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相里明这话刚说完,嬴子瑜的表情就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反转,兴冲冲的拉着他的手来到一个箱子面前。
这箱子长五尺,宽四尺,高约大半个人那样,说是箱子,更像是一个柜子。
箱子里面摆满了书册,这些都是嬴子瑜陆陆续续从系统中换出来的她认为有用的书,自己做了点伪装,摆在人面前也不会引起怀疑。
由于里面的书册实在是多,嬴子瑜翻找了很久。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箱子的里侧找到了她要的东西,相里明凑过去一看,原来是一张略显皱巴巴的图纸。
嬴子瑜将图纸递了过去,“明哥哥看看,你一定会感兴趣的。”
相里明略带怀疑的接过图纸,只看了一言就陷进去了。
看着相里明这个样子,嬴子瑜略显*得意的说道,“明哥哥,怎么样,我没说错吧,是不是特别感兴趣?”
图纸里面的设计非常得精巧,是相里明之前没接触过的,“精巧不输墨家珍藏。”
“明哥哥现在是不是手特别痒,想要把这件精巧的机器制作出来?这样一个有挑战度的机器从你手中完善,想想都是一件非常兴奋的事情,对不对?”
对于嬴子瑜一直在自己身边怂恿自己动手制作的行为,沉浸在图纸里的相里明没有及时给她回答。
嬴子瑜倒也不急。
等到相里明把图纸都看完之后,将手里的图纸往嬴子瑜手里一塞,非常认真的说道,“子瑜妹妹,这是做不出来的。”
“为什么!”
嬴子瑜不相信相里明都做不出来。
按照她朴素的认知,有了图纸之后,这手搓珍妮纺纱机不应该有手就行吗,里面又没有什么高难度的工艺原理。
当时在乌氏的牧场之所以走了那么多弯路,做不出来,嬴子瑜理所当然的认为是那些工匠技术不过关。
今天相里明也告诉她做不出来,嬴子瑜就有点破防了。
“明哥哥,这图纸很详细,也没有很难的原理,对你来说不应该做不出来啊。”
相里明安抚了一下嬴子瑜,“这个机子大致样子我能做出来,只是其中有几个部件不太行。”
说着相里明用手指着承轴给嬴子瑜看,“这个地方我虽然可以用木头代替,但是按照整个机子的体量来看,木质的太容易消耗了。”
尤其相里明一时间还没有想好要用什么来代替。
嬴子瑜顺着看过去,图纸上的承轴是用钢做的,但是在如今的大秦,钢这种东西还没做出来,更别说制成一粒粒圆滑的小珠子。
现在的情况,总不能把纺织机放在一边重新开炼钢的支线任务吧。
嬴子瑜思考了一下,不确定的说道,“用铁呢?”
百炼成钢,都说铁是钢的前身,如果钢材做不出来,退而求其次的铁大秦还是能保证的。
“或许可以。”
相里明的回答比较模糊,用铁不过是比木制的损耗慢一些罢了,还是不能达到图纸上的效果。
嬴子瑜了解到相里明的担忧,安慰道,“无论什么材料制作,时间长了总归会有磨损的,明哥哥无需对自己如此苛刻。”
相里明听到这话,微微一笑,“那我先试着做出一个来给你看看。”
原本相里明是以为嬴子瑜这么着急,一定是立马就要的,但是嬴子瑜则让他安心,好好做,不用贪快。
“我不逼着明哥哥在短时间内就要出效果,所以你有很充足的时间去研究。”
话虽如此,但嬴子瑜话锋一转,又说道,“铁制可以先放一放,先做一批木制的出来应个急。
你刚刚说了木制的容易耗损,但又不是不能用。”
这边,嬴子瑜在和相里明讨论怎么升级纺织机,制作效率更快的纺织机的问题,十分惬意开心。
而另一边,嬴政将嬴子瑜的经济计划说了一遍,刚说完没多久就引得大臣们议论纷纷。
有的认为这计策可行,甚至不用一兵一卒就能让匈奴的实力大减。
有支持的就有反对的。
“话虽如此,但是谁又能保证这个计策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呢?到时候万一竹篮打水一场空怎么办,所以我看还是不要对这件事情看的这么乐观。”
“非也非也,事先一切计策哪有人能够保证一定成功,如果不能保证那所有计谋就都不用了?显然不可能啊。”
“我也觉得不能这么乐观。
匈奴人如果发现大秦的布匹毛衣好用,发现边境百姓能制作他们需要的布匹毛衣,万一不是按照咱们所想的那样通商买卖,反而是直接抢劫怎么办?
