撩乱逐春生/首辅当年追妻记事簿 第2节
简珣一愣,抬眸怔然望向黄时雨。
十岁的他尚且比她还矮一寸。
简夫人的陪房来自等级森严、规矩繁多的京师,讲究男女七岁大防,并不想让少爷同黄时雨玩,虽然简珣看起来很想。
双方点头擦肩过去了。
简珣木木的,走了十几步才嗡声问:“方才,你叫她什么?”
“二小姐。”陪房吐字清晰,自觉补全少爷缺失的信息,“她叫黄时雨,乃黄秀才原配所生,家中排行老二。”
陪房望着小少爷呆呆的脸颊,“怎么了少爷?”
简珣僵硬地摇了摇头。
自从黄家大小姐嫁到县里,年幼的二小姐黄时雨一直自己梳头,挽道童髻,穿布衣褂裤,活像个假小子。
而她的贴身丫鬟早被黄太太召去上房服侍,终日见不到影子,偶尔回来一趟,就要被黄太太骂上半晌。
这丫鬟有和没有区别不大。
为此黄秀才也不是没数落过黄太太:“梅娘还小,好歹等丫鬟给她梳个头你再支使吧。”
黄时雨乳名梅娘,取自梅子黄时雨。
黄太太眼一瞪,立即抹泪哭诉:“我每天要操持你们一大家子,累得活像个牲畜,怎么使唤一下你原配嫡女的丫鬟还犯了天条!”
那泪意止不住汹涌而出。
黄秀才就不说话了。
这日宴毕,送走各家长者,黄秀才同内人商议外院辟一处房间做学堂。
“我嫁妆里有副新桌椅,挪过去,那可是少爷,别埋汰了人家。”黄太太不放心。
“娘子贤惠。”黄秀才恭维道。
黄太太忙不迭打开简珣的贽见,只见两锭雪花银元宝端端正正列在匣中,粗略估计二十两!
这只是贽见,此外还约定了每年三十两的束脩。
她两眼放光。
靠着简家贽见束脩,再加上积蓄,黄秀才置办了数十亩地,且在鹿锦书院附近盘了个甜水铺子,赚得不少笔墨纸砚钱,日子越发红火。
好日子不免引来好事者口舌。
一人道:“说大话的黄秀才又发迹咯。”
众人哄笑。
黄秀才看着老实,实则虚伪爱吹牛,曾吹嘘梦见红日高悬,金光坠地,一名身材高大的年轻状元朝他磕头。
“状元朝他磕头,难不成他是皇帝老子。”
“许是幻梦自己是状元的爹吧。”
“连儿子都没有,怎么做状元爹哈哈哈哈。”
众人笑得前仰后合。
笑话黄秀才的都是吴举人朋党。吴举人与黄秀才有私人恩怨,乡民畏惧举人势力,不敢送子侄前来念书,这才导致黄秀才的馆经营不下去。
而今不仅重开,还是给简家坐馆,如何不令人嫉羡。
黄秀才分外珍惜唯一的学生。
简珣为人勤敏,七窍玲珑,凡事一点就通,还能举一反三,又写的一手端正馆阁体,每每批阅,黄秀才心潮澎湃。
父亲在世时,简珣偷懒,大人只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娇惯他;父亲去世后,也没人给他讲大道理,他就懂事了。
关于简珣的培养,简夫人从不将他拘在家中苦读,常使他体验民俗百态,学习人情世故。
一晃两年而过,正逢泽禾杏花烂漫的二月。
十二岁的简珣第一次参加县试,就拿了县案首,惊动里正,连县老爷听闻也赞道:“不得了不得了,小小年纪。”
两个月后的府试,他又拿了府案首!按照大康惯例,参加县试、府试、院试,皆名列第一者,为小三元。
但实际上,府案首若无重大犯科,后面的院试一般无须再考,等同小三元,直接进学,获取秀才功名。
历年来也不是没出过小三元,但年纪这么小的却是史无前例。
于是知府亲自面试了这位宝天府泽禾县的神童,特批简珣不必再参加两年后的院试,又赐表字允璋。
简允璋初露锋芒,作为泽禾唯一的廪生,获县学资格,入鹿锦书院读书。
黄时雨也在这一年被撵去鹿锦书院附近的甜水铺子,终日做工。
关于年少读书时的那段回忆,最令简珣刻骨铭心的从来都不是被迫匆忙成亲,而是他的梅娘呀。
他对她的思念撩乱逐春生。
第2章 卜卦
秋去春来,光阴又翻过三年。
泽禾的天际稍稍泛白,黄记甜水铺子已经开始生火,白烟袅袅。
小东家黄时雨住在铺子二楼。
卯时一刻,她嗅着楼下传来的果香、牛乳香,起床穿衣洗漱,开始了忙碌的一日。
黄记的兰霜乳茶和带骨鲍螺在这一带颇有口碑,又因牛乳有限,导致逐日限量供应。
鹿锦书院的华山长隔三差五便要点一份,这两样东西对他从不限量,黄时雨亲自跑腿奉上。
黄记依附书院而生,自然记得山长的好。
华山长就好兰霜乳茶,这日又盼来了黄时雨,茶香乳香隔着食盒盖子就开始往外钻。
他每饮一口就晃一下脑袋。
送餐数月,终于对这个小厮打扮的丫头有些儿好奇,华山长慢悠悠地问:“你今年几何,可念过书?”
