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却没有想到,林靖认为自己看了她一个清白女儿家的身子,想要为她负责。
林靖说自己如今廿十有余,双亲早逝,已是快要做祖父的年纪。所幸至今尚未娶亲,身世清白,除却这处草庐,还有薄田几亩,希望贺梅不要嫌弃。
“你为何至今还未娶亲?”
贺梅不由为此感到好奇,古人不都是十几岁出头就要成亲的吗?林靖这样品貌皆佳的人,不应该到现在还单身。
林靖红着耳根,敛下长睫,攥拳至鼻下轻咳一声:“靖曾立志不婚不仕。隐居在此,有梅为妻,有鹤为子,足矣。”
贺梅从看到林靖的第一眼起,就对这个风姿绰约的男子怦然心动。如今虽然得知林靖未婚,甚至还是现代也少见的独身主义者,心中不可自抑地涌起一股喜悦。
林靖近乎完美地契合了贺梅对恋人的全部想象,但她还是十分冷静地拒绝了他的求娶。
她并非此间人士,他也并非真正爱她,就算她点头答应,这世间不过是又多了一对怨偶。
更何况,古代可没有什么好的避孕手法,她常年遭受痛经的苦楚,怕疼极了,生孩子什么的还是算了吧。
马上就到饭点了,贺梅借机向林靖提出为他做饭报答恩情的请求,林靖听完居然也微松了口气,点头同意了。
贺梅挽起袖子,信步走进林靖家的厨房,瞬间傻眼了。
米缸面缸几乎见底,蔬菜和肉食基本上没有,柴火也稀稀拉拉,做一顿饭勉强够用。
贺梅瞬间皱起了眉头,本以为林靖隐居在此,是个富家翁,现在看,实则家境清寒,一贫如洗。
她和林靖不过萍水相逢,他却为异世而来的她不遗余力地添置冬衣,甚至还收留了她。
林靖平时应该不太注重口腹之欲,以小窥大,可以知道他平日省吃俭用如苦行僧般,也不知道为她置办行头花去了多少银钱。
工作狂贺梅年年业绩全组第一,从未为钱发过愁,如今虽然成了黑户,但是她相信用自己的手段,一定能发家致富。
抛去那些宏大的理想,当务之急,是煮上一顿足以饱腹的菜肴。贺梅将梗米和干香菇分别淘洗干净泡进水中,拎起菜刀出了厨房。
期间路过那片殷红的梅园,贺梅看到林靖正拿着小刷子,神情专注地从红梅上扫掉其上素白的积雪到瓷瓮中。
贺梅虽然现在成了个爱在油烟堆里打滚的俗人,但是在当年青春期,可是实打实地文艺过。她小时有次去外婆家,电视机里恰好播放的,就是一片大雪白茫茫,一个翩翩浊世佳公子带着一众漂亮的女孩子在红梅林中赏雪吟诗。
那样写意风流的一幕给小贺梅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从此就开启了披床单背诗词的中二岁月,毕竟,谁年轻的时候没有写过几句酸诗?
为了更好地融入社会,贺梅长大后不再写诗,学会接受真实无趣的现实,却依旧喜欢穿汉服逛博物馆欣赏古之韵味。
此情此景,再次击中了贺梅那颗古早的少女心。红楼中妙玉招待宝玉,也是用这样殷殷红梅上收集得来的雪水煮茶。
贺梅是开心了,林靖却被她拿着菜刀的豪迈身影吓傻了。
贺姑娘为何如此剽悍行事?
