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年代小可怜 第10节
拿上布料先去了第一家,婶子姓程,大家伙都叫她桃花婶,桃花婶家里有三个儿子还有一个女儿,最小的女儿今年刚刚18岁,正是要准备相亲的时候。
三个儿子都已经结婚分出去过了,这个最小的女儿也是他们老两口最疼爱的。
小姑娘名叫杏花,有可能是住在海边的缘故,皮肤不是特别的白,但是小姑娘的性格挺开朗的,苏然和她说了一会儿话,两个人就熟悉了起来。
杏花本来看到这么好的布料就已经开心的不得了,又遇见苏然这么一个能够说得上话的女孩子,就更加高兴了,没有一会儿两个人就已经成为好朋友了,并且约着明天一起去赶海,苏然欣然答应。
接着又去了第二家、第三家,布料很快就换了出去,换回来一打钱还有各种各样的蔬菜、鱼干和一小篮子鸡蛋。
回去的路上,遇见了向梅和杨依兰,两个人刚刚下工,正赶回知青点做饭。
看见苏然提着这么多东西,赶紧上去帮忙,苏然虽然已经住出去了,但是和两个人的关系还不错,也说得上话,三个人就聊起了今天这里发生的事情和去公社的事情。
两个人还是非常关心苏然的身体,听苏然说身体好多了,两个人也很为她高兴。
“我这一次去公社的供销社,认识了一个很好的姐姐,买了一些不要票的瑕疵布,你们两个要是需要,也可以找我来换,我一次性买了很多,一下子也用不上。”
两个人一听,都从对方的眼睛里看出惊喜,他们虽然说是城里人,但是每个月的供应也是有限的,家里的孩子也多,特别是现在已经下乡了,家里人就更顾不上他们了,因此,他们手里的票据也不多,现在能够换到不要票的瑕疵布,真的没有比这更好的事情了。
三个人约好吃过晚饭以后直接去苏然家,然后就各自分开了。
回到家里,苏然先是把换回来的蔬菜、鱼干和鸡蛋收了一部分到空间里,另外一部分放进橱柜里,然后就开始准备做饭。
奔波了一整天,苏然也感觉到累了,晚上她还想吃面,索性就做一个海鲜面。
这里的人吃海鲜面喜欢放自己家腌的咸菜,也就是雪里红,苏然觉得味道不错,不过自己家里没有咸菜,直接用的青菜。
面条里面放了一些皮皮虾、海虾和贝壳,又煎了一个荷包蛋,吃起来也非常的鲜美。
吃完饭收拾好,向梅和杨依兰就过来了,苏然给两个人一人倒了一碗水。
两个人自从帮苏然搬家以后,也从来都没有来过,这一次过来,发现苏然家又变了样子,添置了很多小东西,整体看上去更加温馨了。
两个人都非常的羡慕,能够自己单独出来住真的是太好了,哪里像她们这样,这么多人,挤在一个屋子里,难免会有摩擦。
苏然从柜子里拿出两匹布料,一匹深蓝色的,还有另外一匹是碎花的,深蓝色的这匹布是从供销社买的,碎花的这是自己的存货。
两个人看到碎花布眼睛都亮了,做姑娘的哪里有不喜欢漂亮的东西,虽然这个年代的主流是深蓝色和军绿色,但是这匹碎花布真的是太漂亮,两个人一下子有一些犹豫不决。
两个人虽然手里有下乡的补助,还有家里给的补贴,但是两人都不知道要在这里待上多少年,手里有钱也不敢乱花,最后两人还是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碎花布。
苏然听说她们明天都休息,就邀请他们两个明天一起去赶海,两人也欣然同意了。
送走两人以后,苏然把门锁好,转身就进了空间,先去看了一下,今天买的那一桶鱼,发现哪怕有增氧机,也已经有两条鱼翻了白肚死了,看样子海水不够,苏然想了想,用盆子打了一盆河水,从空间里找出一袋海盐,试着调配了一盆海水,她也不知道要放多少盐,只能尝了一下咸淡,感觉差不多了,就捞了一条鱼放进去试试。
