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重生拥有完美人生 第10节
等到两父女回到家的时候,乔苗花早就已经把午饭给做好了。
其实也没有做什么菜,就是把大年三十晚上吃剩下的剩菜给热了一下。
不要以为大年初一吃剩菜剩饭,好像很可怜的样子,其实这也是这里的习俗。
什么叫做年年有余,前一年剩下的在新的一年吃,不就是说明前一年过得好吗?
其实这里过年的习俗还是挺多的,什么大年三十晚上的时候不能把垃圾倒到外面去,这样会把家里的财气给倒掉,大年初一的时候不能洗衣服,要不来接下来的一年都有干不完的活等等,反正都有各种各样的寓意,但总归都是希望在新的一年能够过得好。
这恐怕就是普通老百姓最简单的愿望了。
下午的时候,除了沈安宁这个小豆丁熬不住,睡了一个午觉之外,沈国庆和乔苗花一直都在家里接待不断上门来拜年的客人。
人情就是这个样子的,只有你来我往,走动起来,才能够维持住。
他们俩夫妻虽然没有家里的长辈帮衬着,但是一直都是与人为善的,所以在村子里面的名声很不错,而且村子里还有不少生国庆一直从小玩到大的兄弟,在过年的时候都是要走动的。
其实他们村里面,有很多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但是过年的话,一般没有特殊的情况下都是要回来的。
大家差不多都有一年没有见了,当然要趁着这过年的期间联络一下之间的感情。
沈安宁在睡梦当中那是一点都不知道家里面的热闹,最后被自已亲爱的妈妈给摇醒的,主要是怕她一直睡下去,晚上该睡不着了。
起床以后,沈安宁就去找自已的小伙伴玩了。
虽然自已的心理年龄已经30岁了,但是要是自已一直这么独来独往,一点不合群的样子,那么恐怕自已的老妈又该担心了。
所以,小伙伴们之间的友谊她还是要维持一下他。
这时候因为计划生育的原因,家家户户可能就一两个孩子,当然也有那种不怕死的,或者是特别重男轻女的,没有生到男孩就一直生下去,哪怕是家里面被罚的家徒四壁的人家。
可能是因为家里的孩子少了,所以也显得珍贵了一些,哪怕是家里的女孩子,在过年的时候,也能够穿上新衣服。
小伙伴们聚集在一起,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比一比谁拿的压岁钱多,谁穿着新衣服好看,谁买个鞭炮最响,总之不要小看小孩子的虚荣心,那也是很强的。
作为村里面数一数二受宠的女孩子,沈安宁在这帮还流着大鼻涕的小鬼头里,那绝对是有着崇高的地位。
再加上她整个人白白胖胖的,看上去特别有福气的样子,村里的那些大娘大婶老头老太太,就特别喜欢这样的孩子。
她也没有吝啬,从自已的口袋里掏出爸爸妈妈给自已买的糖果和零食,分给自已的小伙伴们,这一下子在小伙伴们这里的地位又一次地提高了。
沈安宁虽然看不上这些流着大鼻涕的小屁孩,但是谁叫他们和自已的年龄差不多呢,将来很大程度上有可能是同班同学,最不济的也是同校。
作为一个村子里出去的人,有些事情难免要用到他们,所以平时的关系还是要维护维护的。
她愿意带着这些小屁孩玩,其实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要给这些孩子们,从小就灌入防止被拐卖的概念。
她记得自已弟弟被拐卖后的几年当中,村里面其实还有几户人家的孩子也被拐卖了。
她是知道一个被拐卖的家庭是怎样的痛苦,所以也不想要悲剧发生在自已的小伙伴身上。
这个年代的家长,其实防拐的意识不强,这里的孩子哪怕是镇上的孩子,有很多都是放在家里面放养的,没有接受过学前教育。
哪怕在幼儿园里面,老师们也很少会教育到这一方面的知识。
所以她想要在和小伙伴们玩耍的时候,潜移默化地给小伙伴们灌输防止拐骗的知识。
什么不能吃陌生人给的糖果,不能跟陌生人走.。哪怕是自已的亲戚,在没有父母的允许下也不能私自跟着走等等。
还有遇到坏人,作为小孩子不要试图反抗,而是要静待时机,等到人多的时候,在进行反抗,或者大声地呼救等。
