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你为什么会认为小说家写的东西是不入流的?”
年轻人不卑不亢,“我们读书是为了明智的,圣贤书可以做到。
但是小说家写的故事大多都是以夸张惊悚的噱头引起大家往下看的欲望,读完之后更多是激情过后的索然无味。”
冯娘子见赵子瑜小小的人皱起了眉头。连忙上前帮年轻人解围。
“女郎,平的意思是咱们书店虽然是卖书的,但最多的还是过来看圣贤书的学子。
如果让他们看到,咱们书店还有小说家的东西,可能会让人家觉得我们的书不入流,然后不愿意来。”
说完还意识到眼前这位女郎的仲父也是做这个的,于是找补道,“当然,我和平没有这种迂腐的想法。
但是现在大部分都有,咱们人数少,反对的力量有限,不足以抵抗他们。”
冯娘子并没有因为赵子瑜年纪小而敷衍,她知道自己主家女郎的聪慧,所以在为年轻人解围的同时问出了自己的问题。
扶苏和王舒两个人就坐在一旁准备看小鱼儿怎么解决。
赵子瑜本来就没生气,而是继续问了年轻人问题,“我阿母开这个书店是做什么的?”
年轻人不假思索的回答道,“卖书。”
赵子瑜点点头,“既然是卖书,我们肯定是为了挣钱了。”
年轻人继续点头。
“那你告诉,那些过来读书的人会买书吗?”
年轻人迟疑了,他很想说会,但是他知道很多人都跟他一样,都是没钱买书,过来蹭着看的。
他还比较幸运,遇上了冯娘子这种心善的掌柜,招他做了打杂的,因此他才有更多的机会看书。
赵子瑜从他的表情中就知道的答案。
“既然他们不会买书,所以我阿母就挣不到钱。
我阿母挣不到钱就需要改变方法,或是改变营销手段,或是改变售卖的东西。
所以我们何不能上架一些其他人喜欢看的东西呢?
我们和钱又没有仇!”
年轻人一下子不知道怎么反驳,他想说迎合其他人的口味,那就会挤占想要看圣贤书的人的空间。
赵子瑜直接反驳了回去,“商人重利,你见过那个商人开店不是为了挣钱的?”
“但是家贫的人看书只有这一处地方了……”说到后面其实年轻人也没底气了。
赵子瑜觉得这人有点道德绑架了,“免费给人看书不收取任何费用,这种做慈善的事情是君上该想的事情。”
赵子瑜这话说的的确是将商人逐利的本性表现得淋漓尽致,“再说了,我现在只是加大小说的占比,还没有收回免费看书的权利,已经很仁至义尽了。”
年轻人知道赵子瑜说的是对的。
赵子瑜有一种获得胜利的快乐,然后就被王舒打了一下。
“小鱼儿!”
看到王舒的动作和表情,赵子瑜就知道自家阿母不太认同她刚刚的说法。
最终赵子瑜还是心软了,留了口子,“那些家贫真的想看书的,不会因为我上架小说家写的不入流的话本子就不来看。”
“女郎的意思是……”
“我是说我反正不会下命令说不让他们进门看书。”
赵子瑜的退步让年轻人喜出望外,“女郎果然大义。”
赵子瑜撇撇嘴,她才不是什么大义呢,她只是不想让阿母难做。
在一旁当了很久背景板的扶苏,突然问道,“你似乎不是咸阳人?”
年轻人点点头,“我是阳武人,虽然家贫,但是自幼仰慕先贤周游列国的事迹,所以长成之后决定效仿。
但是没想到刚到咸阳没多久身上就没钱了,还好是冯娘子可怜我,招我做了打杂的。”
赵子瑜不懂,这春秋战国的人怎么动不动就喜欢出门啊。
扶苏听着这话,感慨,“看你的样子还是非常喜欢读书的,平时都会读些什么书呢?”
“平时没有什么限制,是书都读,但要我说更喜欢哪一些的,大概还是黄帝、老子这些吧。”
……
扶苏和年轻人简单那聊了聊,赵子瑜突然问道,“那你叫什么名字呢?”
年轻人一愣,随即想起来自己刚刚没说说自己叫什么,感到十分失礼,“主君、夫人、女郎勿怪,刚刚失礼了,我叫陈平。”
第76章
陈平!
