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赵承节不来上两句?”有好事者问道。
青衫男子自顾自地将手中那块松松软软的蓬糕吃完,这才好整以暇地道,“对镜画眉携手看,研墨题笺曰念郎。”
后面那人双手交叉,流畅承接,“夕临何漫长。”
“刚分开就这样想了?有点儿意思。”有人忖道。
候在旁边的笔者则将他们所说的话一一记录下来,送与讴者处。不多时,一曲众人共同填词的《破阵子》便被乐伶们演奏出来。
除此之外,宾客中还有人投壶或者是对弈。
繁弦急管,觥筹交错;清歌妙舞,推杯换盏。间或有哄笑声响彻夜空,显得格外奢靡。
画舫后厨中,贺梅做完最后一道菜后,用帕子擦干适才用香胰子洗净的双手,惬意地伸了伸懒腰。
画舫宴客厅中的欢笑之声,她在这里都听到了,想来今晚的饭菜还算成功。
贺梅悄声走至甲板上,在角落里安静地站了一会儿,侧耳倾听着伶人们演奏的乐曲。
一段紧促的大鼓声过后,杖鼓加入其中,古筝为君,作为主旋律,音调高亢而富有雅韵。琵琶嘈嘈切切,笙笛悠悠扬扬。品类之盛,超乎她原本的想象。
贺梅随意拽住一个陪侍的仆人,指指某个手中拿着一样怪莫怪样乐器的伶人,礼貌而客气地问他,“小哥,请问那个是什么乐器?”声音这般古朴绕梁,她还是第一次瞧见。
对方奇怪地看了她一眼,却还是继续答道,“是筚篥。”
原来如此。
不得不说,这次应邀前来为章西村承包宴席做菜,不仅制作的菜品方面,有了不小的突破,她也算是跟着开了不少眼界,增长了许多关于大越朝的见识。
小小的临江城便是如此,遥远的京城又该是何等的富贵迷人?怪不得严洄那般傲气,哪怕他的祖上普普通通过,如今也早已脱离了那个阶级。
贺梅只觉得自己此时,仿佛再一次触摸到了并行世界中,历史脉络的一角,看着属于大越朝的那些文人们写出良莠不齐的诗词。
时光如同滚滚江水,期间诸多风流人物层出不穷。
大浪淘沙过后,唯有经典隽永。
人自生下后便将热烈地奔赴向死亡,或早或晚。可只要期间也曾灿烂过,或许便已值得。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贺梅蓦然回看这句话,对它又有了新的理解。
后世而来的她,此时与所谓的古人们沐浴在同一轮明月之下,舒眉一笑。
第93章 月色听秋声
“贺娘子, 你这一支白玉簪子倒是别致。”在甲板角落处瞧见贺梅,悄然离席的章西村走上前来,同她打起招呼。
贺梅一怔, 下意识用手摸摸自己发间的玉簪,一双杏眼随之弯成月牙状。
贺梅恭维道:“章大人可是众星拱月般的人物,怎么跑到我这里来了?”
章西村轻咳一声, “酒水饮得多了, 频频更衣自然是在所难免之事。”
原来是尿频去上厕所, 回来的途中看见她了。
贺梅点点头, “可有什么说头?”。
章西村:“水头充足,白得近乎透明。质地细腻油润,有光泽隐隐于其间流动, 给人以柔和之感。
想来应是选取了山体间自然脱落, 又经溪水长年累月冲刷过的佳料,再择经验老道的匠人,精心琢磨制成。远非寻常坊市中可以轻易见到之物,十分难得。贺娘子是从何处得来的?”
贺梅:“是瑾之送给我的。”
章西村欣慰一笑, “我想也是。”
此语既了,贺梅也不知该同他再寒暄点儿什么, 顿时有些词穷。
正觉得有些尴尬的时候, 章西村望望天边的皓月, 忽然道, “贺娘子自远地而来, 可曾知晓男子赠予女子簪子的行为是为何意?”
