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师对我觊觎已久(重生) 第3节
容钰刚刚掀开茶盏,准备饮一口今年新掐的碧螺春,面前的刘夫人就突然扑通一声朝着她跪了下去,吓得她手一抖,险些将滚烫的茶水溅出来。
“求求公主怜悯怜悯我儿吧!”刘夫人潸然泪下,她大着胆子抬头看容钰,又往前爬了两步,想去抓容钰的裙摆,“臣妇的儿子爱公主之深,京城无人不知,他情根深种,非公主殿下您不娶,如今他在府中的绝食,已经饿了三日,谁也劝不得他,求求公主殿下救我儿一命啊!”
容钰只觉得荒谬。
她的脑袋嗡嗡作响,忍不住伸出玉指扶住了额头,细眉蹙起,往后退了退,避开刘夫人的手。
她要怎么救刘世郎的儿子?难道她真的要下嫁给对方,让对方成为自己的驸马吗?这是断然不可能的!
容钰还没想好要怎么开口,永宁突然从屏风后走了出来,她惊讶地看着跪在地上准备磕头的刘夫人,用袖子掩了掩口鼻,眼睛一转:“这是在做什么?姐姐,莫非是刘夫人有冒犯你的地方?”
“纵使有冒犯,刘夫人毕竟也是朝廷命官的夫人,昭华姐姐怎么能够让她给你下跪磕头呢。”永宁声音轻柔,伸手扶起跪在地上的刘夫人,“姐姐若是想罚刘夫人,我便替她担了,就算是谢过刘夫人邀我同乘马车。”
永宁笑笑,解释道:“不巧我的马车在来的路上断了辙,是刘夫人邀我同乘,才没误了时候,免得迟了小寒宴。昭华姐姐,刘夫人到底犯了何错?”
容钰如鲠在喉,她闭了闭眼睛,不想把事情闹大,她现在只想赶紧把刘夫人打发走,连同永宁一起:“无事。”
她咬牙:“只是一点小误会,说开了便罢了,刘夫人还请回宴席上吧。永宁,你的规矩呢,谁允许你不通传就进来的?”
永宁委屈地福了福身:“昭华姐姐,投壶的头名已经出来了,我是想来告诉姐姐一声。永宁只是太高兴了,一时忘了……”
容钰深深吸了一口气,打断了她:“我知道了,出去吧。”
容钰最看不惯的就是永宁这副扭扭捏捏,好像全天下的人都委屈了她,错怪了她的样子,和她的贵妃生母如出一辙,光是看着就觉得胸口堵着什么。
容钰给头名的赏赐,就是许怀鹤送来的玉容膏,她按照原先的设想,说了这玉容膏的妙处,也说了许怀鹤的名字,果然有不少夫人小姐们都一副意动的表情,羡慕地看着得了玉容膏,那满脸红光的姑娘。
小寒宴结束了,容钰心里一口气却不上不下。走之前她给刘夫人递了眼色,看对方的样子应该也是明白了今天的事情不能出去乱说,想必对方也不会冒着得罪她的下场宣扬什么。
但若那刘公子真的为她绝食死了,指不定外面要传她什么坏话,之前就有传言说她容貌太盛,恐有祸国之相,她派人去抓胡乱嚼嘴的人,也没抓到主谋,只是流言少了一些。
而且,就凭永宁和她不对付的关系,今天刘夫人给她下跪的事情,必然会通过永宁传出去,她嚣张跋扈的名头肯定逃不掉了。
思虑过度,郁结于心,再加上后来容钰又受了冷风,寒气入体,便开始发热生病。
现在想起这事,容钰皱了皱眉,同桂嬷嬷说:“先前小寒宴上,守在屏风小间的那两个侍女是谁?永宁进来怎么都不拦着,这样没规矩,也是宫里面教出来的?”
桂嬷嬷也生气,她站在旁边福了福:“回公主殿下的话,那两个侍女已经调去外面做杂活了。”
桂嬷嬷比容钰看的更清楚,永宁公主分明是有意的,说不定就连刘夫人对着昭华公主下跪哀求这个法子也是永宁撺掇出来的。
本来桂嬷嬷当时也守在小间前,但永宁公主借口要找披风,非说小丫头们粗手粗脚,怕弄坏了上面镶着的珠子,一定要她过去拿,这才给了永宁公主机会。
那两个侍女估计是不敢拦,但也确实没规矩,分不清谁是她们真正的主子了!