这样就会给边境百姓带来灾祸,好事就变成了坏事。”
……
各种意见相互交换,一时间,章台宫失去了往日的威严,变得仿佛像菜市场一样喧闹。
嬴政被这群人吵得头都疼了,眼见着就快到忍耐极限了,李斯立马出声制止,“各位安静,且听李斯一言!”
李斯身为丞相,还是有点话语权的,于是相互攻讦谩骂的声音果然停住了。
终于安静了下来,嬴政终于好受了点,“丞相有何高见,不妨说出来大家讨论讨论。”
李斯斟酌了一下语言,然后问出了大部分官员都比较关心的问题。
“君上,商人重利,我们无法保证这些重利轻义的商人在遇到自己个人利益和大秦集体利益发生冲突的情况下,这些人会愿意舍弃自己的利益而维护大秦的利益。”
李斯言罢,其他官员纷纷点头。
这点嬴政之前也想到了,也正因商人重利轻义的本性,嬴政才会选择扶苏的妻子、太子妃王舒协同督办,甚至掌决定权的。
王舒督办?即便知道皇室参与其中,一些官员还是心存疑虑,还是不太放心。
“有太子妃在,各位爱卿还有什么担忧的地方?难道爱卿们还担心太子妃会无视大秦的利益?”
被嬴政这么直接的点明,一些官员脸上无光,当然立马否认,说不是这个理由。
“太子妃是太孙之母,太子之妻,是大秦未来的国母,自然会将大秦的利益放在首位。
只是有一点臣要说,太子妃毕竟是女子,心善且容易被骗,本人又在邯郸,在太子身边随侍,与乌氏所在地相距甚远,对这些人的管理和掌握难免有所疏漏。
人心难测,一些有二心的人借此机会阳奉阴违,欺上瞒下,依旧会让好事变成坏事。
君上明鉴,非我小看女子,小看太子妃,实在是有些情况,不得不防。
因而太子妃督办一事,还请君上三思。”
这位官员虽然表面上说的非常正义凛然,但是话里话外的意思都在拿王舒女子的身份说事。
如果这还是以前也就罢了,但现在不一样了,现在大秦的朝堂上可不只有男子。
秉持着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态度,这些在朝堂上还有话语权的女官可不会轻易咽下这口气,她们的能力和态度不容污蔑。
接替了阴嫚之前工作的李婉清出声辩驳道,“你表面上说着各种理由,实则不过是看不起女子罢了。
优柔寡断,急功近利,被人蒙蔽这些错漏可不只有女子才会犯,你们也不遑多让,以性别来论因果对错,可见你的狭隘。”
那名官员也是聪明,对女子的偏见之语只藏在字里行间之内,言语之上没有明说。
所以对于李婉清的发难,他毫不畏惧,双手一摊,“女子就是容易想多,我并没有这个意思,还请不要随意扣莫须有的罪名。”
这话说的太无赖了,即便不是女官,一些有廉耻的官员都觉得过分,引得好一顿挤兑。
一时间这章台宫又像菜市场了。
“够了,给寡人安静!”
嬴政的怒火还是很有威慑力的,闹哄哄的场景立马安静了。
“寡人知道你们私底下有一些争执和不合,小打小闹的,寡人可以不去管。
但是你们现在越发放肆了,不看场合,不看情况,直接闹到寡人面前来了,还肆无忌惮,不把寡人放在眼里,寡人就不能视而不见了。”
说着,嬴政停顿了一下,仔细环顾了一下他的朝堂,语气也缓和了不少,“自从大秦开放女子为官,到现在已经很多年了,寡人知道当初你们这些人怨气很重,认为女子抢占了属于你们的位置。
但是你们不要忘了,当初寡人之所以同意女子为官,同意平民入朝,是因为那些六国隐士、贵族拿乔,一个个的不肯为大秦效力。
如果寡人没有记错的话,这些人有些还在寡人的章台宫里站着的吧。
如果真想找个发泄对象,应该找这群人,如果没有当初的宣而不仕就不会其他人的机会。
当初寡人用这些女子和平民勉强将大秦运转了起来,如今不会,以后更是不会卸磨杀驴。”
天子一怒的威力还是很大的,所以在场的纷纷跪了下来请罪,连声说不敢。
这箱子长五尺,宽四尺,高约大半个人那样,说是箱子,更像是一个柜子。
箱子里面摆满了书册,这些都是嬴子瑜陆陆续续从系统中换出来的她认为有用的书,自己做了点伪装,摆在人面前也不会引起怀疑。
由于里面的书册实在是多,嬴子瑜翻找了很久。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箱子的里侧找到了她要的东西,相里明凑过去一看,原来是一张略显皱巴巴的图纸。
嬴子瑜将图纸递了过去,“明哥哥看看,你一定会感兴趣的。”
相里明略带怀疑的接过图纸,只看了一言就陷进去了。
看着相里明这个样子,嬴子瑜略显*得意的说道,“明哥哥,怎么样,我没说错吧,是不是特别感兴趣?”
