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说道景桓,项燕更是气不打一处来,踹了一旁的凳子,“这个景桓别以为我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什么保存实力,就是担心我跟秦军打起来,失败了,让秦军一路攻破楚国,毁了他们做楚王的美梦。”
  说到生气的地方,项燕一把拍碎了案几。
  自从几个月前,景桓突然拿出楚王的书信给项燕,里面清楚写着楚王让项燕绝对不要相信景桓的鬼话,要想想他能走到今天这一步都是靠的谁云云。
  原本项燕看到这封信还是很高兴的,觉得楚王最起码没有立刻怀疑自己,还写信安抚。
  但是景桓看到项燕这样子却笑了。
  项燕恼怒,“你笑什么?”
  “我笑将军天真,将军不会真的以为君上信任将军吧,如果君上信任将军的话,为什么还要威胁将军呢?
  如果君上信任将军的话,为什么还要极力反驳我呢?
  将军好好想想,我才到平舆城多久,君上的书信立马就跟了过来,这难道不是因为君上在这边有眼线吗?
  而如果君上在将军身边有眼线,怎么可能会不知道将军缺粮的情况?
  将军缺粮,但是君上却没有送粮,是不知道还是不愿意给呢?
  将军别忘了,自古功高盖主的,没有一个有好下场啊。”
  景桓的话像是恶魔的低语,把项燕心底不愿意细想的东西全部放大。
  “我怎么保证你你说的都是真的,不是你编造的呢?”
  景桓笑了笑,“如果将军不信,完全可以查看君上的印玺是不是符合,我可以伪造书信,怎么可能伪造出君上的印玺?”
  其实正是因为印玺,项燕才开始犹豫的。
  “将军好好想想景桓的提醒,将军不愿和景桓联手也没关系,景桓只是不忍心看到一位为国征战的将军,走上赵国李牧的老路。”
  景桓最后的话正好戳中了项燕的心,虽然没有立刻答应景桓,但也是和景氏有了暧昧。
  想到这里,项燕又问了一边自己儿子,“之后君上还有没有传信过来?”
  项桑和项梁都是摇头。
  项燕此刻真的有点绝望。
  为何君臣多年,在楚王负刍还没有当上楚王的时候,他们两个就是好朋友的,现在却走到了互不信任的地步。
  所以他真的要接过景氏的橄榄枝吗?
  项梁看着自家父亲希望破灭的样子,问道,“父亲,现在不是伤怀的时候。秦军不可能只停留在叫阵阶段,如果后面秦军大规模进攻,我们是避战还是迎战?”
  按照项梁的想法,干脆避战吧。
  反正内部几家斗的水火不容的也没个结果,他们在这边拼死抵抗,最后还没落一个好处才可笑。
  “当然是打!被骂了这么久还不打像什么样子?”
  项桑和项梁完全是反着来,“就算避战,也要打一场胜仗才能避战吧,不然不就成了落荒而逃了吗?”
  原本一直是赞同老二想法的项燕此刻破天荒的站在了老大项桑一边。
  “但是父亲,景氏也说了如果守不住,咱们可以退至蕲南,一路后退,总有秦军疲软的时候。
  我们只要保住有生力量,守住寿春不被攻破,楚国就还在,无论谁是楚王,无论有几个楚王,只要楚国在,我们就不是输。”
  按照原本的历史,项燕在平舆与王翦空耗了一年之后是撤军蕲南的,但是被一直关注着的王翦找准了时机打了个措手不及。
  随后项燕收拾残部,与昌平君在陈城汇合,合军共同对抗秦军的攻势。
  但没想到王翦不按常理出牌,没有追击项燕,反而挥师南下,度过淮河,直取寿春,俘虏了楚王负刍,自此宣告楚国的灭亡。
  而汇合的项燕和昌平君只能退守吴越旧地,以待时机。
  不过在这个时空里,昌平君已经早早被嬴政抓到了,项燕也没打算退守蕲南。
  “传我命令,大家养精蓄锐两天,三日后随我出城迎战!”
