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张良像是没发现李由的阴阳怪气,回了一句,“不用客气。”
  李由真的是无语住了,“行了行了,你厉害,我现在不需要了,你把这些牛都带回去吧,分给百姓也好,自己养着也好,总之让他们远离的我试验田!”
  最后一句,李由是吼着说出来的,他的水稻啊,都快被这群牛霍霍光了。
  “我要的是牛粪,又不是牛的其他作用,所以我带回去没什么用,也是浪费,就放在你这边养着呗,毕竟是我花大价钱运来的。”
  “我不管,反正别放在我这里,我这边暂时用不到这群祖宗。”
  两个人争执不下的时候,赵子瑜突然开了口,“张先生,你真的只需要牛粪吗?”
  张良不知道赵子瑜问这话的原因,但还是点了点头。
  赵子瑜得到答案之后,又问了李由,“李由叔父,你确定不需要牛了?”
  李由也是同样的回答,最起码他暂时不需要。
  “所以现在养水牛或者老黄牛没有太大的价值,所以为了不让李由叔父的试验田出问题,我们还是把牛带走吧。”
  但是带走是一回事,怎么处理就是另外的问题了。
  这时候扶苏开口了,“李由只是说暂时用不到,不是一直用不到,不如一般分给百姓或者卖出,一小半就自己留着吧。”
  “这样我需要的牛粪可能会不够的。”现在燃料还只是勉强够用,要是买卖一部分牛,燃料肯定就不够了。
  这个问题简单,赵子瑜都有办法,“养水牛黄牛不行,我们可以养羊啊。都是吃草的动物,没道理牛粪可以燃烧,羊粪不可以。”
  甚至赵子瑜都想好了,养羊她就羊山羊这种能产奶的,还能多一份卖羊奶的收入;更别说山羊毛还能做衣服。
  当然按照她现在的养殖规模,用山羊毛做衣服还不太够就是了。
  “可以是可以,但是这些羊养在哪里呢?”这是李由比较关心的问题。
  赵子瑜指了指李由试验田的东边,“那里就好。”
  张良很满意,但是李由不接受,“那边是我留下来种地的。”
  “暂时先用用,以后会补给叔父你的。”
  赵子瑜简单解释一下,无视了李由的抗议,非常专制的决定了。
  见自家女儿有提到了羊奶,王舒还是很好奇,“小鱼儿不是都将羊奶换成了牛奶了吗,怎么还要养羊喝羊奶?”
  还不是因为目前的牛产奶量太少了,等到李由杂交有阶段性成果了,她一定让李由研究奶量大的牛供她喝牛奶。
  现在只能是将就将就了。
  第80章
  在赵子瑜的强烈要求下,最终以“以羊换牛”的方案达成共识收尾。
  其实,赵子瑜心里更想达成的是和匈奴人通商的成就,用匈奴人生活所需要的盐和粮食甚至是衣服布匹,换取他们为大秦牧羊牧马。
  “如此一来我们就扣住了匈奴的命脉,到时候他们要是不听我,我们直接经济制裁。
  这样,匈奴不就只能乖乖听我们的话了吗,边境的隐患也能消除了,一举两得。”
  “但是小鱼儿你可知道,即便匈奴按照你的想法,乖乖跟我们通商,我们大秦百姓现在除了自己生存所需要的一点粮食以外,其余的已经全部送去了边境战场。
  所以就算是举全国之力,能够和匈奴交换的也不多。”
  在知道赵子瑜居然想把想法打到匈奴人身上的时候,扶苏立刻用现实打消了赵子瑜不切实际的想法。
  不只是扶苏,就连张良和李由都觉得赵子瑜这个想法非常的天真,匈奴狡猾残暴,最后只会挥师南下,抢掠物资。
  李由也劝道,“匈奴人养的牛羊马匹是不错,如果小鱼儿真的想要,叔父可以托人帮忙买一点过来。
  但是与他们通商这种事情,小鱼儿你还是不要想了,这不是你一个小娃娃能做成功的。”
  赵子瑜当然只是想想,她也知道单靠自己是绝对不可能和匈奴通商,一个不小心被扣上通敌叛国的罪名,他们家还要不要活了。
  赵子瑜感慨了一句,“所以这个还要靠国家出手啊!”
