步登天,与他们平起平坐,简直痴心妄想”的话就会狠狠地排在巴清脸上。
当然,这也是一巴掌打嬴政的脸的行为。
嬴政哪里会不知道这群人肚子里的小心思,但凡他说这商部的官员由他们其中一人担任,这些人都不会有太大的意见的。
但是现在坏就坏在,这经手的油水非常多的官职牢牢掌握在这群商人手里,也就意味这些商人直接对接嬴政,换句话说钱、很多钱都在嬴政手里。
他们怎么能不眼红,怎么能不反对,他们要的就是集体反对,要么分一杯羹,要么都拿不到好处。
当然,对于这样的威胁,嬴政也不后退。
在双方僵持不下的时候,一直沉默的相国冯去疾出声了,“君上请听臣一言……”
“如果相国想说的是寡人不想听的话,那相国还是不要说了。”
冯去疾一愣,随后立马调整表情,“君上误会了,臣并不是要反对这件事情。
臣想问的是,之前刘邦和萧何提起过权利监督的事情,不知君上可还有印象?”
嬴政到底是做了很多年王的人,与冯去疾相处的也久了,只一句话他就明白冯去疾要说什么了,所以并没有制止冯去疾。
“君上当初担心地方郡守的权力过大,都想着完善对他们的监督,为此,在现在的大秦郡县里,不仅有御史作为权利内部监督,更有当地百姓豪强同时监督作为补充,视为权利外部监督。
一个郡守都能有如此大的监督力度,更何况新设立的商部,他们经手的钱财数不胜数,更应当公开透明,被监督。
群臣刚才如此激动,如此强烈的反对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并非出于私心,实在是担心新设立的商部成为藏污纳垢的地方。
这又是君上提出来的,到时候真出现了这样的事情,最后为难的还是君上,所以,请君上三思!”
冯去疾都给了他们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了,这些心里有小心思的,想要分一杯羹的官员们立刻挺直了腰板,“君上明鉴,臣等确实如此,请君上为大秦考虑,为社稷考虑。”
嬴政瞬间乐了,这群人居然还能如此异口同声。
嬴政知道这是权利拉扯,但是巴清还不太清楚,她虽然很有智慧,但是玩不过这群官场老油条。
她在听到冯去疾说他们接手商部会贪污腐败,会让嬴政蒙羞,立马坐不住了,极力表示,“我等对君上忠心耿耿,绝不会辜负君上所托。
我巴清以性命发誓!”
“人心易变,巴老夫人如今对君上忠心耿耿,但是十年之后呢,或者等巴老夫人仙逝,之后的继承人会一直如此?甚至三代四代之后?”
巴清哑口无言。
嬴政适时出声解围,“好了,未来之事现在如何知晓,卿是在为难巴老夫人。”
说话的官员则是不卑不亢,“臣并非为难,只是点明一个事实,只是想要完善君上的计划,臣是为君上分忧。
将一切扼杀在摇篮里总比出事后找补来的有价值。”
说的在理,如果这些人心里的私欲少一点,真心实意为大秦就更好了。
当然嬴政不是说在场的所有官员都是因为心里的私欲才对巴清发难的,肯定还有一些是真心实意的,但是总归不多就是了。
“那依照各位爱卿所言,此事该当如何?”嬴政将问题抛给了他们,想听听这群人美丽谎言下的本意。
结果没有一个出面回应嬴政的问题。
嬴政还当自己离开的两年内,他的臣子们莫名其妙心意相通,莫名其妙战线一致,莫名其妙同仇敌忾了呢,原来也不过是暂时的,到了真上的时候,有些人还是做了缩头乌龟。
“没有人回答寡人的问题吗?”
嬴政又催促了一遍。
可惜这时候的章台宫内依旧只能听到非常小声的窃窃私语的声音。
冯去疾无奈,只能自己出面回答,谁让这是他提出来的呢。
“君上稍安,臣有一个建议。”
其实冯去疾在出声之前,李斯发现了冯去疾的意图,甚至还好心提醒了冯去疾一句,“这件事情君上铁了心要做,谁劝也没有用。
你想想,君上从登基到现在,哪件坚持的事情最后不了了之了?
而且开设一个新官职管理商人不过是一件小事,相国也不是那种看上了其中利益想要分一杯羹的人,何苦趟这趟浑水,和君上对着干?”
李斯好心的提醒冯去疾接受了,但是有些事情他必须要做。
“君上,臣建议在商部为官者每个月的营利润全部公开,让所有官员甚至是百姓都能知道,一共盈利了多少,做到公平公正公开。”
这主意不错,嬴政点点头表示认可。
但是冯去疾还没有说完,“如此只是一点,另外除了商部整体的经营利润外,商部所有官员的收入都需要公开透明。”
如果说之前一个建议还会有人支持,那冯去疾提出的第二个建议没有一个人会想要实行的,全是反对的。
当然这只针对未来会在商部为官的人,那些看热闹不嫌事大的,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人天然的会赞同这个建议。
“君上,臣认为相国说的对。”
“君上,臣也认为相国说的在理。”
“君上,臣附议。”
“臣也附议。”
……
嬴政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大规模的群臣请命,心里不合时宜的小小震撼了一下。
“丞相怎么看?”