这个名字真的震惊到赵子瑜了。
抛开重名的可能性,这位很可是汉初的名臣啊。
虽然比不上汉初三杰的名声响亮,但是能在群雄辈出的汉初留下姓名的人,想想也知道不是什么池中之物啊。
于是赵子瑜带着三分怀疑、三分敬佩、三分好奇和一分势在必得,围着陈平打量了一圈,时不时还点点头。
如此熟悉的神态和动作,扶苏和王舒两个人立刻猜到了,这位叫陈平的年轻人未来也必定不平凡。
不然他们家小鱼儿也不会对这个名字这么敏感的,就是不知道是小鱼儿口中的汉初能人还是他们大秦的能人了。
不过赵子瑜的意思陈平是一点也不知道,他现在被赵子瑜这样的打量弄得浑身不自在的。
忍了忍还是问了出来,“女郎这样看在下,在下是有什么不妥吗?”
赵子瑜摇摇头,表示没有不妥的地方。
“那女郎这样?”
赵子瑜收回不礼貌的打量,先是道了个歉,说自己不是故意的,然后就问,“你真的叫陈平吗?”
这是个什么问题,他不是陈平还能是谁?
在陈平组织语言组织了半天都没好的时候,还是扶苏开口解了围。
“陈兄不必紧张,小鱼儿没有恶意。她只是觉得这个名字有点熟悉而已。
要是有什么不妥的、让陈兄感到不适的情况,我这个做父亲的先代小鱼儿道歉了。”
扶苏一句陈兄让陈平受宠若惊的,连扶苏具体说了什么都没怎么听,他连忙说不敢当不敢,“若是主君不嫌弃,直接称呼某为平就好。”
陈平这样说,扶苏也顺势应了下来。
而赵子瑜则在陈平看不到的地方,对扶苏眨了眨眼。
父女连心的扶苏立刻明白了她的意思。
于是借着一见如故的借口跟陈平聊了一会儿。
从现在多大,聊到家住何处;从幼时经历,聊到未来志向。
没多少时间就把陈平这小二十年的生活经历摸了个底朝天,就连自己现在还靠着兄嫂生活的事情扶苏也知道了。
聊到后面,扶苏也十分欣赏这个与自己年纪差不多的人,“没想到平你不仅学问不错,还有兼济天下的心啊。”
“兼济天下不敢说,只是想要让父老乡亲和我治下的百姓能够得到相同的肉罢了。”
扶苏手指敲了敲桌子,“你的这个想法不太像黄老之说,更倾向于法家的公平啊。”
陈平对扶苏的说法不太认可,“我只是喜欢黄老的书,并非是黄老的学生,更不是道家的弟子。我赞同法家的公平,也不意味着我一定就推崇法家。”
“有道理!”如果可以,赵子瑜真的想给陈平点个赞。
扶苏将赵子瑜往王舒怀里一塞,继续跟陈平聊,“那你是哪一家的?”
“都不是,至少现在不是。”
“那如果你是一郡之首,该用何种学说治理呢?”
“何种学说都是次要的,我认为重要的是如何让百姓过得好。”
陈平这话说的倒是很自信,也许是一见如故,也许是为了抓住机遇,陈平对扶苏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力求展现自己的才华。
陈平的才华有没有吸引到扶苏不知道,不过倒是很对赵子瑜的胃口。
扶苏瞥了一眼在王舒怀里还不太老实的赵子瑜,然后安慰陈平道,“你这一身才华,必定不会被埋没的。”
算是给了陈平一个承诺了。
说完就带着赵子瑜她们离开了。
而被留在原地的陈平听到这话,压抑住自己心中的激动,然后向冯娘子求证,“掌柜可知晓主君的身份?”
冯娘子也不是很清楚,“不过主君和夫人都是和善的人,看他们的穿着和气度也不是普通人。”
说完还恭喜陈平,“现在你入了主君的眼,到时候走主君的路子,说不定能谋一份好差事。”
冯娘子的话算是说到了陈平的心坎里去了,但是面上还是十分谦虚的,“事情还没有头绪,掌柜的恭喜太早了。”
“不早不早,你这肯定是入了主君的眼了,不然主君怎会跟你聊那么多。”
两人互相吹捧了一番。
另一边,扶苏一手抱着赵子瑜,一手牵着王舒上了马车,准备往另外的产业走去。
马车里,扶苏问很明显捡到宝的赵子瑜,“听完陈平的履历,我们家小神仙有什么想说的吗?”