鱼进了水里之后,并没有太大的反应,苏然觉得应该可以了,就多调了几盆,全都倒到养鱼的箱子里,因为水多了的缘故,水里的鱼儿好像一下子就活跃了起来。
处理好这件事情,苏然决定赶紧挖一个鱼池,毕竟明天就可以去赶海了,这可是她两辈子第一次赶海,可以趁机多收集一些海水放进空间里。
空间里有挖掘机,所以挖池子非常的方便,苏然熟练地操作着挖掘机,为了能够熟练的掌握这些机械,她可是去专门学习过的,还特意考了证。
果然科技是最好的生产力,没有多长时间,一个宽5米,长8米的水池就挖好了,害怕海水会渗透进土里,苏然又开始在池子的底部和四周都铺设上了石板。
忙活了几个小时,总算把鱼池给弄好了,苏然整个人也累得不行,洗了一个澡,赶紧出了空间休息。
第二天天还蒙蒙亮,院门就被敲响了,苏然赶紧爬起来,打开院门,发现是向梅和李依兰。
“这么早啊?”苏然有些诧异
“还早呢?马上就要退潮了,咱们再不去啊,好东西都被人捡走了。”
两个人虽然都是和苏然同一个时间来这个小渔村的,但是两人刚来的第二天就去赶过海了,也算是有经验了。
听她们这么说,苏然赶紧洗漱,喝了一杯奶粉,又吃了两个鸡蛋,然后拎着东西就和两人出门了。
“我昨天的时候和程婶子家的杏花约好了,她说今天带我们去另外一个地方,那里的东西特别多。”
“真的,那太好了,那咱们赶紧走。”
两人听苏然这么说都非常的高兴,虽然她们两个已经赶过一次海了,但是上次的收获并不是很多,这一次有本地人带着,想必能够满载而归。
三个人到程婶子家的时候,杏花也正好准备出门,一起同行的,还有她家的三个嫂子和两个侄子。
大家伙相互介绍认识了一下,然后就朝着目的地走去。
第15章 第一次赶海
一路上说说笑笑的很快就到了目的地,苏然看了一下,大概走了一个多小时,天空已经放亮了,怪不得要这么早起床。
杏花带她们来的这个地方是一个很大的沙滩,人还真的是不多,现在就只有三三两两的,潮水已经退到很下面了。
苏然以前的时候就爱看上山采蘑菇,赶海的各种小视频,感觉自己也算是有经验了,不过纸上学来的终觉浅,苏然决定跟在老师傅后面,先多学一点,然后再开始单打独斗。
杏花这个女孩子是真的不错,把自己的赶海经验对她们倾囊相授,教她们如何寻找躲在礁石暗滩里的好货,教她们怎么抓住螃蟹才不会被螃蟹的大钳子夹住,教他们如何辨认哪些海鲜可以吃,哪些是有毒的,三个人都受益匪浅,没有一会儿,每个人的桶里都有了收获。
现在的海洋资源真的是非常的丰富,螃蟹都很大,每一只至少都差不多有一斤,这让三个女孩子都非常的兴奋。
三个人觉得自己差不多已经掌握了赶海的技巧,最后提议大家伙分开来寻找,这样有可能会找到更多的好东西。
这个提议正合苏然的心意,她刚才还在想着要找什么借口能够单独行动,没有想到这么快就可以了。
苏然找了一个没有人的方向走去,她早就注意到了,那里有很多的大水坑,这些水坑全都是海水退潮以后留下的,她打算去那里看看,顺便多收取一些海水。
等走到那里的时候,苏然就知道自己的选择没有错,因为她远远的就看见水坑里有鱼打水花。
她没有马上行动,而是又在四周转了一圈,毕竟一整个水坑的水突然消失不见,这种事情太过诡异,可不能让别人看见。
等到确定四周都没有人以后,苏然先收取海水,她直接把手伸进水坑里,水坑里的海水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失,令苏然没有想到的是,连带着水坑里的各种海鲜也都被收进了空间里,这可真的是太方便了。