面对这样的场面,嬴政到时没有直接表明自己的态度,而是问了李斯。
李斯自然是听嬴政的。
“太尉有什么想法吗?”
被点到名的太尉也学着李斯的样子,“一切听君上安排。”
“御史大夫人呢?”
御史大夫出列,回答的内容跟丞相和太尉相差无几。
见从这些人嘴里得不到办法,嬴政也不勉强,“众位爱卿起身吧,相国的要求不算为难,寡人答应了。”
这话让巴清坐不住了,“君上不可!”
嬴政抬手安抚了一下巴清,示意他稍安勿躁。
“只是仅仅只有商部一处的官员收入公开太过于针对,不利于之后大秦朝堂中官员之间的关系。
巴翼当然不会拒绝,说来说去就是坑匈奴人啊,他们这项流程很熟练的。
“当初管仲用鲁缟搞垮鲁国经济,让鲁国从此一蹶不振,彻底成为齐国的附属,这个计策让管仲闻名史书。而今的羊毛之战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所以,只要这件事情办好了,未必不能在史书上成就管仲一般的名声。”
嬴子瑜习惯性的给自己手底下的人画大饼。
然后得到的就是一个更加激动,踌躇满志的巴翼,“君上、太孙殿下放心,臣一定不负所托,臣之祖母也一定全力支持。”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在巴翼带着好消息回去的时候,巴清表演了一番垂死病中惊坐起。
她颤抖着抓紧巴翼的胳膊,一连说了三个“好”,足以见得巴清的高兴。
巴清是个有智慧有野心的人,在她接手亡夫的事业之后,一开始想的如何将巴家的产业做大做强;后来就变成了如何让巴家成为大秦首富;再到后面就是想着怎么样让巴家长期延续下去。
看了很多世事变迁的巴清最后得出了一个道理,权利才是最坚实的保障。
高兴之余的巴清甚至非常慷慨了的又捐了一大半身价给嬴政,美名其曰支持大秦的发展建设。
一堆金银财宝砸下去,就算巴清是吕不韦转世,嬴政都要亲自上门,给足人家荣耀的。
美好的心情和对未来的期盼以及拥有的权利是女人最好的补品,也是所有人最好的续命良药,这不这次的上朝巴清自己就能亲自来,甚至面上都不带一点病容。
巴清进了大殿,有点消息渠道的大臣都想起了几个月前,巴家少族长巴翼只身出咸阳的事情,甚至当时一度有传言是嬴政急召。
如今看来,一些猜测未必是空穴来风。
“草民巴清拜见君上。”
因为嬴政的特殊待遇,巴清只是简单行了个礼就被嬴政命人安排了座位。
“巴清夫人不必拘谨,想必你已经知道寡人传召你上殿所为何事了是吧。”
巴清点头,然后将嬴政和他们计划的事情润色修改了一遍之后在殿上说了出来。
百官听完之后先是一愣,一片寂静,随后就是沸反盈天的反对之声。
重新设立一个官职去分他们的权利,开什么玩笑。
“君上三思,多设立一个官职本没有问题,将商部列为九卿同级也能理解,但是若是直接让一个商人担任却是不妥。”
要不是这人还有理智,这句“一介商人也想凭借君上一步登天,与他们平起平坐,简直痴心妄想”的话就会狠狠地排在巴清脸上。
当然,这也是一巴掌打嬴政的脸的行为。
嬴政哪里会不知道这群人肚子里的小心思,但凡他说这商部的官员由他们其中一人担任,这些人都不会有太大的意见的。
但是现在坏就坏在,这经手的油水非常多的官职牢牢掌握在这群商人手里,也就意味这些商人直接对接嬴政,换句话说钱、很多钱都在嬴政手里。
他们怎么能不眼红,怎么能不反对,他们要的就是集体反对,要么分一杯羹,要么都拿不到好处。
当然,对于这样的威胁,嬴政也不后退。
在双方僵持不下的时候,一直沉默的相国冯去疾出声了,“君上请听臣一言……”
“如果相国想说的是寡人不想听的话,那相国还是不要说了。”
冯去疾一愣,随后立马调整表情,“君上误会了,臣并不是要反对这件事情。
臣想问的是,之前刘邦和萧何提起过权利监督的事情,不知君上可还有印象?”