  “父亲!”项梁还想再劝一劝,最起码现在真的不是交战的好时候。
  只是项燕一意已决,“现在趁着将士们被骂的还有血气,拼死一搏或许还能有一线生机。”
  劝不住的项梁只能遵命,但不知道为什么,他总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第92章
  按照计划,项燕想的是先修整理两天,给大军一点准备的时间,同时也可以整顿一下士气,然后在他所有的事情都安排好之后,再与秦军展开在平舆大战。
  对于这次的作战,项燕采取的对策是且战且退。
  虽然他自信,无论是从兵力还是作战能力来说,他和王翦都是不相上下的,但是王翦有一个优势他没有。
  那就是秦王政在他身边。
  而且从现在这段时间的情况来看,秦王政的存在并没有让王翦束手束脚,反而让他作战更有底气一样。
  但是他就不一样了,他现在对楚国目前的政治是两眼抹黑的状态,不清楚楚王对他是信任还是猜忌,不了解现在寿春城内支持他的有多少人。
  他现在获取消息的唯一来源还是景氏,十分被动,对他来说真的不是好事。
  而这次与秦军的正面冲突也将是他一次破局的机会。
  “父亲,为何这么说?”项桑不明白,但是他会问。
  项燕回答道,“咱们现在获取不到朝堂的信息,要么就是楚国从上到下全部忽视了咱们,要么就是咱们这平舆城不知什么时候被人拦截了消息。
  所以,你们觉得哪一个消息可能性会更大呢?”
  这个答案不用项梁说,项桑就能回答,“当然是咱们平舆城被人拦截了消息。”
  他们项家在楚国的经营不至于让楚国从上到下都一视同仁的忽视*了他们。
  所以即便不愿意相信,他们还是觉得平舆城被人拦截消息更可信一些。
  “即便如此,那是哪一家会有这样通天彻地的手段,不知不觉间就拦截所有消息呢?”项梁问道。
  “如果我猜的没错,里面有秦国和屈、景、昭三族的身影,甚至更多。”
  不等项燕说完,项桑忍不住开口,“难道这些人都是和秦国有勾结?”
  如果真的是这样,拼死他都要去和他们同归于尽。
  凭什么他们在这里冲锋陷阵,那群脑满肠肥的蛀虫还在拖后腿!
  项桑说完就被项燕呵斥了,“你能不能动动脑子,他们这群人怎么可能和秦国勾结,不过是刚好目标一致之后的互不干扰罢了。”
  说完还冷笑一声,“不过你说的没错,他们的确是脑满肠肥的蛀虫,我们大楚就是被这群人折腾坏的。
  不过没关系,等我们与秦军一战后,冲破平舆城的束缚,退回其他地方,甚至回到寿春,我倒要看看,国难当前,那群人到底还会不会置之不理,继续争权夺利。
  如果他们一意孤行,我们拥立楚王,让楚王以及所有楚国人都知道他们的恶行。
  之后我们好好辅佐楚王,大楚一定会再次强盛的。
  届时,秦国又算得了什么呢?”
  这话,项梁都产生怀疑,“父亲不是说楚王态度还暧昧不决吗?”
  项燕深深看了一眼这个儿子,良久说到,“我们带着大军回去,再招募更多士兵,清君侧,谁敢说不?”
  这下,项桑和项梁都懂了他们父亲的意思了。
  “明白就好,现在就把我的想法传递给将士们吧,好好休息,两日后迎战秦军!”
  只不过,项燕的想法虽然很好,甚至都想好了撤退的路线,但是他忽视了一个问题,有“小武安君”之称的王翦会那么善解人意,让他如愿以偿吗?
  果不其然,将闾和大牛正带着人在楚军门前叫骂呢,王翦就带着人火急火燎的找到了徐福。
  “没听错吗,徐福真的研究出来了?”王翦一边小跑着,一边问道。
  副将连连点头,神情是藏不住的激动,“没有没有,末将也是听了两遍才赶过来跟您禀告的。”
  “那就好。”随即王翦像是想起了什么,“御史那边通知了吗?”
  副将照样点头,“已经派人通知了。”
  没过多久,王翦就到了徐福院门口,不看不知道,这徐福院内硝烟弥漫的,硝石燃烧后的味道十分呛人。
  院内早就夷为平地,一根杂草,一点摆件都没有,十分空旷,只有孤零零一只黑色的炉子在。
  而此刻,炉子的盖子已经滚落一旁了,炉身也有了点裂痕,炉前蹲着赵子瑜和公子高,炉子不远处站着嬴政。嬴政身边站着有点踌躇的徐福。
  赵子瑜神色不满的捏着地上散落的屑屑,“徐福,爆炸的威力只有这么大吗?”
  在嬴政充满威仪的视线下,徐福摸了摸头上不存在的汗,回答道,“女郎,已经很大了。”
  自从当日这位过分聪明的女郎给了自己一本叫《化学》的古书之后,自己被里面所讲的内容完全吸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