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韩益见嬴子瑜和项羽不信,解释道,“赵姑娘你有所不知啊,曾经儒家十分辉煌是不假。
  但是如今是在大秦,大秦以法家治国,为了更好融入大秦朝堂,更好投上级所好,能学法家的都学法家了。
  就算一些人法家学不好,也去学了在大秦地位稍逊一筹的墨家,实在不行还有农家,再再再不济,还可以学小说家。
  而很明显被大秦排除在外的儒家则成了他们不会看一眼的存在。”
  说到这里的时候,嬴子瑜很明显看到韩益的失落。
  刚想安慰一句,韩益又说到,“曾经儒家辉煌一时,巅峰时期就连法家,道家都要避其锋芒。
  现在我等弟子虽然没有先辈才学,但是仍然想为心中的‘儒’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得了,这人心态不错,不需要嬴子瑜给他安慰。
  不过听伯益的意思,现在大秦学宫内选科都是按照大秦喜好来的。
  虽然这是封建教育下的必然,毕竟这些人追求的就是“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自然是帝王要什么,他们学什么了。
  但长此以往下去,思想太容易僵化了,不是一件好事啊。
  韩益看着陷入沉思的嬴子瑜,非常贴心的表示,“赵姑娘若是想要学法家或者墨家也没关系,益不会强求的。”
  很明显,韩益遇到的拒绝他的人太多了,多到他已经麻木了。
  “你都知道讲明白其中内情大家都会学法,为什么不说的模糊些呢?”
  韩益觉得奇怪,“我是找和我们一样热爱儒家的人的,又不是结仇的。虽然能骗一时,但骗不了一世啊,他们以后知道真相了怪我怎么办?”
  嬴子瑜觉得不对,“既然你认为我们一定要学法家,那你为什么还要问呢?”
  “万一呢,万一这一万个人里面就有一个想学儒家我们也不亏的,总要试试的!”
  说完韩益就准备转身离开了。
  不过嬴子瑜拉住了韩益,韩益不解,嬴子瑜笑了笑,“现在你找到人了!”
  第147章
  嬴子瑜指了指自己和项羽,表示他们两个就是韩益口中的热爱儒家的人。
  很显然,这样一句话让以为失败准备离开的韩益看到了希望,以至于在韩益带着嬴子瑜和项羽去见叔孙通的时候,他一直都处于一种难以置信的状态之中。
  他居然真的在法家和墨家的强势包围下抢到了两个非常有天赋的苗子?像大海捞针一样捞到了两个沧海遗珠?
  还是很难想象,于是在路上的时候,韩益悄悄掐了一把自己。
  嘶,疼的,不是做梦。
  韩益的动作幅度虽然不是很大,但是仍然被眼尖的嬴子瑜发现了端倪。
  嬴子瑜也难以置信,不就是要学儒吗,有必要激动成这样?
  “有必要,真的有必要!”
  说到这个,韩益又变的非常严肃,“你不知道,现在大秦风气太差了。
  虽然这话不对,但是我还是要说,如今大秦的学习风尚和曾经的稷下学宫相比,相差远矣,当年的稷下,各种思想学说喷涌而发,哪像现在规定在了方框之中。”
  说完忍不住摇了摇头,但转头看到嬴子瑜他们,又找补了一句,“当然这话只有我们几个知道,我也是将你们当做是自己人才说这些的,可不能传到祭酒耳朵里啊。”
  项羽微不可察的看了一眼嬴子瑜。
  嬴子瑜则表示,“祭酒不是限制舆论的人,不会干涉学子的言论自由的。”
  韩益觉得嬴子瑜的话太苍白无力了,嘀咕了一句,“祭酒宽宏大量,但是君上不一定啊。”
  嬴子瑜觉得韩益这个人很有趣,“你既然认为君上乾纲独断,为什么还要说这样的话呢?”
  这不就是传说中的明知道是错的还要做嘛?
