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但洛阳看起来完全不需要啊,或者说是迁徙效果太好了?
  难得公子高有可以显摆的地方,于是给嬴子瑜解释道,“这你就不知道了吧。
  洛阳原先是周的都城,周平王迁都的地方,本来就很繁华。
  即便后来因为战乱凋敝了一段时间,但是在庄襄王时期,大秦得到了洛阳并且重建了洛阳。
  在大秦几十年的治理经营中,现在的洛阳不仅重新繁荣了起来,而且地处要塞,人口庞大,成了其他郡县不能比拟的存在。”
  这个解释,嬴子瑜似懂非懂。
  “既然洛阳这么重要,为什么咱们还要把六国贵族迁移到这里?”
  按照嬴子瑜的揣测,如果在洛阳的六国余孽突然心怀不轨,然后不自量力的搞事,大秦就很容易受到重击啊。
  嬴子瑜的担心有一点道理,嬴政肯定了它。
  “但是小鱼儿你忽略了一点,洛阳是大秦重要的郡县,是咽喉,这么重要的地方生存的也都是对大秦忠心耿耿的老秦人,而非新秦人。
  如果这时候六国贵族要造反,强行征兵,你觉得这里的老秦人会同意吗?”
  嬴子瑜脱口而出道,“不会!”
  说完嬴子瑜就反应过来了,她只想到这里对大秦来说是咽喉要地。
  毕竟这里东靠荥阳、成皋之险,北依滔滔黄河守卫,南立嵩山、轘辕屏障,西有崤渑、函谷关,是扼守关中之要塞。
  这里的安危对大秦来说都是存亡的关键。
  但是忽略了,这么重要的地方生活的都是对大秦忠心耿耿的人,在这里起兵难如登天。
  嬴政很满意嬴子瑜的一点就通,然后非常顺手的摸了摸她的脑袋。
  感慨了一句,“这洛阳曾经是吕不韦的封地,只不过后来吕不韦因为叛乱受到了牵连,洛阳一度沉寂了下去。”
  说到这里的时候,嬴政含糊了一下,但是吕不韦受到的牵连就那么些,嬴子瑜想一下就知道了,不就是嫪毐的事情嘛。
  嬴政瞪了一下心中腹诽的嬴子瑜。
  嬴子瑜则赔笑道,“那现在的三川郡守是谁啊?”
  按照嬴子瑜对自家大父的了解,这么重要的事情肯定是让最信得过的人来做的。
  “原先蒙恬暂代过一段时间,后来因为匈奴犯边蒙恬出征,这里就由蒙恬的弟弟蒙毅接管了。”
  嬴子瑜点点头,心里想的是果然史书没有骗她,在自家大父心里蒙家兄弟的地位非常高啊。
  其实让蒙毅接手三川郡也是嬴政的权宜之计,就如嬴子瑜想的,嬴政很信任蒙家兄弟。
  所以蒙恬跟了扶苏,而蒙毅嬴政就像留在身边。
  为此嬴政曾打算在阴嫚和李由两人成婚后就让他们来接替蒙毅的。
  但没想到阴嫚先一步提出要坐镇寿春,所以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三川郡的郡守也只能是蒙毅。
  嬴政的这个打算嬴子瑜不知道,所以也就没有反应过来,原本历史中的李由是死在洛阳的。
  因为受到嬴政的信任,李由一直就是三川郡守,后来秦二世时期各地起义军突起的时候,李由也一直固守三川郡、苦战荥阳。
  只是胡亥昏聩,杀了李由的妻子秦公主,赵高诬陷李由私通起义军,以谋反罪收捕李斯,派人前往三川郡拘捕李由。
  这件事被项梁知道了,于是他趁机出兵,两军在雍丘大战,秦军大败,李由被杀。
  因着嬴子瑜没有想起来,所以现在一行人的氛围还是很轻松的。
  他们在洛阳街头走了有一段路了,而且不是漫无目的的闲逛,而是有目的的朝着某个方向前行。
  嬴子瑜推测应该是要去看看大秦学宫,为此还小小期待了一下。
  嬴子瑜扯了扯公子高的衣角,仰着头好奇道,“仲父,你说大秦学宫什么样啊。”
  公子高摇摇头,想象不出来,“但是作为大秦第一个学宫,怎么样也要比稷下学宫气派吧。”
  公子高理所当然的说到。
  嬴子瑜是见过稷下学宫的,就是嬴政泰山封禅的时候。
  虽然她看见的稷下学宫已经是荒芜衰败,不见昔日荣光的样子,但是在这些断壁残垣中还能依稀窥见往日辉煌。
  嬴子瑜想了想史书中对于稷下学宫的记载,“当初齐威王为了强调田氏代齐的合理性,巩固田氏政权的统治,花了很大的本钱创建稷下学宫。
  书上说了,稷下学宫的规模宏大,‘为开第康庄之衢,高门大屋’,巅峰时期光先生就有上千位,学士数百人。”
  说到这里,嬴子瑜忍不住惊叹,故意问公子高,“稷下学宫的规模都已经这么大了,咱们的大秦学宫岂不是占地千里才能比得上?”
