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这事儿是朝廷大事,自然是要交由朝臣商议的,其中有个建议占了上风,适龄的皇室女眷,唯有昭欢郡主一人。她不仅身份尊贵,且年岁与吐蕃赞普相仿,由她远嫁吐蕃,无疑是维系两国和平的最佳策略。
  就连退居幕后的太上皇,也对此事格外关注。他深知太后心慈,定然不舍得将自幼在身边长大的琼南郡主远嫁异邦。因此,太上皇特意将太后召至寝宫,语重心长地劝说了一番。
  话里话外,都暗示着琼南郡主作为皇室女,理应为国家安稳做出贡献,莫要因为其父的过往而心生怜惜,耽误了国家大事。
  朝廷和与吐蕃,这些年来虽偶有摩擦,但总体而言尚算相安无事。吐蕃赞普名义上接受朝廷的册封,是为藩属,但其境内握有精兵强将,且地势险峻,易守难攻。一旦两国交战,朝廷的军队未必能占到上风,这其中的利弊,朝臣们自然心知肚明。
  太后虽然心中万般不舍,琼南郡主自小便承欢膝下,感情深厚。但她也明白,在国家大义面前,个人的情感显得微不足道。为了朝廷的安稳,她纵有千般不愿,也只能将这份疼惜深深地埋藏在心底。
  此事在宫中渐渐传开,连年幼的嘉悦公主也听闻了一些风声。前几日,她偷偷跑到黛玉的寝宫,小脸上满是担忧与不安。
  “母后,琼南姐姐,真的要嫁到吐蕃去吗?”
  嘉悦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她小心翼翼地抬起头,偷偷觑着黛玉的神色,又悄声补充了一句:“是不是父皇母后不舍得我?毕竟……就只有我一个女儿。”
  黛玉心中一酸,将女儿柔软的小身子搂入怀中,轻轻拍着她的背脊,柔声安慰道:“你爹爹和我,自然是万分不舍得你远嫁的,更何况你年纪还小呢,这些事情还轮不到你来操心。”
  黛玉感觉到,怀里的嘉悦,娇小的身躯在微微发抖。片刻后,嘉悦的声音带着一丝怯意响起:“女儿觉得自己有些……有些自私,有些,有些坏。虽然女儿会同情琼南姐姐只怕要嫁到吐蕃去,但因不是自己要远嫁,也会心有余悸的庆幸。母后……女儿是不是很坏……”
  黛玉的心疼如同潮水般涌上来,紧紧地拥抱住女儿,在她柔软的发顶轻轻落下一吻。“傻孩子,私心是人之常情,人人都有。只因在这世道,人人想要活着,想要活得好。许多时候,路就是这么窄,容不得两个人并肩而行。每个人都有自私的一面,这是人的本性,正如野兽茹毛饮血是为了活下去,人也要挣命活下去。”
  她顿了顿,语气更加温和而坚定:“可孩子,人要是控制不住自己心中的私心与恶意,那就会沦为野兽,与禽畜无异。你今日能来问母后,说明你心中有善念,是个好孩子。”
  黛玉轻轻抚摸着嘉悦的脸颊,继续说道:“至于你琼南姐姐的事情,你父皇还在和前朝大臣们仔细商议,情况尚未定论,别太过担心。如今吐蕃那边还算安分,这事儿兴许还有转圜的余地。”
  如今琼南及笄,更多人都会朝着这个方向去想了,所以这会儿左江秋才直接问起来。
  黛玉看了看四周,也没有旁人,这才告诉左江秋:“这事儿不好说,你应该听说了,皇上让二舅舅到四川去了。”
  黛玉口中的二舅舅,是萧霆钧的亲舅舅乔雨山。当年东南沿海战事告捷,乔雨山将军功勋卓著,如今已是朝中屈指可数的常胜将军。
  左江秋不愧是将门出身,心思敏捷,一听这话,眼中立刻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语气中带着明显的震惊,却又刻意压低了声音:“皇上难不成打算对吐蕃用兵?”黛玉轻轻摇了摇头,神色凝重:“倒也没有那么严重,只是先试探试探。若是我们不答应联姻,看看对方的态度如何。”
  事实上,萧霆钧的心中确实暗藏着一丝以战止战的考量。如今正值吐蕃王室内部权力斗争激烈之时,各方势力暗流涌动,并不稳定。而且,他还听闻这两年吐蕃境内天灾不断,连年歉收,民生凋敝。若是吐蕃方面依旧像以往那般恃强凌弱,自视甚高,那或许便是一个彻底解决边境隐患的机会。
  左江秋忽然像是想到了什么,眼中闪过一丝了然的光芒:“难怪,我哥哥也被调去了西康。”左江秋的大哥,如今也已是朝中一位独当一面的青年将领。
  “只是,父皇那边还有些意见。”黛玉叹了口气,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如此重大的决策,萧霆钧自然不敢擅专,还是将自己的想法告知了太上皇。哪知太上皇听闻后,却对此颇为担忧,并不赞同萧霆钧的冒险之举。
  太上皇当时便将萧霆钧训斥了一番,语气严厉:“都是做了皇帝的人了,竟然还如此天真!琼南固然让人心疼,可一旦两国开战,边境百姓将遭受更加深重的苦难!你是去过东南的人,该知道战争之残酷,岂能轻易开启战端?”