容钰淡淡“嗯”了一声,她上辈子已经经历过一遍这些事,自然也就知道,这件事最后的结局,不过就是永宁被罚着抄了几天的佛经,刘夫人那边给了安抚,派人强行把那绝食的刘公子从房间里拖了出来,喂了米汤。
那刘公子饿的眼冒金星,见了米汤就狼吞虎咽,绝食也不了了之,又被大家劝慰了一番,决定去考个好功名,让容钰高看他一眼,让自己多几分成为驸马的机会。
至于自己,父皇当然也给了赏赐安慰她。
算算日子,似乎就是今天了。
薄薄敷在面上的玉容膏散发着浅香,容钰嗅着,总觉得这玉容膏里有一味药材必定是她最喜欢的山茶,心情又好了些。
她上辈子和许怀鹤的交集不多,若是许怀鹤弄出了什么女子能用的药丸脂膏,总会让小道童也给她送来一份,除此之外,就是春猎等大事,父皇召集百官同乐的时候,她能见到许怀鹤站在父皇身侧,旁的什么就再没有了。
如果上辈子如黄粱一梦,那梦里的碎片就在真真切切地告诉她,如果她不做些什么,就难以改变自己被送去和亲的命运。
她昨晚梳理那些一闪而过的画面时,似乎看到了许怀鹤在登基之后,赦免了镇国公府的罪责,还妥善安置了舅舅的后事,让舅舅的嫡子重新掌握了舅舅以前的军权,出兵抵御漠北。
已经是前朝妃子和前朝公主的陈贵妃还有女儿永宁,也没有像史书上那样落得不堪的下场,只是被夺去了封号和身份,像庶民一样活着。
但从那些画面中,容钰也能够看得出来,骤然从高位跌落,她们的日子半点也不好过,还有不少人想趁机欺辱她们,她从未见过那样蓬头垢面的永宁,还有泼妇一样发疯的陈贵妃。
她们向周围的人诉说她们以前有多么尊贵,周围的人只是像看疯子一样看着,又听她们转而辱骂当今圣上,直呼许怀鹤的名讳,更加觉得这两人不可理喻,用扫把打走了她们。
容钰想不明白,许怀鹤为什么能够登基称帝却无人反对,那些大臣不是最重礼仪大统吗?但许怀鹤出兵漠北和安抚镇国公府的做法,无疑让容钰的心里好受了一些,也安稳了一些。
许怀鹤竟是比自己的父皇更仁善!
这一世,她既不想被送去和亲病死在路上,不想同时委身几个男人,也不想像永宁那样成为前朝公主,变成庶人,再过不上锦衣玉食的生活,还要遭受其他人的嘲讽和欺负。
她想过直接告诉父皇许怀鹤日后必反,但她空口无凭,是否会适得其反?如果没有了许怀鹤以后登基称帝,那她依旧会被送去和亲,整个镇国公府被牵连流放,舅舅和外祖不得善终?
思来想去,似乎只有一个法子——
容钰天真地想,如果她成为了许怀鹤的夫人,或者许怀鹤成为了她的驸马,如果许怀鹤能够痴迷于自己,对自己矢志不渝,视如珍宝,就像户部刘侍郎的儿子一样,一直想成为她的驸马,不管刘侍郎怎么反对都坚定不移,她是不是就能避免那些命运?
她依旧能够拥有尊贵的身份,过不比现在差的锦绣生活,任何人都不能看低了她去,欺负了她去。
这样一来,舅舅也就不用去死守边关,战死沙场,祖父也不会一病不起,溘然长逝,整个镇国公府依旧好好的。
许怀鹤那样的清冷君子,应该会是个仁慈的好皇帝,如果自己去求情,朝代更替,说不定还能留父皇一命,但贵妃和永宁她坚决不会帮她们说好话,就该让她们变成庶民!
