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她仅存的画面,是旁边5a级景区的亭台楼阁与湖光山色。
不得不说,虽然这里虽然不如景区那般一步一景,却别有一番趣味。
正值春末夏初,哪怕日头正高,也丝毫没有感觉到炎热,有的只是微风习习,轻风拂面,目之所及的是一片绿意。
两人走走停停,随后停在一个比较高的树荫处,选了一个长椅坐下。
邓绥俯身眺望,下面的草地上零零散散地坐着几个人,还有个中年人在摆摊卖风筝,她又仰头望向天空上正放飞的几只风筝。
此时,感觉到旁边有一股灼热的视线,她下意识回头看去,对上了何屿白目不转睛地目光。
何屿白着背包的手指微微收紧,面色却仍然不改,他漫不经心地嘀咕道∶“这里的风筝依然这么丑。”
随后,他光明正大地拿出背包里的相机,翻出以前拍的照片给她看∶“呐,你看,这些都是去年拍的,千奇又百怪,我估计都是在旁边那个摊子上买的。”
邓绥的眼睛被迫接受了很多形色各异的风筝,眉眼间不禁染上笑意,她收回视线,心里更是难得的放松。
“嗯,是有些丑。”
——看来,他确实没少来这里。
听出她语气里的打趣意味,何屿白轻舒了一口气,手里仍然紧紧拿着相机。
作为一个业余的摄影师,他的相机里好看的风景数不胜数,只不过这几年闲暇的时间不多,自己又没有多余的心情,所以拍出来合格的成片少之又少,今日却难得的很技痒。
只不过,他不知道今天有没有机会,拍到他想要留住的画面……
他眼睫颤了又颤,略有些心不在焉地垂下头,脑海中又回想起刚刚邓绥那双盛满盈盈笑意的眸子,心都跳得有些快。
……这是她回国后,他第一次看见她笑得那么开心。
再往回走时,已是傍晚时分,日落西斜,稀疏的阳光从两侧大树枝叶的缝隙里落下,光影细碎流动,清幽又安闲。
两人并肩而行,都没有说话,只是看着脚下蜿蜒的石子路,他们的影子几乎融为一体。
只有偶尔树叶沙沙的声音打破寂静,直到出了公园,气氛才逐渐热闹起来。
这里离学校很近,不远处就是一条小吃街,间或有两三个青涩的同学结伴而行,与他们擦肩而过。
邓绥站在车旁,目光微动,随即摊开手,指着那片小吃街∶“接下来,我们去哪里?”
何屿白看出她眼中的跃跃欲试,没有当即应允,而是瞥了一眼那边稀疏的人影,又看了眼时间。
这个时候,小吃店应该基本上都已经开门了。
“好吧。”他同样伸出手指,指了指那边,笑着道∶“我们去那里看看?”
邓绥欣然点头,率先迈开步伐∶“好。”
她很不擅长厨艺,因此在国外这些年,只得入先随俗,平素里也是吃西餐比较多,只是偶尔弄点简单的中餐改善口味。
如今看到这条小吃街,固然知道有些店铺不是口味多么好,她却还是非常想念。
何屿白哑然失笑,亦步亦趋地跟了上去。
11
第11章
◎若是重来一次,我还是会做出同样的决定。◎
窗外夜色渐浓,街灯悄然亮起,在酒店的玻璃上晕染出一团柔和的光晕,两侧的树枝静默而立,在墙上投下淡淡的暗色影子。
周楹正坐在靠近窗边的椅子上,目光专注地看着笔记本电脑的屏幕。
匆匆闪过窗外的夜景,放在键盘上敲打的手指逐渐停了下来,随后揉了揉酸涩的眼睛,将笔记本缓缓合上。
闭目养神片刻后,起身一把将厚重的窗帘拉上,而后心情愉快地坐在外间的沙发上,将对面墙上的投影仪打开。
不一会儿,却听到了刷卡开门的声音,用余光朝门口扫视一眼,果然看见邓绥的身影,她顿时将屏幕上正在播放的电影按了暂停,正儿八经地瞅过去。
室内太过昏暗,邓绥随手开了一盏落地灯,察觉到她的视线,一边低头换了鞋,一边问道∶“怎么不开灯?”
“这样看电影才有意境!知道你要回来,特地选择了3d电影模式。”见她一个人回来,周楹不由问道∶“怎么不请人上来坐一坐?”
