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之后的事情,小说也没有再写,严深看到这里,本来深夜该有的困意全消,他感叹书中人物悲惨的命运,放不下这个于沉月,还往后翻了好几章,又去网上搜了一搜,发现确实是戛然而止了。
严深想到这儿,不自主地叹了口气,善荣以为是王爷还在怪他,又跪了下来,不说话,头低着,身子在不自觉的打颤。严深知道,原身的脾气很差,善荣从小就跟在其身边,自然没少受罪,可原身已经不在了,在他刚刚自以为是的狩猎活动中滚下山坡摔死了,现在这副身子是自己的了。
亲自将善荣扶起,严深帮他理了理衣角,抖落掉上面沾着的灰尘,“这次的事是本王不对,不该不听你劝阻冒雨去后山打猎。”
“以前,本王待你不好,难为你跟我这么多年,还留在封地吃苦。以后本王会改,不会再像以前那样喜怒无常,拿你们奴才出气了。”
善荣到底还是个少年,听到以前嚣张跋扈的王爷这样说话,还亲自帮自己整理衣服,眼泪瞬间夺眶而出,呜咽着王爷的好,把鼻涕眼泪都抹在了衣服袖子上,全然把之前原身的恶抛在脑后。严深看他这样反倒是无奈地笑了,想来倒是很快得了个单纯且忠心的人。
严深看向窗外,外面是一片已经入了秋的景象,他明白,自己有可能再也回不去了,以前所经历的一切,他都必须讳莫如深,不再提起。
他转过头来,看着还红着眼的善荣,忍不住露出笑容,轻声问道,“善荣,你觉得,我们是不是很快就能回京了?”
第2章 回京
今年的秋天来得格外早,与封地的萧瑟凄凉不同,刚刚入秋,京城内却还是一副夏日才有的热闹景象,只是近日的街边多了些关于皇家的闲言碎语。
“听说,那于家的哥儿,本来要跟于太傅一起流放,结果皇上可怜他,把他留下来了,可惜被三皇子退婚。”路边一家包子铺的老板娘一边干活一边和客人闲聊,手上的活不停,这嘴里的话也不断,“三皇子如今正得皇上欢心,前几个月被派去南方赈灾,最近又将主持科考,告示都出了。”
“就是,虽说又被皇上赐了婚,说是赐给王爷,可到底不是养在京城的,说是正妻,可他这种戴罪之身,那王爷要是什么好人,还能轮得到他?”
“那个王爷被皇上留在封地这么久,想来也不会多受皇上的重视,虽然皇上宠爱先皇后,但也过去好多年了,宫里只见新人笑,哪见旧人哭,那个哥儿跟着他,以后说不定还要吃苦,听说皇上把他们家抄的干干净净,什么都没剩下,可怜一个哥儿独自留着京城。”
铺子里的顾客你一言我一语,只见本来排在人群后面的一个小丫头猛地冲上前,将手里的铜板没好气的扔在桌上,故意很大声地喊道,“你们是不是不要命了,天子脚下,议论皇子,只怕你们说错些什么,被有心人听去了,多少个脑袋都不够被砍的!”
众人听到这话,大部分都安静了下来,只剩下几个人还在自顾自地窃窃私语,小丫头也不管,跟老板娘要了两个肉包就转身离开。
只见那个小丫头故意绕远路,拐了好几个弯,才回身转进一座宅子,那宅子已经没了牌匾,内宅里的花草也几乎全部枯萎,虽然败落,但还算干净。
小丫头提着裙摆走进最里面的屋子,看见床上咳嗽的人这才红了眼眶,却又不敢落泪。她知道自家公子是受了苦的,老爷流放,自己被退婚,如今又要嫁给那本远在千里之外的王爷,公子在她每次出门前都交待她,不要与他人争吵,徒生事端,可这次她实在没忍住才会在街上与人辩驳两句。
“金珠……咳咳……你回来了。”床上的人坐起身子,金珠赶忙将手里的包子放在桌上,熟练地倒上一杯热水递了过去,这才暂时止住了咳嗽声。
那人纤细的手腕内侧,有一个浅红色的五瓣花胎记,那是每一个哥儿出生时就有的,就是这个印记,把哥儿和男子区分开来,有印记的哥儿,不能为官做宰,只能像女子一样,嫁给他人,相夫教子,甚至还有很多哥儿因为较差的生育能力而被夫家人羞辱。
“公子,你这身子……”金珠欲言又止,轻轻拍着于沉月的后背,“大夫都说,公子是忧思过度,这样对身子不好,公子你要放宽心才对。”
于沉月扯出一丝笑意,反过来安慰金珠,“你放心,我没事的。”随后抢在金珠说话之前,指了指她手中还冒着热气的包子,“你以前常说,食物还是要趁热吃才最好,凉了就不好吃了,既然买了包子,这些事就不要再想了,吃饭重要。”
金珠见状,只能作罢,将想说的话咽回肚子。主仆二人默默相对,一同吃着手里的包子,于沉月吃了两口就咳嗽起来,喝水也不见好,无奈放下了手中剩余的半个包子。
金珠也没办法,公子的病是心病,他们手里的钱不多,京城大夫收价贵,看了几次,于沉月便让她算了,以后不要去找了,说看不见效果,不如把钱省下来,金珠何尝不知道公子的心思,她可怜公子,他们出的钱少,只怕拿到的药也是偷工减料,万一公子落下病根,以后的路该怎么走才好?
