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林靖摸摸她的头发,继续念,“南安……野牛,高丈余……”
贺梅:“牛肉真的很好吃,你们这里只让拿来耕田,不然定要给你做些尝尝。”
平日里用来了解人间风物的书籍,在一个厨子眼里,竟成了这样的解读。林靖顿了顿,“猫,目晶暮圆,及午竖敛如綖。其鼻端常冷,唯夏至一日暖……”
贺梅:“能写出这样详细描述的人,一定很爱猫,每天都要摸摸猫猫吧?不然怎么知道猫猫鼻子的温度?
说起来,郑氏粮铺的掌柜就是个猫奴。不单单给那只橘猫彩礼聘书,平日里,若是有人问及时辰,他就会唤声‘狸奴’,通过它瞳孔的形状给客人报时……最早有一句诗,‘有熊有罴,有猫有虎。’”
终归不是什么都能被她扯到吃食方面,林靖凤眸含笑,“梅梅可知,《礼记》、《诗经》所迎之‘猫’,皆非此猫。”
贺梅来了点兴致,等了半天,却没有等到他说后续。她蓦然睁开眼睛,无师自通地仰起头来,啄啄林靖的唇瓣,“报酬已付,您请继续。”
林靖喉结微动,“其出西方天竺,三藏和尚携归护经,以防鼠啮,自此遗种,故而彼猫非此猫。”
“和尚养猫猫?”脑补了一番画面,贺梅被萌到了。
林靖:“千岁燕……”
贺梅:“燕子和大雁同音,后者却成为忠贞不渝的象征。金元裕之曾写诗句来赞颂失去伴侣的大雁。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这一段,当年我别提有多喜欢了。林晶晶,若是有一天我意外死了,你可千万别那么傻……”一定要好好活着。
后面的话还没说出口,素日里对贺梅极有耐心的林靖捏住她的下巴,给了她一个缠绵悱恻的深吻。
晚云散却,夜空似琉璃那般澄净通透。一双仙鹤相互依偎,陷入甜蜜的美梦之中。
林靖为沉沉睡去的贺梅掖好被角,起身将灯花剪掉,独立风宵。仰首望月,琼钩西沉,静谧安详。悄然踱步,疏影横斜,意趣如昨。
不经意间,他看到院中摆着的菜缸,昨日小雪,那是梅妻特地腌制的冬菜。她畅言今年打算如何和他一同越冬的笑靥,在脑海间一闪而过。
患得患失,必将蹉跎韶华。正因世事无常,更需珍惜眼前时光。半晌,林靖轻笑一声,释然回房。
待身上的寒气彻底散却,他方才宽衣解带卧于被中,睡梦里的贺梅嗅到他的气息,闭着眼睛窝进他的怀中,端的熟稔至极。林靖爱怜地亲亲她蓬松的发顶,与她相拥而眠。
淫雨霏霏,多日不开,时而倾盆瓢泼,时而如烟似雾,某日竟还夹带了些零零星星的雪花。
黄昏时刻,红梅小筑的大门被人扣响。
“什么味儿啊?这么香!咱们可算是来着了。”苏起的声音隐隐可闻。
双立走上前来,将院门打开,“苏先生、黄……黄公夕安!”
“多日不见,小双立抽条不少。”黄文英轻笑道。
苏起胡乱揉了一把双立的头发,“你小子倒是眼利乖觉,一眼就瞧出武秀与昔日的不同来了。”
引两人朝院里走去,双立嘿嘿笑答,“是先生教得好。”
苏起也不客气,径直朝书房的方向走去,黄文英则站在院中,盯着那对仙鹤细细赏玩,似是已经出神。
双立连忙道,“苏先生,先生在厨房。”
闻言,苏、黄两人不约而同朝厨房走去。见到里面温情脉脉、郎情妾意的画面,苏起倒还好,黄文英的面上一时间难掩震惊。
贺梅回头,“你们俩要来,怎么不提前说一声?武秀是什么时候回来的?”