图纸里面的设计非常得精巧,是相里明之前没接触过的,“精巧不输墨家珍藏。”
“明哥哥现在是不是手特别痒,想要把这件精巧的机器制作出来?这样一个有挑战度的机器从你手中完善,想想都是一件非常兴奋的事情,对不对?”
对于嬴子瑜一直在自己身边怂恿自己动手制作的行为,沉浸在图纸里的相里明没有及时给她回答。
嬴子瑜倒也不急。
等到相里明把图纸都看完之后,将手里的图纸往嬴子瑜手里一塞,非常认真的说道,“子瑜妹妹,这是做不出来的。”
“为什么!”
嬴子瑜不相信相里明都做不出来。
按照她朴素的认知,有了图纸之后,这手搓珍妮纺纱机不应该有手就行吗,里面又没有什么高难度的工艺原理。
当时在乌氏的牧场之所以走了那么多弯路,做不出来,嬴子瑜理所当然的认为是那些工匠技术不过关。
今天相里明也告诉她做不出来,嬴子瑜就有点破防了。
“明哥哥,这图纸很详细,也没有很难的原理,对你来说不应该做不出来啊。”
相里明安抚了一下嬴子瑜,“这个机子大致样子我能做出来,只是其中有几个部件不太行。”
说着相里明用手指着承轴给嬴子瑜看,“这个地方我虽然可以用木头代替,但是按照整个机子的体量来看,木质的太容易消耗了。”
尤其相里明一时间还没有想好要用什么来代替。
嬴子瑜顺着看过去,图纸上的承轴是用钢做的,但是在如今的大秦,钢这种东西还没做出来,更别说制成一粒粒圆滑的小珠子。
现在的情况,总不能把纺织机放在一边重新开炼钢的支线任务吧。
嬴子瑜思考了一下,不确定的说道,“用铁呢?”
百炼成钢,都说铁是钢的前身,如果钢材做不出来,退而求其次的铁大秦还是能保证的。
“或许可以。”
相里明的回答比较模糊,用铁不过是比木制的损耗慢一些罢了,还是不能达到图纸上的效果。
嬴子瑜了解到相里明的担忧,安慰道,“无论什么材料制作,时间长了总归会有磨损的,明哥哥无需对自己如此苛刻。”
相里明听到这话,微微一笑,“那我先试着做出一个来给你看看。”
原本相里明是以为嬴子瑜这么着急,一定是立马就要的,但是嬴子瑜则让他安心,好好做,不用贪快。
“我不逼着明哥哥在短时间内就要出效果,所以你有很充足的时间去研究。”
话虽如此,但嬴子瑜话锋一转,又说道,“铁制可以先放一放,先做一批木制的出来应个急。
你刚刚说了木制的容易耗损,但又不是不能用。”
这边,嬴子瑜在和相里明讨论怎么升级纺织机,制作效率更快的纺织机的问题,十分惬意开心。
而另一边,嬴政将嬴子瑜的经济计划说了一遍,刚说完没多久就引得大臣们议论纷纷。
有的认为这计策可行,甚至不用一兵一卒就能让匈奴的实力大减。
有支持的就有反对的。
“话虽如此,但是谁又能保证这个计策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呢?到时候万一竹篮打水一场空怎么办,所以我看还是不要对这件事情看的这么乐观。”
“非也非也,事先一切计策哪有人能够保证一定成功,如果不能保证那所有计谋就都不用了?显然不可能啊。”
“我也觉得不能这么乐观。
匈奴人如果发现大秦的布匹毛衣好用,发现边境百姓能制作他们需要的布匹毛衣,万一不是按照咱们所想的那样通商买卖,反而是直接抢劫怎么办?