一想到自己要去讨好一个男人,就如同那低贱的妓子一样,容钰就有一种难以启齿的羞耻感,她的骄傲和自尊不允许她这么做,可是一想到以后的命运那样凄惨,自己死前那样痛苦,她又陷入犹豫中。
许怀鹤样貌英俊,是谦谦君子,哪怕身居高位,在百官之中口碑也极好,百姓更是觉得他乃谪仙人。
她嫁于这样的男人,也不算辱没了自己,放眼京城,许怀鹤除了出身低微一些,不论比样貌,还是比才华,比官职地位,都比那些男人优越。
容钰这样想着,逐渐说服了自己,心底也不再那样抵触和反感,然而她又想到,不过许怀鹤是修道之人,清心寡欲,上辈子从未见他有过妻妾,一直是孤身一人,自己真的能够……诱得许怀鹤对自己动心吗?
容钰浅浅吸了一口气,不管怎样,她必须得试一试。
等容钰上完妆,外面就来了人,将皇上送的赏赐抬过来,满满三个大楠木箱,里面都是一些金玉珠宝,还有江南新贡的锦缎和丝绸,还有一匹掺金孔雀羽的布料。
容钰的指尖拂过孔雀羽织的表面,她看了一眼等着回去复命的小太监,突然轻笑,如同万千繁花绽放,让人眼前一晃:“谢父皇赏赐,昭华很是欢喜,但昭华还想要一物,不,一人。”
“就说,昭华近日病中梦魇缠身,想请国师来府上念经,平心静气,早些好起来。”
第3章
*
进了殿门,来传话的小太监将腰弯的更低,跟随着前面大太监的脚步,盯着纹路细致,刻画精美的地砖,一路躬身来到了皇帝面前。
他并不敢抬头,只是极其紧张地屏着气息,一五一十地将昭华公主的话转述了出来。
他话音落,大殿里便陷入了一片难言的寂静,空中似乎涌动着什么,但又倏而消弭。
宫人来传话的时候,许怀鹤就站皇帝身侧,他穿着一件银色暗纹的雪白长袍,袖口绣着飞鹤的祥纹,玄色的腰封扣住蜂腰,长身玉立,神色淡漠,远远看去,恍若仙人,让人不敢直视。
听完小太监的话,皇帝的脸上闪过一抹不易察觉的厌烦。
旁边的大太监立刻垂下眼睛,绷着面皮,默不作声。而许怀鹤也察觉到了这样一闪而过的情绪,他垂眼,面色丝毫未变,恍若未觉。
虽然并不清楚为何昭华公主殿下会突然提到自己,但许怀鹤轻笑了声,如同山间清泉流过,让人耳清目明:“臣愿为公主殿下效犬马之劳。”
“你有这个心,那就去吧。”不过眨眼间,皇帝又恢复了平常那副看上去慈祥无比的面容,语气亲昵,“昭华从小身子弱,又失了母妃,朕平日多纵容她了一些,谁知她养成了一副骄纵性子。若是冒说了什么冒犯国师的话,还请国师不必放在心上。”
许怀鹤淡笑应声。
似乎又想起了什么,皇帝转头询问大太监:“户部刘侍郎的儿子如何了?”
“回皇上的话,刘公子已经不再绝食了,声称自己要苦读诗书,考取功名,让昭华公主真心嫁与他。”大太监弯腰,不紧不慢地回了话。
在皇帝身边伺候了这么多年,大太监深知圣意,要逗皇上开心,于是又说了些细节,比如那刘公子被强行带出房间后,见了米汤是如何食欲大增,如同见了山珍海味一样,不顾一切地扑了上去,喝了个干净。
也不知国师大人做的那碗米汤里加了什么灵丹妙药,那刘公子喝完之后,脑子都比之前清醒了不少。
他的父亲刘侍郎之前一直劝他去考功名,公主才能看得上他,刘公子却听不进去,喝了那碗米汤之后居然就想通了,真是神仙手段。
“好啊。”皇帝笑了起来,他拍了拍手,“这下刘侍郎再不怕他的儿子为了昭华寻死觅活,这也算是因祸得福了。还是国师有功,解决了一桩麻烦事。”
皇帝心情愉悦,又点了几样奇珍异宝,让大太监去开库房,作为赏赐,等会儿送到国师的住处去。
“若刘侍郎的儿子将来真考取了功名,看在他对昭华一往情深的份上,让他做昭华的驸马也未尝不可。”皇帝笑了笑,“国师觉得如何呢?”
