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张良暂时没相出什么办法,打算先带着人去巡视一下周边情况。
或许是没见过身份高贵的人,也或许是他们心中胆怯,更或许是猜到了张良要赶他们走。
当张良带着人到了他们临时搭建的村落时,一群人战战兢兢,手足无措的站着等待最后的审判。
张良都不觉得这是一个村落,比避难所还简陋。
大雪纷飞的时节里,这些人甚至身上都凑不出一件能御寒的衣服。
不知是谁带了头,一群人纷纷跪了下来请求张良别赶他们走,至少过了这个冬天。
张良环视了一圈,在一个脸上冻得通红的孩子身上停留了几秒,张口想说些什么,但也知道这时候说什么都不如一个承诺让他们安心。
“你们先在这里住下吧。”
说完整个人就落荒而逃了。
让人围着住下容易,但是怎么管理就成了个问题了
好在这时候赵子瑜赵子瑜派人过来说她又拿到了几个投资,可以继续扩建养殖场了。
接到消息的那一刻,张良差点没把手里的竹简扔出去,忍不住大骂,“小鱼儿这是把我当神仙了吗,这么短的时间内又要扩建?”
张良甚至想不到短缺的人手从哪里找。
一边的河提醒道,“先生,咱们目前最不缺的就是人手啊。”
一经提醒,张良也想到了或许可以让百姓帮忙,不仅缓解了他的用人压力,也给百姓寻了个出路。
于是在张良的安排下,他不仅对外招工,而且还给生活在周围的百姓发放鸡鸭鹅苗,收鸡蛋也收羽毛。
甚至为了管理,还出钱集体修了个整齐划一的房子,供这群人居住。
听到这里,赵子瑜小声嘀咕了一句,“难怪之前张先生一次性问我要了不少的钱,原来都用到这里了。”
要不是张良一下子要钱要狠了,赵子瑜也不至于这么快就出现财政的亏空啊。
赵子瑜的嘀咕,扶苏没听清,“小鱼儿刚刚在说什么呢?”
赵子瑜坐在扶苏的手臂上,双手环着扶苏的脖子,“小鱼儿说的是之前张先生还写信来问我,有什么冬天御寒的办法呢。”
看赵子瑜得意的样子,扶苏就知道小鱼儿是解决了这个问题的。
“那当然!”
扶苏夫妻俩很配合的问赵子瑜是什么办法。
赵子瑜头仰的高高的,庄子上的仆人见状立刻意会,“先生说多亏了女郎发明的烧火取暖的办法,正因为这个办法,所以先生才不惜代价统一造房子的。”
扶苏点头,又把自己这个天生聪慧的女儿夸了一边。
还别说,这房子统一修建,看起来整齐干净顺眼了许多。
“你大父看到一定会喜欢的。”毕竟用小鱼儿的话来说,自家父亲有点强迫症。
赵子瑜全盘接受了大家的夸奖。
抱着赵子瑜走了一段路后,扶苏突然想到一个问题,“大雪天的,你们是如何找到能烧的柴火的呢?”
仆人指了指另一个方向,“之前李由先生为了能更方便种地,购置了不少的牛。
在知道牛粪也能燃烧的情况下,张先生又添置了不少。
所以现在大家都是用牛粪来取暖的。”
反正大家屋子都在一起,烧火取暖也只是为了不冻死,这些牛粪勉强够用。
在仆人的介绍下,扶苏一行人已经靠近了这些地方。
与刚刚在远处看到的不一样,近距离看这里还是很有生活的气息的,时不时的还能听到鸡鸭鹅的叫声。
或许到了来年春天,这里就会变成安居乐业的世外桃源一样的地方。
赵子瑜有这个自信,她的小村镇还会继续扩大的,就像家园类游戏一样。
扶苏调侃道,“小鱼儿这么自信啊。”
“那可不,也许在君上眼皮子底下不行,但是未来……”
赵子瑜的话还没说完就被扶苏捂了嘴,“好了,不许说了!”
所以他为什么要问这种问题,扶苏后悔的想着。
一行人走着走着就看到不远处走过来三个人,两个挑着扁担,一个手里拿着账本一样的东西。
赵子瑜还以为是张良派人来接他们的。
“张先生这么客气吗,派了一拨人还不够,还要派第二波吗?”
正准备迎上去呢,结果人家目标不是他们。
所以是他们误会了?