但是自己挖的鱼池不大,这里还剩下好几个大水坑,空间里的鱼池肯定是装不了这么多海水的,就是不知道能不能把海水和海水里面的各种海鲜分离开来。
苏然动了自己的意念,脑子里想着“分离”,没有想到真的成功了。
苏然赶紧把收进空间里的海水又弄出来一大半,放回早就已经空荡荡的水坑里,看见空间鱼池里面留下来的各种各样的海货,苏然觉得自己可真的是个大聪明。
同样的骚操作又来了好几波,这边的几个大大小小大水坑都被她光顾了,留下各种海鲜,又把海水放回水坑里面,看到空间鱼池里各种各样的海鲜,苏然觉得自己晚上又得加班了,她还是低估了现在丰富的海洋资源,没有想到几个大水坑,就已经把自己昨天晚上辛辛苦苦挖的鱼池差不多装满了。
接下来的时间,苏然就开始翻石头,青蟹、兰花蟹、石头蟹、皮皮虾、海虾以及各种螺,反正认识的不认识的,苏然全都捡了起来,她还很幸运地捡到了两个很大的椰子螺和一个响螺,椰子螺的外壳真的是太漂亮了,苏然打算吃了以后,用她的壳来种花。
村子里很多人家都是这么干的,看上去别有一番风味。
苏然又在一块礁石的四周,发现了密密麻麻的辣螺,这种螺以前的时候她就吃过,刚开始吃的时候吃不惯,因为初尝这个螺有一点辣味,但是吃到后面又有一点回甘,越吃越上瘾。
苏然毫不客气地把这些辣螺全都包圆了,大的放进自己的桶里,小的扔进空间的鱼池里,让它们再慢慢地生长。
不知不觉时间就过去了,看了一下海水,马上就要涨潮了,苏然赶紧回去和她们集合。
这个地方真的非常不错,每个人都满载而归,只不过回去的路上苏然就被打击到了,桶里的各种海鲜真的是太重了,她真的好后悔没有多收一点放进空间。
看她这么辛苦,杏花从路边找了一个木棍,两头绑上自己的桶,又把苏然的桶挂在上面,自己健步如飞的挑着走,苏然好几次想要帮忙都被拒绝了,弄得苏然哭笑不得。
一路挑到知青点,苏然想要留她多坐一会儿,顺便给这个傻姑娘带点东西回去,就借口说桶里有一些海鲜不认识,想要请教她,杏花听苏然这么说,也不怀疑有他,欣然同意了,顺便教苏然怎么清洗这些海鲜。
苏然赶紧回屋泡了两杯白糖水,自己喝一杯,把另外一杯递给杏花,杏花还以为是一杯普通的白开水,想都没有想就接过来喝了,没有想到一喝居然还是甜水,眼睛都睁大了。
“这么金贵的东西,你怎么就给我喝了?”
“怎么?今天你帮了我这么多忙,请你喝一杯白糖水,还不行了?”
“行行行,谢谢你苏知青。”
杏花非常的高兴,觉得这个朋友她没有交错,更加用心的教苏然认识各种海鲜,苏然又趁机说自己不会做,杏花又开始帮忙烹饪这些海鲜,做好饭以后,苏然就邀请杏花留下来一起吃饭。
杏花死活不肯,现在粮食金贵,苏然做得又是大米饭,好家伙,现在谁家里不年不节的,会做大米饭吃。
看杏花不同意留下来吃饭,苏然只能拿出饭盒,先是打了半个饭盒的白米饭,又用另外一个饭盒装了半饭盒的红烧肉,准备让她带走,杏花肯定是不要的,最后在苏然拿出了你不带走,咱们就不能做朋友的威胁,这才让她收下。
杏花一路上捧着饭菜,还有一些惶恐不安,主要那米饭和红烧肉真的是太珍贵了,这可是过年的时候都不容易吃上的好东西,没有想到苏然会给她这么多,她怕拿回去之后会挨骂。
杏花回到家里的时候,家里的晚饭正好做好,桌子上的菜很多都是她今天赶海带回来的海货,是三个嫂子帮忙提回来的。
“花,你手里拿的什么东西?”程婶子看到自家小闺女手里的东西好奇地问。
“妈,这是苏知青给我的大米饭和红烧肉。”杏花如实回答。
“什么?你这死孩子,怎么能要苏知青这些好东西?”