原本站立在皇帝身侧,如同一颗笔直的松柏一样,岿然不动的许怀鹤突然往旁边走了一步,抬起双手,对着皇位上的人深深一拜,袖口的白鹤跟着扇动翅膀,似乎要脱离这方寸之地,飞向白云之中。
“臣以为不妥。”
皇帝的神色慢慢沉了下去。
许怀鹤没有起身,他面无表情地盯着面前羊绒的地毯,语气没有丝毫起伏,仿佛在诉说一件和自己丝毫无关,但又是既定事实的事情:“昭华公主和刘公子两人八字不合,刘公子这次绝食,差点丢了性命,就是刑克的结果。”
“昭华公主命格华贵,刘公子也有自己的造化,但却压不住也配不得公主殿下。若是强行将两人凑成一对,刘公子恐有性命之忧。”
许怀鹤知道这宫中的耳目遍布,他现如今说的话,不出一个时辰,就会传到想要知道的人耳朵里。
如果刘侍郎知道自己的独子要是再接触公主殿下,想要尚公主,就会有性命之忧,必定会比之前更加严厉管教独子,从此断了刘公子的心思。
再者,结亲不是结仇,但凡老皇帝还有一丝理智,就不会强行给这两人赐婚,让户部侍郎寒了心,也让其他大臣心生警惕,动摇忠心。
果然,在听完许怀鹤的话之后,皇帝的脸色恢复如常,不辨喜怒,但他似乎是有些疲倦了,捏了捏眉心,对着许怀鹤摆了摆手:“好了,朕知道了,此事不便再提。既然昭华让你过去,你就先去吧,让昭华身子早些好起来。”
“臣遵旨。”许怀鹤说完之后缓慢起身,转身离开了大殿。
他走起路来步履稳健,却又轻盈无比,衣袂飘飘,黑与白在他的身上交织出玄妙的感觉,小太监跟在后面出了大殿,看着国师远去的背影,恍惚间觉得自己当真看见了一只清高孤傲的仙鹤。
“去把那套印着仙鹤的茶具拿出来。”
容钰抬手摸了摸自己的水滴白玉耳坠,微微偏头,对着站在身侧的桂嬷嬷轻声吩咐道。
虽然对许怀鹤的了解不多,但容钰也知道,这位国师大人上辈子以爱鹤出名,在被父皇赏赐了一座国师府后,竟然命人将原本的园林造景全部拆去,为他搜罗来的那十几只白鹤单独建了一汪池水,假山林立,让那些白鹤能够自由自在地生活。
不光如此,许怀鹤的衣物上也时常有鹤形的绣纹或者图案,对鹤的喜爱人尽皆知。
既然容钰下决心要攀附许怀鹤这位清
心寡欲的高岭之花,也就必然要投其所好,至少这第一面,要给对方留下足够好的印象才行。
听完容钰的话,桂嬷嬷欲言又止,但最后还是应了声,亲自带小丫鬟们去库房将那套茶具找了出来,仔细清洗干净,摆在了茶桌上。
因为还病着未能痊愈,容钰的脸色略有苍白,她看着手镜中的自己轻轻皱了皱眉,正准备再让侍女给自己的双颊涂一层胭脂,就听见门外的侍女匆匆赶来:“公主殿下,国师大人到了。”
容钰立刻放下手镜,起身往前走了两步,准备亲自迎许怀鹤进来。
但她又忽然定住了步伐,意识到如今不比以后,许怀鹤还没有权势滔天,以现在的身份,该是许怀鹤主动进来拜见她,向她行礼才是。
于是容钰又缓缓坐了回去,略有些紧张地再摸了摸自己的耳坠,带粉的指尖也如同白玉一样美。
旁边,桂嬷嬷将她的动作和神色尽收眼底,再回想公主前夜醒来后,突然喊的那声名字,心里惊了惊,一个大胆的猜测浮上心头。
外面的脚步一声比一声更近,容钰的心跳也一声比一声更重。她又回想起了上辈子死后,看到的端坐皇位之上的许怀鹤,心脏快要蹦出嗓子眼儿,几乎坐不住。
“臣许怀鹤,拜见公主殿下。”
清冽的嗓音响起,容钰猛地回神,抬眼看向了来人。
许怀鹤收了伞站在门前,对着她微微弯腰一拜,白衣胜雪,鹤底纹的长袍被风雪一吹,和发带一起轻轻飘了起来,端的是一副仙人姿态,好像下一秒就要乘风而去,不属于这人世间,更无意沾染红尘和世俗。
“求求公主怜悯怜悯我儿吧!”刘夫人潸然泪下,她大着胆子抬头看容钰,又往前爬了两步,想去抓容钰的裙摆,“臣妇的儿子爱公主之深,京城无人不知,他情根深种,非公主殿下您不娶,如今他在府中的绝食,已经饿了三日,谁也劝不得他,求求公主殿下救我儿一命啊!”