这三个人靠近之后先是敲了敲第一户人家的门。
三声之后,农户的门开了,走出来一个饱经风霜但是又十分干练的老妇人,眉开眼笑的要将他们迎进门。
“进门就不用进了,咱们赶快把东西换一换,我好去下一家呢。”
听到手里拿着账本的人这样说,农妇也没有再坚持,一边推着自家媳妇去屋里拿东西,一边朝着其他人家住的方向大喊。
“你们快准备好,张先生派人来收鸡蛋了!”
听到大娘的提醒,各家纷纷动了起来。
大娘的媳妇这时也从屋子里出来了,“管事的你看看,这些都是这几天下的蛋,个个都很大!”
管事的仔细查看了一下,没发现破损的之后,就把他们放回了篓子里。
然后从另外的篓子里称了一点粮食给他们,“这里是两升粟米,你们拿好。”
妇人看到粟米的那一刻,脸上的笑容更加真实的许多,一把拿了过来,连连感谢。
这样一次交易就算完成了,管事的继续去了第二户人家。
这时候,门已经不用敲了,大家早就拿着可以换粟米的东西出来,排好队了。
换到粟米的大家没有第一时间回家,而是互相交流自己换了多少东西。
换的多的自然是非常高兴,换的少的也不气馁,表示自己下次更努力些就能追上的。
看着他们脸上的幸福,赵子瑜忍不住问道,“你们在这里很开心吗?”
被问的汉子一下子懵了,第一次见到这么干净可爱的孩子,在赵子瑜问了第二遍之后,这个腼腆的汉子才说道,“当然开心了,张先生给了我活下去的机会。”
说着他晃了晃自己的左手臂,这时赵子瑜才发现他左手少了一截,“你是秦兵?”
那个人不好意思的挠挠头,“我之前是赵国人。”
原来是其他国家的伤残兵啊。
“我这样子原本活的很辛苦,好在遇上了张先生,我现在养养鸡鸭鹅这些,要是养得好还能去张先生的养殖场呢,那样我就不用愁了。”
汉子刚说完就被旁边一个老翁打了一下,“张先生说了,让我们感谢的时候不要忘记感谢赵家女郎,没有她就没有我们。”
被打的汉子嘿嘿一笑,“周叔我没忘,我就是太开心了。”
“赵家女郎是谁啊?”赵子瑜怀疑,这不会说的是她吧。
“就是这个庄子的主人,张先生跟我们说是一个叫赵子瑜的女郎让他做的,她可真是个好人啊。”
周老翁说着就用自家传承下来的祭祀方式给赵子瑜祈了个福。
看到周老翁这样,其他人也有样学样的为赵子瑜祈福。
当事人赵子瑜:……
这种感觉真的很奇妙。
了解到这里百姓对张良和她的热情之后,赶快回到了扶苏和王舒身边。
“小鱼儿这是被他们的热情吓到了吗?”
赵子瑜抬起窝在扶苏怀里的脸,“阿母,小鱼儿没有被吓到,就是第一次感觉到自己做的事情能切切实实的救助到很多人,很开心。”
她之前说的要做这个,要做那个,其实更多的是想自己在秦末能活下去。
但是今天她发现,自己的能力其实比她想象的要大,她能救更多的人。
扶苏揉了揉赵子瑜的脑袋,“小鱼儿已经很厉害!”
赵子瑜嘿嘿一笑,“只是,为什么张先生要让他们感谢我呢?”
赵子瑜以为,张良要是想反秦,用这个方法收拢人心就好了,何必要把这个功劳按在她身上呢?
“小鱼儿想不明白,不如直接问子房。”
第78章
怀揣着很多的疑惑,扶苏一家三口继续前进,进了庄子里,找到了张良。
此时的张良胡子拉碴,面容憔悴,仿佛像是被吸了精气一样,十分的萎靡。
他那张姿容绝色的脸上早就没了往日的意气风发,只有无尽的怨念和被折磨了许久的颓废。
“子房兄这是怎么了?”
扶苏简直是惊呆了,多日没见,张良怎么变成这个鬼样子了?
正伏案劳形的张良动了动耳朵,抬起头,恍惚间看到了扶苏和赵子瑜。
像是难以置信的样子,张良揉了揉眼睛,想确定一下自己看见的是不是幻觉。
“张先生,你为什么要揉眼睛啊?长时间工作累到了吗?”