杏花看她妈发火了,赶紧把发生的事情说了一遍,程婶子这才熄了怒火。
“这苏知青真的是个知恩图报的,花啊,你以后多帮助一些。”
“知道的,妈,我们俩约好了,明天还去赶海。”
“你心里有数就行,赶紧洗洗手准备吃饭了。”
“好,要不要去把小海他们叫过来?”
他们家是这样子的,虽然已经分家了,但是家里有什么好吃的,都会把家里的几个孩子叫过来一起吃,谁都不会落下,因为婆婆这么公平的做法,所以三个嫂子都没有任何的怨言。
“不用,这些都是苏知青特意给你吃的,就不要教孩子们了。”
程婶子虽然非常的疼爱家里的几个孙子孙女,但是更加疼爱自家的小闺女,这些东西都是自家小闺女的东西,她当然不会从自己闺女的嘴巴里补贴自己三个儿子。
一家人就这样,开开心心的吃完了苏然送的大米饭和红烧肉,在他们这个小渔村,海鲜每天都能够吃到,但是肉真的是不常吃,也就是逢年过节的时候买上一些来打打牙祭。
苏然这个红烧肉做的软嫩鲜香,一家人吃的非常的满足。
而另外一边的苏然,吃过饭以后又钻进了空间,原本打算把鱼池扩建的,但是都已经用石板铺设好了,现在又重新把石板挖开,实在是太麻烦,索性又在边上另外找了一块空地,打算挖一个更大的。
幸好她的空间无尽大,随便她霍霍,这一回的工程量非常的大,一个晚上根本就干不完,苏然干了两个小时就从空间里出来了。
由于昨天向梅和杨依兰的满载而归,今天一起出发去赶海的人就更多了。
地里的活也没有剩多少了,一天也赚不了几个工分,大家索性都请了假。
虽然说现在不允许私人经营,但是他们在海边抓到的东西都是属于自己的,这也是渔村一直以来形成的默契,有几个男知青甚至带了自己自制的鱼竿。
如果能够钓到值钱的海货,可以直接卖给村里,村里有专门收购这些海货的地方,是公社收购站在每个渔村设立的收购点,当然他们不是什么海货都要的,必须得是那一种大的,或者是比较名贵的,小鱼小虾他们根本就看不上。
至于收购价格要比公社和镇上的收购价要低一点,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海鲜这种东西必须是活着的,或者是新鲜的才会值钱,如果是自己送到公社或者是镇上,这中间多多少少都会有损耗,他们宁愿价格低一点就卖了。
这些事情,也是苏然这一路上听老知青和村里人说的。
这也算是村里人和他们这些知青们的另外一个额外收入了,毕竟村里只有两艘渔船,也不是谁都可以出海捕鱼的。
这一次他们来的还是昨天的那个海滩,苏然和大家分开来以后,还是朝着昨天那个方向走去。
虽然这里大大小小的水坑都被她昨天光顾过了,但是经过一个晚上涨潮退潮,水坑里有多了不少好货,不过比起昨天可是少了不少,苏然也没有嫌弃,非常意外的事,今天居然在其中的一个水坑里面捉到了两只中华锦绣大龙虾,这玩意是近海可以出现的吗?苏然也不是特别的了解。
可惜现在没有网络,不然非得上网查一查才行。
这两只中华锦绣大龙虾,实在是太好看了,个头也大,苏然没有舍得把他们扔进之前发的那个鱼池里,而是另外给它们找了一个大盆子的,然后放了进去,又给他们打了增氧机,等到她把大鱼池挖好以后,再把他们两个放进去,希望他们两个是夫妻俩,能够为她产下更多的龙虾宝宝。
三个儿子都已经结婚分出去过了,这个最小的女儿也是他们老两口最疼爱的。
小姑娘名叫杏花,有可能是住在海边的缘故,皮肤不是特别的白,但是小姑娘的性格挺开朗的,苏然和她说了一会儿话,两个人就熟悉了起来。