容钰只觉得荒谬。
她的脑袋嗡嗡作响,忍不住伸出玉指扶住了额头,细眉蹙起,往后退了退,避开刘夫人的手。
她要怎么救刘世郎的儿子?难道她真的要下嫁给对方,让对方成为自己的驸马吗?这是断然不可能的!
容钰还没想好要怎么开口,永宁突然从屏风后走了出来,她惊讶地看着跪在地上准备磕头的刘夫人,用袖子掩了掩口鼻,眼睛一转:“这是在做什么?姐姐,莫非是刘夫人有冒犯你的地方?”
“纵使有冒犯,刘夫人毕竟也是朝廷命官的夫人,昭华姐姐怎么能够让她给你下跪磕头呢。”永宁声音轻柔,伸手扶起跪在地上的刘夫人,“姐姐若是想罚刘夫人,我便替她担了,就算是谢过刘夫人邀我同乘马车。”
永宁笑笑,解释道:“不巧我的马车在来的路上断了辙,是刘夫人邀我同乘,才没误了时候,免得迟了小寒宴。昭华姐姐,刘夫人到底犯了何错?”
容钰如鲠在喉,她闭了闭眼睛,不想把事情闹大,她现在只想赶紧把刘夫人打发走,连同永宁一起:“无事。”
她咬牙:“只是一点小误会,说开了便罢了,刘夫人还请回宴席上吧。永宁,你的规矩呢,谁允许你不通传就进来的?”
永宁委屈地福了福身:“昭华姐姐,投壶的头名已经出来了,我是想来告诉姐姐一声。永宁只是太高兴了,一时忘了……”
容钰深深吸了一口气,打断了她:“我知道了,出去吧。”
容钰最看不惯的就是永宁这副扭扭捏捏,好像全天下的人都委屈了她,错怪了她的样子,和她的贵妃生母如出一辙,光是看着就觉得胸口堵着什么。
容钰给头名的赏赐,就是许怀鹤送来的玉容膏,她按照原先的设想,说了这玉容膏的妙处,也说了许怀鹤的名字,果然有不少夫人小姐们都一副意动的表情,羡慕地看着得了玉容膏,那满脸红光的姑娘。
小寒宴结束了,容钰心里一口气却不上不下。走之前她给刘夫人递了眼色,看对方的样子应该也是明白了今天的事情不能出去乱说,想必对方也不会冒着得罪她的下场宣扬什么。
但若那刘公子真的为她绝食死了,指不定外面要传她什么坏话,之前就有传言说她容貌太盛,恐有祸国之相,她派人去抓胡乱嚼嘴的人,也没抓到主谋,只是流言少了一些。
而且,就凭永宁和她不对付的关系,今天刘夫人给她下跪的事情,必然会通过永宁传出去,她嚣张跋扈的名头肯定逃不掉了。
思虑过度,郁结于心,再加上后来容钰又受了冷风,寒气入体,便开始发热生病。
现在想起这事,容钰皱了皱眉,同桂嬷嬷说:“先前小寒宴上,守在屏风小间的那两个侍女是谁?永宁进来怎么都不拦着,这样没规矩,也是宫里面教出来的?”
桂嬷嬷也生气,她站在旁边福了福:“回公主殿下的话,那两个侍女已经调去外面做杂活了。”
桂嬷嬷比容钰看的更清楚,永宁公主分明是有意的,说不定就连刘夫人对着昭华公主下跪哀求这个法子也是永宁撺掇出来的。
本来桂嬷嬷当时也守在小间前,但永宁公主借口要找披风,非说小丫头们粗手粗脚,怕弄坏了上面镶着的珠子,一定要她过去拿,这才给了永宁公主机会。
那两个侍女估计是不敢拦,但也确实没规矩,分不清谁是她们真正的主子了!