扶苏也不是第一次这么叫赵子瑜。
自从赵子瑜展示出神异之后,私下打趣的时候,扶苏都会这叫赵子瑜的,所以她已经见怪不怪了。
年轻人不卑不亢,“我们读书是为了明智的,圣贤书可以做到。
但是小说家写的故事大多都是以夸张惊悚的噱头引起大家往下看的欲望,读完之后更多是激情过后的索然无味。”
冯娘子见赵子瑜小小的人皱起了眉头。连忙上前帮年轻人解围。
“女郎,平的意思是咱们书店虽然是卖书的,但最多的还是过来看圣贤书的学子。
如果让他们看到,咱们书店还有小说家的东西,可能会让人家觉得我们的书不入流,然后不愿意来。”
说完还意识到眼前这位女郎的仲父也是做这个的,于是找补道,“当然,我和平没有这种迂腐的想法。
但是现在大部分都有,咱们人数少,反对的力量有限,不足以抵抗他们。”
冯娘子并没有因为赵子瑜年纪小而敷衍,她知道自己主家女郎的聪慧,所以在为年轻人解围的同时问出了自己的问题。
扶苏和王舒两个人就坐在一旁准备看小鱼儿怎么解决。
赵子瑜本来就没生气,而是继续问了年轻人问题,“我阿母开这个书店是做什么的?”
年轻人不假思索的回答道,“卖书。”
赵子瑜点点头,“既然是卖书,我们肯定是为了挣钱了。”
年轻人继续点头。
“那你告诉,那些过来读书的人会买书吗?”
年轻人迟疑了,他很想说会,但是他知道很多人都跟他一样,都是没钱买书,过来蹭着看的。
他还比较幸运,遇上了冯娘子这种心善的掌柜,招他做了打杂的,因此他才有更多的机会看书。
赵子瑜从他的表情中就知道的答案。
“既然他们不会买书,所以我阿母就挣不到钱。
我阿母挣不到钱就需要改变方法,或是改变营销手段,或是改变售卖的东西。
所以我们何不能上架一些其他人喜欢看的东西呢?
我们和钱又没有仇!”
年轻人一下子不知道怎么反驳,他想说迎合其他人的口味,那就会挤占想要看圣贤书的人的空间。
赵子瑜直接反驳了回去,“商人重利,你见过那个商人开店不是为了挣钱的?”
“但是家贫的人看书只有这一处地方了……”说到后面其实年轻人也没底气了。
赵子瑜觉得这人有点道德绑架了,“免费给人看书不收取任何费用,这种做慈善的事情是君上该想的事情。”
赵子瑜这话说的的确是将商人逐利的本性表现得淋漓尽致,“再说了,我现在只是加大小说的占比,还没有收回免费看书的权利,已经很仁至义尽了。”
年轻人知道赵子瑜说的是对的。
赵子瑜有一种获得胜利的快乐,然后就被王舒打了一下。
“小鱼儿!”
看到王舒的动作和表情,赵子瑜就知道自家阿母不太认同她刚刚的说法。
最终赵子瑜还是心软了,留了口子,“那些家贫真的想看书的,不会因为我上架小说家写的不入流的话本子就不来看。”
“女郎的意思是……”
“我是说我反正不会下命令说不让他们进门看书。”
赵子瑜的退步让年轻人喜出望外,“女郎果然大义。”
赵子瑜撇撇嘴,她才不是什么大义呢,她只是不想让阿母难做。
在一旁当了很久背景板的扶苏,突然问道,“你似乎不是咸阳人?”
年轻人点点头,“我是阳武人,虽然家贫,但是自幼仰慕先贤周游列国的事迹,所以长成之后决定效仿。
但是没想到刚到咸阳没多久身上就没钱了,还好是冯娘子可怜我,招我做了打杂的。”
赵子瑜不懂,这春秋战国的人怎么动不动就喜欢出门啊。
扶苏听着这话,感慨,“看你的样子还是非常喜欢读书的,平时都会读些什么书呢?”
“平时没有什么限制,是书都读,但要我说更喜欢哪一些的,大概还是黄帝、老子这些吧。”
……
扶苏和年轻人简单那聊了聊,赵子瑜突然问道,“那你叫什么名字呢?”
年轻人一愣,随即想起来自己刚刚没说说自己叫什么,感到十分失礼,“主君、夫人、女郎勿怪,刚刚失礼了,我叫陈平。”
第76章
陈平!