杏花本来看到这么好的布料就已经开心的不得了,又遇见苏然这么一个能够说得上话的女孩子,就更加高兴了,没有一会儿两个人就已经成为好朋友了,并且约着明天一起去赶海,苏然欣然答应。
接着又去了第二家、第三家,布料很快就换了出去,换回来一打钱还有各种各样的蔬菜、鱼干和一小篮子鸡蛋。
回去的路上,遇见了向梅和杨依兰,两个人刚刚下工,正赶回知青点做饭。
看见苏然提着这么多东西,赶紧上去帮忙,苏然虽然已经住出去了,但是和两个人的关系还不错,也说得上话,三个人就聊起了今天这里发生的事情和去公社的事情。
两个人还是非常关心苏然的身体,听苏然说身体好多了,两个人也很为她高兴。
“我这一次去公社的供销社,认识了一个很好的姐姐,买了一些不要票的瑕疵布,你们两个要是需要,也可以找我来换,我一次性买了很多,一下子也用不上。”
两个人一听,都从对方的眼睛里看出惊喜,他们虽然说是城里人,但是每个月的供应也是有限的,家里的孩子也多,特别是现在已经下乡了,家里人就更顾不上他们了,因此,他们手里的票据也不多,现在能够换到不要票的瑕疵布,真的没有比这更好的事情了。
三个人约好吃过晚饭以后直接去苏然家,然后就各自分开了。
回到家里,苏然先是把换回来的蔬菜、鱼干和鸡蛋收了一部分到空间里,另外一部分放进橱柜里,然后就开始准备做饭。
奔波了一整天,苏然也感觉到累了,晚上她还想吃面,索性就做一个海鲜面。
这里的人吃海鲜面喜欢放自己家腌的咸菜,也就是雪里红,苏然觉得味道不错,不过自己家里没有咸菜,直接用的青菜。
面条里面放了一些皮皮虾、海虾和贝壳,又煎了一个荷包蛋,吃起来也非常的鲜美。
吃完饭收拾好,向梅和杨依兰就过来了,苏然给两个人一人倒了一碗水。
两个人自从帮苏然搬家以后,也从来都没有来过,这一次过来,发现苏然家又变了样子,添置了很多小东西,整体看上去更加温馨了。
两个人都非常的羡慕,能够自己单独出来住真的是太好了,哪里像她们这样,这么多人,挤在一个屋子里,难免会有摩擦。
苏然从柜子里拿出两匹布料,一匹深蓝色的,还有另外一匹是碎花的,深蓝色的这匹布是从供销社买的,碎花的这是自己的存货。
两个人看到碎花布眼睛都亮了,做姑娘的哪里有不喜欢漂亮的东西,虽然这个年代的主流是深蓝色和军绿色,但是这匹碎花布真的是太漂亮,两个人一下子有一些犹豫不决。
两个人虽然手里有下乡的补助,还有家里给的补贴,但是两人都不知道要在这里待上多少年,手里有钱也不敢乱花,最后两人还是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碎花布。
苏然听说她们明天都休息,就邀请他们两个明天一起去赶海,两人也欣然同意了。
送走两人以后,苏然把门锁好,转身就进了空间,先去看了一下,今天买的那一桶鱼,发现哪怕有增氧机,也已经有两条鱼翻了白肚死了,看样子海水不够,苏然想了想,用盆子打了一盆河水,从空间里找出一袋海盐,试着调配了一盆海水,她也不知道要放多少盐,只能尝了一下咸淡,感觉差不多了,就捞了一条鱼放进去试试。
鱼进了水里之后,并没有太大的反应,苏然觉得应该可以了,就多调了几盆,全都倒到养鱼的箱子里,因为水多了的缘故,水里的鱼儿好像一下子就活跃了起来。
处理好这件事情,苏然决定赶紧挖一个鱼池,毕竟明天就可以去赶海了,这可是她两辈子第一次赶海,可以趁机多收集一些海水放进空间里。