【作者有话要说】
本章第八段引用白居易的诗句,特此标注。
本文部分料理操作来自作者本人经验,部分参考下厨房等网络软件,特此标注
第2章 连山觉笋香
林靖认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故而平日不爱多言语。只是见贺梅这个世外之人贸然间拎刀而出,他作为主人免不得张口询问其用意。
林靖的草庐建在小孤山,贺梅适才随他回家途中,曾在半坡看到有片茂密的竹林。当时还暗自忖道,古人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林靖这人果然也不例外。
冬笋金衣白玉,丰嫩鲜脆,食之神骨具清,是蔬中一绝,其雅致想来应与林靖其人相适。贺梅以此作答,在林靖愣怔中脚步轻快出了门。
小孤山是南方丘陵,峰不甚高,坡度平缓,虽有茂林修竹,但无大型猛禽凶兽。贺梅一人走在山间,也并不觉得害怕。
林靖家中实在清贫,她一个外来人有手有脚,也不好伸手向他要钱,自然只能从别的地方想食材。贺梅挖了不少冬笋装进背篓,又砍倒一株幼竹,将它拖回林靖家中。
林靖素日喜好清净,正端坐在檐下用红泥小火炉烹雪煎茶。
贺梅不知内情,有心在林靖面前显露自己能干,同他打了声招呼后,举止豪放地从他跟前拖竹而过。未曾知晓林靖嫌弃她弄出的噪音嘈杂难听,下意识皱起了眉头。
贺梅卸下背篓,手脚麻利地将拖回来的竹子剖成若干节,横向上侧开盖后冲洗干净。又把冬笋剥去金黄色的外衣,除掉老根切成寸段备用。再将浸泡过的米粒放入锅中,加适量的水。
小时候贺梅家中用的也是这种地火,生火对她来说并不算什么难事。
她把灶火升起,水烧开后几分钟将米捞出放入盆中。紧接着将事先备好的笋段下锅加盐焯水,去除涩味和多余的草酸钙。再顺手取下挂在梁上的腊肠切片,碗里泡发的香菇切丁,依次放入装有梗米的盆中。
这时恰好冬笋的火候到了,贺梅将淡黄色的笋段捞出沥干水份,取一部分切成丁,加入盆中搅拌均匀。再用勺子把盆中的混合物挨个装入事先准备好的竹筒,再盖上竹盖,放入笼中蒸熟。
紧接着另起锅烧热,下油,姜片煸香,倒入笋段至表面泛起微微的焦黄色。这时下冰糖、豆酱及少许盐调味翻炒。贺梅看准火候,加入半碗水,抽掉部分柴火,使得灶火转至小火,盖上锅盖焖五分钟左右后,将柴火再次填入炉灶,使火转旺,大火翻炒至汤汁收敛。
旁边小火炉上的那锅竹筒饭已经蒸熟,鲜香四溢,顺着烟囱传到室外。贺梅正用锅铲把锅中的晶莹透亮的冬笋盛到盘中,突然看见适才帮她买衣裳的小童不知何时趴在厨房门口探头探脑。
“好香啊!你在做什么好吃的?”
“竹筒饭、油焖冬笋,还有道冬笋汤,马上就好。”
贺梅自得一笑,手上动作不停,依次将笋丁、海米、火腿,豆酱加入水锅中。一边煮汤,一边问:“你叫什么名字?”
“双立,林先生特地为我取的。”
贺梅瞬间就懂了:“落花人独立,那么双立呢?好名字,他一定希望你能过得幸福不孤单。”
贺梅又问闻她所言开心甜笑的双立为何没有姓,才知他和她的情况差不多,也是林靖舟游时捡回家的外来户。
相同的经历使得两人说说笑笑间很快打成一片,一大一小齐心协力将午饭端到了餐桌。双立一改贺梅初见时的沉稳持重,哒哒哒地跑去请赏梅品茶的林靖过来用饭。
贺梅虽然自持厨艺数一数二,惯会赢得人心。可如今隔了几百年,在一个口味未知,以后她需仰仗鼻息生活的古人面前,很难不心生忐忑。
她走上前去,把林靖面前所置竹筒上面的盖子打开,露出里面漂亮的什锦米饭来。
淡黄色的笋丁、深棕色的香菇丁、深红色的腊肠同白色的梗米混杂在一起,配着碧青的竹筒,看着便令人食指大动。
林靖素日不好口腹之欲,却在举箸尝到贺梅所做饭食的瞬间,微微睁大了总是平静无波的丹凤眼。
竹筒饭舍碗以竹节盛饭,腊肠脱肥腻留醇香更增笋香,各食材搭配得宜,口味新奇惊艳。
林靖又举箸投向色泽油亮的油焖冬笋,滋味甚美。取勺品汤,鲜美妙绝。海米本是平日喂鹤的饲料,竟有如此之效!
