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心烦之余她就在找有什么纳凉的好办法。
因此在番商处看到居然有葡萄种子的时候,赵子瑜立刻买了下来。
她已经不准备思考,为什么张骞出使西域才带回来的东西现在她就能看到。
而是非常兴奋的计划着,在家里的小院中做一个葡萄架,到时候就能在葡萄藤下乘凉。
只不过,当赵子瑜兴高采烈的带着买回来的、价格不菲的葡萄种子回家,指挥着仆人立刻种在院子里,期待着过段时间就能获得一个遮阳避暑的好地方时,被王舒制止了。
王舒看着被霍霍的不成样子的小院,赵子瑜脏兮兮的样子,又看了看赵子瑜手里的种子,有点头疼。
“阿母,院子也没有很乱啊,你放心,等我把葡萄种起来之后,院子就会焕然一新的。”
赵子瑜非常有信心,她自带幸运光环,种个葡萄还不是手拿把掐。
但是赵子瑜很明显理解错了王舒的意思,她头疼不是因为自家闺女霍霍家里,而是头疼小鱼儿很明显被一个奸诈的番商欺骗了的事。
尤其是在知道小鱼儿花了多少钱买的种子之后。
“小鱼儿你这是被那些商人骗了,葡萄在咸阳不少见,所以葡萄种子没有这么贵的。”
“不少见?”
王舒点点头,“小鱼儿很少看到是因为咸阳种的葡萄酸涩不好吃,大多数人不会去特意栽种。
除了秦王宫内有专门的人种一些供宫中的人尝尝外,其他地方种多是为了观赏。但是葡萄藤的观赏价值实在有限,所以你没怎么见过也正常。”
王舒看着赵子瑜一脸惊讶的表情,以为她还是想要,于是建议道,“如果小鱼儿真的想在家里种葡萄藤也没关系,就是现在种太晚了。
不过没关系,你外祖父家里就有,*而且是已经长成的,如果真的想要,阿母这就让人去你外祖父家里移植些过来。”
看着赵子瑜有点不情愿的样子,王舒知道自家闺女又犯倔了。
于是擦了擦赵子瑜脏兮兮的脸,“现在都快七月了,你的种子种下去,让它长成还不知道要多长时间呢,不如移植的快些。”
赵子瑜不情愿除了有犯倔的因素,更多是她比较震惊为什么这个时候大秦会有葡萄。
按照她朴素的历史知识,她一直以为葡萄是在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时带回来。
这时候,很久没有说话的系统给了赵子瑜解释。
【宿主,我刚刚查了一下发现,你们现代人考古秦咸阳宫三号宫殿的时候,在那里的一面墙上发现了一组彩绘壁画,壁画的内容就是葡萄。
可以知道,至少在战国时期,葡萄就已经传过来了,所以现在这里种植葡萄很正常。】
原来如此,赵子瑜松了口气,差点以为是自己的到来产生的蝴蝶效应,或者是自己穿越的时代之前也有过穿越者。
真是自己吓自己。
“阿母,我现在就想要葡萄藤,我要在院子里做一个葡萄架,然后能在里面乘凉的那种。”
王舒瞧着自家闺女非常期待的样子,也就没有耽搁一点,立刻安排人去王家说明情况了。
只是按照赵子瑜的规划,那么大的葡萄架需要的葡萄藤很多,为了保证移植的成功,算上消耗的,王家养的不能完全满足需求。
不过好在王家也不是缺钱的主,王贲知道是赵子瑜需要的,立刻安排人去庄子上或者其他人家里收集,有多少收多少。
要不是王舒看出不对劲立马喊停,将苗头掐灭,不然王贲差点要在咸阳城里复刻当初管仲“齐纨鲁缟”的经济战了。
这些事情赵子瑜完全不知道,因为几天之后,她心心念念的葡萄架就做好了。
这说是架子,其实长约十米,宽约八米,俨然成为了一个小型的房间。