容钰淡淡“嗯”了一声,她上辈子已经经历过一遍这些事,自然也就知道,这件事最后的结局,不过就是永宁被罚着抄了几天的佛经,刘夫人那边给了安抚,派人强行把那绝食的刘公子从房间里拖了出来,喂了米汤。
那刘公子饿的眼冒金星,见了米汤就狼吞虎咽,绝食也不了了之,又被大家劝慰了一番,决定去考个好功名,让容钰高看他一眼,让自己多几分成为驸马的机会。
至于自己,父皇当然也给了赏赐安慰她。
算算日子,似乎就是今天了。
薄薄敷在面上的玉容膏散发着浅香,容钰嗅着,总觉得这玉容膏里有一味药材必定是她最喜欢的山茶,心情又好了些。
她上辈子和许怀鹤的交集不多,若是许怀鹤弄出了什么女子能用的药丸脂膏,总会让小道童也给她送来一份,除此之外,就是春猎等大事,父皇召集百官同乐的时候,她能见到许怀鹤站在父皇身侧,旁的什么就再没有了。
如果上辈子如黄粱一梦,那梦里的碎片就在真真切切地告诉她,如果她不做些什么,就难以改变自己被送去和亲的命运。
她昨晚梳理那些一闪而过的画面时,似乎看到了许怀鹤在登基之后,赦免了镇国公府的罪责,还妥善安置了舅舅的后事,让舅舅的嫡子重新掌握了舅舅以前的军权,出兵抵御漠北。
已经是前朝妃子和前朝公主的陈贵妃还有女儿永宁,也没有像史书上那样落得不堪的下场,只是被夺去了封号和身份,像庶民一样活着。
但从那些画面中,容钰也能够看得出来,骤然从高位跌落,她们的日子半点也不好过,还有不少人想趁机欺辱她们,她从未见过那样蓬头垢面的永宁,还有泼妇一样发疯的陈贵妃。
她们向周围的人诉说她们以前有多么尊贵,周围的人只是像看疯子一样看着,又听她们转而辱骂当今圣上,直呼许怀鹤的名讳,更加觉得这两人不可理喻,用扫把打走了她们。
容钰想不明白,许怀鹤为什么能够登基称帝却无人反对,那些大臣不是最重礼仪大统吗?但许怀鹤出兵漠北和安抚镇国公府的做法,无疑让容钰的心里好受了一些,也安稳了一些。
许怀鹤竟是比自己的父皇更仁善!
这一世,她既不想被送去和亲病死在路上,不想同时委身几个男人,也不想像永宁那样成为前朝公主,变成庶人,再过不上锦衣玉食的生活,还要遭受其他人的嘲讽和欺负。
她想过直接告诉父皇许怀鹤日后必反,但她空口无凭,是否会适得其反?如果没有了许怀鹤以后登基称帝,那她依旧会被送去和亲,整个镇国公府被牵连流放,舅舅和外祖不得善终?
思来想去,似乎只有一个法子——
容钰天真地想,如果她成为了许怀鹤的夫人,或者许怀鹤成为了她的驸马,如果许怀鹤能够痴迷于自己,对自己矢志不渝,视如珍宝,就像户部刘侍郎的儿子一样,一直想成为她的驸马,不管刘侍郎怎么反对都坚定不移,她是不是就能避免那些命运?
她依旧能够拥有尊贵的身份,过不比现在差的锦绣生活,任何人都不能看低了她去,欺负了她去。
这样一来,舅舅也就不用去死守边关,战死沙场,祖父也不会一病不起,溘然长逝,整个镇国公府依旧好好的。
许怀鹤那样的清冷君子,应该会是个仁慈的好皇帝,如果自己去求情,朝代更替,说不定还能留父皇一命,但贵妃和永宁她坚决不会帮她们说好话,就该让她们变成庶民!
一想到自己要去讨好一个男人,就如同那低贱的妓子一样,容钰就有一种难以启齿的羞耻感,她的骄傲和自尊不允许她这么做,可是一想到以后的命运那样凄惨,自己死前那样痛苦,她又陷入犹豫中。
许怀鹤样貌英俊,是谦谦君子,哪怕身居高位,在百官之中口碑也极好,百姓更是觉得他乃谪仙人。
她嫁于这样的男人,也不算辱没了自己,放眼京城,许怀鹤除了出身低微一些,不论比样貌,还是比才华,比官职地位,都比那些男人优越。
容钰这样想着,逐渐说服了自己,心底也不再那样抵触和反感,然而她又想到,不过许怀鹤是修道之人,清心寡欲,上辈子从未见他有过妻妾,一直是孤身一人,自己真的能够……诱得许怀鹤对自己动心吗?
