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重生拥有完美人生 第3节
  这个时间段,妈妈正带着三岁半的她在睡午觉。
  妈妈睡得很香,就连沈安宁什么时候醒了都不知道。
  他们家在南方的一个小镇上,而且他们家也不是在小镇的中心,而是在靠近中心的边缘位置,已经是属于乡下了。
  爷爷奶奶早就已经去世了,爸爸是在村里面所有好心人的帮助下,才上完高中然后参加工作的。
  现在他们住的房子,是爸爸为了和妈妈结婚,花钱重新造的。
  是这个时候非常常见的砖木结构的房子。
  房子不是很大,但是他们一家三口住起来还是非常舒服的。
  这里的乡风淳朴,邻里关系和睦,一般家家户户都敞开着大门。
  正是因为这样,才会给那些人贩子有可趁之机。
  沈安宁记得,在自已弟弟被拐卖之前,小镇上就有几户人家的孩子被拐卖了。
  爸爸妈妈听说以后,哪怕是白天,也会把大门给关上。
  尽管这样,还是防不胜防。
  这其中的很多细节,由于她那个时候年纪太小了,很多都记不清了。
  只记得自已的弟弟被人贩子拐卖的同时,村里面也有几个小孩子不见了,应该是和自已的弟弟一起被拐卖的。
  可是那时候,她基本上是和自已的弟弟形影不离的,自已的弟弟为什么还是会被拐卖了,而自已却安然无恙,这也是她一直都在想的问题。
  自已的弟弟那时候只有两岁,但是却被爸爸妈妈教的很好,一般情况下,是不会跟陌生人走的。
  除非这个陌生人是自已弟弟认识的,或者是这个人手里拿着弟弟喜欢的玩具,或者是吃的东西,然后把弟弟给骗走了。
  为了防止再次出现意外,沈安宁觉得,自已必须得提高警惕。
  同时也要注意观察身边出现的陌生人,因为她也搞不清楚,这当中会不会有人贩子。
  看着妈妈熟睡的面孔,以及微微隆起的小腹,沈安宁在心里面默默的发誓。
  这一辈子他们一家人一定要好好的,永远幸福的生活在一起。
  这时候的妈妈,才不到30岁,爸爸妈妈属于晚婚晚育,爸爸比妈妈大四岁,她已经有点记不清爸爸年轻的时候是什么样子了。
  爸爸是因为孤儿的身份,哪怕那时候有一个稳定的工作,在婚姻的问题上还是有些困难。
  而妈妈就不一样了,按照外婆的话来说,那时候的妈妈可是十里八乡一枝花,自从妈妈成年以后,来外婆家求亲的人简直是数不胜数。
  但是妈妈那时候对这些人全都看不上,再加上妈妈本身也有工作,又是家里面最小的孩子,无论是父母还是哥哥姐姐都宠着她,对于婚姻的问题,她一直坚持自已的想法。
  外婆他们没办法,也只能由着她,所以一拖就拖到了20多岁,成了十里八乡有名的老姑娘。
  但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22岁的妈妈和26岁的爸爸居然一见钟情了。
  两个人迅速地陷入了热恋,一发不可收拾。
  对于爸爸家里的条件,外公外婆本来是看不上的。
  毕竟自已姑娘长得好,又有工作,虽然只是一个代课老师,但也总归比那些没有工作的姑娘强。
  但是实在是耐不住自已姑娘喜欢,再加上爸爸确实长得好,能力也好,所以外公外婆就同意了。
  爸爸妈妈结婚的时候,爸爸不仅造了新房,还把自已工作多年攒下来的钱全部用来当作彩礼,送到了外公外婆家。
  这让外公外婆非常的满意,不过两个老人家并不是那种贪得无厌的人,这笔彩礼不仅全都让妈妈带回来了,娘家还配送了不少的嫁妆。
  爸爸妈妈结婚以后,日子过得也是有声有色。
  爸爸因为自已家里的父母都已经不在了,所以对外公外婆也非常的孝顺。
  对于两个大舅子和两个小姨子那也是没话说。
  这也是为什么,在自已家里出事后,外公外婆舅舅家还愿意养着她的原因了。
  第5章 喂鸡
  妈妈因为怀了弟弟的缘故,比较容易嗜睡。
  沈安宁也没有叫醒妈妈,而是一个人悄悄地爬下了床。
  房间门是被反锁着的,沈安宁身高不够,谁叫自已只是一个不到1米高的小豆丁呢!