四周都被葡萄藤覆盖着,遮阳的同时又透光,是不是还能吹到一丝凉风,人只要在里面待一会儿就知道这是个纳凉避暑的好地方。
赵子瑜非常满意自己的小天地,所以更加精心的布置着,在葡萄架下面铺上了碎石子,既可以在雨天防止路变泥泞,又可以在不下雨的时候,压住走路带起来的尘土。
碎石子路铺好之后,赵子瑜踩了踩,需要的作用都有,就是还不是很平整,走路有些硌脚。
有一瞬间,她想要将穿越三宝之一的水泥弄出来,浇筑一个水泥路出来。
但是想到现在大家对玻璃的新奇劲还没有过去,换句话说玻璃还没有把这群累世家族的藏着的财富挖出来。
另外,现在李斯处理公务之余还在分心管理玻璃工坊的事情,如果再给他安排水泥的事情,李斯绝对分身乏术。
所以赵子瑜没有太着急,先将就用用碎石子也是可以的。
至于制造水泥的事情可以交给别人来做,赵子瑜没想过,因为水泥看起来不起眼,但是光凭能修路这一条作用,秦始皇就不会随便让人接手。
但是自家大父也说了,秦始皇非常相信李斯,有些重要的、拿不准的事情,在找不到他的情况下,可以找李斯,李斯作为君上心腹爱臣,给的建议还是可以听的。
虽然当时赵子瑜觉得自家大父这样相信李斯很大概率在始皇死后被带进坑里,但那都是十几年之后的事了。
想到这里,赵子瑜在心里把制造水泥的事情往前提了提,同时决定找个时间去找李斯问问玻璃进度,方便她给李斯安排其他事情。
毕竟虽然她心疼李肆累着,但也不能让李斯闲着。
除了路之外,赵子瑜还在东北角扎了一个秋千,没事的时候可以坐在秋千上,吃着零食,想想就惬意;
葡萄架的中间安放了一个大一点的圆桌,吃饭做事都很方便,还能成为赵子瑜临时的书房;
架子四周赵子瑜还让人放了几缸水,水里养了些荷花,好看又降温,葡萄架里面温度低于外面,这也是不可或缺的。
总之,这葡萄架整体看起来非常有诗情画意。
原本这处地方是独属于赵子瑜一人的,但是建成之后扶苏和王舒夫妻俩一下子就被吸引了。
扶苏平日里有公务要处理,待在这里的时间少,但是王舒不一样,时常有事没事就过来,美名其曰陪赵子瑜。
渐渐渐地,蒙悦、阴嫚知道之后也成为了这里的常客。
赵子瑜一边感慨人要是来的再多些她这里就安排不下了,一边遗憾自家大父不经常来,这么好的避暑地方可惜了。
赵子瑜早就发现了,自己怕热大概率是遗传的自己大父,所以她在计划拓宽自己的葡萄架的同时,还想着要不是给嬴政也弄一个2.0。
这天,赵子瑜在家里写李斯布置的作业呢,也不知道为什么,李斯就喜欢布置自己练字,赵子瑜写的手都要断了的时候,就听见了门外马车停下的声音。
赵子瑜放下笔,跑过去一看,原来是阴嫚、公子高、蒙悦三个人。
这三人真有默契,来的时间都正好。
阴嫚没有时间跟其他人絮叨,“快快快让我进去,君上已经把第一次官员考核的时间定下来了,就在九月初,我的时间不够了!”
说着就往门内走去。
赵子瑜有点摸不着头脑,“阴嫚姑姑,距离你的考核已经只剩下一个多月的时间了,为什么不在家好好准备呢,每天来往不方便不说,而且更浪费时间啊。”
阴嫚非常赞同赵子瑜的话,所以一边走一边指挥着仆人把自己的行礼收拾好拿下来。
阴嫚直奔目的地,端起王舒给她倒的水,吨吨吨喝了下去,放凉了的水正好解了阴嫚一路过来的暑气。
缓过来的阴嫚对着王舒甜甜一笑,然后回答赵子瑜的问题,“我已经跟大嫂说好了,这段时间就暂住在你们家了,小鱼儿开不开心啊。”
住他们家?
阴嫚点点头,“小鱼儿这个表情难道是不欢迎姑姑吗?”