她站在门后偷偷地抹泪,秋天到了,她不希望她家公子也如同秋天的落叶一般凋零。
严深此时正瘫坐在躺椅上,他已经很久没这么悠闲过了,即便是大学期间,也会为学生会和社团的事情不断奔波,大学毕业之后为了赚钱他更是拼命,可如今做了这个闲散王爷,每日除了与还留在自己身边的莫其康切磋武艺,就再没有任何让他心烦的事情了。
这莫其康是原身母家的人,算下来严深还要叫一声“舅舅”,两人年纪相仿,当年莫家家主不放心原身,求皇上让其陪在原身身边照应,一同读书写字,学习骑马射箭。
虽一同生活多年,但两人始终不太对付,那日就是因为一点琐事,两人吵的不可开交,原身不顾大雨去后山打猎,这才伤了脑袋。这下可吓坏了莫其康,严深看着对方的样子,知道他虽嘴上不饶人,但血浓于水,是真心待原身的,于是他先道了歉,而后也保证改进,这反而惹得莫其康不好意思起来,这些日子严深又毫无王爷架子,两人也逐渐缓和了关系,变得更加交心。
很快,京城的消息来了,和小说中一样,让严深这个淮王回京,皇上已经命人建了府,准备迎娶于家的哥儿过门。
莫其康看着和善荣高高兴兴一同收拾行装的严深,顿觉一股无力之感,他伸手拉住严深,用着他每年回去探亲时,那些长辈嘴里听来的口吻说道,“你这一摔,人是变得谦逊了不少,可是怎么感觉也变得呆傻起来?那个于沉月,他父亲是于太傅,是三皇子的太傅,现如今他可是你三弟不要的人,这门亲事怕是对你不好,我看回去之后你还是和皇上说几句软话,赶紧退了这门婚事。”
严深听完,非但不生气,倒笑了起来,顺手将收拾好的两个包裹交给善荣,揽着莫其康坐了下来,“我倒觉得挺好,那于沉月听说是有名的才子,想来父皇再怎么不喜我,也不会把不好的人嫁给我,至于他被退过婚这事,不是他的错,我也不在乎。”
莫其康见他这样想,便不再多言,走之前夸了他两句,说严深身上有了几分先皇后的影子,严深默然,随后便借着由头开口询问了些关于先皇后的事情。莫其康知道的不多,但人人都夸先皇后的好,他之前在家也经常听家里的长辈夸赞,也叹惜,好人不长命,先皇后离开的太早,成了皇帝的朱砂痣,所以以前对原身,这位二皇子也格外的疼惜,只可惜原身自己不争气,犯了大错被罚到此处。
严深回忆里关于先皇后的事情并不多,这位皇后离开的太早,原身的记忆很零碎,音容笑貌,都很模糊,但想来一定是位不可多得的佳人。
回京之路遥远,日夜兼程,也花了小半个月,严深不是第一次骑马,养好伤后没几天他就与莫其然再次进山打猎,熟悉这副身体,但没想到这次回京要让他在马背上颠簸这么久。他本以为自己只要坐在马车里看风景就行,奈何山路崎岖,马车摇摇晃晃,他几次被摇的头昏脑涨,干呕不止。
这次回京的马车也小,车内空气沉闷,他身上湿哒哒的,空气仿佛长了脚,拽住了他的衣襟不肯松手,莫其然笑他金贵,自掏腰包在路过的驿站里买了一匹快马,严深无奈,在驯服马匹和继续晕车之间,他选择了前者。
严深自觉已经驾驭了这副身体,他能骑马,能拉弓,能打猎,还能和别人过几招拳脚功夫,他知道,进京后不久就是秋猎,这是原书中原身和主角攻的第一次见面,他虽不在乎,但也不想在秋猎上出丑,原书中他会被一只猛虎惊的摔下马,他深知,若不想同书里写的一般,自然要精进些武艺。
终于是到了京城,看着那高耸的宫楼,严深快步下马,将缰绳交给从马车上下来的善荣,城门前的士兵恭敬地叫了一声“参见王爷”,随后一穿着华丽的妇人走上前来,那人年纪约四五十岁,但体态端庄,笔直的腰板,梳着宫人的发髻,在严深面前微微俯身。
严深想到这儿,不自主地叹了口气,善荣以为是王爷还在怪他,又跪了下来,不说话,头低着,身子在不自觉的打颤。严深知道,原身的脾气很差,善荣从小就跟在其身边,自然没少受罪,可原身已经不在了,在他刚刚自以为是的狩猎活动中滚下山坡摔死了,现在这副身子是自己的了。
亲自将善荣扶起,严深帮他理了理衣角,抖落掉上面沾着的灰尘,“这次的事是本王不对,不该不听你劝阻冒雨去后山打猎。”
