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海美食博主在七零 第48节
  之后就是于越和于知乐。
  “小昭,过来量尺寸做衣服。”于知乐朝他招手。
  陈昭用衣摆擦干手,向张文心走去。
  距离她还有一小段距离时,他突然停下,张手跳到她的面,背对着她。
  “幼稚。”张文心翻了个白眼。
  陈昭嘻嘻一笑,回头做了个鬼脸:“我比你小,幼稚点怎么了?”
  张文心啧了一声,用力拧住他手臂的肉,直到他痛得哇哇大叫才松手。
  两人笑闹着,量了大几分钟,张文心才把软尺递给于知乐。
  温热的指尖落在肩膀两侧,周岳生一怔。
  于知乐给张文心报了肩宽的数值,绕到他身前,用软尺环住他的脖子,指尖无意中扫过他的喉结。
  周岳生听她的指令,站直,抬手,视线没离开过她的脸。
  不足两拳的距离让他的呼吸变得很轻。
  于知乐的一举一动像放慢了十倍,让他清晰地感受到软尺从背部滑落的轨迹。
  张文心突然拔高的声音让他蓦然回神,慌忙垂下眼。
  “葛泰,你什么时候到的?我们这快量好了,你先进来坐。”张文心大声招呼,接着毫不客气地给了陈昭一巴掌,“去倒杯水,赶紧的。”
  陈昭嘟囔了几句,认命地往放了茶壶的桌子走。
  “不用了,我不渴。”葛泰趁着脸。
  见他来了,于知乐也不磨蹭着逗周岳生玩了,把其他数值报给张文心,让陈昭到厨房取一包海石花和一小坛蟹酱。
  她转身回屋拿布料和备好的钱。
  “这是尺寸,可不能丢了。”张文心撕下记录的纸,随意折叠两下就递给葛泰,“我小姑住在——”
  “我知道,纺织厂家属楼旁边的十八巷,巷尾东边的院子。”葛泰打断她的话,流利地背出地址。
  紧接着,他立刻解释:“我帮张奶奶送过东西啊。”
  “这样啊,辛苦了。”张文心并不意外。
  葛泰骑着大队部的自行车来的,车把一左一右都挂了东西。
  “你现在要回家吗?要不要一起走?”他问张文心。
  张文心原本计划留到傍晚继续学做菜,突然想起什么,双眼发亮地盯着葛泰,猛地点头。
  “乐乐,我先走了,明天见。”她探身进院子打了个招呼。
  张文心站在葛泰身侧,葛泰推着车与她保持相同步伐频率。
  “葛泰,我要干一件大事,非常需要你的支持。”她一脸严肃地说。
  葛泰端正身体,无意识间碰到车铃铛,打破了氛围。
  “噗哧。”张文心一秒破功。
  葛泰不着痕迹地舒了一口气,问:“什么事?”
  “我要和乐乐要成立副业组,第一步是去大集摆摊!做吃的!”
  张文心说得激情满满,葛泰却陷入沉默。
  “怎么?你也觉得我办不成事?”张文心失落地问。
  “我相信你一定可以。”葛泰语气坚定,而后解释自己沉默的原因,“我在想怎么样说服村里人,大家现在很抵触开设副业组。”
  中午那一顿,他在张家吃过于知乐做的菜,对她的厨艺有很清晰的认知。
  他并不担忧这个摊子的后续运作,难的是前期的落地。
  张文心一扫此前的失落情绪,盯着他:“有主意了吗?”