空间里有挖掘机,所以挖池子非常的方便,苏然熟练地操作着挖掘机,为了能够熟练的掌握这些机械,她可是去专门学习过的,还特意考了证。
果然科技是最好的生产力,没有多长时间,一个宽5米,长8米的水池就挖好了,害怕海水会渗透进土里,苏然又开始在池子的底部和四周都铺设上了石板。
忙活了几个小时,总算把鱼池给弄好了,苏然整个人也累得不行,洗了一个澡,赶紧出了空间休息。
第二天天还蒙蒙亮,院门就被敲响了,苏然赶紧爬起来,打开院门,发现是向梅和李依兰。
“这么早啊?”苏然有些诧异
“还早呢?马上就要退潮了,咱们再不去啊,好东西都被人捡走了。”
两个人虽然都是和苏然同一个时间来这个小渔村的,但是两人刚来的第二天就去赶过海了,也算是有经验了。
听她们这么说,苏然赶紧洗漱,喝了一杯奶粉,又吃了两个鸡蛋,然后拎着东西就和两人出门了。
“我昨天的时候和程婶子家的杏花约好了,她说今天带我们去另外一个地方,那里的东西特别多。”
“真的,那太好了,那咱们赶紧走。”
两人听苏然这么说都非常的高兴,虽然她们两个已经赶过一次海了,但是上次的收获并不是很多,这一次有本地人带着,想必能够满载而归。
三个人到程婶子家的时候,杏花也正好准备出门,一起同行的,还有她家的三个嫂子和两个侄子。
大家伙相互介绍认识了一下,然后就朝着目的地走去。
第15章 第一次赶海
一路上说说笑笑的很快就到了目的地,苏然看了一下,大概走了一个多小时,天空已经放亮了,怪不得要这么早起床。
杏花带她们来的这个地方是一个很大的沙滩,人还真的是不多,现在就只有三三两两的,潮水已经退到很下面了。
苏然以前的时候就爱看上山采蘑菇,赶海的各种小视频,感觉自己也算是有经验了,不过纸上学来的终觉浅,苏然决定跟在老师傅后面,先多学一点,然后再开始单打独斗。
杏花这个女孩子是真的不错,把自己的赶海经验对她们倾囊相授,教她们如何寻找躲在礁石暗滩里的好货,教她们怎么抓住螃蟹才不会被螃蟹的大钳子夹住,教他们如何辨认哪些海鲜可以吃,哪些是有毒的,三个人都受益匪浅,没有一会儿,每个人的桶里都有了收获。
现在的海洋资源真的是非常的丰富,螃蟹都很大,每一只至少都差不多有一斤,这让三个女孩子都非常的兴奋。
三个人觉得自己差不多已经掌握了赶海的技巧,最后提议大家伙分开来寻找,这样有可能会找到更多的好东西。
这个提议正合苏然的心意,她刚才还在想着要找什么借口能够单独行动,没有想到这么快就可以了。
苏然找了一个没有人的方向走去,她早就注意到了,那里有很多的大水坑,这些水坑全都是海水退潮以后留下的,她打算去那里看看,顺便多收取一些海水。
等走到那里的时候,苏然就知道自己的选择没有错,因为她远远的就看见水坑里有鱼打水花。
她没有马上行动,而是又在四周转了一圈,毕竟一整个水坑的水突然消失不见,这种事情太过诡异,可不能让别人看见。
等到确定四周都没有人以后,苏然先收取海水,她直接把手伸进水坑里,水坑里的海水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失,令苏然没有想到的是,连带着水坑里的各种海鲜也都被收进了空间里,这可真的是太方便了。
但是自己挖的鱼池不大,这里还剩下好几个大水坑,空间里的鱼池肯定是装不了这么多海水的,就是不知道能不能把海水和海水里面的各种海鲜分离开来。