这样就会给边境百姓带来灾祸,好事就变成了坏事。”
……
各种意见相互交换,一时间,章台宫失去了往日的威严,变得仿佛像菜市场一样喧闹。
嬴政被这群人吵得头都疼了,眼见着就快到忍耐极限了,李斯立马出声制止,“各位安静,且听李斯一言!”
李斯身为丞相,还是有点话语权的,于是相互攻讦谩骂的声音果然停住了。
终于安静了下来,嬴政终于好受了点,“丞相有何高见,不妨说出来大家讨论讨论。”
李斯斟酌了一下语言,然后问出了大部分官员都比较关心的问题。
“君上,商人重利,我们无法保证这些重利轻义的商人在遇到自己个人利益和大秦集体利益发生冲突的情况下,这些人会愿意舍弃自己的利益而维护大秦的利益。”
李斯言罢,其他官员纷纷点头。
这点嬴政之前也想到了,也正因商人重利轻义的本性,嬴政才会选择扶苏的妻子、太子妃王舒协同督办,甚至掌决定权的。
王舒督办?即便知道皇室参与其中,一些官员还是心存疑虑,还是不太放心。
“有太子妃在,各位爱卿还有什么担忧的地方?难道爱卿们还担心太子妃会无视大秦的利益?”
被嬴政这么直接的点明,一些官员脸上无光,当然立马否认,说不是这个理由。
“太子妃是太孙之母,太子之妻,是大秦未来的国母,自然会将大秦的利益放在首位。
只是有一点臣要说,太子妃毕竟是女子,心善且容易被骗,本人又在邯郸,在太子身边随侍,与乌氏所在地相距甚远,对这些人的管理和掌握难免有所疏漏。
人心难测,一些有二心的人借此机会阳奉阴违,欺上瞒下,依旧会让好事变成坏事。
君上明鉴,非我小看女子,小看太子妃,实在是有些情况,不得不防。
因而太子妃督办一事,还请君上三思。”
这位官员虽然表面上说的非常正义凛然,但是话里话外的意思都在拿王舒女子的身份说事。
如果这还是以前也就罢了,但现在不一样了,现在大秦的朝堂上可不只有男子。
秉持着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态度,这些在朝堂上还有话语权的女官可不会轻易咽下这口气,她们的能力和态度不容污蔑。
接替了阴嫚之前工作的李婉清出声辩驳道,“你表面上说着各种理由,实则不过是看不起女子罢了。
优柔寡断,急功近利,被人蒙蔽这些错漏可不只有女子才会犯,你们也不遑多让,以性别来论因果对错,可见你的狭隘。”
那名官员也是聪明,对女子的偏见之语只藏在字里行间之内,言语之上没有明说。
所以对于李婉清的发难,他毫不畏惧,双手一摊,“女子就是容易想多,我并没有这个意思,还请不要随意扣莫须有的罪名。”
这话说的太无赖了,即便不是女官,一些有廉耻的官员都觉得过分,引得好一顿挤兑。
一时间这章台宫又像菜市场了。
“够了,给寡人安静!”
嬴政的怒火还是很有威慑力的,闹哄哄的场景立马安静了。
“寡人知道你们私底下有一些争执和不合,小打小闹的,寡人可以不去管。
但是你们现在越发放肆了,不看场合,不看情况,直接闹到寡人面前来了,还肆无忌惮,不把寡人放在眼里,寡人就不能视而不见了。”
说着,嬴政停顿了一下,仔细环顾了一下他的朝堂,语气也缓和了不少,“自从大秦开放女子为官,到现在已经很多年了,寡人知道当初你们这些人怨气很重,认为女子抢占了属于你们的位置。
但是你们不要忘了,当初寡人之所以同意女子为官,同意平民入朝,是因为那些六国隐士、贵族拿乔,一个个的不肯为大秦效力。
如果寡人没有记错的话,这些人有些还在寡人的章台宫里站着的吧。
如果真想找个发泄对象,应该找这群人,如果没有当初的宣而不仕就不会其他人的机会。
当初寡人用这些女子和平民勉强将大秦运转了起来,如今不会,以后更是不会卸磨杀驴。”
天子一怒的威力还是很大的,所以在场的纷纷跪了下来请罪,连声说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