  “还没。”葛泰摇头。
  张文心倒没有失望,豪爽地拍了一下他的胳膊,说:“你是副队长,有你支持,我们的计划会顺利很多,主意我们慢慢想。”
  “好。”葛泰捏紧车把。
  张文心豪心壮志道:“我和乐乐一定会尽全力发展副业,让我们村成为海县最有名的副业村。”
  “嗯,我信你。”葛泰侧过脸去看她。
  他记得,她十五岁立志
  考去省城一中的时候,神情也这么坚定,然后她做到了。
  两人在岔路分开,葛泰目送她进了张家院子,才骑车往镇上的方向去。
  于家小院里,于知乐摩挲着口袋里的管子。
  思索再三,她趁着于越低头运算的间隙,直接把复原液倒入于越的水杯里,晃匀。
  复原液掺入凉水,变成无色,散发出淡淡的青草香味。
  这味道,闻起来让人觉得神清气爽。
  随后,她若无其事地回到竹摇椅,捧起笔记本记录她关于副业组发展的想法。
  整个过程被周岳生看在眼里,他装作不知,低头把玩陈昭送的钢笔。
  第46章
  晚霞缀在天边,让云层沐浴霞光。
  于知乐放下本子,伸了个懒腰,打开直播。
  今晚吃鲅鱼饺子和辣炒牛眼螺,都是费时间的菜,需要提前做饭。
  于知乐让陈昭去割些韭菜,陈昭二话不说提着竹篮出门。
  江上清半个月前与牛棚的人轮换,如今还在邻村清水渠,菜园都是他的爷爷在管。
  “江爷爷,我摘点菜。”陈昭喊停正在浇水的江河。
  江河弯腰放下水瓢,气色比刚修完牛棚回村的时候好多了。
  牛棚的菜园种类很丰富,像提前设计过一般,各种蔬菜塞满菜园子,拥挤但不显得累赘。
  陈昭边割韭菜边与他聊天,问起另外两个人的去处。
  目前牛棚只住了五个人,除去江家爷孙和陈昭,一个是省城农业大学的教授——夏江白,另一个则是来自京市的□□——赵成。
  “老夏担粪去堆料坑,老赵在屋里。”江河抬手掸去衣服的尘土,动作仍保留着从前的几分风骨。
  说着,屋内传出一阵剧烈的咳嗽声。
  “不去找江大夫看看?好像比昨晚更严重了。”陈昭抬头问。
  对此,江河颇为无奈:“老毛病,劝不动,他倔得很。”
  陈昭把旧镰刀条插入土里,拍掉手里的泥土:“等会我让江大夫过来瞧瞧。”
  接着,他起身去摘红辣椒,走出菜地。
  “嗯,他愿意听你的。”江河又开始浇水。
  瞥见墙边攀满绿藤的架子,他指了指,问:“现在是吃嫩黄瓜的季节,不摘些?”
  藤上的黄瓜翠绿翠绿的,有些底下的黄花还没掉。
  陈昭咧嘴一笑:“下次吧,今天吃鲅鱼饺子。”
  他一离开,牛棚又恢复一片死寂。
  陈昭回到小院时,于知乐正指挥着周岳生敲开大棒骨。
  刀背在棒骨的中段用力敲一下,再翻面在同样的位置敲一下,大棒骨就分成两半。
  两根骨头敲成四段,加入沸腾的水中,煮出浮沫后捞出,用温水冲洗干净,再加入锅里小火熬煮。
  陈昭今天的任务还是将肥瘦相间的猪肉剁碎,这是他花了大价钱从国营饭店的大厨手里买来的。
  “你去揉面。”于知乐又让周岳生去干新的活,从厨房探出头,“小越挑出牛眼螺的肉,用盐洗到没有黏液。”
  烫骨头前特意盛出了一盆沸水,一碗用来泡花椒水,剩余的泡干海带和黄豆。
  “姐,你对食疗有了解吗?”陈昭似不经意提起一般。
  于知乐正摊开鲅鱼,闻声抬头:“嗯?”
  “没,春天不是咳嗽多吗?突然想问问。”陈昭摸了摸鼻子,“不了解就算了,我随便问问的。”
  “对于老人的食疗法子,还是问专业的人比较好,江大夫医术不错。”于知乐意有所指。
  陈昭嗯嗯两声,继续剁肉。
  于知乐开始处理鲅鱼,去腮,剖开鱼腹,除掉内脏,洗净后从背部一分为二。
  陈昭好奇地盯着贴着刺的鱼肉,问:“好多刺,怎么取肉?”
  “用勺子刮,从鱼头往鱼尾刮。”于知乐边说边上手示范,“刮下来的肉检查有没有小刺,没有的话就用刀再剁碎些。”
  刮鱼肉是个细致活,她忙得没时间回复弹幕,好在观众也习惯了这种直播节奏。
  陈昭奋力剁肉的声音与于越敲螺壳的声音此起彼伏,增添几分趣味。
  剁好鱼肉放入木盆,分次加入花椒水搅拌,然后依次加入肉、油、蛋清拌匀。
  “馅黏在筷子上不掉就可以加韭菜了。”于知乐用筷子随意擓起一点,馅岿然不动,“加点盐和油,顺着同一个方向拌。”
  【为什么要同一个方向?】
  “一定要同一个方向吗?”
  观众与陈昭同时问出这个问题。
  于知乐停下手上的动作,回答:“不顺着一个方向的话,饺子馅会不成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