撩乱逐春生/首辅当年追妻记事簿 第70节
说罢,他撩眼看向程管事,一字一顿道:“滚吧。”
画道不是女人攀附权贵的捷径。
却从德妃起,渐渐成为沽名钓誉的工具。
闻遇并不歧视依附男人卖娇耍痴的女人,从男人的角度来说还很好玩,但厌恶将这一套带进画署的女人。
黄时雨一直踩在他的底线上。
肃王这颗大树并不是万能的。
胆敢在他权领的画考兴风作浪,弄出丑事,他势必要她好看。
这日程管事面如缟素,战战兢兢告退。
回去就开始思索如何在肃王跟前回话。
按说肃王也就是送黄时雨回舍馆,但这段路也确实足够发生点什么,她想起肃王宽大厚实的马车,连忙摇了摇头,既是路上自然没有地方煎药,那黄时雨可就真有可能有孕。
真晦气啊。
都是活祖宗。
国子监的四门学严格遵照旬假制度,如若逢节气则在旬假上叠加。
简珣算了下日子,下元节陪伯祖父,十七正好陪梅娘,上次只逛了东市,两人约好下次逛西市。
东市周遭的府邸全是达官显贵,王公贵族,有钱归有钱,但日常所需肯定是由家仆采购,毕竟谁家朝廷命官也不至于跑街上打酱油买醋,这就导致客流量远远低于西市。
因而东市的铺面多以奢侈之物为主。西市则包罗万象,蕃客胡商来往不觉,下至针头线脑,上至琉璃珠宝,无所不有,无所不全。
还有光怪陆离的西域幻法表演(注,相当于现代的魔术),以梅娘的性格见了怕是再不肯挪动脚步。
简珣心里想着梅娘,下元节大清早即吩咐福生前去画署考生舍馆送素馅糍粑和蜜桔,还有一盒梅娘爱吃的核桃酥。
安国公在政事堂用过皇帝赏的素馅糍粑,就打道回府,五个后辈也整整齐齐来到了砌园给他老人家请安。
这日大家无不沐浴更衣围坐书房山谈经论道,年轻人高谈阔论各有所长,难免想在祖父(伯祖父)跟前表现。
五个孩子,年纪最大的已经入仕,二十有五,最小的允璋则还差百日才满十六。
头几年,允璋这孩子除了会念书以及相貌异于常人,其余表现并不突出,大有成为书呆子的势头。
安国公的注意力很少放在平庸的孩子身上,却时不时会关注一下允璋,觉得这孩子怪异,尤其今年开始,当男孩子满十五岁后,稚嫩感越来越弱,随之而来的少年感则越强,允璋看起来骤然变化。
那种流于表象的平平充满了安定的力量,行止不急不躁,国公爷仔细回想了下,终于发现允璋的怪异之处,他身上好像从未出现过与年纪匹配的孩子气。
国公爷见过许多孩子,却没见过没有孩子气的孩子。
他不动声色的目光掠过简珣。
这孩子一如既往擅于倾听,言简意赅,但说出的话往往坚定有力,言外之意深远,另外四个几乎跟不上他的思维与理解,更可怕的是还不自知,他却始终面色如常,也不多加解释。
越听越有趣。
国公爷终于开始正式关注这个若深潭一般沉静的“平庸”侄孙。
巳时,简珣留在砌园的竹轩小憩,廖叔前来通传伯祖父有请,他立即整理衣冠往书房山走。
他是五个兄弟中唯一还未通过乡试的,伯祖父难免记挂上心,只是没想到伯祖父为他安排的老师竟是翰林院的掌院叶学士。
叶学士身为翰林院之首,虽说只有正五品,但说话可比许多正一品还管用。做为皇帝的贴身文学侍从官,皇帝的机密决策、任免讨伐无一不先经过他,由他的手修改或起草撰写,甚至直接替皇帝拟定。
可以说叶学士的每一句话都能影响甚至主导皇帝的决策,乃当之无愧的实权宰相。
京师有两种官不能以品级定尊卑,说的便是翰林学士与御使大夫。
正五品已经能牵动皇帝,再高可就要逆天的。
简珣不无惊诧,双手捧着伯祖父赐予的名帖,肃了肃容色,将名帖收好,然后撩起衣摆跪地稽首叩谢,“侄孙定不负伯祖父拳拳栽培之恩。”
安国公颔首,“去吧。”
“是。”简珣再一叩首起身,胸臆有无数情绪在涌动。
千言万语最后只变成了一句,想对梅娘说:等我再长大一些,就能完全保护你了。
下元节这日黄时雨在公厨用了一顿斋饭,就回了舍馆。
恰巧福生赶到,两下里相遇。
女孩们有意无意侧目,又在远处回头张望,不是吧,真就隔三差五来一趟!按这个频次干脆住京师得了。
福生笑嘻嘻道:“给,这是少爷写给您的信。”
“有劳福生小哥。”黄时雨摸了摸袖子,从设色场而归,没带赏钱。
福生已经一蹦一跳跑走,“不用您打赏,这样少爷才会给我双倍的赏钱。”
黄时雨笑了笑。
数道灼灼目光如影随形,黄时雨自知再不撒个靠谱的谎言实在难以服众,就主动上前摊开蜜桔,请大家食用。
女孩们大大方方道谢,各自拿取一只。
蓝素道:“哇,是邰丰的蜜桔,你家在邰丰也有田庄吗?”