这样的教育,其实从她重生回来以后,已经在小伙伴们的面前讲过好几次了,她相信自已的小伙伴们,已经在无形当中把这些话给听进去了。
希望她的这些努力,能够避免以后更多悲剧的发生。
只不过自已现在实在是太小了,能力有限,只能够些影响影响自已身边的人。
大年初一就这样在忙碌中过去了,大年初二的早上,两口子把打扮一新的沈安宁抱上自行车,提着各种各样的礼物,就准备去外婆家。
大年初二是回娘家的日子,虽然说自已妈妈三天两头回娘家,但也耐不住全家团圆。
等到他们一家三口到的时候,大姨妈一家和小姨妈一家早就已经到了。
因为今年夏收秋收的缘故,沈安宁和几个表兄妹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了,聚在一起就开始分享各自的零食。
大舅家的两个表哥,今年初中毕业以后同时考上了高中,这可把外公外婆还有舅舅舅妈他们高兴坏了。
要知道他们老乔家,除了乔苗花是高中毕业以外,剩下的几个孩子,最高的学历就是混到了初中,大女儿甚至只读到了,小学毕业。
现在大孙子和二孙子能够考上高中,这说明将来还有机会能够考上大学,这可让一辈子都盼望着子孙能够有出息的两个老人高兴的不得了。
大表哥和二表哥也成了他们这些弟弟妹妹们的榜样,家里的大人们也告诉他们,要向两个表哥学习。
只有沈安宁知道,三年以后,两个表哥并没有考上大学,至于其中里面的原因,她那时候还小,已经不记得了。
不过她知道,其实两个表哥的成绩还是挺不错的,照理说没有考上大学,哪怕考个大专也不会有太大的问题,这其中有什么原因,或者是在高考的时候发生了什么意外,她并不是很清楚。
不过现在看到两个表哥,她是挺高兴的。
她记的两个表哥落榜以后,就一起到外面打工去了,到后面混得倒是还不错,因为一直在外面打工,就娶了那边的媳妇,并且在那里买了房子。
后来舅舅舅妈总是说,养两个儿子是为别人养的,出去了以后就不回来了。
不过后来,舅舅舅妈年龄大了以后,两个表哥还是把他们接过去和他们一起生活了。
第17章 古怪
两个表哥虽然是双胞胎,但是性格却一点都不一样。
大表哥憨厚老实,二表哥活泼好动,但是他们两个是同卵双胞胎,所以无论是身高还是长相,都很让人很难分辨出来。
不过沈安宁还是一眼就能够分辨出两个表哥之间的不同。
他们两个因为是家里最大的孩子,再加上已经有十七八岁了,在放假或者是农忙的时候会帮家里干活,所以整个皮肤被晒的黝黑。
但是体格,那真的是和那些成天只知道死读书的书呆子不一样,壮得不行。
大表哥乔云川看到长得像年娃娃一样的小表妹,一把抱了起来,然后带着一群小萝卜头开始满村子乱窜,一直都快要吃午饭才回来。
大舅妈的家里就是本村的,所以上午的时候已经带着一家子去转过了,中午饭回婆家吃,等晚上的时候再去娘家,这有可能就是娘家近的好处吧。
二舅妈的娘家倒是比较远,所以他们一家一早就已经回娘家了。
中午饭是大舅妈和另外两个姨妈张罗的,毕竟乔苗花马上就要生了,总不能让她上灶。
大舅妈的手艺怎么说呢?经过乔苗花一番指点以后,也只能够算是还可以,不过这大半年,家里面的人也都已经吃习惯,所以都觉得还蛮好吃的。
沈安宁虽然比较挑食,但是内心,毕竟已经是30岁的人了,所以也不会像小孩子一样那么任性。
一家人坐着一边吃饭,一边聊着来年的计划,不知不觉就聊到了村里的那些年轻人外出打工和去镇上做生意的事情。
“老张家的那个小闺女,去年去鹏城那边打工,今年赚了不少钱过来,听说今年打算多带一些人过去,说是那边的厂子招工。”
“哦,那一个月有多少工资。”
“听说不少呢!一个月最少能赚800块钱!勤快一点的话,能有1000多。”说这个话的是大舅妈。(每个地方的工资收入不一样,所以不做参考。)
嘶~这么多。
桌上的人的人都非常的震惊,像他们一年到头在地里面忙活,到年底的时候能有1000多块钱就已经很不错了。
像沈国庆这样,在厂里当技术员,一个月工资两百多,一年加起来就有2000多的都是很少的。
没有想到,出去打工,一两两个月的时间,就能够赚到他们一年的钱,说实话,在场的人都是狠狠的心动了。。