  不过这也难不倒她,直接搬来了一个小凳子爬了上去,轻轻松松的就把门打开了。
  这里的人家,家家户户都有一个独立的小院子,无论是种菜种花,养鸡养鸭都非常的方便。
  院子一般是用竹篱笆围成的,当然也有条件好一点的,直接用水泥和砖来围院子。
  他们家原来的院子,也是竹篱笆的,后来是因为妈妈生了自已,爸爸就把院子用水泥和砖围起来了。
  院子是有门的,不过大多数人家门都是没有关着的。
  包括他们家也是,这就给那些人贩子一个可趁之机了。
  毕竟这时候大多数的孩子都是散养的,父母每天忙活地里面和手里头的事情,哪有时间管孩子。
  把孩子送到幼儿园,那就更不用想了,他们住在离镇上不远的村子里,整个镇上就一家幼儿园,哦,这时候还不叫幼儿园,叫学前班。
  九三年,义务教育在他们这个小镇实行还没有几年,要不是因为上小学不要钱,很多家庭有可能就连学都不会让孩子上,更不用说要花钱的幼儿园了。
  她觉得,等到弟弟出生以后,有机会的话,他们最好还是搬到镇上去住。
  一个是因为上学的问题,村里面没有小学,要上学得去镇上,非常的不方便。
  再一个就是,自已的妈妈自从生了她以后,原本代课老师的工作就没有了,她想着,如果他们一家都到镇上去住。
  妈妈可以做点小生意,到时候就可以把弟弟送到幼儿园去。
  这时候幼儿园可没有什么入学年龄的要求,只要孩子会走路会说话了,就可以上幼儿园。
  待在幼儿园里面,总比村里要安全。
  而且他们住的这个小村子,有很多小河,每一年村里面因为溺水发生的意外也不在少数。
  沈安宁一边想着未来的计划,一边来到了自家的小菜园。
  小菜园被妈妈打理的很好,里面种着不少的瓜果蔬菜。
  小菜园的一角,是一个用红砖垒起来的鸡窝,里面养着几只母鸡,是家里面主要的蛋白质来源。
  他们家没有养猪,因为养猪需要割猪草,煮猪食,爸爸平时要上班,只有妈妈一个人在家,家里面还有几分地,平时也是需要打理的,如果还要养猪,妈妈忙不过来。
  地里面的活,妈妈做不太来,一般都是两个舅舅来帮忙弄的,当然农忙的时候,他们一家人也会去外公外婆家帮忙。
  妈妈平时就只要负责家里的鸡和她就可以,有时候也会去田里面去除除杂草,所以,村里有很多像妈妈这样的已婚妇女羡慕妈妈。
  虽然没有公公婆婆的帮衬,但是娘家和娘家兄弟给力,老公的能力也不错,挣的钱基本上都上交,村里再也没有比妈妈日子过得舒服的人了。
  其实沈安宁知道,她家就是一个普通的家庭,全家的收入都在爸爸身上,家里的存款不是特别多,万一出些什么事情,很容易翻不了身。
  再加上弟弟的出生,养两个孩子的压力肯定会越来越大,家里面肯定要多一点收入才行。
  不过自已现在还是小豆丁,直接和爸爸妈妈讲肯定不现实,只能够一点一点引导渗透了。
  她很快就来到小菜园,家里的鸡鸭,平时吃的都是菜园里面出产的菜叶子和青草,还会加点磨米产生的稻糠。
  把菜叶子或者青草切碎和稻糠搅拌在一起就可以了。
  才三岁半的她肯定是用不了菜刀的,所以只能够拔些青草和已经老了的青菜来喂鸡了。
  为了防止鸡鸭跑出来,祸害菜园子,鸡窝上面,用一张废弃的鱼网覆盖着,喂食的时候,只需要掀开一角就可以了。
  这一点都难不倒她,从菜园子里拔了几棵快要老的青菜,直接掀开鱼网扔了进去。
  “滴~任务已完成1/7。”
  哈,这么简单就完成了,沈安宁有些高兴。
  “囡囡,囡囡。”
  屋子里面传来了妈妈呼唤的声音。
  乔苗花午觉睡醒。看到身边不见了女儿的身影,一下子有些着急。
  沈安宁听见妈妈醒了,赶紧迈着小短腿爬进屋子里去。
  “妈妈,妈妈。”
  妈妈现在怀着弟弟,她不敢直接扑到妈妈的怀里。
  “哎呦,我的乖宝,这是上哪里玩去了?”乔苗花蹲下身子,温柔地擦了一下女儿脸上的泥点子。
  再次听到妈妈年轻而又温柔的声音,沈安宁不禁鼻子发酸,自已死的时候,妈妈离开自已已经十几年了,在这个漫长的岁月当中,妈妈的音容笑貌渐渐的模糊,她只能靠着仅有的一张全家福,回忆着爸爸妈妈的。
  “哎呦我的小乖乖,怎么还掉眼泪了。”
  乔苗花看见宝贝闺女一副眼泪汪汪的样子,还以为她刚才出去玩的时候受了什么委屈。
  “妈妈,喂鸡鸡。”
  乔苗花以为自已的女儿想要去喂小鸡,还有些奇怪,平时的时候,自已的闺女看到小鸡都是一副害怕的样子,今天怎么突然对小鸡感兴趣了?
  不过小孩子变化快,她觉得可能是自已的女儿心血来潮,所以也就没有当一回事。
  接着沈安宁的手就来到了菜园子,乔苗花拔了几颗已经有些老了的青菜,把外面的老叶子摘下来,剩下的嫩芯留着,晚上还可以炒菜吃,然后带着女儿就来到了鸡窝这里。
  没有想到,在鸡窝里看到了几片新鲜的菜叶子,家里的几只鸡正在欢快的啄着。
  “妈妈,宝宝喂。”
  “小乖乖,这里面的菜叶子是你扔进去的?”乔苗花有些不敢相信。
  沈安宁用力地点了点头:“嗯,鸡鸡喜欢,宝宝喂!”
  “哎呦我的小乖乖,怎么会这么能干呢!”乔苗花没有想到,自已的女儿不但不怕鸡了,居然还学会了喂鸡,真的是太能干了。
  沈安宁听见妈妈夸她,也开心的笑了起来。
  两母女又把菜叶子扔了进去,这一回系统的声音没有响起来。
  她也知道了,这一次的系统任务是按照天数算的,每天喂几次鸡都没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