黄时雨放松道:“京师的堂兄家里有,我阿爹便是托他给我送的衣食。”
因为京师有亲戚,自然可以隔三差五来探视。
而且这位亲戚是堂兄。
瞬间就打破了女孩们隐秘的猜疑。
蓝素神色微僵,苏容樱和沈璃的笑容则逐渐真诚。
黄时雨知道这关暂时闯过。
却做梦也没想到简允璋居然在她旬假的前一日,也就是从设色场回舍馆之际,立在舍馆的院门外等她。
其时廊下灯火通明,亮如白昼。
把黄时雨刷白的小脸映照得更白了。
这么晚了,简允璋难道是来接她回简府?
也只有这一个可能。
可她没说要回去!
谎言即刻就要被揭穿。
女孩们起先并未将黄时雨和简珣联系到一起,单纯被简珣外貌吸引,眉如墨画,目似秋水,但他身边的福生说明了一切。
黄时雨感受到了一道道复杂的目光。
黄姑娘的堂兄俊美无匹,可就是一点也看不出二人像堂兄妹。
简珣完全没料到突然就来了一辆马车,突然就下来一串女孩,全都眈眈盯着他,而梅娘立在众人中间,面色红白几度变幻。
其中一名粉蓝衣裙的姑娘道:“这位公子的小厮不是昨日才来过,所以他就是你说的堂兄吧?”
黄时雨脑子一片空白,僵硬地点点头,目光近似哀求望着面无表情的简珣。
他没有揭穿她。
沈璃满目惊艳,对简珣行了一个福礼,其他女孩也纷纷见礼,简珣平静拱手回礼。
姑娘家自不便询问陌生郎君姓甚名谁家住哪个坊,只能见礼后款款作别离去,走得远了方才偷偷回头瞧一眼。
黄时雨攥了攥手心,眼睛直直盯着地面。
简珣默默打量她片刻,“走吧,堂妹,该回家了。”
她艰难启音:“琥珀……”
简珣道:“早就收拾妥当坐马车里等你了,堂妹。”
夜色深深,看客散场,唯余灯火阑珊,简珣缓缓牵起黄时雨冰凉的小手,披着月色带她回家。
第52章 恼爱
黄时雨自小受到的教化极为传统,礼义廉耻中的耻字即包含了撒谎,以谎为耻。
她低着头,抿紧了两片红唇,任由简允璋牵着走向停在坊角的马车。
一大一小两辆,琥珀坐在小的那辆,从窗户探出头焦急望着二小姐。
关于“堂妹”二字简珣嘲讽了两句竟不再提。
黄时雨闷不吭声。
莫名其妙的谎言,究其根本不过是这个女孩以自己的身份为耻。
无法选择的出身,催发不得不面对的困境。
同案越纯洁越高贵,她便越不肯泄露自己是简允璋预定的贵妾。
这一年的黄时雨还是个自尊心强烈的黄毛丫头,明明一无所有却自以为是。
不过她又是幸运的,简珣是一个颇为好说话的买家,从未逼迫过她,甚至多次施以援手。
换一个买家,兴许就完全不同了。
黄时雨假装额头痒,抽手挠了挠。
简珣与她十指相扣的手当即落了空。
回简府的路上,马车将将驶入宣道坊道,黄时雨早已上眼皮与下眼皮直打架,脑袋一点一点,下午脚不沾地忙活两个时辰,又是抬水又是拖桶,自从坐进高枕软褥的车舆,细嗅柔雅熏香,困累便止不住上涌,周身绵软。
简珣唤了声“梅娘”。
黄时雨下意识抬手揉眼睛却被一只比自己大一圈的手包住,挣不动,她不解地睁开眼。
简珣的眼眸明亮而有神,直言道:“你手好脏,不怕把眼珠子揉瞎么。”
脏?