苏然动了自己的意念,脑子里想着“分离”,没有想到真的成功了。
苏然赶紧把收进空间里的海水又弄出来一大半,放回早就已经空荡荡的水坑里,看见空间鱼池里面留下来的各种各样的海货,苏然觉得自己可真的是个大聪明。
同样的骚操作又来了好几波,这边的几个大大小小大水坑都被她光顾了,留下各种海鲜,又把海水放回水坑里面,看到空间鱼池里各种各样的海鲜,苏然觉得自己晚上又得加班了,她还是低估了现在丰富的海洋资源,没有想到几个大水坑,就已经把自己昨天晚上辛辛苦苦挖的鱼池差不多装满了。
接下来的时间,苏然就开始翻石头,青蟹、兰花蟹、石头蟹、皮皮虾、海虾以及各种螺,反正认识的不认识的,苏然全都捡了起来,她还很幸运地捡到了两个很大的椰子螺和一个响螺,椰子螺的外壳真的是太漂亮了,苏然打算吃了以后,用她的壳来种花。
村子里很多人家都是这么干的,看上去别有一番风味。
苏然又在一块礁石的四周,发现了密密麻麻的辣螺,这种螺以前的时候她就吃过,刚开始吃的时候吃不惯,因为初尝这个螺有一点辣味,但是吃到后面又有一点回甘,越吃越上瘾。
苏然毫不客气地把这些辣螺全都包圆了,大的放进自己的桶里,小的扔进空间的鱼池里,让它们再慢慢地生长。
不知不觉时间就过去了,看了一下海水,马上就要涨潮了,苏然赶紧回去和她们集合。
这个地方真的非常不错,每个人都满载而归,只不过回去的路上苏然就被打击到了,桶里的各种海鲜真的是太重了,她真的好后悔没有多收一点放进空间。
看她这么辛苦,杏花从路边找了一个木棍,两头绑上自己的桶,又把苏然的桶挂在上面,自己健步如飞的挑着走,苏然好几次想要帮忙都被拒绝了,弄得苏然哭笑不得。
一路挑到知青点,苏然想要留她多坐一会儿,顺便给这个傻姑娘带点东西回去,就借口说桶里有一些海鲜不认识,想要请教她,杏花听苏然这么说,也不怀疑有他,欣然同意了,顺便教苏然怎么清洗这些海鲜。
苏然赶紧回屋泡了两杯白糖水,自己喝一杯,把另外一杯递给杏花,杏花还以为是一杯普通的白开水,想都没有想就接过来喝了,没有想到一喝居然还是甜水,眼睛都睁大了。
“这么金贵的东西,你怎么就给我喝了?”
“怎么?今天你帮了我这么多忙,请你喝一杯白糖水,还不行了?”
“行行行,谢谢你苏知青。”
杏花非常的高兴,觉得这个朋友她没有交错,更加用心的教苏然认识各种海鲜,苏然又趁机说自己不会做,杏花又开始帮忙烹饪这些海鲜,做好饭以后,苏然就邀请杏花留下来一起吃饭。
杏花死活不肯,现在粮食金贵,苏然做得又是大米饭,好家伙,现在谁家里不年不节的,会做大米饭吃。
看杏花不同意留下来吃饭,苏然只能拿出饭盒,先是打了半个饭盒的白米饭,又用另外一个饭盒装了半饭盒的红烧肉,准备让她带走,杏花肯定是不要的,最后在苏然拿出了你不带走,咱们就不能做朋友的威胁,这才让她收下。
杏花一路上捧着饭菜,还有一些惶恐不安,主要那米饭和红烧肉真的是太珍贵了,这可是过年的时候都不容易吃上的好东西,没有想到苏然会给她这么多,她怕拿回去之后会挨骂。
杏花回到家里的时候,家里的晚饭正好做好,桌子上的菜很多都是她今天赶海带回来的海货,是三个嫂子帮忙提回来的。
“花,你手里拿的什么东西?”程婶子看到自家小闺女手里的东西好奇地问。
“妈,这是苏知青给我的大米饭和红烧肉。”杏花如实回答。
“什么?你这死孩子,怎么能要苏知青这些好东西?”