“以前,本王待你不好,难为你跟我这么多年,还留在封地吃苦。以后本王会改,不会再像以前那样喜怒无常,拿你们奴才出气了。”
善荣到底还是个少年,听到以前嚣张跋扈的王爷这样说话,还亲自帮自己整理衣服,眼泪瞬间夺眶而出,呜咽着王爷的好,把鼻涕眼泪都抹在了衣服袖子上,全然把之前原身的恶抛在脑后。严深看他这样反倒是无奈地笑了,想来倒是很快得了个单纯且忠心的人。
严深看向窗外,外面是一片已经入了秋的景象,他明白,自己有可能再也回不去了,以前所经历的一切,他都必须讳莫如深,不再提起。
他转过头来,看着还红着眼的善荣,忍不住露出笑容,轻声问道,“善荣,你觉得,我们是不是很快就能回京了?”
第2章 回京
今年的秋天来得格外早,与封地的萧瑟凄凉不同,刚刚入秋,京城内却还是一副夏日才有的热闹景象,只是近日的街边多了些关于皇家的闲言碎语。
“听说,那于家的哥儿,本来要跟于太傅一起流放,结果皇上可怜他,把他留下来了,可惜被三皇子退婚。”路边一家包子铺的老板娘一边干活一边和客人闲聊,手上的活不停,这嘴里的话也不断,“三皇子如今正得皇上欢心,前几个月被派去南方赈灾,最近又将主持科考,告示都出了。”
“就是,虽说又被皇上赐了婚,说是赐给王爷,可到底不是养在京城的,说是正妻,可他这种戴罪之身,那王爷要是什么好人,还能轮得到他?”
“那个王爷被皇上留在封地这么久,想来也不会多受皇上的重视,虽然皇上宠爱先皇后,但也过去好多年了,宫里只见新人笑,哪见旧人哭,那个哥儿跟着他,以后说不定还要吃苦,听说皇上把他们家抄的干干净净,什么都没剩下,可怜一个哥儿独自留着京城。”
铺子里的顾客你一言我一语,只见本来排在人群后面的一个小丫头猛地冲上前,将手里的铜板没好气的扔在桌上,故意很大声地喊道,“你们是不是不要命了,天子脚下,议论皇子,只怕你们说错些什么,被有心人听去了,多少个脑袋都不够被砍的!”
众人听到这话,大部分都安静了下来,只剩下几个人还在自顾自地窃窃私语,小丫头也不管,跟老板娘要了两个肉包就转身离开。
只见那个小丫头故意绕远路,拐了好几个弯,才回身转进一座宅子,那宅子已经没了牌匾,内宅里的花草也几乎全部枯萎,虽然败落,但还算干净。
小丫头提着裙摆走进最里面的屋子,看见床上咳嗽的人这才红了眼眶,却又不敢落泪。她知道自家公子是受了苦的,老爷流放,自己被退婚,如今又要嫁给那本远在千里之外的王爷,公子在她每次出门前都交待她,不要与他人争吵,徒生事端,可这次她实在没忍住才会在街上与人辩驳两句。
“金珠……咳咳……你回来了。”床上的人坐起身子,金珠赶忙将手里的包子放在桌上,熟练地倒上一杯热水递了过去,这才暂时止住了咳嗽声。
那人纤细的手腕内侧,有一个浅红色的五瓣花胎记,那是每一个哥儿出生时就有的,就是这个印记,把哥儿和男子区分开来,有印记的哥儿,不能为官做宰,只能像女子一样,嫁给他人,相夫教子,甚至还有很多哥儿因为较差的生育能力而被夫家人羞辱。
“公子,你这身子……”金珠欲言又止,轻轻拍着于沉月的后背,“大夫都说,公子是忧思过度,这样对身子不好,公子你要放宽心才对。”
于沉月扯出一丝笑意,反过来安慰金珠,“你放心,我没事的。”随后抢在金珠说话之前,指了指她手中还冒着热气的包子,“你以前常说,食物还是要趁热吃才最好,凉了就不好吃了,既然买了包子,这些事就不要再想了,吃饭重要。”
金珠见状,只能作罢,将想说的话咽回肚子。主仆二人默默相对,一同吃着手里的包子,于沉月吃了两口就咳嗽起来,喝水也不见好,无奈放下了手中剩余的半个包子。
金珠也没办法,公子的病是心病,他们手里的钱不多,京城大夫收价贵,看了几次,于沉月便让她算了,以后不要去找了,说看不见效果,不如把钱省下来,金珠何尝不知道公子的心思,她可怜公子,他们出的钱少,只怕拿到的药也是偷工减料,万一公子落下病根,以后的路该怎么走才好?