贺梅闻言一怔, 忽然明白了些什么。她这样的, 总是想起一茬是一茬, 终归和他们这些大越朝土著的思维方式不太一样。
不过换位思考一下, 或许林晶晶就是仗着她反应不过来,根本不了解内里的含义,这才会像那盆栀子花那样,就那么什么也不说地送给她。
想到这里,她咬咬嘴唇,嗔喜参半。
章西村将她的这些反应尽收眼底,微笑颔首,“便是贺娘子想的那样。簪子赠予心上人,便是意喻着,那人欲与之结发成亲。应酬缠身,在下就不此处久留了。”
他同贺梅叉了叉手,本已经转过身去,却又回过头对她说道,“任期将尽,也不知临行之前能不能喝上你夫妇的喜酒。”
宾客们呼唤章西村的声音再次传来,贺梅目送着对方远去的背影,再次伸手摸摸自己头上的簪子。
“夫妇”。
再简短不过的两个字,却烫得她的双颊泛起红晕,就连呼吸也在顷刻间变得急促三分。
贺梅将胳膊放置在船舷之上,双手托腮,畅想着与林靖在一起后,生活将会变成何等模样。
一条小舟摇摇晃晃出现在画舫附近,几乎完全融入进了夜色之中,如果不是她眼尖,绝对便会把它给忽略过去。
湖水茫茫,夜雾荡荡。对于她这样的路痴来说,根本辨别不了那条小舟驶向的是何处方向。
林晶晶最爱舟游,若是这条小船前行的方向,恰好就是小孤山的位置,那么船上之人多半就会是他了。
或许是她这会儿太想他的缘故,这样的念头一旦升起,便如野草似地在她的心中蓬勃生长,完全失去了控制。
贺梅再次朝着那条小舟望去一眼,鬼使神差地问了附近的侍者一句:“请问你们的画舫里,有没有可以划出的小船?”
不过一盏茶的功夫过后,她坐在有专门的舟子划桨的小船甲板上,神情恍惚。
她只不过是随口那么一提,没想到居然还真有?!
后厨里,严洄好不容易暂时逃离了应酬的樊笼,兴冲冲地行至厨房,巡视一圈,却没有看到想象中的佳人。
他皱了皱秀气的眉毛,不由得出声问道,“晚宴的掌厨可在?”
“您是说贺娘子吧?适才已经乘着小舟回去了。”一个青衣厨子沉声答道。
朗朗夜空,皎皎明月,清风吹拂得近处的一棵榕树枝叶摇曳。倒映着两岸树木、远山和月色的湖水在船桨的拨弄下,发出一程又一程的潺潺水声,于沉浮间泛起瑰丽的色泽。
贺梅所在的小船很快便要追上先前的那艘小舟,行棹之人长身玉立,仅仅只是一个背影,便尽显写意风流。
像是感应到了她停驻在自己身上的视线,那人扭过头来,与贺梅对视一眼。原本淡漠疏离的目光在须臾间冰消雪融,盛满温润之色,就连嘴角也带上一丝清浅的笑意。
竟然真的是林靖!
贺梅一喜,不等舟子将船划得彻底与林靖所在的那艘齐头并进,便迫不及待地迈步过去。
稍显激动的动作使得小舟开始急剧晃动,她顿时便有些站立不稳。唯恐贺梅再一次大意落水,林靖不假思索便揽上了她的腰。
小舟逐渐恢复了平稳,贺梅同送她过来的舟子礼貌道完谢,这才仰头看向林靖,恍然发觉他一直在盯着自己看。
贺梅:“林晶晶,好巧!猜猜看?我是从哪里来的?”
林靖:“适才我经过的那条画舫?”
贺梅一惊:“你怎么知道?”
等到问完了,她又觉得自己在说废话,好在林靖不觉得有什么。
林靖:“途经之时,莫名受其吸引,想要朝它望去。”
原来他们两个那个时候便已经隔空对视上了,贺梅的心中顿时升起淡淡的喜悦,她情不自禁地摸了摸插在自己发间的玉簪。
“林晶晶,中元节后的某一天,你为什么要送这根簪子给我?装在那样难开的盒子里也就罢了,还不亲自拿给我。”
林靖目光柔软,“……”
贺梅耐心等待。
也许是她的执着打动了他,良久后,林靖凝视着寻仙湖粼粼的水面,淡淡道,“是我母亲在世的时候……特意给我赠予未来心上之人的。”
像是开启了什么机关一样,他以一种相当平缓的语调,继续说道,“盛放它的,本是一个绘有交颈鸳鸯的漆盒。”
贺梅紧紧盯着他,催促,“然后呢?”
林靖安抚性地摸摸她的头,竟是无师自通了摸头杀。他抿起嘴唇稍作停顿,而后垂下长长的睫毛,敛起内里完全不符合自己如今年纪的羞意。
林靖:“瑾之……本不欲将自己的心意告知梅梅。”
好一个我心里有你,可那与你无关。
好不容易逮住了他愿意开口的机会,贺梅哪里肯轻易就此结束?
她伸手重新抱抱林靖,怀着满腔诚意诱哄他,“能不能告诉我为什么?”