这个名字真的震惊到赵子瑜了。
抛开重名的可能性,这位很可是汉初的名臣啊。
虽然比不上汉初三杰的名声响亮,但是能在群雄辈出的汉初留下姓名的人,想想也知道不是什么池中之物啊。
于是赵子瑜带着三分怀疑、三分敬佩、三分好奇和一分势在必得,围着陈平打量了一圈,时不时还点点头。
如此熟悉的神态和动作,扶苏和王舒两个人立刻猜到了,这位叫陈平的年轻人未来也必定不平凡。
不然他们家小鱼儿也不会对这个名字这么敏感的,就是不知道是小鱼儿口中的汉初能人还是他们大秦的能人了。
不过赵子瑜的意思陈平是一点也不知道,他现在被赵子瑜这样的打量弄得浑身不自在的。
忍了忍还是问了出来,“女郎这样看在下,在下是有什么不妥吗?”
赵子瑜摇摇头,表示没有不妥的地方。
“那女郎这样?”
赵子瑜收回不礼貌的打量,先是道了个歉,说自己不是故意的,然后就问,“你真的叫陈平吗?”
这是个什么问题,他不是陈平还能是谁?
在陈平组织语言组织了半天都没好的时候,还是扶苏开口解了围。
“陈兄不必紧张,小鱼儿没有恶意。她只是觉得这个名字有点熟悉而已。
要是有什么不妥的、让陈兄感到不适的情况,我这个做父亲的先代小鱼儿道歉了。”
扶苏一句陈兄让陈平受宠若惊的,连扶苏具体说了什么都没怎么听,他连忙说不敢当不敢,“若是主君不嫌弃,直接称呼某为平就好。”
陈平这样说,扶苏也顺势应了下来。
而赵子瑜则在陈平看不到的地方,对扶苏眨了眨眼。
父女连心的扶苏立刻明白了她的意思。
于是借着一见如故的借口跟陈平聊了一会儿。
从现在多大,聊到家住何处;从幼时经历,聊到未来志向。
没多少时间就把陈平这小二十年的生活经历摸了个底朝天,就连自己现在还靠着兄嫂生活的事情扶苏也知道了。
聊到后面,扶苏也十分欣赏这个与自己年纪差不多的人,“没想到平你不仅学问不错,还有兼济天下的心啊。”
“兼济天下不敢说,只是想要让父老乡亲和我治下的百姓能够得到相同的肉罢了。”
扶苏手指敲了敲桌子,“你的这个想法不太像黄老之说,更倾向于法家的公平啊。”
陈平对扶苏的说法不太认可,“我只是喜欢黄老的书,并非是黄老的学生,更不是道家的弟子。我赞同法家的公平,也不意味着我一定就推崇法家。”
“有道理!”如果可以,赵子瑜真的想给陈平点个赞。
扶苏将赵子瑜往王舒怀里一塞,继续跟陈平聊,“那你是哪一家的?”
“都不是,至少现在不是。”
“那如果你是一郡之首,该用何种学说治理呢?”
“何种学说都是次要的,我认为重要的是如何让百姓过得好。”
陈平这话说的倒是很自信,也许是一见如故,也许是为了抓住机遇,陈平对扶苏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力求展现自己的才华。
陈平的才华有没有吸引到扶苏不知道,不过倒是很对赵子瑜的胃口。
扶苏瞥了一眼在王舒怀里还不太老实的赵子瑜,然后安慰陈平道,“你这一身才华,必定不会被埋没的。”
算是给了陈平一个承诺了。
说完就带着赵子瑜她们离开了。
而被留在原地的陈平听到这话,压抑住自己心中的激动,然后向冯娘子求证,“掌柜可知晓主君的身份?”
冯娘子也不是很清楚,“不过主君和夫人都是和善的人,看他们的穿着和气度也不是普通人。”
说完还恭喜陈平,“现在你入了主君的眼,到时候走主君的路子,说不定能谋一份好差事。”
冯娘子的话算是说到了陈平的心坎里去了,但是面上还是十分谦虚的,“事情还没有头绪,掌柜的恭喜太早了。”
“不早不早,你这肯定是入了主君的眼了,不然主君怎会跟你聊那么多。”
两人互相吹捧了一番。
另一边,扶苏一手抱着赵子瑜,一手牵着王舒上了马车,准备往另外的产业走去。
马车里,扶苏问很明显捡到宝的赵子瑜,“听完陈平的履历,我们家小神仙有什么想说的吗?”
扶苏也不是第一次这么叫赵子瑜。
自从赵子瑜展示出神异之后,私下打趣的时候,扶苏都会这叫赵子瑜的,所以她已经见怪不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