林靖自持风度,心中虽然暗暗惊叹,面上用餐却依旧不疾不徐。
坐在他一旁的双立却一语道破真相,“先生虽未多言,可举箸的频次繁于常日不少呢!”
贺梅忙到现在,早已饥肠辘辘,闻言瞬间松了口气,这才有心情细品自己在古代所做的第一顿饭。
古代食材风味比现代的那些更显浓厚,其本味被掌握得怡的火候尽数烹出,不愧是她!
林靖频频举箸,多进了半碗米饭。双立先前在厨房小嘴叭叭不停,吃得头都不抬,偶尔陶醉地晃晃小脑袋,将小肚子吃得圆滚滚的,煞是可爱。
自己的手艺能卖得出去,贺梅虽然用饭不多,见此心中十分满意。她舍不得用童工,饭后主动将碗盘收拾干净,使得双立对她更加亲昵。
晚来天欲雪,又增几分寒。
古代可没有太多适合夜晚的活动,贺梅只好入乡随俗,准备安寝。
林靖的草庐共有三间,一为寝屋,二为书房,三为厨房。寝屋又分内屋和外屋,外屋较小,供小童双立居住勉勉强强,要贺梅睡在那张小床上,是断然没有可能的。
时值寒冬,林靖家中清贫,既不适合在地上打地铺,又着实没有多余的衾被给贺梅。也就是说,贺梅只能和林靖同床共枕。
林靖说自己如今廿十有余,双亲早逝,已是快要做祖父的年纪。所幸至今尚未娶亲,身世清白,除却这处草庐,还有薄田几亩,希望贺梅不要嫌弃。
“你为何至今还未娶亲?”
贺梅不由为此感到好奇,古人不都是十几岁出头就要成亲的吗?林靖这样品貌皆佳的人,不应该到现在还单身。
林靖红着耳根,敛下长睫,攥拳至鼻下轻咳一声:“靖曾立志不婚不仕。隐居在此,有梅为妻,有鹤为子,足矣。”
贺梅从看到林靖的第一眼起,就对这个风姿绰约的男子怦然心动。如今虽然得知林靖未婚,甚至还是现代也少见的独身主义者,心中不可自抑地涌起一股喜悦。
林靖近乎完美地契合了贺梅对恋人的全部想象,但她还是十分冷静地拒绝了他的求娶。
她并非此间人士,他也并非真正爱她,就算她点头答应,这世间不过是又多了一对怨偶。
更何况,古代可没有什么好的避孕手法,她常年遭受痛经的苦楚,怕疼极了,生孩子什么的还是算了吧。
马上就到饭点了,贺梅借机向林靖提出为他做饭报答恩情的请求,林靖听完居然也微松了口气,点头同意了。
贺梅挽起袖子,信步走进林靖家的厨房,瞬间傻眼了。
米缸面缸几乎见底,蔬菜和肉食基本上没有,柴火也稀稀拉拉,做一顿饭勉强够用。
贺梅瞬间皱起了眉头,本以为林靖隐居在此,是个富家翁,现在看,实则家境清寒,一贫如洗。
她和林靖不过萍水相逢,他却为异世而来的她不遗余力地添置冬衣,甚至还收留了她。
林靖平时应该不太注重口腹之欲,以小窥大,可以知道他平日省吃俭用如苦行僧般,也不知道为她置办行头花去了多少银钱。
工作狂贺梅年年业绩全组第一,从未为钱发过愁,如今虽然成了黑户,但是她相信用自己的手段,一定能发家致富。
抛去那些宏大的理想,当务之急,是煮上一顿足以饱腹的菜肴。贺梅将梗米和干香菇分别淘洗干净泡进水中,拎起菜刀出了厨房。
期间路过那片殷红的梅园,贺梅看到林靖正拿着小刷子,神情专注地从红梅上扫掉其上素白的积雪到瓷瓮中。
贺梅虽然现在成了个爱在油烟堆里打滚的俗人,但是在当年青春期,可是实打实地文艺过。她小时有次去外婆家,电视机里恰好播放的,就是一片大雪白茫茫,一个翩翩浊世佳公子带着一众漂亮的女孩子在红梅林中赏雪吟诗。
那样写意风流的一幕给小贺梅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从此就开启了披床单背诗词的中二岁月,毕竟,谁年轻的时候没有写过几句酸诗?