林靖将手中的船桨放下,朝着贺梅俯下头来。就在她以为他要吻过来的时候,隐忍而克制地将下巴放在了她的肩膀上。
青衫男子自顾自地将手中那块松松软软的蓬糕吃完,这才好整以暇地道,“对镜画眉携手看,研墨题笺曰念郎。”
后面那人双手交叉,流畅承接,“夕临何漫长。”
“刚分开就这样想了?有点儿意思。”有人忖道。
候在旁边的笔者则将他们所说的话一一记录下来,送与讴者处。不多时,一曲众人共同填词的《破阵子》便被乐伶们演奏出来。
除此之外,宾客中还有人投壶或者是对弈。
繁弦急管,觥筹交错;清歌妙舞,推杯换盏。间或有哄笑声响彻夜空,显得格外奢靡。
画舫后厨中,贺梅做完最后一道菜后,用帕子擦干适才用香胰子洗净的双手,惬意地伸了伸懒腰。
画舫宴客厅中的欢笑之声,她在这里都听到了,想来今晚的饭菜还算成功。
贺梅悄声走至甲板上,在角落里安静地站了一会儿,侧耳倾听着伶人们演奏的乐曲。
一段紧促的大鼓声过后,杖鼓加入其中,古筝为君,作为主旋律,音调高亢而富有雅韵。琵琶嘈嘈切切,笙笛悠悠扬扬。品类之盛,超乎她原本的想象。
贺梅随意拽住一个陪侍的仆人,指指某个手中拿着一样怪莫怪样乐器的伶人,礼貌而客气地问他,“小哥,请问那个是什么乐器?”声音这般古朴绕梁,她还是第一次瞧见。
对方奇怪地看了她一眼,却还是继续答道,“是筚篥。”
原来如此。
不得不说,这次应邀前来为章西村承包宴席做菜,不仅制作的菜品方面,有了不小的突破,她也算是跟着开了不少眼界,增长了许多关于大越朝的见识。
小小的临江城便是如此,遥远的京城又该是何等的富贵迷人?怪不得严洄那般傲气,哪怕他的祖上普普通通过,如今也早已脱离了那个阶级。
贺梅只觉得自己此时,仿佛再一次触摸到了并行世界中,历史脉络的一角,看着属于大越朝的那些文人们写出良莠不齐的诗词。
时光如同滚滚江水,期间诸多风流人物层出不穷。
大浪淘沙过后,唯有经典隽永。
人自生下后便将热烈地奔赴向死亡,或早或晚。可只要期间也曾灿烂过,或许便已值得。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贺梅蓦然回看这句话,对它又有了新的理解。
后世而来的她,此时与所谓的古人们沐浴在同一轮明月之下,舒眉一笑。
第93章 月色听秋声
“贺娘子, 你这一支白玉簪子倒是别致。”在甲板角落处瞧见贺梅,悄然离席的章西村走上前来,同她打起招呼。
贺梅一怔, 下意识用手摸摸自己发间的玉簪,一双杏眼随之弯成月牙状。
贺梅恭维道:“章大人可是众星拱月般的人物,怎么跑到我这里来了?”
章西村轻咳一声, “酒水饮得多了, 频频更衣自然是在所难免之事。”
原来是尿频去上厕所, 回来的途中看见她了。
贺梅点点头, “可有什么说头?”。
章西村:“水头充足,白得近乎透明。质地细腻油润,有光泽隐隐于其间流动, 给人以柔和之感。
想来应是选取了山体间自然脱落, 又经溪水长年累月冲刷过的佳料,再择经验老道的匠人,精心琢磨制成。远非寻常坊市中可以轻易见到之物,十分难得。贺娘子是从何处得来的?”
贺梅:“是瑾之送给我的。”
章西村欣慰一笑, “我想也是。”
此语既了,贺梅也不知该同他再寒暄点儿什么, 顿时有些词穷。
正觉得有些尴尬的时候, 章西村望望天边的皓月, 忽然道, “贺娘子自远地而来, 可曾知晓男子赠予女子簪子的行为是为何意?”