容钰浅浅吸了一口气,不管怎样,她必须得试一试。
等容钰上完妆,外面就来了人,将皇上送的赏赐抬过来,满满三个大楠木箱,里面都是一些金玉珠宝,还有江南新贡的锦缎和丝绸,还有一匹掺金孔雀羽的布料。
容钰的指尖拂过孔雀羽织的表面,她看了一眼等着回去复命的小太监,突然轻笑,如同万千繁花绽放,让人眼前一晃:“谢父皇赏赐,昭华很是欢喜,但昭华还想要一物,不,一人。”
“就说,昭华近日病中梦魇缠身,想请国师来府上念经,平心静气,早些好起来。”
第3章
*
进了殿门,来传话的小太监将腰弯的更低,跟随着前面大太监的脚步,盯着纹路细致,刻画精美的地砖,一路躬身来到了皇帝面前。
他并不敢抬头,只是极其紧张地屏着气息,一五一十地将昭华公主的话转述了出来。
他话音落,大殿里便陷入了一片难言的寂静,空中似乎涌动着什么,但又倏而消弭。
宫人来传话的时候,许怀鹤就站皇帝身侧,他穿着一件银色暗纹的雪白长袍,袖口绣着飞鹤的祥纹,玄色的腰封扣住蜂腰,长身玉立,神色淡漠,远远看去,恍若仙人,让人不敢直视。
听完小太监的话,皇帝的脸上闪过一抹不易察觉的厌烦。
旁边的大太监立刻垂下眼睛,绷着面皮,默不作声。而许怀鹤也察觉到了这样一闪而过的情绪,他垂眼,面色丝毫未变,恍若未觉。
虽然并不清楚为何昭华公主殿下会突然提到自己,但许怀鹤轻笑了声,如同山间清泉流过,让人耳清目明:“臣愿为公主殿下效犬马之劳。”
“你有这个心,那就去吧。”不过眨眼间,皇帝又恢复了平常那副看上去慈祥无比的面容,语气亲昵,“昭华从小身子弱,又失了母妃,朕平日多纵容她了一些,谁知她养成了一副骄纵性子。若是冒说了什么冒犯国师的话,还请国师不必放在心上。”
许怀鹤淡笑应声。
似乎又想起了什么,皇帝转头询问大太监:“户部刘侍郎的儿子如何了?”
“回皇上的话,刘公子已经不再绝食了,声称自己要苦读诗书,考取功名,让昭华公主真心嫁与他。”大太监弯腰,不紧不慢地回了话。
在皇帝身边伺候了这么多年,大太监深知圣意,要逗皇上开心,于是又说了些细节,比如那刘公子被强行带出房间后,见了米汤是如何食欲大增,如同见了山珍海味一样,不顾一切地扑了上去,喝了个干净。
也不知国师大人做的那碗米汤里加了什么灵丹妙药,那刘公子喝完之后,脑子都比之前清醒了不少。
他的父亲刘侍郎之前一直劝他去考功名,公主才能看得上他,刘公子却听不进去,喝了那碗米汤之后居然就想通了,真是神仙手段。
“好啊。”皇帝笑了起来,他拍了拍手,“这下刘侍郎再不怕他的儿子为了昭华寻死觅活,这也算是因祸得福了。还是国师有功,解决了一桩麻烦事。”
皇帝心情愉悦,又点了几样奇珍异宝,让大太监去开库房,作为赏赐,等会儿送到国师的住处去。
“若刘侍郎的儿子将来真考取了功名,看在他对昭华一往情深的份上,让他做昭华的驸马也未尝不可。”皇帝笑了笑,“国师觉得如何呢?”