自家娘亲都已经答应了,还有自己反对的余地吗,只是赵子瑜有点忧愁,自己的小天地似乎真的要成为对外开放的公共场所了呢。
阴嫚见赵子瑜不反对,反而是小大人一样的帮着自己搬书,非常开心。
“这怎么好意思让小鱼儿给姑姑当劳力啊,姑姑自己来就好。”
赵子瑜没拿几本书,所以不是很重。
她把书往桌子上一放,“姑姑白天就在这里温书,到时候摆几盆冰,夏天也不会很热。”
阴嫚也不客气,“还是小鱼儿了解姑姑,你不知道,我在家一点也看不进去书,又热又闷的,还是小鱼儿你这边舒服,凉爽不说,还安静。”
阴嫚这话赵子瑜不信,虽然她还没有去过大父家,但她也知道,家里怎么可能用不起冰,导致又闷又热的。
而因为吵闹看不进去书就更不至于了,所以自家姑姑说这样的话,无外乎是看上了她的东西了。
比如她的葡萄架,比如她做的冰沙。
因此在番商处看到居然有葡萄种子的时候,赵子瑜立刻买了下来。
她已经不准备思考,为什么张骞出使西域才带回来的东西现在她就能看到。
而是非常兴奋的计划着,在家里的小院中做一个葡萄架,到时候就能在葡萄藤下乘凉。
只不过,当赵子瑜兴高采烈的带着买回来的、价格不菲的葡萄种子回家,指挥着仆人立刻种在院子里,期待着过段时间就能获得一个遮阳避暑的好地方时,被王舒制止了。
王舒看着被霍霍的不成样子的小院,赵子瑜脏兮兮的样子,又看了看赵子瑜手里的种子,有点头疼。
“阿母,院子也没有很乱啊,你放心,等我把葡萄种起来之后,院子就会焕然一新的。”
赵子瑜非常有信心,她自带幸运光环,种个葡萄还不是手拿把掐。
但是赵子瑜很明显理解错了王舒的意思,她头疼不是因为自家闺女霍霍家里,而是头疼小鱼儿很明显被一个奸诈的番商欺骗了的事。
尤其是在知道小鱼儿花了多少钱买的种子之后。
“小鱼儿你这是被那些商人骗了,葡萄在咸阳不少见,所以葡萄种子没有这么贵的。”
“不少见?”
王舒点点头,“小鱼儿很少看到是因为咸阳种的葡萄酸涩不好吃,大多数人不会去特意栽种。
除了秦王宫内有专门的人种一些供宫中的人尝尝外,其他地方种多是为了观赏。但是葡萄藤的观赏价值实在有限,所以你没怎么见过也正常。”
王舒看着赵子瑜一脸惊讶的表情,以为她还是想要,于是建议道,“如果小鱼儿真的想在家里种葡萄藤也没关系,就是现在种太晚了。
不过没关系,你外祖父家里就有,*而且是已经长成的,如果真的想要,阿母这就让人去你外祖父家里移植些过来。”
看着赵子瑜有点不情愿的样子,王舒知道自家闺女又犯倔了。
于是擦了擦赵子瑜脏兮兮的脸,“现在都快七月了,你的种子种下去,让它长成还不知道要多长时间呢,不如移植的快些。”
赵子瑜不情愿除了有犯倔的因素,更多是她比较震惊为什么这个时候大秦会有葡萄。
按照她朴素的历史知识,她一直以为葡萄是在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时带回来。
这时候,很久没有说话的系统给了赵子瑜解释。
【宿主,我刚刚查了一下发现,你们现代人考古秦咸阳宫三号宫殿的时候,在那里的一面墙上发现了一组彩绘壁画,壁画的内容就是葡萄。
可以知道,至少在战国时期,葡萄就已经传过来了,所以现在这里种植葡萄很正常。】
原来如此,赵子瑜松了口气,差点以为是自己的到来产生的蝴蝶效应,或者是自己穿越的时代之前也有过穿越者。
真是自己吓自己。
“阿母,我现在就想要葡萄藤,我要在院子里做一个葡萄架,然后能在里面乘凉的那种。”
王舒瞧着自家闺女非常期待的样子,也就没有耽搁一点,立刻安排人去王家说明情况了。
只是按照赵子瑜的规划,那么大的葡萄架需要的葡萄藤很多,为了保证移植的成功,算上消耗的,王家养的不能完全满足需求。
不过好在王家也不是缺钱的主,王贲知道是赵子瑜需要的,立刻安排人去庄子上或者其他人家里收集,有多少收多少。
要不是王舒看出不对劲立马喊停,将苗头掐灭,不然王贲差点要在咸阳城里复刻当初管仲“齐纨鲁缟”的经济战了。
这些事情赵子瑜完全不知道,因为几天之后,她心心念念的葡萄架就做好了。
这说是架子,其实长约十米,宽约八米,俨然成为了一个小型的房间。
四周都被葡萄藤覆盖着,遮阳的同时又透光,是不是还能吹到一丝凉风,人只要在里面待一会儿就知道这是个纳凉避暑的好地方。