对上周楹调侃的目光,邓绥有些不解其意,反倒投去疑惑地一瞥。
随即略显松散地在旁边的沙发上坐了下来,手指轻轻捏了两下脖颈,她浅描淡写地说∶“这么晚了,就让他回去了,这是在看什么?”
周楹啧啧称奇之余,识趣地转移了话题∶“行吧,我在看《拾荒少年》。”
抬头又摁了一下遥控,屏幕上原本停滞的红衣少年霎时间重新动了起来。
“诸天影视之前出品的动画电影,评分很高……我刚看了开头,感觉还可以。”
听见这个名字,邓绥的眼神瞬间变得复杂,她没再说话,跟着扭头看向了屏幕。
伴随着电影里人物动作以及场景的变化,屏幕的色彩也在不停变换,光照射到邓绥的面颊上,或明或暗,让人看不太清楚她的神情。
这部电影的播放时间说长倒也不算长,说短却也不算短,大概两个小时左右的时长,等到电影播放片尾曲时,周楹才关上了投影仪。
“好久没有这么原始地看过电影了。”眼见邓绥从这部电影开始放映就没怎么说过话,她询问道∶“阿绥,你觉得怎么样?”
邓绥与她四目相对,莞尔一笑∶“不错,很好看。”
“是吧。”周楹连连附和,感觉有些口渴,她给自己倒了一杯水,又跟邓绥说起自己翻看影片时从网上了解到的消息。
“据说制作这部电影之前,诸天影视已经濒临解散,根本没有多少资金来投入电影制作,里面的大部分动画都是公司的人自己做的。”
“当时又想赶着国庆档的时候上映,基本上每天加班到深夜,没想到上映一段时间这部电影爆了,短短几天就净赚了几千万,一下子就让公司起死回生,资金也缓冲过来了。”
邓绥把房间里的灯打开,室内霎时间变得明亮起来∶“这叫天时地利人和,可遇而不可得。”
说起来,虽然她早就看过剧本,也知道剧情走向,但由于种种原因,这还是她第一次看到成片。
抛却她心里的某些念头,只从电影的角度去评价,《拾荒少年》确实是一部很好的片子,整部电影节奏把握得当,几乎一气呵成,再加上经历曲折,又十分生动的人物形象,能爆火也是理所应当。
“确实,不光故事不错,题材也很新颖。”周楹这时仍有些意犹未尽地回忆着剧情,“至于画面,虽然有些特效看着略显粗糙,人物看起来却十分逼真。”
邓绥总结道∶“瑕不掩瑜。”
“对,就是这个意思!”周楹赞同地点头,“特别是电影的主角,那个拾荒少年,简直是栩栩如生,看得出来是用心制作的。”
那个红衣少年……
邓绥蛾眉微蹙,略有些出神。
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有时候动画制作,说白了也是在用色彩、元素、线条来勾勒画面,不同的人制作出来的动画往往也会有所差别。
她也是动画专业出身,当然能看出有些细微的不同。
甚至,由于对何屿白、时青泓等人太过熟悉,她甚至可以看出电影中哪些是何屿白的手笔,哪些又是时青泓的手笔。
而那个红衣少年,如果她预估不错的话,就是何屿白的风格。
见她若有所思,神情里似乎透露出些许失落,周楹联想到她之前的经历,忍不住脱口而出∶“阿绥,你有没有后悔当初出国的决定?”
——毕竟,如今诸天影视发展的如此之好,若邓绥当初没有选择出国,说不定这一切都会属于邓绥。
公司、地位、金钱……
后面的这些话虽然周楹没有说出来,邓绥却依然明白了她的言外之意。
她面色一怔,旋即唇角勾勒出一抹温和的笑容∶“没有什么后不后悔,那已经是既定事实。”
“况且,”她目光温和而坚定,“对于我来说,当时出国已经是最好的选择。若是重来一次,我还是会做出同样的决定。”
邓绥说得十分坦荡,没有丝毫逃避躲闪,周楹顿时心下一松。
邓绥又问∶“再者,我现在过得很差吗?”