苏起:“虽是临时起意,可还是特意挑了饭点才来。以后你说话可得客气些,武秀金榜题名,官家亲命他到临江城北的霅溪任职。”
黄文英谦逊道:“哪里需要客气,一切如常便可。”
先去基层锻炼几年,然后高升?贺梅秒懂,随口恭维了几句。又问,“章大人怎么没来?”
苏起笑道:“为了喝上你们俩的喜酒,吉安拖延了相当一段时间,早就快马加鞭赶去京城述职了。”
黄文英:“还未谢过贺娘子昔日赠予的干粮和好彩头,在下来迟了,可还有喜酒喝?”
干粮,彩头?林靖停下手里的活计,借着同黄文英说话的机会,不着痕迹地打量他一眼,“自是有的,饭菜马上便好,烦请稍候片刻。双立,拜茶。”
双立奉命请苏起、黄文英去书房小坐,烹水煎茶,仔细伺候。过了两盏左右茶的功夫,他再次过来,唤两人移步餐厅用饭。
苏起用公筷为黄文英碗中添了一只鸽子腿,“武秀好久没有尝过贺梅的手艺,如今瑾之从旁协助,更是别有风味,不妨试试看。”
黄文英抿了口茶水,老神在在,“怀虚,你这话说得可不大对。”
他转头看向贺梅,“贺娘子可是和谁人合伙做起营生了?京中售卖的某些饮子、食物,与你的风格大同小异,在下一看便知是经贺娘子亲授。”
“瞧我这脑袋,忘记和你通信的内容了!”苏起佯装懊恼,拍拍脑袋,不耽误继续吃菜。
贺梅笑着点点头,“黄大人明察秋毫,堪比青天,正是如此。”
黄文英愣了愣,“较之以往,贺娘子的言辞似乎文雅不少。”而后又道,“京城繁华,食肆林立。乘鹤正店名不经传,入秋之后,不知怎地得了贵女们的青眼,逐渐为衙内、士大夫所知。
昔日与同门彼处应酬,饭菜甫一入口,在下便知是贺娘子的手笔。”
乘鹤正店的确是她和程全合伙开的连锁饭店,怪不得从某次开始,程家送来的流水激增,原来是不经意间小火了一把,财迷贺梅满意得唇角上翘。
苏起擦擦嘴巴,赞叹不已,“鸽肉鲜嫩,不腥不臊,蕈菇醇厚,回味无穷,尤其是这汤,鲜美非凡。可与这造型别致的陶锅有关?”
贺梅:“不愧是老饕,这是我特地定制的汽锅,把蒸汽通过中间的管道,直接送至锅盖。
使得其中一部分变成水滴落入锅中,进而保持锅内的高温,把食材的本味尽最大限度释放出来,汤自然是精华中的精华。”
黄文英:“贺娘子妙想奇思,胜过世间庖厨,瑾之真是好福气。这味用山药、白萝卜、莲藕制作的三白粥,颇具润燥敛阳之效,倒像是出自瑾之之手。”
双立抢答:“您只说对了一半,是梅姐姐潜心研究食疗,小有所成,想用此方。不过,这粥确实是先生亲手熬制的。”
“瑾之的身体?”苏起无声询问。
贺梅哭笑不得,对他回了个“没事,你放宽心。”的眼神。
送走访客,看到皿中泡着的羊肠数量,她默默咽了咽口水,“林晶晶,夫君,你三思。”
使用此物胜在不必喝药,却也降低了敏感程度。往日里林靖顾及她白日里辛劳,总是将她的感受放在首位,百般怜惜,极尽温柔,点到为止。若是顺遂己欲,便是这般情状。
为证年少身体壮,靖郎今夜化靖狼。贺梅苦哈哈捂着腰,情不自禁泪千行。
第110章 暮雪共白头
日月如同窗间过马, 气温一天冷过一天。冬季最宜养阴敛阳,却因贴身取暖,相互依偎更难节欲。两人新婚蜜月, 你侬我侬,夜里沐浴就成了在所难免的事情。