嬴政到底是做了很多年王的人,与冯去疾相处的也久了,只一句话他就明白冯去疾要说什么了,所以并没有制止冯去疾。
“君上当初担心地方郡守的权力过大,都想着完善对他们的监督,为此,在现在的大秦郡县里,不仅有御史作为权利内部监督,更有当地百姓豪强同时监督作为补充,视为权利外部监督。
一个郡守都能有如此大的监督力度,更何况新设立的商部,他们经手的钱财数不胜数,更应当公开透明,被监督。
群臣刚才如此激动,如此强烈的反对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并非出于私心,实在是担心新设立的商部成为藏污纳垢的地方。
这又是君上提出来的,到时候真出现了这样的事情,最后为难的还是君上,所以,请君上三思!”
冯去疾都给了他们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了,这些心里有小心思的,想要分一杯羹的官员们立刻挺直了腰板,“君上明鉴,臣等确实如此,请君上为大秦考虑,为社稷考虑。”
嬴政瞬间乐了,这群人居然还能如此异口同声。
嬴政知道这是权利拉扯,但是巴清还不太清楚,她虽然很有智慧,但是玩不过这群官场老油条。
她在听到冯去疾说他们接手商部会贪污腐败,会让嬴政蒙羞,立马坐不住了,极力表示,“我等对君上忠心耿耿,绝不会辜负君上所托。
我巴清以性命发誓!”
“人心易变,巴老夫人如今对君上忠心耿耿,但是十年之后呢,或者等巴老夫人仙逝,之后的继承人会一直如此?甚至三代四代之后?”
巴清哑口无言。
嬴政适时出声解围,“好了,未来之事现在如何知晓,卿是在为难巴老夫人。”
说话的官员则是不卑不亢,“臣并非为难,只是点明一个事实,只是想要完善君上的计划,臣是为君上分忧。
将一切扼杀在摇篮里总比出事后找补来的有价值。”
说的在理,如果这些人心里的私欲少一点,真心实意为大秦就更好了。
当然嬴政不是说在场的所有官员都是因为心里的私欲才对巴清发难的,肯定还有一些是真心实意的,但是总归不多就是了。
“那依照各位爱卿所言,此事该当如何?”嬴政将问题抛给了他们,想听听这群人美丽谎言下的本意。
结果没有一个出面回应嬴政的问题。
嬴政还当自己离开的两年内,他的臣子们莫名其妙心意相通,莫名其妙战线一致,莫名其妙同仇敌忾了呢,原来也不过是暂时的,到了真上的时候,有些人还是做了缩头乌龟。
“没有人回答寡人的问题吗?”
嬴政又催促了一遍。
可惜这时候的章台宫内依旧只能听到非常小声的窃窃私语的声音。
冯去疾无奈,只能自己出面回答,谁让这是他提出来的呢。
“君上稍安,臣有一个建议。”
其实冯去疾在出声之前,李斯发现了冯去疾的意图,甚至还好心提醒了冯去疾一句,“这件事情君上铁了心要做,谁劝也没有用。
你想想,君上从登基到现在,哪件坚持的事情最后不了了之了?
而且开设一个新官职管理商人不过是一件小事,相国也不是那种看上了其中利益想要分一杯羹的人,何苦趟这趟浑水,和君上对着干?”
李斯好心的提醒冯去疾接受了,但是有些事情他必须要做。
“君上,臣建议在商部为官者每个月的营利润全部公开,让所有官员甚至是百姓都能知道,一共盈利了多少,做到公平公正公开。”
这主意不错,嬴政点点头表示认可。
但是冯去疾还没有说完,“如此只是一点,另外除了商部整体的经营利润外,商部所有官员的收入都需要公开透明。”
如果说之前一个建议还会有人支持,那冯去疾提出的第二个建议没有一个人会想要实行的,全是反对的。
当然这只针对未来会在商部为官的人,那些看热闹不嫌事大的,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人天然的会赞同这个建议。
“君上,臣认为相国说的对。”
“君上,臣也认为相国说的在理。”
“君上,臣附议。”
“臣也附议。”
……
嬴政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大规模的群臣请命,心里不合时宜的小小震撼了一下。
“丞相怎么看?”
面对这样的场面,嬴政到时没有直接表明自己的态度,而是问了李斯。
李斯自然是听嬴政的。
“太尉有什么想法吗?”
被点到名的太尉也学着李斯的样子,“一切听君上安排。”
“御史大夫人呢?”
御史大夫出列,回答的内容跟丞相和太尉相差无几。
见从这些人嘴里得不到办法,嬴政也不勉强,“众位爱卿起身吧,相国的要求不算为难,寡人答应了。”
这话让巴清坐不住了,“君上不可!”
嬴政抬手安抚了一下巴清,示意他稍安勿躁。
“只是仅仅只有商部一处的官员收入公开太过于针对,不利于之后大秦朝堂中官员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