“那有没有说招什么人啊?”大舅舅问。
“听说只招女孩子,而且是年轻的女孩子,我嫂子想让我侄女也去试一试。”
大舅妈把自已听说的事情说了出来,这件事情,也是她今天早上回娘家的时候,听娘家的嫂子说的。
她嫂子有点心动,因为她侄女初中毕业以后没考上高中,一直呆在家里,如果跟着出去,如果一个月赚800块钱,哪怕寄回来一半,那他们这个家的日子就好过了。
“为什么只有女的呀?”大舅舅有点可惜的说。
听到这件事情的乔苗花和沈国庆陷入了沉思,包括在旁边一直玩耍的沈安宁。
他们两个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特别是沈国庆,作为厂里的技术员,曾经作为厂里的技术骨干,也曾跟着厂里的领导去过一次鹏城。
那里的繁华程度,让他这个乡下土包子大开眼界,但是你说哪个厂子,一个月能有800块钱的工资,甚至是1000多的工资,打死他都不相信。
那里的工资是高,但工厂的工人最多也就3、4百块钱一个月。
沈安宁也从记忆里面搜索这件事情,她记得好像是有这么一回事。
大舅妈说的这个张家的女儿,去年的时候是跟着自已的表姐去鹏城打工的,刚去的时候,好几个月没有和家里联系,他们家里都快要急疯了。
后来打电话回来说,在鹏城那边找到工作了,但是具体做什么都不知道,一直到今年过年回来的时候,那整个人和去年完全大变样。
不仅人变得时髦了,耳朵上还戴着金耳环,还给她妈买了金镯子,她妈高兴的不得了,一直说自已的女儿赚了大钱。
然后就放出消息来说鹏城那边厂子还要招工,招的全都是年轻漂亮的女孩子。
上辈子包括大舅妈家的小侄女,当时也打算跟着去。
后来还是家里人觉得,一个女孩子去那么远,又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总归不太安全,一直都在犹豫,后来大舅妈家的小侄女,在镇上找到了一个服务员的工作,虽然工资没有出去打工赚得多,但是一个月也有100来块钱,大舅妈的娘家人就歇了心思。
后来这件事情是怎么发展的,自已好像也是听他们村里的人说的,那时候这件事情十里八乡都传遍了。
什么带着同乡人去打工,根本就不是去工厂里打工,而是去那边的红灯区做坐台小姐。
有些甚至连坐台小姐都不是,直接变成了什么洗发小妹、按摩小妹。
至于之前为什么一直都没有爆出来,只能说是灯红酒绿迷人眼啊!
但是俗话说得好,纸包不住墙,最后还是被那些女孩子的家人给知道了。
那些人冲进张家,把他们家砸了个稀巴烂,不仅这样,什么砸玻璃、泼粪天天都在上演,闹得十里八乡都知道了。
后来张家人实在是在那个村子里待不住了,最后全家都搬走了,最后搬到哪里去就不得而知了。
哪怕这样,那些女孩子的一生都被毁了。
沈安宁觉得,这件事情必须得提醒一下大舅妈,万一大舅妈那个小侄女,这一辈子的行动轨迹发生改变,到时候真的跟着张家那个闺女去鹏城打工,那不是一辈子都会毁了吗?
“嫂子,我觉得这件事情没有这么简单,鹏城那个地方我也去过,那边有一个和我们厂也有合作,鹏城那边的工资待遇水平比我们这里是高上不少,但是从来都没有听说有这么高的,这当中肯定有我们不知道的事情。”沈国庆一脸严肃的说。
“对,大嫂,我觉得这件事也透露着诡异,我们村里也有年轻人去外面打工的,听说他们一个月的工资三四百块钱已经顶天了,就这样的工资还是每天都要加班才会有这么多的,这一个月最少八百多块,多的时候1000多块,那这个厂子到底是干什么的?工人的工资这么高,厂里难道不会亏本吗?”乔苗花也说出了自已的疑问。
听到他们两夫妻的话,大舅舅和大舅妈原本有些蠢蠢欲动的心,瞬间就凉了下来,想了想觉得妹妹和妹夫说的有道理。
两个姨妈和姨父也觉得挺有道理的,虽然他们从来都没有去过大城市,但是有他们每个村里,都有不少的年轻人待不住出去打工的。
其实也没有做什么菜,就是把大年三十晚上吃剩下的剩菜给热了一下。
不要以为大年初一吃剩菜剩饭,好像很可怜的样子,其实这也是这里的习俗。
什么叫做年年有余,前一年剩下的在新的一年吃,不就是说明前一年过得好吗?