冬夜用起热水更显不便,贺梅体恤林靖, 想起账本上记载的那处温泉庄子, 不由得动了心思。安置好一窟鬼食肆并拙味楼的诸多事宜, 她便和林靖一起, 带上双立,举家搬去山阴嵊县小住几日。
仲任、伟平、灵运等诸多大家诞生于此,文人墨客、风流雅士亦曾游览挥毫。山阴人杰地灵, 林靖饱读诗书, 将各种故闻逸事信手拈来。
凭吊大禹陵寝,遥思远古治理大水的丰功;泛舟西施纱溪,追忆吴王卧薪尝胆的自励;伫足羲之石桥,怀想慷慨题字竹扇的潇洒……灵山秀水在故事的佐料下, 变得别有一番风味。
爬山探幽,远眺赏景, 夜游题诗, 踏月夜归。禅寺访僧, 喝茶聊天, 评叶品花, 坐而论书。最后就连昔日方空青写给贺梅游记中所提及的应天寺鳗井也不放过, 一家三口特地跑去细细验看, 日子过得好不快活。
傍晚时分, 夕阳缓缓坠入深海, 粉紫色的晚霞好似织女精心铺就,将天光海面晕染成梦幻的色泽。海风徐徐吹,圆月静静升,此情此景,仿佛置身于晶莹剔透的糖果屋,空气中也充盈满浪漫甜蜜的玫瑰色气体。
贺梅和林靖十指相扣,共同沐浴在落日余晖下,凝望着遥远的天际,难得一见地安静。她看海,他看她,脉脉温情寂然发酵。
贺梅倏然道,“林晶晶,那边是不是回来了艘渔船?也不知道他们打到什么鱼了,若是有好的,咱们等下就买一些?”
贺梅:“牛肉真的很好吃,你们这里只让拿来耕田,不然定要给你做些尝尝。”
平日里用来了解人间风物的书籍,在一个厨子眼里,竟成了这样的解读。林靖顿了顿,“猫,目晶暮圆,及午竖敛如綖。其鼻端常冷,唯夏至一日暖……”
贺梅:“能写出这样详细描述的人,一定很爱猫,每天都要摸摸猫猫吧?不然怎么知道猫猫鼻子的温度?
说起来,郑氏粮铺的掌柜就是个猫奴。不单单给那只橘猫彩礼聘书,平日里,若是有人问及时辰,他就会唤声‘狸奴’,通过它瞳孔的形状给客人报时……最早有一句诗,‘有熊有罴,有猫有虎。’”
终归不是什么都能被她扯到吃食方面,林靖凤眸含笑,“梅梅可知,《礼记》、《诗经》所迎之‘猫’,皆非此猫。”
贺梅来了点兴致,等了半天,却没有等到他说后续。她蓦然睁开眼睛,无师自通地仰起头来,啄啄林靖的唇瓣,“报酬已付,您请继续。”
林靖喉结微动,“其出西方天竺,三藏和尚携归护经,以防鼠啮,自此遗种,故而彼猫非此猫。”
“和尚养猫猫?”脑补了一番画面,贺梅被萌到了。
林靖:“千岁燕……”
贺梅:“燕子和大雁同音,后者却成为忠贞不渝的象征。金元裕之曾写诗句来赞颂失去伴侣的大雁。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这一段,当年我别提有多喜欢了。林晶晶,若是有一天我意外死了,你可千万别那么傻……”一定要好好活着。
后面的话还没说出口,素日里对贺梅极有耐心的林靖捏住她的下巴,给了她一个缠绵悱恻的深吻。
晚云散却,夜空似琉璃那般澄净通透。一双仙鹤相互依偎,陷入甜蜜的美梦之中。
林靖为沉沉睡去的贺梅掖好被角,起身将灯花剪掉,独立风宵。仰首望月,琼钩西沉,静谧安详。悄然踱步,疏影横斜,意趣如昨。
不经意间,他看到院中摆着的菜缸,昨日小雪,那是梅妻特地腌制的冬菜。她畅言今年打算如何和他一同越冬的笑靥,在脑海间一闪而过。