周楹毫不犹豫地摇头,若是邓绥如今都算过得差,那她这样的岂不是……
这样想来,阿绥确实用不着她担忧。
她也有闲心来跟邓绥闲聊了∶“阿绥,你说现在怎么还没出《拾荒少年》第二部,第一部已经上映快三年了,第二部居然连制作的消息都没有,评论里催促的人不少,说实话,看完我都开始期待了。”
邓绥弯了弯唇角,没有回答,心里却知道周楹的期待至今仍是遥遥无期,毕竟第二部连剧本都没有,更别提制作、上映了。
不得不说,虽然这里虽然不如景区那般一步一景,却别有一番趣味。
正值春末夏初,哪怕日头正高,也丝毫没有感觉到炎热,有的只是微风习习,轻风拂面,目之所及的是一片绿意。
两人走走停停,随后停在一个比较高的树荫处,选了一个长椅坐下。
邓绥俯身眺望,下面的草地上零零散散地坐着几个人,还有个中年人在摆摊卖风筝,她又仰头望向天空上正放飞的几只风筝。
此时,感觉到旁边有一股灼热的视线,她下意识回头看去,对上了何屿白目不转睛地目光。
何屿白着背包的手指微微收紧,面色却仍然不改,他漫不经心地嘀咕道∶“这里的风筝依然这么丑。”
随后,他光明正大地拿出背包里的相机,翻出以前拍的照片给她看∶“呐,你看,这些都是去年拍的,千奇又百怪,我估计都是在旁边那个摊子上买的。”
邓绥的眼睛被迫接受了很多形色各异的风筝,眉眼间不禁染上笑意,她收回视线,心里更是难得的放松。
“嗯,是有些丑。”
——看来,他确实没少来这里。
听出她语气里的打趣意味,何屿白轻舒了一口气,手里仍然紧紧拿着相机。
作为一个业余的摄影师,他的相机里好看的风景数不胜数,只不过这几年闲暇的时间不多,自己又没有多余的心情,所以拍出来合格的成片少之又少,今日却难得的很技痒。
只不过,他不知道今天有没有机会,拍到他想要留住的画面……
他眼睫颤了又颤,略有些心不在焉地垂下头,脑海中又回想起刚刚邓绥那双盛满盈盈笑意的眸子,心都跳得有些快。
……这是她回国后,他第一次看见她笑得那么开心。
再往回走时,已是傍晚时分,日落西斜,稀疏的阳光从两侧大树枝叶的缝隙里落下,光影细碎流动,清幽又安闲。
两人并肩而行,都没有说话,只是看着脚下蜿蜒的石子路,他们的影子几乎融为一体。
只有偶尔树叶沙沙的声音打破寂静,直到出了公园,气氛才逐渐热闹起来。
这里离学校很近,不远处就是一条小吃街,间或有两三个青涩的同学结伴而行,与他们擦肩而过。
邓绥站在车旁,目光微动,随即摊开手,指着那片小吃街∶“接下来,我们去哪里?”
何屿白看出她眼中的跃跃欲试,没有当即应允,而是瞥了一眼那边稀疏的人影,又看了眼时间。
这个时候,小吃店应该基本上都已经开门了。
“好吧。”他同样伸出手指,指了指那边,笑着道∶“我们去那里看看?”
邓绥欣然点头,率先迈开步伐∶“好。”
她很不擅长厨艺,因此在国外这些年,只得入先随俗,平素里也是吃西餐比较多,只是偶尔弄点简单的中餐改善口味。
如今看到这条小吃街,固然知道有些店铺不是口味多么好,她却还是非常想念。
何屿白哑然失笑,亦步亦趋地跟了上去。
11
第11章
◎若是重来一次,我还是会做出同样的决定。◎
窗外夜色渐浓,街灯悄然亮起,在酒店的玻璃上晕染出一团柔和的光晕,两侧的树枝静默而立,在墙上投下淡淡的暗色影子。
周楹正坐在靠近窗边的椅子上,目光专注地看着笔记本电脑的屏幕。
匆匆闪过窗外的夜景,放在键盘上敲打的手指逐渐停了下来,随后揉了揉酸涩的眼睛,将笔记本缓缓合上。
闭目养神片刻后,起身一把将厚重的窗帘拉上,而后心情愉快地坐在外间的沙发上,将对面墙上的投影仪打开。
不一会儿,却听到了刷卡开门的声音,用余光朝门口扫视一眼,果然看见邓绥的身影,她顿时将屏幕上正在播放的电影按了暂停,正儿八经地瞅过去。
室内太过昏暗,邓绥随手开了一盏落地灯,察觉到她的视线,一边低头换了鞋,一边问道∶“怎么不开灯?”
“这样看电影才有意境!知道你要回来,特地选择了3d电影模式。”见她一个人回来,周楹不由问道∶“怎么不请人上来坐一坐?”
对上周楹调侃的目光,邓绥有些不解其意,反倒投去疑惑地一瞥。
随即略显松散地在旁边的沙发上坐了下来,手指轻轻捏了两下脖颈,她浅描淡写地说∶“这么晚了,就让他回去了,这是在看什么?”