为了更好地融入社会,贺梅长大后不再写诗,学会接受真实无趣的现实,却依旧喜欢穿汉服逛博物馆欣赏古之韵味。
此情此景,再次击中了贺梅那颗古早的少女心。红楼中妙玉招待宝玉,也是用这样殷殷红梅上收集得来的雪水煮茶。
贺梅是开心了,林靖却被她拿着菜刀的豪迈身影吓傻了。
贺姑娘为何如此剽悍行事?
【作者有话要说】
本章第八段引用白居易的诗句,特此标注。
本文部分料理操作来自作者本人经验,部分参考下厨房等网络软件,特此标注
第2章 连山觉笋香
林靖认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故而平日不爱多言语。只是见贺梅这个世外之人贸然间拎刀而出,他作为主人免不得张口询问其用意。
林靖的草庐建在小孤山,贺梅适才随他回家途中,曾在半坡看到有片茂密的竹林。当时还暗自忖道,古人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林靖这人果然也不例外。
冬笋金衣白玉,丰嫩鲜脆,食之神骨具清,是蔬中一绝,其雅致想来应与林靖其人相适。贺梅以此作答,在林靖愣怔中脚步轻快出了门。
小孤山是南方丘陵,峰不甚高,坡度平缓,虽有茂林修竹,但无大型猛禽凶兽。贺梅一人走在山间,也并不觉得害怕。
林靖家中实在清贫,她一个外来人有手有脚,也不好伸手向他要钱,自然只能从别的地方想食材。贺梅挖了不少冬笋装进背篓,又砍倒一株幼竹,将它拖回林靖家中。
林靖素日喜好清净,正端坐在檐下用红泥小火炉烹雪煎茶。
贺梅不知内情,有心在林靖面前显露自己能干,同他打了声招呼后,举止豪放地从他跟前拖竹而过。未曾知晓林靖嫌弃她弄出的噪音嘈杂难听,下意识皱起了眉头。
贺梅卸下背篓,手脚麻利地将拖回来的竹子剖成若干节,横向上侧开盖后冲洗干净。又把冬笋剥去金黄色的外衣,除掉老根切成寸段备用。再将浸泡过的米粒放入锅中,加适量的水。
小时候贺梅家中用的也是这种地火,生火对她来说并不算什么难事。
她把灶火升起,水烧开后几分钟将米捞出放入盆中。紧接着将事先备好的笋段下锅加盐焯水,去除涩味和多余的草酸钙。再顺手取下挂在梁上的腊肠切片,碗里泡发的香菇切丁,依次放入装有梗米的盆中。
这时恰好冬笋的火候到了,贺梅将淡黄色的笋段捞出沥干水份,取一部分切成丁,加入盆中搅拌均匀。再用勺子把盆中的混合物挨个装入事先准备好的竹筒,再盖上竹盖,放入笼中蒸熟。
紧接着另起锅烧热,下油,姜片煸香,倒入笋段至表面泛起微微的焦黄色。这时下冰糖、豆酱及少许盐调味翻炒。贺梅看准火候,加入半碗水,抽掉部分柴火,使得灶火转至小火,盖上锅盖焖五分钟左右后,将柴火再次填入炉灶,使火转旺,大火翻炒至汤汁收敛。
旁边小火炉上的那锅竹筒饭已经蒸熟,鲜香四溢,顺着烟囱传到室外。贺梅正用锅铲把锅中的晶莹透亮的冬笋盛到盘中,突然看见适才帮她买衣裳的小童不知何时趴在厨房门口探头探脑。
“好香啊!你在做什么好吃的?”