“已经及笄,念过《三字经》,略识些字。”黄时雨恭恭敬敬回。
她六岁开蒙,由姐姐手把手教了识字算术,姐姐出嫁后便学不了了。
华山长捋着胡须,摇摇头,“女娃子也得多看看书,不看书不行。”
“那山长可否借我一本……”
华山长眼一瞪,“想看书找你爹呀,我这里,不行。”他连连摇头。
吝啬的小老头,跑腿至今顶破天分一根笋,借书不啻要他老命。
此事还须从长计议。
黄时雨提着食盒返回铺子,走在树荫森森的小道。
鹿锦书院大门外铺着青石板路,两侧多植高达三丈的梧桐。
穿过梧桐青石板道,便是豁然开朗的玉山湖,玉山湖畔学子来来往往,当中有六个少年人,生机勃勃,清澈醒目。
简珣年纪最小,另外五个至多大他三岁,宝天府没这么多神童,那么他们是如何入学的?
这就涉及到大康另一个规则:捐学。
有钱能使鬼推磨,豪族勋贵舍得钱财,也能获得一个入学名额。
故而五人,某种意义上来说算书院的五尊小财神。
六个少年将将结束蹴鞠,各个额头挂着晶莹汗珠。
简珣浑不在意路人好奇的目光,随意擦了擦,边喝水边与同砚们谈笑。
他生的实在与众不同,宛如萃取了玉山湖所有的灵秀。
年仅十五岁的少年,其实还未长开,将来更好看。
黄时雨提着食盒匆匆路过,被一个眼尖的蹴鞠少年发现,连忙喝住她:“臭小子,别跑!”
才及笄没多久的女孩子衣着宽松,又是作小道童打扮,没几个人知晓她底细。
称她臭小子的正是书院金主之一。
金主伸着手指虚空点黄时雨脑袋,“就你是吧,化成灰我也认识,上回骑驴撞了我的狗东西!”
黄时雨心知跑不掉,遂停下步子,朝他憨笑,“公子,你是在跟俺说话吗?”
好浓的乡音。金主一愣,当时驴上的贼厮说的一口正宗官话,可惜包了面巾看不清脸。于是他凑近仔细瞧,好像又不是。
“三月初二那日,是不是你骑驴在书院横冲直撞,擦了我肩膀就跑的?”他眯着眼问。
黄时雨一脸茫然,“俺不知道。”
“是就是,不是就不是,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你是不是傻?”金主蹙眉瞪眼。
简珣朗声道:“思渊兄,她是我邻居,素来有些怕生。”
被称作思渊兄的金主“咦”了声,瞅瞅简珣,又看看黄时雨,终于做出判定,“对不住了,认错人。”
骑驴撞人和简珣邻居是两件事,但又使人下意识觉得与简珣有关的人都不会太离谱,故而得出不是黄时雨。
他揽过黄时雨肩膀拍拍,“那贼厮又矮又瘦,打远一瞧,你俩还真像。”
黄时雨忙从他胳膊底下钻出。
简珣蹙了蹙眉,抬眸看向黄时雨,目光意味深长。
黄时雨不明就里,可直觉这么站着简珣会不高兴,于是她挪到了他身后,果然简珣回头看她的眸光变得柔和。
金主噗嗤而笑,对简珣道:“我又不吃人,你瞧他吓得。”
简珣唇角上扬。
“蹴鞠正好缺个人,不如下次你把他稍上。”金主出主意。
简珣道:“她先天不足,同我们玩不到一处。”
这样啊,金主同情地瞄了黄时雨一眼,不再纠缠。
十岁的他尚且比她还矮一寸。
简夫人的陪房来自等级森严、规矩繁多的京师,讲究男女七岁大防,并不想让少爷同黄时雨玩,虽然简珣看起来很想。
双方点头擦肩过去了。
简珣木木的,走了十几步才嗡声问:“方才,你叫她什么?”