周楹啧啧称奇之余,识趣地转移了话题∶“行吧,我在看《拾荒少年》。”
抬头又摁了一下遥控,屏幕上原本停滞的红衣少年霎时间重新动了起来。
“诸天影视之前出品的动画电影,评分很高……我刚看了开头,感觉还可以。”
听见这个名字,邓绥的眼神瞬间变得复杂,她没再说话,跟着扭头看向了屏幕。
伴随着电影里人物动作以及场景的变化,屏幕的色彩也在不停变换,光照射到邓绥的面颊上,或明或暗,让人看不太清楚她的神情。
这部电影的播放时间说长倒也不算长,说短却也不算短,大概两个小时左右的时长,等到电影播放片尾曲时,周楹才关上了投影仪。
“好久没有这么原始地看过电影了。”眼见邓绥从这部电影开始放映就没怎么说过话,她询问道∶“阿绥,你觉得怎么样?”
邓绥与她四目相对,莞尔一笑∶“不错,很好看。”
“是吧。”周楹连连附和,感觉有些口渴,她给自己倒了一杯水,又跟邓绥说起自己翻看影片时从网上了解到的消息。
“据说制作这部电影之前,诸天影视已经濒临解散,根本没有多少资金来投入电影制作,里面的大部分动画都是公司的人自己做的。”
“当时又想赶着国庆档的时候上映,基本上每天加班到深夜,没想到上映一段时间这部电影爆了,短短几天就净赚了几千万,一下子就让公司起死回生,资金也缓冲过来了。”
邓绥把房间里的灯打开,室内霎时间变得明亮起来∶“这叫天时地利人和,可遇而不可得。”
说起来,虽然她早就看过剧本,也知道剧情走向,但由于种种原因,这还是她第一次看到成片。
抛却她心里的某些念头,只从电影的角度去评价,《拾荒少年》确实是一部很好的片子,整部电影节奏把握得当,几乎一气呵成,再加上经历曲折,又十分生动的人物形象,能爆火也是理所应当。
“确实,不光故事不错,题材也很新颖。”周楹这时仍有些意犹未尽地回忆着剧情,“至于画面,虽然有些特效看着略显粗糙,人物看起来却十分逼真。”
邓绥总结道∶“瑕不掩瑜。”
“对,就是这个意思!”周楹赞同地点头,“特别是电影的主角,那个拾荒少年,简直是栩栩如生,看得出来是用心制作的。”
那个红衣少年……
邓绥蛾眉微蹙,略有些出神。
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有时候动画制作,说白了也是在用色彩、元素、线条来勾勒画面,不同的人制作出来的动画往往也会有所差别。
她也是动画专业出身,当然能看出有些细微的不同。
甚至,由于对何屿白、时青泓等人太过熟悉,她甚至可以看出电影中哪些是何屿白的手笔,哪些又是时青泓的手笔。
而那个红衣少年,如果她预估不错的话,就是何屿白的风格。
见她若有所思,神情里似乎透露出些许失落,周楹联想到她之前的经历,忍不住脱口而出∶“阿绥,你有没有后悔当初出国的决定?”
——毕竟,如今诸天影视发展的如此之好,若邓绥当初没有选择出国,说不定这一切都会属于邓绥。
公司、地位、金钱……
后面的这些话虽然周楹没有说出来,邓绥却依然明白了她的言外之意。
她面色一怔,旋即唇角勾勒出一抹温和的笑容∶“没有什么后不后悔,那已经是既定事实。”
“况且,”她目光温和而坚定,“对于我来说,当时出国已经是最好的选择。若是重来一次,我还是会做出同样的决定。”
邓绥说得十分坦荡,没有丝毫逃避躲闪,周楹顿时心下一松。
邓绥又问∶“再者,我现在过得很差吗?”
周楹毫不犹豫地摇头,若是邓绥如今都算过得差,那她这样的岂不是……
这样想来,阿绥确实用不着她担忧。
她也有闲心来跟邓绥闲聊了∶“阿绥,你说现在怎么还没出《拾荒少年》第二部,第一部已经上映快三年了,第二部居然连制作的消息都没有,评论里催促的人不少,说实话,看完我都开始期待了。”
邓绥弯了弯唇角,没有回答,心里却知道周楹的期待至今仍是遥遥无期,毕竟第二部连剧本都没有,更别提制作、上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