赵子瑜以为张良抬头揉眼是因为用眼过度,好心提醒张良,“张先生要是劳累了,要多休息啊。”
或许是没见过身份高贵的人,也或许是他们心中胆怯,更或许是猜到了张良要赶他们走。
当张良带着人到了他们临时搭建的村落时,一群人战战兢兢,手足无措的站着等待最后的审判。
张良都不觉得这是一个村落,比避难所还简陋。
大雪纷飞的时节里,这些人甚至身上都凑不出一件能御寒的衣服。
不知是谁带了头,一群人纷纷跪了下来请求张良别赶他们走,至少过了这个冬天。
张良环视了一圈,在一个脸上冻得通红的孩子身上停留了几秒,张口想说些什么,但也知道这时候说什么都不如一个承诺让他们安心。
“你们先在这里住下吧。”
说完整个人就落荒而逃了。
让人围着住下容易,但是怎么管理就成了个问题了
好在这时候赵子瑜赵子瑜派人过来说她又拿到了几个投资,可以继续扩建养殖场了。
接到消息的那一刻,张良差点没把手里的竹简扔出去,忍不住大骂,“小鱼儿这是把我当神仙了吗,这么短的时间内又要扩建?”
张良甚至想不到短缺的人手从哪里找。
一边的河提醒道,“先生,咱们目前最不缺的就是人手啊。”
一经提醒,张良也想到了或许可以让百姓帮忙,不仅缓解了他的用人压力,也给百姓寻了个出路。
于是在张良的安排下,他不仅对外招工,而且还给生活在周围的百姓发放鸡鸭鹅苗,收鸡蛋也收羽毛。
甚至为了管理,还出钱集体修了个整齐划一的房子,供这群人居住。
听到这里,赵子瑜小声嘀咕了一句,“难怪之前张先生一次性问我要了不少的钱,原来都用到这里了。”
要不是张良一下子要钱要狠了,赵子瑜也不至于这么快就出现财政的亏空啊。
赵子瑜的嘀咕,扶苏没听清,“小鱼儿刚刚在说什么呢?”
赵子瑜坐在扶苏的手臂上,双手环着扶苏的脖子,“小鱼儿说的是之前张先生还写信来问我,有什么冬天御寒的办法呢。”
看赵子瑜得意的样子,扶苏就知道小鱼儿是解决了这个问题的。
“那当然!”
扶苏夫妻俩很配合的问赵子瑜是什么办法。
赵子瑜头仰的高高的,庄子上的仆人见状立刻意会,“先生说多亏了女郎发明的烧火取暖的办法,正因为这个办法,所以先生才不惜代价统一造房子的。”
扶苏点头,又把自己这个天生聪慧的女儿夸了一边。
还别说,这房子统一修建,看起来整齐干净顺眼了许多。
“你大父看到一定会喜欢的。”毕竟用小鱼儿的话来说,自家父亲有点强迫症。
赵子瑜全盘接受了大家的夸奖。
抱着赵子瑜走了一段路后,扶苏突然想到一个问题,“大雪天的,你们是如何找到能烧的柴火的呢?”
仆人指了指另一个方向,“之前李由先生为了能更方便种地,购置了不少的牛。
在知道牛粪也能燃烧的情况下,张先生又添置了不少。
所以现在大家都是用牛粪来取暖的。”
反正大家屋子都在一起,烧火取暖也只是为了不冻死,这些牛粪勉强够用。
在仆人的介绍下,扶苏一行人已经靠近了这些地方。
与刚刚在远处看到的不一样,近距离看这里还是很有生活的气息的,时不时的还能听到鸡鸭鹅的叫声。
或许到了来年春天,这里就会变成安居乐业的世外桃源一样的地方。
赵子瑜有这个自信,她的小村镇还会继续扩大的,就像家园类游戏一样。
扶苏调侃道,“小鱼儿这么自信啊。”
“那可不,也许在君上眼皮子底下不行,但是未来……”
赵子瑜的话还没说完就被扶苏捂了嘴,“好了,不许说了!”
所以他为什么要问这种问题,扶苏后悔的想着。
一行人走着走着就看到不远处走过来三个人,两个挑着扁担,一个手里拿着账本一样的东西。
赵子瑜还以为是张良派人来接他们的。
“张先生这么客气吗,派了一拨人还不够,还要派第二波吗?”
正准备迎上去呢,结果人家目标不是他们。
所以是他们误会了?