杏花看她妈发火了,赶紧把发生的事情说了一遍,程婶子这才熄了怒火。
“这苏知青真的是个知恩图报的,花啊,你以后多帮助一些。”
“知道的,妈,我们俩约好了,明天还去赶海。”
“你心里有数就行,赶紧洗洗手准备吃饭了。”
“好,要不要去把小海他们叫过来?”
他们家是这样子的,虽然已经分家了,但是家里有什么好吃的,都会把家里的几个孩子叫过来一起吃,谁都不会落下,因为婆婆这么公平的做法,所以三个嫂子都没有任何的怨言。
“不用,这些都是苏知青特意给你吃的,就不要教孩子们了。”
程婶子虽然非常的疼爱家里的几个孙子孙女,但是更加疼爱自家的小闺女,这些东西都是自家小闺女的东西,她当然不会从自己闺女的嘴巴里补贴自己三个儿子。
一家人就这样,开开心心的吃完了苏然送的大米饭和红烧肉,在他们这个小渔村,海鲜每天都能够吃到,但是肉真的是不常吃,也就是逢年过节的时候买上一些来打打牙祭。
苏然这个红烧肉做的软嫩鲜香,一家人吃的非常的满足。
而另外一边的苏然,吃过饭以后又钻进了空间,原本打算把鱼池扩建的,但是都已经用石板铺设好了,现在又重新把石板挖开,实在是太麻烦,索性又在边上另外找了一块空地,打算挖一个更大的。
幸好她的空间无尽大,随便她霍霍,这一回的工程量非常的大,一个晚上根本就干不完,苏然干了两个小时就从空间里出来了。
由于昨天向梅和杨依兰的满载而归,今天一起出发去赶海的人就更多了。
地里的活也没有剩多少了,一天也赚不了几个工分,大家索性都请了假。
虽然说现在不允许私人经营,但是他们在海边抓到的东西都是属于自己的,这也是渔村一直以来形成的默契,有几个男知青甚至带了自己自制的鱼竿。
如果能够钓到值钱的海货,可以直接卖给村里,村里有专门收购这些海货的地方,是公社收购站在每个渔村设立的收购点,当然他们不是什么海货都要的,必须得是那一种大的,或者是比较名贵的,小鱼小虾他们根本就看不上。
至于收购价格要比公社和镇上的收购价要低一点,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海鲜这种东西必须是活着的,或者是新鲜的才会值钱,如果是自己送到公社或者是镇上,这中间多多少少都会有损耗,他们宁愿价格低一点就卖了。
这些事情,也是苏然这一路上听老知青和村里人说的。
这也算是村里人和他们这些知青们的另外一个额外收入了,毕竟村里只有两艘渔船,也不是谁都可以出海捕鱼的。
这一次他们来的还是昨天的那个海滩,苏然和大家分开来以后,还是朝着昨天那个方向走去。
虽然这里大大小小的水坑都被她昨天光顾过了,但是经过一个晚上涨潮退潮,水坑里有多了不少好货,不过比起昨天可是少了不少,苏然也没有嫌弃,非常意外的事,今天居然在其中的一个水坑里面捉到了两只中华锦绣大龙虾,这玩意是近海可以出现的吗?苏然也不是特别的了解。
可惜现在没有网络,不然非得上网查一查才行。
这两只中华锦绣大龙虾,实在是太好看了,个头也大,苏然没有舍得把他们扔进之前发的那个鱼池里,而是另外给它们找了一个大盆子的,然后放了进去,又给他们打了增氧机,等到她把大鱼池挖好以后,再把他们两个放进去,希望他们两个是夫妻俩,能够为她产下更多的龙虾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