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最初,她还没弄明白直播是怎么个回事时?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在被围观,只是诧异于偶尔飞过眼前的字幕。
  哦,这不叫字幕,叫弹幕。只是她习惯了叫字幕,不过现在她会学着改叫弹幕。
  往后啊,她也会习惯着做这贾家的老祖宗。
  话说,这弹幕啊,因为直播系统是和她的灵魂意识绑定的。所以,只要她想,就能将心里话发到屏幕上。当然,也可以设置不发送。她起先的默认设定就是不发送。
  而她之所以能看懂弹幕上的字,据说那是因为脑电波的原因,直接将弹幕信息转化为脑电波输入了大脑。
  她是不懂什么波啊波的,但不妨碍她理解其中的意思。
  现在,她就是想要研究一下怎么跟对面的网友对话,获取一些信息。毕竟红楼梦她只看过电视剧,还是很久以前看过的,早忘了大半。
  既然对面都知道这是红楼梦的世界,必然能给她一点提点。
  这大约就是剧透了,老太太心里想。
  可还没等她发送信息呢,就听到了鸳鸯道林姑娘要来了,这还了得,这是要见到传说中的人物啊!
  跟着,她就看到眼前的屏幕上啊啊啊的一大片。
  显然,对面那群网友情绪也很激动。
  是啊,老祖宗您不是一直惦记着吗?鸳鸯诧异于贾母的惊讶,转而一想,许是老祖宗没听清,遂又转口,不是今日到,还有两日呢,老祖宗您别急。
  老太太经她一提醒,又将将将要抬起的屁股落了回去,神色间恢复往常,黛玉要来,一应事务可备好了?她瞥了一眼弹幕,挑拣了需要的问。
  鸳鸯笑道,凤奶奶许是知道您要过问,不曾自作主张。
  第2章 穿成贾母的第二天(捉虫)
  哇,我女神好会说话。
  是啊是啊,要不然怎么能得贾母倚重,让贾母离不开她呢。
  什么女神,黛玉才是女神!!
  不,我宝钗才是女神!
  什么会说话?
  就鸳鸯那话说的,就很有水平。
  看吧看吧,王熙凤王夫人果然没对黛玉上心,东西都没备好。
  说王夫人就算了,凤姐儿她也有她的难处。
  王熙凤也不是好的,她那番绸缎裁衣备好的话不过都是骗人的。
  相比较凤姐儿,还是最不喜欢王夫人。王夫人是压根没想起来黛玉的事,还是凤姐儿提点,后来补救说随手拿出两个来给你这妹妹去裁衣裳。
  这小姑子和嫂子之间,总会有龃龉的吧。再说自己家事都操心不过来,忘了林黛玉的事也算不上什么大不了的。
  什么叫算不上什么大不了的,还不是觉得人家是上门打秋风的。哼,后来他们贪了林如海的大半家财怎么不说?
  家产的事都没定论呢。
  老太太看着弹幕上吵吵嚷嚷,完全偏离了主题,忍不住头疼。
  她挥手,去,让凤姐儿按照宝玉的规格置办。
  那房舍呢?鸳鸯并不惊讶老祖宗对黛玉的看重,只看前段时间老祖宗那三魂丢了两魄的模样,就能看出她对敏姑奶奶的离世又有多伤痛,爱屋及乌的自然也会更偏爱林姑娘。
  房舍老太太正要说同宝玉一般,却被突然增多的弹幕给吓了一跳,定睛一看,才发现竟是大半的不住碧纱橱。
  碧纱橱?老太太疑惑,她早不记得电视剧的剧情,就算记得,也不定记得住这名词。
  鸳鸯却误会了,老祖宗是想让宝二爷从碧纱橱挪出来?
  老太太连忙摆手,让她与我先住着吧。和她这个老太婆一起住总成了吧,眼见弹幕没刚才密集了,她悄悄松了口气。
  那在您的套间暖阁安置一榻,您看成不?鸳鸯道。
  成成,就这么办。老太太囫囵着答应。
  等鸳鸯下去,她才迫不及待去翻弹幕。
  果然就见,有和她一样一头雾水提问为什么不能住碧纱橱?