“二小姐。”陪房吐字清晰,自觉补全少爷缺失的信息,“她叫黄时雨,乃黄秀才原配所生,家中排行老二。”
陪房望着小少爷呆呆的脸颊,“怎么了少爷?”
简珣僵硬地摇了摇头。
自从黄家大小姐嫁到县里,年幼的二小姐黄时雨一直自己梳头,挽道童髻,穿布衣褂裤,活像个假小子。
而她的贴身丫鬟早被黄太太召去上房服侍,终日见不到影子,偶尔回来一趟,就要被黄太太骂上半晌。
这丫鬟有和没有区别不大。
为此黄秀才也不是没数落过黄太太:“梅娘还小,好歹等丫鬟给她梳个头你再支使吧。”
黄时雨乳名梅娘,取自梅子黄时雨。
黄太太眼一瞪,立即抹泪哭诉:“我每天要操持你们一大家子,累得活像个牲畜,怎么使唤一下你原配嫡女的丫鬟还犯了天条!”
那泪意止不住汹涌而出。
黄秀才就不说话了。
这日宴毕,送走各家长者,黄秀才同内人商议外院辟一处房间做学堂。
“我嫁妆里有副新桌椅,挪过去,那可是少爷,别埋汰了人家。”黄太太不放心。
“娘子贤惠。”黄秀才恭维道。
黄太太忙不迭打开简珣的贽见,只见两锭雪花银元宝端端正正列在匣中,粗略估计二十两!
这只是贽见,此外还约定了每年三十两的束脩。
她两眼放光。
靠着简家贽见束脩,再加上积蓄,黄秀才置办了数十亩地,且在鹿锦书院附近盘了个甜水铺子,赚得不少笔墨纸砚钱,日子越发红火。
好日子不免引来好事者口舌。
一人道:“说大话的黄秀才又发迹咯。”
众人哄笑。
黄秀才看着老实,实则虚伪爱吹牛,曾吹嘘梦见红日高悬,金光坠地,一名身材高大的年轻状元朝他磕头。
“状元朝他磕头,难不成他是皇帝老子。”
“许是幻梦自己是状元的爹吧。”
“连儿子都没有,怎么做状元爹哈哈哈哈。”
众人笑得前仰后合。
笑话黄秀才的都是吴举人朋党。吴举人与黄秀才有私人恩怨,乡民畏惧举人势力,不敢送子侄前来念书,这才导致黄秀才的馆经营不下去。
而今不仅重开,还是给简家坐馆,如何不令人嫉羡。
黄秀才分外珍惜唯一的学生。
简珣为人勤敏,七窍玲珑,凡事一点就通,还能举一反三,又写的一手端正馆阁体,每每批阅,黄秀才心潮澎湃。
父亲在世时,简珣偷懒,大人只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娇惯他;父亲去世后,也没人给他讲大道理,他就懂事了。
关于简珣的培养,简夫人从不将他拘在家中苦读,常使他体验民俗百态,学习人情世故。
一晃两年而过,正逢泽禾杏花烂漫的二月。
十二岁的简珣第一次参加县试,就拿了县案首,惊动里正,连县老爷听闻也赞道:“不得了不得了,小小年纪。”
两个月后的府试,他又拿了府案首!按照大康惯例,参加县试、府试、院试,皆名列第一者,为小三元。
但实际上,府案首若无重大犯科,后面的院试一般无须再考,等同小三元,直接进学,获取秀才功名。
历年来也不是没出过小三元,但年纪这么小的却是史无前例。
于是知府亲自面试了这位宝天府泽禾县的神童,特批简珣不必再参加两年后的院试,又赐表字允璋。
简允璋初露锋芒,作为泽禾唯一的廪生,获县学资格,入鹿锦书院读书。
黄时雨也在这一年被撵去鹿锦书院附近的甜水铺子,终日做工。
关于年少读书时的那段回忆,最令简珣刻骨铭心的从来都不是被迫匆忙成亲,而是他的梅娘呀。
他对她的思念撩乱逐春生。
第2章 卜卦
秋去春来,光阴又翻过三年。
泽禾的天际稍稍泛白,黄记甜水铺子已经开始生火,白烟袅袅。
小东家黄时雨住在铺子二楼。
卯时一刻,她嗅着楼下传来的果香、牛乳香,起床穿衣洗漱,开始了忙碌的一日。
黄记的兰霜乳茶和带骨鲍螺在这一带颇有口碑,又因牛乳有限,导致逐日限量供应。
鹿锦书院的华山长隔三差五便要点一份,这两样东西对他从不限量,黄时雨亲自跑腿奉上。
黄记依附书院而生,自然记得山长的好。
华山长就好兰霜乳茶,这日又盼来了黄时雨,茶香乳香隔着食盒盖子就开始往外钻。
他每饮一口就晃一下脑袋。
送餐数月,终于对这个小厮打扮的丫头有些儿好奇,华山长慢悠悠地问:“你今年几何,可念过书?”