这三个人靠近之后先是敲了敲第一户人家的门。
三声之后,农户的门开了,走出来一个饱经风霜但是又十分干练的老妇人,眉开眼笑的要将他们迎进门。
“进门就不用进了,咱们赶快把东西换一换,我好去下一家呢。”
听到手里拿着账本的人这样说,农妇也没有再坚持,一边推着自家媳妇去屋里拿东西,一边朝着其他人家住的方向大喊。
“你们快准备好,张先生派人来收鸡蛋了!”
听到大娘的提醒,各家纷纷动了起来。
大娘的媳妇这时也从屋子里出来了,“管事的你看看,这些都是这几天下的蛋,个个都很大!”
管事的仔细查看了一下,没发现破损的之后,就把他们放回了篓子里。
然后从另外的篓子里称了一点粮食给他们,“这里是两升粟米,你们拿好。”
妇人看到粟米的那一刻,脸上的笑容更加真实的许多,一把拿了过来,连连感谢。
这样一次交易就算完成了,管事的继续去了第二户人家。
这时候,门已经不用敲了,大家早就拿着可以换粟米的东西出来,排好队了。
换到粟米的大家没有第一时间回家,而是互相交流自己换了多少东西。
换的多的自然是非常高兴,换的少的也不气馁,表示自己下次更努力些就能追上的。
看着他们脸上的幸福,赵子瑜忍不住问道,“你们在这里很开心吗?”
被问的汉子一下子懵了,第一次见到这么干净可爱的孩子,在赵子瑜问了第二遍之后,这个腼腆的汉子才说道,“当然开心了,张先生给了我活下去的机会。”
说着他晃了晃自己的左手臂,这时赵子瑜才发现他左手少了一截,“你是秦兵?”
那个人不好意思的挠挠头,“我之前是赵国人。”
原来是其他国家的伤残兵啊。
“我这样子原本活的很辛苦,好在遇上了张先生,我现在养养鸡鸭鹅这些,要是养得好还能去张先生的养殖场呢,那样我就不用愁了。”
汉子刚说完就被旁边一个老翁打了一下,“张先生说了,让我们感谢的时候不要忘记感谢赵家女郎,没有她就没有我们。”
被打的汉子嘿嘿一笑,“周叔我没忘,我就是太开心了。”
“赵家女郎是谁啊?”赵子瑜怀疑,这不会说的是她吧。
“就是这个庄子的主人,张先生跟我们说是一个叫赵子瑜的女郎让他做的,她可真是个好人啊。”
周老翁说着就用自家传承下来的祭祀方式给赵子瑜祈了个福。
看到周老翁这样,其他人也有样学样的为赵子瑜祈福。
当事人赵子瑜:……
这种感觉真的很奇妙。
了解到这里百姓对张良和她的热情之后,赶快回到了扶苏和王舒身边。
“小鱼儿这是被他们的热情吓到了吗?”
赵子瑜抬起窝在扶苏怀里的脸,“阿母,小鱼儿没有被吓到,就是第一次感觉到自己做的事情能切切实实的救助到很多人,很开心。”
她之前说的要做这个,要做那个,其实更多的是想自己在秦末能活下去。
但是今天她发现,自己的能力其实比她想象的要大,她能救更多的人。
扶苏揉了揉赵子瑜的脑袋,“小鱼儿已经很厉害!”
赵子瑜嘿嘿一笑,“只是,为什么张先生要让他们感谢我呢?”
赵子瑜以为,张良要是想反秦,用这个方法收拢人心就好了,何必要把这个功劳按在她身上呢?
“小鱼儿想不明白,不如直接问子房。”
第78章
怀揣着很多的疑惑,扶苏一家三口继续前进,进了庄子里,找到了张良。
此时的张良胡子拉碴,面容憔悴,仿佛像是被吸了精气一样,十分的萎靡。
他那张姿容绝色的脸上早就没了往日的意气风发,只有无尽的怨念和被折磨了许久的颓废。
“子房兄这是怎么了?”
扶苏简直是惊呆了,多日没见,张良怎么变成这个鬼样子了?
正伏案劳形的张良动了动耳朵,抬起头,恍惚间看到了扶苏和赵子瑜。
像是难以置信的样子,张良揉了揉眼睛,想确定一下自己看见的是不是幻觉。
“张先生,你为什么要揉眼睛啊?长时间工作累到了吗?”
赵子瑜以为张良抬头揉眼是因为用眼过度,好心提醒张良,“张先生要是劳累了,要多休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