赵子瑜非常满意自己的小天地,所以更加精心的布置着,在葡萄架下面铺上了碎石子,既可以在雨天防止路变泥泞,又可以在不下雨的时候,压住走路带起来的尘土。
碎石子路铺好之后,赵子瑜踩了踩,需要的作用都有,就是还不是很平整,走路有些硌脚。
有一瞬间,她想要将穿越三宝之一的水泥弄出来,浇筑一个水泥路出来。
但是想到现在大家对玻璃的新奇劲还没有过去,换句话说玻璃还没有把这群累世家族的藏着的财富挖出来。
另外,现在李斯处理公务之余还在分心管理玻璃工坊的事情,如果再给他安排水泥的事情,李斯绝对分身乏术。
所以赵子瑜没有太着急,先将就用用碎石子也是可以的。
至于制造水泥的事情可以交给别人来做,赵子瑜没想过,因为水泥看起来不起眼,但是光凭能修路这一条作用,秦始皇就不会随便让人接手。
但是自家大父也说了,秦始皇非常相信李斯,有些重要的、拿不准的事情,在找不到他的情况下,可以找李斯,李斯作为君上心腹爱臣,给的建议还是可以听的。
虽然当时赵子瑜觉得自家大父这样相信李斯很大概率在始皇死后被带进坑里,但那都是十几年之后的事了。
想到这里,赵子瑜在心里把制造水泥的事情往前提了提,同时决定找个时间去找李斯问问玻璃进度,方便她给李斯安排其他事情。
毕竟虽然她心疼李肆累着,但也不能让李斯闲着。
除了路之外,赵子瑜还在东北角扎了一个秋千,没事的时候可以坐在秋千上,吃着零食,想想就惬意;
葡萄架的中间安放了一个大一点的圆桌,吃饭做事都很方便,还能成为赵子瑜临时的书房;
架子四周赵子瑜还让人放了几缸水,水里养了些荷花,好看又降温,葡萄架里面温度低于外面,这也是不可或缺的。
总之,这葡萄架整体看起来非常有诗情画意。
原本这处地方是独属于赵子瑜一人的,但是建成之后扶苏和王舒夫妻俩一下子就被吸引了。
扶苏平日里有公务要处理,待在这里的时间少,但是王舒不一样,时常有事没事就过来,美名其曰陪赵子瑜。
渐渐渐地,蒙悦、阴嫚知道之后也成为了这里的常客。
赵子瑜一边感慨人要是来的再多些她这里就安排不下了,一边遗憾自家大父不经常来,这么好的避暑地方可惜了。
赵子瑜早就发现了,自己怕热大概率是遗传的自己大父,所以她在计划拓宽自己的葡萄架的同时,还想着要不是给嬴政也弄一个2.0。
这天,赵子瑜在家里写李斯布置的作业呢,也不知道为什么,李斯就喜欢布置自己练字,赵子瑜写的手都要断了的时候,就听见了门外马车停下的声音。
赵子瑜放下笔,跑过去一看,原来是阴嫚、公子高、蒙悦三个人。
这三人真有默契,来的时间都正好。
阴嫚没有时间跟其他人絮叨,“快快快让我进去,君上已经把第一次官员考核的时间定下来了,就在九月初,我的时间不够了!”
说着就往门内走去。
赵子瑜有点摸不着头脑,“阴嫚姑姑,距离你的考核已经只剩下一个多月的时间了,为什么不在家好好准备呢,每天来往不方便不说,而且更浪费时间啊。”
阴嫚非常赞同赵子瑜的话,所以一边走一边指挥着仆人把自己的行礼收拾好拿下来。
阴嫚直奔目的地,端起王舒给她倒的水,吨吨吨喝了下去,放凉了的水正好解了阴嫚一路过来的暑气。
缓过来的阴嫚对着王舒甜甜一笑,然后回答赵子瑜的问题,“我已经跟大嫂说好了,这段时间就暂住在你们家了,小鱼儿开不开心啊。”
住他们家?
阴嫚点点头,“小鱼儿这个表情难道是不欢迎姑姑吗?”
自家娘亲都已经答应了,还有自己反对的余地吗,只是赵子瑜有点忧愁,自己的小天地似乎真的要成为对外开放的公共场所了呢。
阴嫚见赵子瑜不反对,反而是小大人一样的帮着自己搬书,非常开心。
“这怎么好意思让小鱼儿给姑姑当劳力啊,姑姑自己来就好。”
赵子瑜没拿几本书,所以不是很重。
她把书往桌子上一放,“姑姑白天就在这里温书,到时候摆几盆冰,夏天也不会很热。”
阴嫚也不客气,“还是小鱼儿了解姑姑,你不知道,我在家一点也看不进去书,又热又闷的,还是小鱼儿你这边舒服,凉爽不说,还安静。”
阴嫚这话赵子瑜不信,虽然她还没有去过大父家,但她也知道,家里怎么可能用不起冰,导致又闷又热的。
而因为吵闹看不进去书就更不至于了,所以自家姑姑说这样的话,无外乎是看上了她的东西了。
比如她的葡萄架,比如她做的冰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