  韩益也很无奈,“我这张嘴口无遮拦惯了,同辈师兄弟都说迟早要因为这张嘴出事,但这不是我管不住嘛。”
  大概是心虚过头反而会更加理直气壮,“不过我这话说的又没错,如今大秦的风气的确不好。
  学宫之中,什么学派有前途大家就学什么,什么学派受重视就学什么,什么学派最容易献媚君上就学什么,完全就是功利在支配。
  法家和墨家都快人满为患了,汲汲于此的人还是很多,而我儒家如今却门庭冷落。
  从这点就可以看出,大秦学宫完全丧失了传道受业的本质,简直荒唐。”
  说到这里,韩益的表情是抑制不住的愤怒,非要嬴子瑜举个例子的话,大概就是前世她遇到的愤青,还是极端愤青。
  不过之前也说了,韩益这个人的心态好,所以没一会儿就整理好了心情。
  对着嬴子瑜和项羽十分郑重的说道,“但我知道,你们和其他人不一样。
  我能在人群中选到你们两个,就是因为我一看就知道你们是有着崇高理想的年轻人,不随波逐流,不汲汲于功名利禄。”
  为了稳住好不容易上钩的两个人,韩益开启了无限赞美模式。
  甚至对着项羽那种即便穿了很多层衣服,也能清晰看见肌肉线的身材,也能睁眼说瞎话,“春秋时期,我儒家随先师孔子周游列国,如羽兄弟一般身体强壮的弟子不在少数。
  所以羽兄弟不用自卑,你很适合的。”
  项羽很想冷笑,并且告诉这个眼瞎的人,他并没有自卑!
  但是项羽知道自己不能坏了嬴子瑜的计划,哪怕他不知道嬴子瑜的计划是什么,所以项羽只能恶狠狠的咽下韩益的污蔑。
  但是有一点项羽要极力维护,“我这一身是从战场磨炼出来了,和你们那种小儿过家家完全不一样。”
  韩益则摆摆手,“差不多,差不多。我儒家周游列国时,遇到的也不都是好人,若是遇上土匪强盗也需要战斗的。”
  这话不知道嬴子瑜和项羽信没信,反正一路上韩益是把自己哄骗住了
  即使现在项羽在韩益面前露出强壮的身体,舞一套枪法,他也能面不改色的夸赞项羽非常符合儒家的收徒标准。
  所以等到了叔孙通面前的时候,叔孙通见到的就是一个自我说服了的韩益,十分无辜的孩子和非常不情愿的少年。
  “伯益,这是怎么回事?”
  叔孙通不理解,这个韩益说的好像不太一样啊,而且他们要的是心甘情愿的人,而不是半哄半骗的。
  叔孙通不太确定,又看了一眼,小姑娘虽然年纪小,但是眼睛里都是灵气,还能勉强说可以培养。
  但那个大一点的少年,左脸写着桀骜不驯,右脸写着狂妄自大,完全不符合啊。
  “我和兄长听了伯益先生的话对儒家产生了非常浓厚的兴趣,听说这里可以遇到真正的儒家,所以特意央求了伯益先生,冒昧拜访,还请先生勿怪。”
  要不说淳于越的礼仪培训非常奏效呢,这一套下来,别说韩益了,就连叔孙通看嬴子瑜的眼神都发光了。
  “不……”
  “不用这样客气,叫我伯益或者伯益兄就好。”
  叔孙通刚出声就被韩益打断了,不过他也没生气。
  嬴子瑜和项羽顺着韩益的话,对着韩益叫了句“伯益兄”。
  “这……”
  “这处简陋,你们随便坐。”
  韩益这话也是叔孙通想说的,所以他依旧没有生气,引着二人落了座,顺便用了平辈的礼仪招待嬴子瑜他们。
  “这……”
  “这是最近学宫流行的茶,你们尝尝看如何?”
  一而再,再而三,除了第一句话,到现在叔孙通一句话也没说全。
  不过,他不生气!
  虽然茶这种东西嬴子瑜见怪不怪了,但第一次见面,即便是项羽也非常给面子的喝了一口。
  “如……”
  “如何?这可是最新的茶,据说花了好大的功夫才得了一点呢。”
  韩益又抢了叔孙通的话。
  这下叔孙通是忍不了了。
  所以嬴子瑜还没回答呢,叔孙通就制止了韩益,“伯益,你说话比较直接,还是我来和两位小友交谈吧。”
  言外之意,赶快闭嘴。
  韩益如果这时候还没有反应过来,那叔孙通就要怀疑自己的眼光了,于是韩益退到了叔孙通身后。
  没了韩益的没眼力劲,叔孙通这才有机会和嬴子瑜正式交流。
  “两位小友既然是伯益带来的,伯益肯定告诉二位如今的儒家不是曾经显赫一时的儒家了。
  如今的大秦,崇法、尚墨、重农,甚至支持小说家,但唯独缺了我儒家,可以说朝堂之上半点没有我儒家立足之地,因此也就越来越少人愿意学儒家。
  此消彼长,未来儒家的衰败已成定局,即便如此你们也愿意跟着我学儒家?”
  说这话的时候,叔孙通虽然很委婉,给了嬴子瑜很大的自主选择权,但是实际上步步紧逼,就要嬴子瑜马上说出答案,然后立马收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