原本站立在皇帝身侧,如同一颗笔直的松柏一样,岿然不动的许怀鹤突然往旁边走了一步,抬起双手,对着皇位上的人深深一拜,袖口的白鹤跟着扇动翅膀,似乎要脱离这方寸之地,飞向白云之中。
“臣以为不妥。”
皇帝的神色慢慢沉了下去。
许怀鹤没有起身,他面无表情地盯着面前羊绒的地毯,语气没有丝毫起伏,仿佛在诉说一件和自己丝毫无关,但又是既定事实的事情:“昭华公主和刘公子两人八字不合,刘公子这次绝食,差点丢了性命,就是刑克的结果。”
“昭华公主命格华贵,刘公子也有自己的造化,但却压不住也配不得公主殿下。若是强行将两人凑成一对,刘公子恐有性命之忧。”
许怀鹤知道这宫中的耳目遍布,他现如今说的话,不出一个时辰,就会传到想要知道的人耳朵里。
如果刘侍郎知道自己的独子要是再接触公主殿下,想要尚公主,就会有性命之忧,必定会比之前更加严厉管教独子,从此断了刘公子的心思。
再者,结亲不是结仇,但凡老皇帝还有一丝理智,就不会强行给这两人赐婚,让户部侍郎寒了心,也让其他大臣心生警惕,动摇忠心。
果然,在听完许怀鹤的话之后,皇帝的脸色恢复如常,不辨喜怒,但他似乎是有些疲倦了,捏了捏眉心,对着许怀鹤摆了摆手:“好了,朕知道了,此事不便再提。既然昭华让你过去,你就先去吧,让昭华身子早些好起来。”
“臣遵旨。”许怀鹤说完之后缓慢起身,转身离开了大殿。
他走起路来步履稳健,却又轻盈无比,衣袂飘飘,黑与白在他的身上交织出玄妙的感觉,小太监跟在后面出了大殿,看着国师远去的背影,恍惚间觉得自己当真看见了一只清高孤傲的仙鹤。
“去把那套印着仙鹤的茶具拿出来。”
容钰抬手摸了摸自己的水滴白玉耳坠,微微偏头,对着站在身侧的桂嬷嬷轻声吩咐道。
虽然对许怀鹤的了解不多,但容钰也知道,这位国师大人上辈子以爱鹤出名,在被父皇赏赐了一座国师府后,竟然命人将原本的园林造景全部拆去,为他搜罗来的那十几只白鹤单独建了一汪池水,假山林立,让那些白鹤能够自由自在地生活。
不光如此,许怀鹤的衣物上也时常有鹤形的绣纹或者图案,对鹤的喜爱人尽皆知。
既然容钰下决心要攀附许怀鹤这位清
心寡欲的高岭之花,也就必然要投其所好,至少这第一面,要给对方留下足够好的印象才行。
听完容钰的话,桂嬷嬷欲言又止,但最后还是应了声,亲自带小丫鬟们去库房将那套茶具找了出来,仔细清洗干净,摆在了茶桌上。
因为还病着未能痊愈,容钰的脸色略有苍白,她看着手镜中的自己轻轻皱了皱眉,正准备再让侍女给自己的双颊涂一层胭脂,就听见门外的侍女匆匆赶来:“公主殿下,国师大人到了。”
容钰立刻放下手镜,起身往前走了两步,准备亲自迎许怀鹤进来。
但她又忽然定住了步伐,意识到如今不比以后,许怀鹤还没有权势滔天,以现在的身份,该是许怀鹤主动进来拜见她,向她行礼才是。
于是容钰又缓缓坐了回去,略有些紧张地再摸了摸自己的耳坠,带粉的指尖也如同白玉一样美。
旁边,桂嬷嬷将她的动作和神色尽收眼底,再回想公主前夜醒来后,突然喊的那声名字,心里惊了惊,一个大胆的猜测浮上心头。
外面的脚步一声比一声更近,容钰的心跳也一声比一声更重。她又回想起了上辈子死后,看到的端坐皇位之上的许怀鹤,心脏快要蹦出嗓子眼儿,几乎坐不住。
“臣许怀鹤,拜见公主殿下。”
清冽的嗓音响起,容钰猛地回神,抬眼看向了来人。
许怀鹤收了伞站在门前,对着她微微弯腰一拜,白衣胜雪,鹤底纹的长袍被风雪一吹,和发带一起轻轻飘了起来,端的是一副仙人姿态,好像下一秒就要乘风而去,不属于这人世间,更无意沾染红尘和世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