其实这里过年的习俗还是挺多的,什么大年三十晚上的时候不能把垃圾倒到外面去,这样会把家里的财气给倒掉,大年初一的时候不能洗衣服,要不来接下来的一年都有干不完的活等等,反正都有各种各样的寓意,但总归都是希望在新的一年能够过得好。
这恐怕就是普通老百姓最简单的愿望了。
下午的时候,除了沈安宁这个小豆丁熬不住,睡了一个午觉之外,沈国庆和乔苗花一直都在家里接待不断上门来拜年的客人。
人情就是这个样子的,只有你来我往,走动起来,才能够维持住。
他们俩夫妻虽然没有家里的长辈帮衬着,但是一直都是与人为善的,所以在村子里面的名声很不错,而且村子里还有不少生国庆一直从小玩到大的兄弟,在过年的时候都是要走动的。
其实他们村里面,有很多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但是过年的话,一般没有特殊的情况下都是要回来的。
大家差不多都有一年没有见了,当然要趁着这过年的期间联络一下之间的感情。
沈安宁在睡梦当中那是一点都不知道家里面的热闹,最后被自已亲爱的妈妈给摇醒的,主要是怕她一直睡下去,晚上该睡不着了。
起床以后,沈安宁就去找自已的小伙伴玩了。
虽然自已的心理年龄已经30岁了,但是要是自已一直这么独来独往,一点不合群的样子,那么恐怕自已的老妈又该担心了。
所以,小伙伴们之间的友谊她还是要维持一下他。
这时候因为计划生育的原因,家家户户可能就一两个孩子,当然也有那种不怕死的,或者是特别重男轻女的,没有生到男孩就一直生下去,哪怕是家里面被罚的家徒四壁的人家。
可能是因为家里的孩子少了,所以也显得珍贵了一些,哪怕是家里的女孩子,在过年的时候,也能够穿上新衣服。
小伙伴们聚集在一起,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比一比谁拿的压岁钱多,谁穿着新衣服好看,谁买个鞭炮最响,总之不要小看小孩子的虚荣心,那也是很强的。
作为村里面数一数二受宠的女孩子,沈安宁在这帮还流着大鼻涕的小鬼头里,那绝对是有着崇高的地位。
再加上她整个人白白胖胖的,看上去特别有福气的样子,村里的那些大娘大婶老头老太太,就特别喜欢这样的孩子。
她也没有吝啬,从自已的口袋里掏出爸爸妈妈给自已买的糖果和零食,分给自已的小伙伴们,这一下子在小伙伴们这里的地位又一次地提高了。
沈安宁虽然看不上这些流着大鼻涕的小屁孩,但是谁叫他们和自已的年龄差不多呢,将来很大程度上有可能是同班同学,最不济的也是同校。
作为一个村子里出去的人,有些事情难免要用到他们,所以平时的关系还是要维护维护的。
她愿意带着这些小屁孩玩,其实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要给这些孩子们,从小就灌入防止被拐卖的概念。
她记得自已弟弟被拐卖后的几年当中,村里面其实还有几户人家的孩子也被拐卖了。
她是知道一个被拐卖的家庭是怎样的痛苦,所以也不想要悲剧发生在自已的小伙伴身上。
这个年代的家长,其实防拐的意识不强,这里的孩子哪怕是镇上的孩子,有很多都是放在家里面放养的,没有接受过学前教育。
哪怕在幼儿园里面,老师们也很少会教育到这一方面的知识。
所以她想要在和小伙伴们玩耍的时候,潜移默化地给小伙伴们灌输防止拐骗的知识。
什么不能吃陌生人给的糖果,不能跟陌生人走.。哪怕是自已的亲戚,在没有父母的允许下也不能私自跟着走等等。
还有遇到坏人,作为小孩子不要试图反抗,而是要静待时机,等到人多的时候,在进行反抗,或者大声地呼救等。
这样的教育,其实从她重生回来以后,已经在小伙伴们的面前讲过好几次了,她相信自已的小伙伴们,已经在无形当中把这些话给听进去了。
希望她的这些努力,能够避免以后更多悲剧的发生。
只不过自已现在实在是太小了,能力有限,只能够些影响影响自已身边的人。