  公子高一噎,即便他没有见过,他也知道大秦学宫没有这么大。
  好在嬴政适时出声解救了说大话的公子高,“大秦学宫还在初建,现在比不上不代表未来比不上,所以咱们的小鱼儿要努力。”
  话锋一转,话题又回到了嬴子瑜身上,嬴子瑜不依。
  但是嬴政只有一句,“小鱼儿别灰心,大父看好你的。”
  “就是的,小鱼儿要努力,仲父还等着小鱼儿给我修一个金碧辉煌的学宫呢!”
  因为旁边站着说话不腰疼,极力煽风点火的公子高,嬴子瑜也不甘示弱,“金碧辉煌修不起,但是扩大规模肯定会的。”
  嬴政笑了笑,还是小孩子心性,好又不好的,以后慢慢教就是了。
  走着走着,嬴子瑜发好像现不太对劲了,“大父咱们是不是走错了地方了?”
  嬴子瑜看着入目所及之处没有高耸的建筑,全是一些正常的府邸住宅啊,学宫难道在这里?
  嬴政沉声道,“没有走错。”
  嬴子瑜原本想继续问下去的,但是看着嬴政的表情似乎有些不对,和公子高对视了一眼也就没有多嘴,反而安分了起来。
  跟着嬴政走了一段路之后,他们在一处府邸停了下来,这处府邸已经荒芜了,早就没人住了。
  即便是公子高也不懂嬴政来这里的目的。
  嬴政驻足在府邸前,良久说了一句,“这里是吕不韦生前住所,进去看看吧。”
  第142章
  嬴政刚说完这话后就推门而入了,留下一头雾水的公子高和嬴子瑜面面相觑,不知道嬴政葫芦里买的什么药。
  公子高看到嬴子瑜在看自己,连忙摆摆头,抢先一步说到,“小鱼儿你可别问我,我也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
  至于另一边一头雾水,整个人仿佛在状况之外的项羽,他们作为嬴政最亲近的人都不懂,所以嬴子瑜也就没有为难项羽了。
  不过,虽然嬴子瑜没有为难项羽,项羽倒是摸了摸脑袋凑上前去,“太孙殿下、公子,你们不进去吗?”
  项羽是过来保护嬴政和嬴子瑜的,他有责任提醒。
  这时候嬴政也发现嬴子瑜他们还傻站在门口,一动也不动的,催促道,“还不进来!”
  “来了!”
  嬴子瑜他们没跟上嬴政的步伐只是单纯因为震惊,所以在嬴政又一次催促下,两人立马跟了上去。
  等他们正式迈进吕不韦的府邸后,嬴子瑜才看清这座府邸内里的全貌。
  虽然它从外面看已经是荒废很久的样子了,但是里面却比较整齐,完全没有想象中断壁残垣、破败不堪的衰败样。
  秉持着不懂就问的原则,嬴子瑜快步上前,牵住了嬴政的手说道,“大父,文信侯的府邸并没有想象中的破败诶,里面比外面好多了。”
  公子高原本是左顾右盼,打量周围的,听到嬴子瑜这个问题,非常理所当然的解释道,“小鱼儿这都不知道吗,很明显是有人经常过来打扫啊。”
  话是这样说没错,但这就成了最大的问题,“谁会过来打扫修理呢?”
  这点就超出公子高的认知了。
  “当年吕不韦因为叛逆之事受到牵连,身死之后,他的后人将他秘密葬在了北邙山。
  即便朕多次下令吕不韦意图谋逆,乃是罪人,大秦之人不得为他立碑著说,不得纪念他。
  但是他的门客之中总是有不听朕命令的人。
  这些人感念吕不韦曾经对他们的恩德,偷偷来到北邙山祭奠吕不韦,再来到这里修缮吕不韦的住处也不足为奇。”
  虽然嬴子瑜觉得这个解释比较牵强,但是勉强能解释得通。
  “那大父你是怎么知道的?”
  “整个大秦都在朕的在掌握之中,他们以为的偷偷祭奠朕怎会不知,不过是朕不愿意计较罢了。”
  嬴政说完这话之后就不在多言。
  几人穿过前院就来到了吕不韦府邸的中心地带,这里现在虽然长出了星星点点的青草,但是不能看出这以前是一整块平整宽阔的场地。
  是原来吕不韦宴请宾客或者教导学生的地方。
  嬴子瑜和公子高已经踩上了这片空地,只有嬴政站在门口看着,眼前不知不觉中就浮现出曾经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