患得患失,必将蹉跎韶华。正因世事无常,更需珍惜眼前时光。半晌,林靖轻笑一声,释然回房。
待身上的寒气彻底散却,他方才宽衣解带卧于被中,睡梦里的贺梅嗅到他的气息,闭着眼睛窝进他的怀中,端的熟稔至极。林靖爱怜地亲亲她蓬松的发顶,与她相拥而眠。
淫雨霏霏,多日不开,时而倾盆瓢泼,时而如烟似雾,某日竟还夹带了些零零星星的雪花。
黄昏时刻,红梅小筑的大门被人扣响。
“什么味儿啊?这么香!咱们可算是来着了。”苏起的声音隐隐可闻。
双立走上前来,将院门打开,“苏先生、黄……黄公夕安!”
“多日不见,小双立抽条不少。”黄文英轻笑道。
苏起胡乱揉了一把双立的头发,“你小子倒是眼利乖觉,一眼就瞧出武秀与昔日的不同来了。”
引两人朝院里走去,双立嘿嘿笑答,“是先生教得好。”
苏起也不客气,径直朝书房的方向走去,黄文英则站在院中,盯着那对仙鹤细细赏玩,似是已经出神。
双立连忙道,“苏先生,先生在厨房。”
闻言,苏、黄两人不约而同朝厨房走去。见到里面温情脉脉、郎情妾意的画面,苏起倒还好,黄文英的面上一时间难掩震惊。
贺梅回头,“你们俩要来,怎么不提前说一声?武秀是什么时候回来的?”
苏起:“虽是临时起意,可还是特意挑了饭点才来。以后你说话可得客气些,武秀金榜题名,官家亲命他到临江城北的霅溪任职。”
黄文英谦逊道:“哪里需要客气,一切如常便可。”
先去基层锻炼几年,然后高升?贺梅秒懂,随口恭维了几句。又问,“章大人怎么没来?”
苏起笑道:“为了喝上你们俩的喜酒,吉安拖延了相当一段时间,早就快马加鞭赶去京城述职了。”
黄文英:“还未谢过贺娘子昔日赠予的干粮和好彩头,在下来迟了,可还有喜酒喝?”
干粮,彩头?林靖停下手里的活计,借着同黄文英说话的机会,不着痕迹地打量他一眼,“自是有的,饭菜马上便好,烦请稍候片刻。双立,拜茶。”
双立奉命请苏起、黄文英去书房小坐,烹水煎茶,仔细伺候。过了两盏左右茶的功夫,他再次过来,唤两人移步餐厅用饭。
苏起用公筷为黄文英碗中添了一只鸽子腿,“武秀好久没有尝过贺梅的手艺,如今瑾之从旁协助,更是别有风味,不妨试试看。”
黄文英抿了口茶水,老神在在,“怀虚,你这话说得可不大对。”
他转头看向贺梅,“贺娘子可是和谁人合伙做起营生了?京中售卖的某些饮子、食物,与你的风格大同小异,在下一看便知是经贺娘子亲授。”
“瞧我这脑袋,忘记和你通信的内容了!”苏起佯装懊恼,拍拍脑袋,不耽误继续吃菜。
贺梅笑着点点头,“黄大人明察秋毫,堪比青天,正是如此。”
黄文英愣了愣,“较之以往,贺娘子的言辞似乎文雅不少。”而后又道,“京城繁华,食肆林立。乘鹤正店名不经传,入秋之后,不知怎地得了贵女们的青眼,逐渐为衙内、士大夫所知。
昔日与同门彼处应酬,饭菜甫一入口,在下便知是贺娘子的手笔。”
乘鹤正店的确是她和程全合伙开的连锁饭店,怪不得从某次开始,程家送来的流水激增,原来是不经意间小火了一把,财迷贺梅满意得唇角上翘。
苏起擦擦嘴巴,赞叹不已,“鸽肉鲜嫩,不腥不臊,蕈菇醇厚,回味无穷,尤其是这汤,鲜美非凡。可与这造型别致的陶锅有关?”