“竹筒饭、油焖冬笋,还有道冬笋汤,马上就好。”
贺梅自得一笑,手上动作不停,依次将笋丁、海米、火腿,豆酱加入水锅中。一边煮汤,一边问:“你叫什么名字?”
“双立,林先生特地为我取的。”
贺梅瞬间就懂了:“落花人独立,那么双立呢?好名字,他一定希望你能过得幸福不孤单。”
贺梅又问闻她所言开心甜笑的双立为何没有姓,才知他和她的情况差不多,也是林靖舟游时捡回家的外来户。
相同的经历使得两人说说笑笑间很快打成一片,一大一小齐心协力将午饭端到了餐桌。双立一改贺梅初见时的沉稳持重,哒哒哒地跑去请赏梅品茶的林靖过来用饭。
贺梅虽然自持厨艺数一数二,惯会赢得人心。可如今隔了几百年,在一个口味未知,以后她需仰仗鼻息生活的古人面前,很难不心生忐忑。
她走上前去,把林靖面前所置竹筒上面的盖子打开,露出里面漂亮的什锦米饭来。
淡黄色的笋丁、深棕色的香菇丁、深红色的腊肠同白色的梗米混杂在一起,配着碧青的竹筒,看着便令人食指大动。
林靖素日不好口腹之欲,却在举箸尝到贺梅所做饭食的瞬间,微微睁大了总是平静无波的丹凤眼。
竹筒饭舍碗以竹节盛饭,腊肠脱肥腻留醇香更增笋香,各食材搭配得宜,口味新奇惊艳。
林靖又举箸投向色泽油亮的油焖冬笋,滋味甚美。取勺品汤,鲜美妙绝。海米本是平日喂鹤的饲料,竟有如此之效!
林靖自持风度,心中虽然暗暗惊叹,面上用餐却依旧不疾不徐。
坐在他一旁的双立却一语道破真相,“先生虽未多言,可举箸的频次繁于常日不少呢!”
贺梅忙到现在,早已饥肠辘辘,闻言瞬间松了口气,这才有心情细品自己在古代所做的第一顿饭。
古代食材风味比现代的那些更显浓厚,其本味被掌握得怡的火候尽数烹出,不愧是她!
林靖频频举箸,多进了半碗米饭。双立先前在厨房小嘴叭叭不停,吃得头都不抬,偶尔陶醉地晃晃小脑袋,将小肚子吃得圆滚滚的,煞是可爱。
自己的手艺能卖得出去,贺梅虽然用饭不多,见此心中十分满意。她舍不得用童工,饭后主动将碗盘收拾干净,使得双立对她更加亲昵。
晚来天欲雪,又增几分寒。
古代可没有太多适合夜晚的活动,贺梅只好入乡随俗,准备安寝。
林靖的草庐共有三间,一为寝屋,二为书房,三为厨房。寝屋又分内屋和外屋,外屋较小,供小童双立居住勉勉强强,要贺梅睡在那张小床上,是断然没有可能的。
时值寒冬,林靖家中清贫,既不适合在地上打地铺,又着实没有多余的衾被给贺梅。也就是说,贺梅只能和林靖同床共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