黄时雨睁大眼,目光落在被简允璋攥住的右手,食指与拇指的甲缝赫然藏着黑影儿,设色场的几捧井水明显冲不净积攒一整日的泥垢,而简允璋的指甲却干净透明泛着健康的粉泽,指头整齐圆润,漂亮极了。
如此鲜明的对比,令姑娘家自惭形秽。
画道不是女人攀附权贵的捷径。
却从德妃起,渐渐成为沽名钓誉的工具。
闻遇并不歧视依附男人卖娇耍痴的女人,从男人的角度来说还很好玩,但厌恶将这一套带进画署的女人。
黄时雨一直踩在他的底线上。
肃王这颗大树并不是万能的。
胆敢在他权领的画考兴风作浪,弄出丑事,他势必要她好看。
这日程管事面如缟素,战战兢兢告退。
回去就开始思索如何在肃王跟前回话。
按说肃王也就是送黄时雨回舍馆,但这段路也确实足够发生点什么,她想起肃王宽大厚实的马车,连忙摇了摇头,既是路上自然没有地方煎药,那黄时雨可就真有可能有孕。
真晦气啊。
都是活祖宗。
国子监的四门学严格遵照旬假制度,如若逢节气则在旬假上叠加。
简珣算了下日子,下元节陪伯祖父,十七正好陪梅娘,上次只逛了东市,两人约好下次逛西市。
东市周遭的府邸全是达官显贵,王公贵族,有钱归有钱,但日常所需肯定是由家仆采购,毕竟谁家朝廷命官也不至于跑街上打酱油买醋,这就导致客流量远远低于西市。
因而东市的铺面多以奢侈之物为主。西市则包罗万象,蕃客胡商来往不觉,下至针头线脑,上至琉璃珠宝,无所不有,无所不全。
还有光怪陆离的西域幻法表演(注,相当于现代的魔术),以梅娘的性格见了怕是再不肯挪动脚步。
简珣心里想着梅娘,下元节大清早即吩咐福生前去画署考生舍馆送素馅糍粑和蜜桔,还有一盒梅娘爱吃的核桃酥。
安国公在政事堂用过皇帝赏的素馅糍粑,就打道回府,五个后辈也整整齐齐来到了砌园给他老人家请安。
这日大家无不沐浴更衣围坐书房山谈经论道,年轻人高谈阔论各有所长,难免想在祖父(伯祖父)跟前表现。
五个孩子,年纪最大的已经入仕,二十有五,最小的允璋则还差百日才满十六。
头几年,允璋这孩子除了会念书以及相貌异于常人,其余表现并不突出,大有成为书呆子的势头。
安国公的注意力很少放在平庸的孩子身上,却时不时会关注一下允璋,觉得这孩子怪异,尤其今年开始,当男孩子满十五岁后,稚嫩感越来越弱,随之而来的少年感则越强,允璋看起来骤然变化。
那种流于表象的平平充满了安定的力量,行止不急不躁,国公爷仔细回想了下,终于发现允璋的怪异之处,他身上好像从未出现过与年纪匹配的孩子气。
国公爷见过许多孩子,却没见过没有孩子气的孩子。
他不动声色的目光掠过简珣。
这孩子一如既往擅于倾听,言简意赅,但说出的话往往坚定有力,言外之意深远,另外四个几乎跟不上他的思维与理解,更可怕的是还不自知,他却始终面色如常,也不多加解释。
越听越有趣。
国公爷终于开始正式关注这个若深潭一般沉静的“平庸”侄孙。
巳时,简珣留在砌园的竹轩小憩,廖叔前来通传伯祖父有请,他立即整理衣冠往书房山走。
他是五个兄弟中唯一还未通过乡试的,伯祖父难免记挂上心,只是没想到伯祖父为他安排的老师竟是翰林院的掌院叶学士。
叶学士身为翰林院之首,虽说只有正五品,但说话可比许多正一品还管用。做为皇帝的贴身文学侍从官,皇帝的机密决策、任免讨伐无一不先经过他,由他的手修改或起草撰写,甚至直接替皇帝拟定。
可以说叶学士的每一句话都能影响甚至主导皇帝的决策,乃当之无愧的实权宰相。
京师有两种官不能以品级定尊卑,说的便是翰林学士与御使大夫。
正五品已经能牵动皇帝,再高可就要逆天的。
简珣不无惊诧,双手捧着伯祖父赐予的名帖,肃了肃容色,将名帖收好,然后撩起衣摆跪地稽首叩谢,“侄孙定不负伯祖父拳拳栽培之恩。”
安国公颔首,“去吧。”
“是。”简珣再一叩首起身,胸臆有无数情绪在涌动。
千言万语最后只变成了一句,想对梅娘说:等我再长大一些,就能完全保护你了。
下元节这日黄时雨在公厨用了一顿斋饭,就回了舍馆。
恰巧福生赶到,两下里相遇。
女孩们有意无意侧目,又在远处回头张望,不是吧,真就隔三差五来一趟!按这个频次干脆住京师得了。
福生笑嘻嘻道:“给,这是少爷写给您的信。”
“有劳福生小哥。”黄时雨摸了摸袖子,从设色场而归,没带赏钱。
福生已经一蹦一跳跑走,“不用您打赏,这样少爷才会给我双倍的赏钱。”
黄时雨笑了笑。
数道灼灼目光如影随形,黄时雨自知再不撒个靠谱的谎言实在难以服众,就主动上前摊开蜜桔,请大家食用。
女孩们大大方方道谢,各自拿取一只。
蓝素道:“哇,是邰丰的蜜桔,你家在邰丰也有田庄吗?”