大年初一就这样在忙碌中过去了,大年初二的早上,两口子把打扮一新的沈安宁抱上自行车,提着各种各样的礼物,就准备去外婆家。
大年初二是回娘家的日子,虽然说自已妈妈三天两头回娘家,但也耐不住全家团圆。
等到他们一家三口到的时候,大姨妈一家和小姨妈一家早就已经到了。
因为今年夏收秋收的缘故,沈安宁和几个表兄妹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了,聚在一起就开始分享各自的零食。
大舅家的两个表哥,今年初中毕业以后同时考上了高中,这可把外公外婆还有舅舅舅妈他们高兴坏了。
要知道他们老乔家,除了乔苗花是高中毕业以外,剩下的几个孩子,最高的学历就是混到了初中,大女儿甚至只读到了,小学毕业。
现在大孙子和二孙子能够考上高中,这说明将来还有机会能够考上大学,这可让一辈子都盼望着子孙能够有出息的两个老人高兴的不得了。
大表哥和二表哥也成了他们这些弟弟妹妹们的榜样,家里的大人们也告诉他们,要向两个表哥学习。
只有沈安宁知道,三年以后,两个表哥并没有考上大学,至于其中里面的原因,她那时候还小,已经不记得了。
不过她知道,其实两个表哥的成绩还是挺不错的,照理说没有考上大学,哪怕考个大专也不会有太大的问题,这其中有什么原因,或者是在高考的时候发生了什么意外,她并不是很清楚。
不过现在看到两个表哥,她是挺高兴的。
她记的两个表哥落榜以后,就一起到外面打工去了,到后面混得倒是还不错,因为一直在外面打工,就娶了那边的媳妇,并且在那里买了房子。
后来舅舅舅妈总是说,养两个儿子是为别人养的,出去了以后就不回来了。
不过后来,舅舅舅妈年龄大了以后,两个表哥还是把他们接过去和他们一起生活了。
第17章 古怪
两个表哥虽然是双胞胎,但是性格却一点都不一样。
大表哥憨厚老实,二表哥活泼好动,但是他们两个是同卵双胞胎,所以无论是身高还是长相,都很让人很难分辨出来。
不过沈安宁还是一眼就能够分辨出两个表哥之间的不同。
他们两个因为是家里最大的孩子,再加上已经有十七八岁了,在放假或者是农忙的时候会帮家里干活,所以整个皮肤被晒的黝黑。
但是体格,那真的是和那些成天只知道死读书的书呆子不一样,壮得不行。
大表哥乔云川看到长得像年娃娃一样的小表妹,一把抱了起来,然后带着一群小萝卜头开始满村子乱窜,一直都快要吃午饭才回来。
大舅妈的家里就是本村的,所以上午的时候已经带着一家子去转过了,中午饭回婆家吃,等晚上的时候再去娘家,这有可能就是娘家近的好处吧。
二舅妈的娘家倒是比较远,所以他们一家一早就已经回娘家了。
中午饭是大舅妈和另外两个姨妈张罗的,毕竟乔苗花马上就要生了,总不能让她上灶。
大舅妈的手艺怎么说呢?经过乔苗花一番指点以后,也只能够算是还可以,不过这大半年,家里面的人也都已经吃习惯,所以都觉得还蛮好吃的。
沈安宁虽然比较挑食,但是内心,毕竟已经是30岁的人了,所以也不会像小孩子一样那么任性。
一家人坐着一边吃饭,一边聊着来年的计划,不知不觉就聊到了村里的那些年轻人外出打工和去镇上做生意的事情。
“老张家的那个小闺女,去年去鹏城那边打工,今年赚了不少钱过来,听说今年打算多带一些人过去,说是那边的厂子招工。”
“哦,那一个月有多少工资。”
“听说不少呢!一个月最少能赚800块钱!勤快一点的话,能有1000多。”说这个话的是大舅妈。(每个地方的工资收入不一样,所以不做参考。)
嘶~这么多。
桌上的人的人都非常的震惊,像他们一年到头在地里面忙活,到年底的时候能有1000多块钱就已经很不错了。
像沈国庆这样,在厂里当技术员,一个月工资两百多,一年加起来就有2000多的都是很少的。
没有想到,出去打工,一两两个月的时间,就能够赚到他们一年的钱,说实话,在场的人都是狠狠的心动了。。
“那有没有说招什么人啊?”大舅舅问。