  萧霆钧面对太上皇的斥责,神色恭敬,却依旧坚持自己的看法:“父皇,吐蕃一向不安分,只要他们兵强马壮,或者一旦中原王朝国力稍稍空虚,他们便会如同豺狼般前来烧杀抢掠,边境百姓深受其害。如今既然他们内部不稳,国力衰弱,倒不如趁此机会,彻底解决这个边境隐患,方能换来长久的安宁。”
  太上皇哪里不明白吐蕃的狼子野心,他们的确如同附骨之疽,一直以来都是朝廷边境不稳定的因素。可开战,绝非儿戏,一旦战事不利,后果不堪设想,牵连的将是无数百姓的性命和国家的根基。他深知其中的风险,因此才更加谨慎。
  只是黛玉没料到,及笄礼之后,琼南主动来拜见了黛玉。
  第324章 番外七、愿他日得酬乌哺(3)
  琼南这一次是单独来拜见黛玉的,行礼问安后,黛玉抬手示意她起身,目光温和地落在琼南身上。黛玉见她似乎有话要说,那双清澈的眼眸中带着一丝犹豫和忐忑,便心下了然,挥手示意紫鹃等贴身伺候的宫女都退了下去。
  琼南微微低着头,纤细的手指不安地绞着衣角,似乎在斟酌着如何开口。过了好一会儿,她才抬起头,鼓起勇气,声音带着一丝轻颤,却又带着一股坚定的意味:“皇后娘娘,我不怕的。”
  虽然皇后娘娘掌管后宫已经很好了,但吐蕃上书请求与中原王朝的事儿,皇祖母亲自叫了自己去。
  黛玉其实早已猜到了琼南此来的目的,多半是与吐蕃和亲之事有关。如今看着眼前这个温婉沉静的小姑娘,一双翦水秋瞳灵动而聪慧,却又在眼底深处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黛玉不禁想到了曾经的自己。初入贾府,寄人篱下,小心翼翼,那一段迷茫无助的时光,至今想来仍让她心中微微一痛。
  于是,黛玉缓缓伸出手,轻轻握住了琼南有些冰凉的小手,用温暖的手掌包裹住,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语气柔和而带着一丝怜惜:“傻孩子,别担心,事情还没定下来呢。你皇祖父和皇上一定会好好考虑的。”
  琼南却摇了摇头:“侄女儿知道,您和皇上都心疼我,不舍得让我嫁到那边去。但我自幼享受着如此金尊玉贵的生活,如今有个机会,能替朝廷、为百姓做点儿事,我很开心的。”
  “虽然,虽然心里也有些害怕。毕竟吐蕃那么遥远,听说他们的生活习惯和饮食,都和我们中原有着很大的不同。而且,去了那里,只怕这辈子都很难再见到皇祖父皇祖母,也见不到您和叔叔,还有嘉悦妹妹他们了。”
  她顿了顿,仿佛在给自己打气一般,又抬起头,目光中重新燃起一丝光亮:“可是,当年清嘉郡主为了朝廷的安稳,不也远嫁到了东南的小岛上去吗?她一个弱女子都能为了国家大义牺牲自己的幸福,我更是应该坚强起来,不能让疼爱我的长辈们失望。”
  听完琼南的话,黛玉就更心疼了。
  “我知道,咱们琼南是个好孩子。”黛玉的声音更加柔和,带着一丝赞赏和疼惜,“只是这一次的事情,并不仅仅是因为皇上心疼你。朝廷有朝廷的考量,你皇叔和你父皇他们,要顾全的是整个国家的安稳和百姓的福祉。”
  黛玉顿了顿,目光深邃了一些,继续说道:“这些异邦,一向是畏威而不怀德的。他们兵强马壮的时候,就如同豺狼虎豹一般,会来骚扰我们的边境百姓,抢掠财物,让我们边境的百姓苦不堪言。等到他们自己衰弱下来,无力抵抗的时候,才会想起我们中原王朝的富庶,想要通过联姻来寻求庇护,换取和平。”
  她轻轻叹了口气,继续道:“这样一个反复无常的地方,若是能够找到一个一劳永逸的法子,彻底解决边境的隐患,才是对我们中原百姓最好的交代。”黛玉看着琼南,语重心长地说道:“这些话,原本是前朝的一些旧事,不该告诉你这些。但既然你今天来了,而且如此懂事,那我就告诉你一些,你心里明白就好,不要因此而胡思乱想,给自己增加不必要的负担。”
  “但是琼南的这番话,我会转告给你叔叔。”黛玉告诉琼南不要有心理包袱,“就算朝廷和吐蕃真的打起来,也并不是因为你,而是你叔叔和朝廷的大臣们商议了,决定要这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