黄时雨放松道:“京师的堂兄家里有,我阿爹便是托他给我送的衣食。”
因为京师有亲戚,自然可以隔三差五来探视。
而且这位亲戚是堂兄。
瞬间就打破了女孩们隐秘的猜疑。
蓝素神色微僵,苏容樱和沈璃的笑容则逐渐真诚。
黄时雨知道这关暂时闯过。
却做梦也没想到简允璋居然在她旬假的前一日,也就是从设色场回舍馆之际,立在舍馆的院门外等她。
其时廊下灯火通明,亮如白昼。
把黄时雨刷白的小脸映照得更白了。
这么晚了,简允璋难道是来接她回简府?
也只有这一个可能。
可她没说要回去!
谎言即刻就要被揭穿。
女孩们起先并未将黄时雨和简珣联系到一起,单纯被简珣外貌吸引,眉如墨画,目似秋水,但他身边的福生说明了一切。
黄时雨感受到了一道道复杂的目光。
黄姑娘的堂兄俊美无匹,可就是一点也看不出二人像堂兄妹。
简珣完全没料到突然就来了一辆马车,突然就下来一串女孩,全都眈眈盯着他,而梅娘立在众人中间,面色红白几度变幻。
其中一名粉蓝衣裙的姑娘道:“这位公子的小厮不是昨日才来过,所以他就是你说的堂兄吧?”
黄时雨脑子一片空白,僵硬地点点头,目光近似哀求望着面无表情的简珣。
他没有揭穿她。
沈璃满目惊艳,对简珣行了一个福礼,其他女孩也纷纷见礼,简珣平静拱手回礼。
姑娘家自不便询问陌生郎君姓甚名谁家住哪个坊,只能见礼后款款作别离去,走得远了方才偷偷回头瞧一眼。
黄时雨攥了攥手心,眼睛直直盯着地面。
简珣默默打量她片刻,“走吧,堂妹,该回家了。”
她艰难启音:“琥珀……”
简珣道:“早就收拾妥当坐马车里等你了,堂妹。”
夜色深深,看客散场,唯余灯火阑珊,简珣缓缓牵起黄时雨冰凉的小手,披着月色带她回家。
第52章 恼爱
黄时雨自小受到的教化极为传统,礼义廉耻中的耻字即包含了撒谎,以谎为耻。
她低着头,抿紧了两片红唇,任由简允璋牵着走向停在坊角的马车。
一大一小两辆,琥珀坐在小的那辆,从窗户探出头焦急望着二小姐。
关于“堂妹”二字简珣嘲讽了两句竟不再提。
黄时雨闷不吭声。
莫名其妙的谎言,究其根本不过是这个女孩以自己的身份为耻。
无法选择的出身,催发不得不面对的困境。
同案越纯洁越高贵,她便越不肯泄露自己是简允璋预定的贵妾。
这一年的黄时雨还是个自尊心强烈的黄毛丫头,明明一无所有却自以为是。
不过她又是幸运的,简珣是一个颇为好说话的买家,从未逼迫过她,甚至多次施以援手。
换一个买家,兴许就完全不同了。
黄时雨假装额头痒,抽手挠了挠。
简珣与她十指相扣的手当即落了空。
回简府的路上,马车将将驶入宣道坊道,黄时雨早已上眼皮与下眼皮直打架,脑袋一点一点,下午脚不沾地忙活两个时辰,又是抬水又是拖桶,自从坐进高枕软褥的车舆,细嗅柔雅熏香,困累便止不住上涌,周身绵软。
简珣唤了声“梅娘”。
黄时雨下意识抬手揉眼睛却被一只比自己大一圈的手包住,挣不动,她不解地睁开眼。
简珣的眼眸明亮而有神,直言道:“你手好脏,不怕把眼珠子揉瞎么。”
脏?
黄时雨睁大眼,目光落在被简允璋攥住的右手,食指与拇指的甲缝赫然藏着黑影儿,设色场的几捧井水明显冲不净积攒一整日的泥垢,而简允璋的指甲却干净透明泛着健康的粉泽,指头整齐圆润,漂亮极了。
如此鲜明的对比,令姑娘家自惭形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