“听说只招女孩子,而且是年轻的女孩子,我嫂子想让我侄女也去试一试。”
大舅妈把自已听说的事情说了出来,这件事情,也是她今天早上回娘家的时候,听娘家的嫂子说的。
她嫂子有点心动,因为她侄女初中毕业以后没考上高中,一直呆在家里,如果跟着出去,如果一个月赚800块钱,哪怕寄回来一半,那他们这个家的日子就好过了。
“为什么只有女的呀?”大舅舅有点可惜的说。
听到这件事情的乔苗花和沈国庆陷入了沉思,包括在旁边一直玩耍的沈安宁。
他们两个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特别是沈国庆,作为厂里的技术员,曾经作为厂里的技术骨干,也曾跟着厂里的领导去过一次鹏城。
那里的繁华程度,让他这个乡下土包子大开眼界,但是你说哪个厂子,一个月能有800块钱的工资,甚至是1000多的工资,打死他都不相信。
那里的工资是高,但工厂的工人最多也就3、4百块钱一个月。
沈安宁也从记忆里面搜索这件事情,她记得好像是有这么一回事。
大舅妈说的这个张家的女儿,去年的时候是跟着自已的表姐去鹏城打工的,刚去的时候,好几个月没有和家里联系,他们家里都快要急疯了。
后来打电话回来说,在鹏城那边找到工作了,但是具体做什么都不知道,一直到今年过年回来的时候,那整个人和去年完全大变样。
不仅人变得时髦了,耳朵上还戴着金耳环,还给她妈买了金镯子,她妈高兴的不得了,一直说自已的女儿赚了大钱。
然后就放出消息来说鹏城那边厂子还要招工,招的全都是年轻漂亮的女孩子。
上辈子包括大舅妈家的小侄女,当时也打算跟着去。
后来还是家里人觉得,一个女孩子去那么远,又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总归不太安全,一直都在犹豫,后来大舅妈家的小侄女,在镇上找到了一个服务员的工作,虽然工资没有出去打工赚得多,但是一个月也有100来块钱,大舅妈的娘家人就歇了心思。
后来这件事情是怎么发展的,自已好像也是听他们村里的人说的,那时候这件事情十里八乡都传遍了。
什么带着同乡人去打工,根本就不是去工厂里打工,而是去那边的红灯区做坐台小姐。
有些甚至连坐台小姐都不是,直接变成了什么洗发小妹、按摩小妹。
至于之前为什么一直都没有爆出来,只能说是灯红酒绿迷人眼啊!
但是俗话说得好,纸包不住墙,最后还是被那些女孩子的家人给知道了。
那些人冲进张家,把他们家砸了个稀巴烂,不仅这样,什么砸玻璃、泼粪天天都在上演,闹得十里八乡都知道了。
后来张家人实在是在那个村子里待不住了,最后全家都搬走了,最后搬到哪里去就不得而知了。
哪怕这样,那些女孩子的一生都被毁了。
沈安宁觉得,这件事情必须得提醒一下大舅妈,万一大舅妈那个小侄女,这一辈子的行动轨迹发生改变,到时候真的跟着张家那个闺女去鹏城打工,那不是一辈子都会毁了吗?
“嫂子,我觉得这件事情没有这么简单,鹏城那个地方我也去过,那边有一个和我们厂也有合作,鹏城那边的工资待遇水平比我们这里是高上不少,但是从来都没有听说有这么高的,这当中肯定有我们不知道的事情。”沈国庆一脸严肃的说。
“对,大嫂,我觉得这件事也透露着诡异,我们村里也有年轻人去外面打工的,听说他们一个月的工资三四百块钱已经顶天了,就这样的工资还是每天都要加班才会有这么多的,这一个月最少八百多块,多的时候1000多块,那这个厂子到底是干什么的?工人的工资这么高,厂里难道不会亏本吗?”乔苗花也说出了自已的疑问。
听到他们两夫妻的话,大舅舅和大舅妈原本有些蠢蠢欲动的心,瞬间就凉了下来,想了想觉得妹妹和妹夫说的有道理。
两个姨妈和姨父也觉得挺有道理的,虽然他们从来都没有去过大城市,但是有他们每个村里,都有不少的年轻人待不住出去打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