  老太太翻了翻,大致弄明白了。
  有道是,男女七岁不同席,林黛玉入贾府的时候,大致在七岁上下,曾跟宝玉于碧纱橱内外居住。即便后来搬出碧纱橱,也没搬离贾母院。日子久了,又兼两小无猜,两人感情愈深,也为后来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这群倒霉催的网友是想从根子上断绝宝黛之间的往来啊!老太太暗道。
  可是!就算不住碧纱橱,不还是得住贾母院子?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有什么区别?
  除非把贾宝玉赶回王夫人那儿,但这不是更那个什么oocooc这个词老太太特地研究过网友发言,记住了意思。
  毕竟网友说,不合理ooc是会被烧成灰的。
  为了小命着想,老太太不能没理由赶走贾宝玉。因为贾母对这个宝贝孙子的偏疼,任谁都清楚。突然把人赶去王夫人那儿,谁都会觉得不对劲。
  那要怎么才能让两人合理分开呢?
  老太太想得头秃,都没想到理由,却蓦地反应过来,老婆子她又不想拆散宝黛,操这份闲心干嘛?恍然大悟的老太太,只觉自己要被这群不着调网友带歪了。
  果断抛开这档伤脑筋的事,她开始琢磨午间还要吃火腿炖肘子的事。
  这几日老太太只顾着伤心,缓过来才发现贾府的伙食真心不错。
  尤其她和贾母这样上了年纪的人,牙口不行。但人生头等大事,不就是吃嘛。吃不香就干什么都不得劲,难得今早吃的这道火腿炖肘子,口感酥烂,十分不错。
  还有那豆腐皮包子,也可;酥酪,更香甜!
  嗯嗯,她还要问问鸳鸯,还有什么好吃的才行。
  正琢磨着,外头就有人通传,宝玉来了!
  老太太满腹的美食瞬间被拍飞,连屏幕都静了一瞬。
  没一会儿,就见一个七八岁的孩童,脑袋一转的小辫子绑成大辫,其间缀着珠子,往下最醒目的是那个带了宝玉的项圈。
  小孩儿从头到脚的红,粉雕玉琢的,蹬蹬蹬地向她跑来,能让老太太心都化了。
  她颇为矜持地把小孩儿搂在怀里,问:不是让你们这段时日不用来请安?
  这老太太也不算笨到家,自穿过来发现情况不对,便机警地打发人,命府内人往后没吩咐不用来她这儿。
  宝玉仰着小脑袋,爱娇道:好祖宗,宝玉想您了。
  哎哟喂,老太太正是疼孙孙的年纪,哪里受得住这般撒娇,登时啥都忘了,脱口就道,奶的乖孙哎!
  这一唱三转还没展开,却一低头对上了宝玉黑白分明的眼睛,顿时醒转过来,打了个机灵,急急忙忙收了尾音道,好孩子,今日午间便在我这儿用饭。
  见小孩点头,她转头去瞧屋里,瞅着丫鬟们并没对她刚刚的口误有什么反应,遂松了口气。
  再瞥一眼屏幕,老太太果然瞧见那上面一溜的
  这个土老太太呦,怕是改不了□□惯了。
  咋就不能稳重点?
  呵,又来!
  老太太只觉心力交瘁。
  自己怕不是,总有一天要被屏幕后的那群倒霉催的膈应死?
  话虽如此,老太太之后却完全没工夫槽心那群网友了。
  大约是老祖宗大好的消息传了出去,迎春、探春、惜春并着王熙凤一并来了贾母院子。这之后又有王夫人、邢夫人、李纨等。
  老太太算是在清醒的情况下,将贾府女主子大致认了个全乎。
  这其中,王熙凤给她留下的印象最深。
  那爽利的性子和爱笑的标致模样,让她这个老太婆怎么看怎么可心,似乎她一在场,整个室内都变得亮堂了。
  打发走了王夫人等人,她特特拉了王熙凤坐下,来,凤姐儿,坐我这儿。
  在一旁陪座的探春笑道,果然还是咱们凤辣子最得老祖宗的喜欢,瞧,一来就让老祖宗宠上了。
  王熙凤笑着去捏探春,好个三姑娘,惯会打趣我。
  虽是这般说,但她的面上却可见的有一丝得意。
  老太太咧着嘴乐呵,又搂住了探春几个,喜欢,老祖宗都喜欢。
  在老太太没注意到的屏幕上,网友们弹幕唰得飞快
  这老太太,肯定不晓得她搂着的王熙凤有多厉害。
  对头,设相思局,放印子钱,逼死尤二姐一桩桩可都是见血的。
  啧啧,这就是无知者无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