  张良看到赵子瑜居然对秦王抱有不切实际的想法,好心提醒了句,“我看现任秦王政的处事风格完全是暴力碾压的姿态,让他走迂回战线怕是比登天还难。”
  赵子瑜觉得张良这话很明显对始皇帝有偏见。
  按照她朴素的观点,君王治国肯定是秉持着“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的态度,只要有利可图,只要皇帝不昏。
  不过现在她没必要反驳张先生。
  而扶苏见赵子瑜完全没有理解自己的意思,只能更加直白的说,“小鱼儿,阿父的意思是,抛开君上的想法和大臣们的阻拦,即使未来大秦统一了,短期内能够用于交换的粮食也不多。”
  扶苏的侧重点不是君上同不同意,而是大秦,现在很穷,未来更穷。
  不过扶苏的担心完全没有影响到赵子瑜的信心。
  “所以现在李由叔父做的事情是非常有用的,只要粮食增产了,一切不就好起来了吗?我相信李叔父。”
  赵子瑜没说的是,说不定等以后粮食增产的方法研究出来了,大秦已经被胡亥折腾没了呢,那时候群雄争霸,谁还能管她?
  到时候大父如果起兵,他就让大父给自己便宜行事,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张良现在对大秦未来统一的说法已经不敏感了,听到说以后要靠李由还推了他一把。
  被推搡的李由瞪了一眼张良,“你做什么!”
  “小鱼儿说以后要靠你,你不说点什么吗?”
  李由无语,他能说什么,说谢谢看得起吗?
  就走两步路的时间,自己身上的重担就增加了不少,居然承担起消除匈奴威胁的责任了。
  赵子瑜不觉得有什么问题,“有曾经管仲经济灭国的成功案例在,我相信李叔父一定会成功的!”
  总觉得这话在哪里听过。
  李由欲言又止,止言又欲,最后像是认命一样答应了赵子瑜的豪情壮志。
  作为和李由斗智斗勇了一段时间的老对手,张良一下子就看出了李由欲言又止背后的野心。
  所以在李由仿佛被强迫应下这件事的时候,毫不留情的戳穿了他。
  “小鱼儿认为李兄是第二个管仲,说明对李兄的评价很高,李兄难道不开心吗?”
  张良的戳穿让李由努力压制的嘴角彻底压不住了,不装了,“管仲不敢当,但是成为管仲那般的良臣是我毕生的心愿。”
  说着还给扶苏试了个眼色。
  扶苏没眼看这个乐观的友人。
  李由说了一番理想抱负后,想打了鸡血一样立刻想投入研究事业中去,“好了,时间紧急,我要赶快回去做研究,绝对不能让小鱼儿失望。”
  李由转身要走,但是被突然想起一件事的赵子瑜叫住了。
  “李叔父,有件事要跟你说一声,之后我姑姑阴嫚可能要在你的研究室旁边弄一个羽绒加工厂,到时候你看见阴嫚姑姑不要太惊讶啊。”
  原本赵子瑜给阴嫚找的地方在公子高造纸厂的附近,赵子瑜想简单把工业区和农业区分开。
  但是阴嫚偏不要,就看上了这边的庄子。
  “姑姑是因为李由叔父在这边,所以才想过来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吗?”
  听到赵子瑜离谱的猜测,阴嫚整个人都很无语,“姑姑做的是羽绒加工,靠近你的养殖场才是最方便的。
  再说了,你所有的产业都在这边,以后巡视也方便,姑姑这是为你考虑!”
  当时阴嫚说的义正词严,不带任何私人情感。
  听到赵子瑜的“预防针”,李由转身的动作明显一顿,甚至脚步都显得有些换乱。
  他沉默了一会儿,带着期许的问道,“只是将加工厂放在这边,你姑姑应该不会经常来这边吧。”
  赵子瑜知道李由要问什么,“按照道理来说,阴嫚姑姑不要经常来。”
  李由听到这里,提起来的心终于放下来了。
  只是还没放下多久,就听到了赵子瑜后面的转折。
  “但是阴嫚姑姑也说了,现在是一切的开始,万事开头难,她只有亲自盯好才能让加工厂未来好好运转下去。”
  “所以?”
  “阴嫚姑姑说了,以后她会经常来这边巡视盯梢的。”
  李由很想说一句,万事开头难是不错,但是她一个王室公主过来肩不能提,手不能抗的,只是过来监督的话,他可以帮忙啊。
  “你姑姑毕竟是女儿家,没有建造的经验,如果你姑姑不嫌弃,我可以帮忙的,实在不行我可以拉子房一起。”
  赵子瑜很开心,“这正好,姑姑当时还担心叔父你们不接受她,还想叫我给你们做做思想工作的,没想到你们这么热心!
  我就说叔父你一定不是那种小心眼的人,就算你们之间有误会也不会在大事上拎不清,一定会帮助姑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