“已经及笄,念过《三字经》,略识些字。”黄时雨恭恭敬敬回。
她六岁开蒙,由姐姐手把手教了识字算术,姐姐出嫁后便学不了了。
华山长捋着胡须,摇摇头,“女娃子也得多看看书,不看书不行。”
“那山长可否借我一本……”
华山长眼一瞪,“想看书找你爹呀,我这里,不行。”他连连摇头。
吝啬的小老头,跑腿至今顶破天分一根笋,借书不啻要他老命。
此事还须从长计议。
黄时雨提着食盒返回铺子,走在树荫森森的小道。
鹿锦书院大门外铺着青石板路,两侧多植高达三丈的梧桐。
穿过梧桐青石板道,便是豁然开朗的玉山湖,玉山湖畔学子来来往往,当中有六个少年人,生机勃勃,清澈醒目。
简珣年纪最小,另外五个至多大他三岁,宝天府没这么多神童,那么他们是如何入学的?
这就涉及到大康另一个规则:捐学。
有钱能使鬼推磨,豪族勋贵舍得钱财,也能获得一个入学名额。
故而五人,某种意义上来说算书院的五尊小财神。
六个少年将将结束蹴鞠,各个额头挂着晶莹汗珠。
简珣浑不在意路人好奇的目光,随意擦了擦,边喝水边与同砚们谈笑。
他生的实在与众不同,宛如萃取了玉山湖所有的灵秀。
年仅十五岁的少年,其实还未长开,将来更好看。
黄时雨提着食盒匆匆路过,被一个眼尖的蹴鞠少年发现,连忙喝住她:“臭小子,别跑!”
才及笄没多久的女孩子衣着宽松,又是作小道童打扮,没几个人知晓她底细。
称她臭小子的正是书院金主之一。
金主伸着手指虚空点黄时雨脑袋,“就你是吧,化成灰我也认识,上回骑驴撞了我的狗东西!”
黄时雨心知跑不掉,遂停下步子,朝他憨笑,“公子,你是在跟俺说话吗?”
好浓的乡音。金主一愣,当时驴上的贼厮说的一口正宗官话,可惜包了面巾看不清脸。于是他凑近仔细瞧,好像又不是。
“三月初二那日,是不是你骑驴在书院横冲直撞,擦了我肩膀就跑的?”他眯着眼问。
黄时雨一脸茫然,“俺不知道。”
“是就是,不是就不是,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你是不是傻?”金主蹙眉瞪眼。
简珣朗声道:“思渊兄,她是我邻居,素来有些怕生。”
被称作思渊兄的金主“咦”了声,瞅瞅简珣,又看看黄时雨,终于做出判定,“对不住了,认错人。”
骑驴撞人和简珣邻居是两件事,但又使人下意识觉得与简珣有关的人都不会太离谱,故而得出不是黄时雨。
他揽过黄时雨肩膀拍拍,“那贼厮又矮又瘦,打远一瞧,你俩还真像。”
黄时雨忙从他胳膊底下钻出。
简珣蹙了蹙眉,抬眸看向黄时雨,目光意味深长。
黄时雨不明就里,可直觉这么站着简珣会不高兴,于是她挪到了他身后,果然简珣回头看她的眸光变得柔和。
金主噗嗤而笑,对简珣道:“我又不吃人,你瞧他吓得。”
简珣唇角上扬。
“蹴鞠正好缺个人,不如下次你把他稍上。”金主出主意。
简珣道:“她先天不足,同我们玩不到一处。”
这样啊,金主同情地瞄了黄时雨一眼,不再纠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