贺梅闻言一怔, 忽然明白了些什么。她这样的, 总是想起一茬是一茬, 终归和他们这些大越朝土著的思维方式不太一样。
不过换位思考一下, 或许林晶晶就是仗着她反应不过来,根本不了解内里的含义,这才会像那盆栀子花那样,就那么什么也不说地送给她。
想到这里,她咬咬嘴唇,嗔喜参半。
章西村将她的这些反应尽收眼底,微笑颔首,“便是贺娘子想的那样。簪子赠予心上人,便是意喻着,那人欲与之结发成亲。应酬缠身,在下就不此处久留了。”
他同贺梅叉了叉手,本已经转过身去,却又回过头对她说道,“任期将尽,也不知临行之前能不能喝上你夫妇的喜酒。”
宾客们呼唤章西村的声音再次传来,贺梅目送着对方远去的背影,再次伸手摸摸自己头上的簪子。
“夫妇”。
再简短不过的两个字,却烫得她的双颊泛起红晕,就连呼吸也在顷刻间变得急促三分。
贺梅将胳膊放置在船舷之上,双手托腮,畅想着与林靖在一起后,生活将会变成何等模样。
一条小舟摇摇晃晃出现在画舫附近,几乎完全融入进了夜色之中,如果不是她眼尖,绝对便会把它给忽略过去。
湖水茫茫,夜雾荡荡。对于她这样的路痴来说,根本辨别不了那条小舟驶向的是何处方向。
林晶晶最爱舟游,若是这条小船前行的方向,恰好就是小孤山的位置,那么船上之人多半就会是他了。
或许是她这会儿太想他的缘故,这样的念头一旦升起,便如野草似地在她的心中蓬勃生长,完全失去了控制。
贺梅再次朝着那条小舟望去一眼,鬼使神差地问了附近的侍者一句:“请问你们的画舫里,有没有可以划出的小船?”
不过一盏茶的功夫过后,她坐在有专门的舟子划桨的小船甲板上,神情恍惚。
她只不过是随口那么一提,没想到居然还真有?!
后厨里,严洄好不容易暂时逃离了应酬的樊笼,兴冲冲地行至厨房,巡视一圈,却没有看到想象中的佳人。
他皱了皱秀气的眉毛,不由得出声问道,“晚宴的掌厨可在?”
“您是说贺娘子吧?适才已经乘着小舟回去了。”一个青衣厨子沉声答道。
朗朗夜空,皎皎明月,清风吹拂得近处的一棵榕树枝叶摇曳。倒映着两岸树木、远山和月色的湖水在船桨的拨弄下,发出一程又一程的潺潺水声,于沉浮间泛起瑰丽的色泽。
贺梅所在的小船很快便要追上先前的那艘小舟,行棹之人长身玉立,仅仅只是一个背影,便尽显写意风流。
像是感应到了她停驻在自己身上的视线,那人扭过头来,与贺梅对视一眼。原本淡漠疏离的目光在须臾间冰消雪融,盛满温润之色,就连嘴角也带上一丝清浅的笑意。
竟然真的是林靖!
贺梅一喜,不等舟子将船划得彻底与林靖所在的那艘齐头并进,便迫不及待地迈步过去。
稍显激动的动作使得小舟开始急剧晃动,她顿时便有些站立不稳。唯恐贺梅再一次大意落水,林靖不假思索便揽上了她的腰。
小舟逐渐恢复了平稳,贺梅同送她过来的舟子礼貌道完谢,这才仰头看向林靖,恍然发觉他一直在盯着自己看。
贺梅:“林晶晶,好巧!猜猜看?我是从哪里来的?”
林靖:“适才我经过的那条画舫?”
贺梅一惊:“你怎么知道?”
等到问完了,她又觉得自己在说废话,好在林靖不觉得有什么。
林靖:“途经之时,莫名受其吸引,想要朝它望去。”
原来他们两个那个时候便已经隔空对视上了,贺梅的心中顿时升起淡淡的喜悦,她情不自禁地摸了摸插在自己发间的玉簪。
“林晶晶,中元节后的某一天,你为什么要送这根簪子给我?装在那样难开的盒子里也就罢了,还不亲自拿给我。”
林靖目光柔软,“……”
贺梅耐心等待。
也许是她的执着打动了他,良久后,林靖凝视着寻仙湖粼粼的水面,淡淡道,“是我母亲在世的时候……特意给我赠予未来心上之人的。”
像是开启了什么机关一样,他以一种相当平缓的语调,继续说道,“盛放它的,本是一个绘有交颈鸳鸯的漆盒。”
贺梅紧紧盯着他,催促,“然后呢?”
林靖安抚性地摸摸她的头,竟是无师自通了摸头杀。他抿起嘴唇稍作停顿,而后垂下长长的睫毛,敛起内里完全不符合自己如今年纪的羞意。
林靖:“瑾之……本不欲将自己的心意告知梅梅。”
好一个我心里有你,可那与你无关。
好不容易逮住了他愿意开口的机会,贺梅哪里肯轻易就此结束?
她伸手重新抱抱林靖,怀着满腔诚意诱哄他,“能不能告诉我为什么?”
林靖将手中的船桨放下,朝着贺梅俯下头来。就在她以为他要吻过来的时候,隐忍而克制地将下巴放在了她的肩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