贺梅:“不愧是老饕,这是我特地定制的汽锅,把蒸汽通过中间的管道,直接送至锅盖。
使得其中一部分变成水滴落入锅中,进而保持锅内的高温,把食材的本味尽最大限度释放出来,汤自然是精华中的精华。”
黄文英:“贺娘子妙想奇思,胜过世间庖厨,瑾之真是好福气。这味用山药、白萝卜、莲藕制作的三白粥,颇具润燥敛阳之效,倒像是出自瑾之之手。”
双立抢答:“您只说对了一半,是梅姐姐潜心研究食疗,小有所成,想用此方。不过,这粥确实是先生亲手熬制的。”
“瑾之的身体?”苏起无声询问。
贺梅哭笑不得,对他回了个“没事,你放宽心。”的眼神。
送走访客,看到皿中泡着的羊肠数量,她默默咽了咽口水,“林晶晶,夫君,你三思。”
使用此物胜在不必喝药,却也降低了敏感程度。往日里林靖顾及她白日里辛劳,总是将她的感受放在首位,百般怜惜,极尽温柔,点到为止。若是顺遂己欲,便是这般情状。
为证年少身体壮,靖郎今夜化靖狼。贺梅苦哈哈捂着腰,情不自禁泪千行。
第110章 暮雪共白头
日月如同窗间过马, 气温一天冷过一天。冬季最宜养阴敛阳,却因贴身取暖,相互依偎更难节欲。两人新婚蜜月, 你侬我侬,夜里沐浴就成了在所难免的事情。
冬夜用起热水更显不便,贺梅体恤林靖, 想起账本上记载的那处温泉庄子, 不由得动了心思。安置好一窟鬼食肆并拙味楼的诸多事宜, 她便和林靖一起, 带上双立,举家搬去山阴嵊县小住几日。
仲任、伟平、灵运等诸多大家诞生于此,文人墨客、风流雅士亦曾游览挥毫。山阴人杰地灵, 林靖饱读诗书, 将各种故闻逸事信手拈来。
凭吊大禹陵寝,遥思远古治理大水的丰功;泛舟西施纱溪,追忆吴王卧薪尝胆的自励;伫足羲之石桥,怀想慷慨题字竹扇的潇洒……灵山秀水在故事的佐料下, 变得别有一番风味。
爬山探幽,远眺赏景, 夜游题诗, 踏月夜归。禅寺访僧, 喝茶聊天, 评叶品花, 坐而论书。最后就连昔日方空青写给贺梅游记中所提及的应天寺鳗井也不放过, 一家三口特地跑去细细验看, 日子过得好不快活。
傍晚时分, 夕阳缓缓坠入深海, 粉紫色的晚霞好似织女精心铺就,将天光海面晕染成梦幻的色泽。海风徐徐吹,圆月静静升,此情此景,仿佛置身于晶莹剔透的糖果屋,空气中也充盈满浪漫甜蜜的玫瑰色气体。
贺梅和林靖十指相扣,共同沐浴在落日余晖下,凝望着遥远的天际,难得一见地安静。她看海,他看她,脉脉温情寂然发酵。
贺梅倏然道,“林晶晶,那边是不是回来了艘渔船?也不知道他们打到什么鱼了,若是有好的,咱们等下就买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