她站在门后偷偷地抹泪,秋天到了,她不希望她家公子也如同秋天的落叶一般凋零。
严深此时正瘫坐在躺椅上,他已经很久没这么悠闲过了,即便是大学期间,也会为学生会和社团的事情不断奔波,大学毕业之后为了赚钱他更是拼命,可如今做了这个闲散王爷,每日除了与还留在自己身边的莫其康切磋武艺,就再没有任何让他心烦的事情了。
这莫其康是原身母家的人,算下来严深还要叫一声“舅舅”,两人年纪相仿,当年莫家家主不放心原身,求皇上让其陪在原身身边照应,一同读书写字,学习骑马射箭。
虽一同生活多年,但两人始终不太对付,那日就是因为一点琐事,两人吵的不可开交,原身不顾大雨去后山打猎,这才伤了脑袋。这下可吓坏了莫其康,严深看着对方的样子,知道他虽嘴上不饶人,但血浓于水,是真心待原身的,于是他先道了歉,而后也保证改进,这反而惹得莫其康不好意思起来,这些日子严深又毫无王爷架子,两人也逐渐缓和了关系,变得更加交心。
很快,京城的消息来了,和小说中一样,让严深这个淮王回京,皇上已经命人建了府,准备迎娶于家的哥儿过门。
莫其康看着和善荣高高兴兴一同收拾行装的严深,顿觉一股无力之感,他伸手拉住严深,用着他每年回去探亲时,那些长辈嘴里听来的口吻说道,“你这一摔,人是变得谦逊了不少,可是怎么感觉也变得呆傻起来?那个于沉月,他父亲是于太傅,是三皇子的太傅,现如今他可是你三弟不要的人,这门亲事怕是对你不好,我看回去之后你还是和皇上说几句软话,赶紧退了这门婚事。”
严深听完,非但不生气,倒笑了起来,顺手将收拾好的两个包裹交给善荣,揽着莫其康坐了下来,“我倒觉得挺好,那于沉月听说是有名的才子,想来父皇再怎么不喜我,也不会把不好的人嫁给我,至于他被退过婚这事,不是他的错,我也不在乎。”
莫其康见他这样想,便不再多言,走之前夸了他两句,说严深身上有了几分先皇后的影子,严深默然,随后便借着由头开口询问了些关于先皇后的事情。莫其康知道的不多,但人人都夸先皇后的好,他之前在家也经常听家里的长辈夸赞,也叹惜,好人不长命,先皇后离开的太早,成了皇帝的朱砂痣,所以以前对原身,这位二皇子也格外的疼惜,只可惜原身自己不争气,犯了大错被罚到此处。
严深回忆里关于先皇后的事情并不多,这位皇后离开的太早,原身的记忆很零碎,音容笑貌,都很模糊,但想来一定是位不可多得的佳人。
回京之路遥远,日夜兼程,也花了小半个月,严深不是第一次骑马,养好伤后没几天他就与莫其然再次进山打猎,熟悉这副身体,但没想到这次回京要让他在马背上颠簸这么久。他本以为自己只要坐在马车里看风景就行,奈何山路崎岖,马车摇摇晃晃,他几次被摇的头昏脑涨,干呕不止。
这次回京的马车也小,车内空气沉闷,他身上湿哒哒的,空气仿佛长了脚,拽住了他的衣襟不肯松手,莫其然笑他金贵,自掏腰包在路过的驿站里买了一匹快马,严深无奈,在驯服马匹和继续晕车之间,他选择了前者。
严深自觉已经驾驭了这副身体,他能骑马,能拉弓,能打猎,还能和别人过几招拳脚功夫,他知道,进京后不久就是秋猎,这是原书中原身和主角攻的第一次见面,他虽不在乎,但也不想在秋猎上出丑,原书中他会被一只猛虎惊的摔下马,他深知,若不想同书里写的一般,自然要精进些武艺。
终于是到了京城,看着那高耸的宫楼,严深快步下马,将缰绳交给从马车上下来的善荣,城门前的士兵恭敬地叫了一声“参见王爷”,随后一穿着华丽的妇人走上前来,那人年纪约四五十岁,但体态端庄,笔直的腰板,梳着宫人的发髻,在严深面前微微俯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