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父王年事已高,大哥无论是经验还是威望都还不足,得到中原王朝的认可,那么其他部族就算有心,也不敢和中原王朝硬碰硬。
  金佳珠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理郡王。毕竟对于她这样一个异族公主来说,成为皇后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而且通过短短两日的观察,她就已经清楚地意识到,太子和太子妃之间的感情深厚无比,他们夫妻恩爱,根本就没有自己能够插足的余地。
  再看看其他几位王爷,瑞郡王野心勃勃,显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诚郡王的妻子不仅出身将门,而且与太子妃关系亲密,这无疑会让自己在王府中的地位更加尴尬。
  相比之下,理郡王虽然看起来有些愚笨,但至少没有那么多的心机和算计。
  更重要的是,理郡王妃似乎是个自以为是的人,总是处处想要与太子妃一较高下。这样一来,自己如果能够进入理郡王府,说不定还有机会当上王妃呢。想到这里,金佳珠心中不禁涌起一丝期待。
  所以顺利成为理郡王侧妃后,对王妃葛夕佳的挑衅也好、讽刺也好,金佳珠的态度都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反正自己不放在心上,那么葛夕佳的语言就不能伤害到子。
  金佳珠目标明确,对于现在的她而言,说服理郡王别再想着皇位,才是最重要的。
  就目前几个皇子的形式分析,也不难得出结论——理郡王和皇位绝对是无缘的。
  首先,太子已经顺利坐上了太子之位,按照中原王朝天时地利的说法,那就是太子爷占了地利。
  其次,太子有一个聪明的妻子,宫中还有一个很有智慧的皇后娘娘帮着他,也就是人和,太子爷也占据了。
  最后就剩下天时。天时这个东西,实在不好推测。
  正所谓天时地利人和,此三者太子已然占据其二,单从目前的局势来观察,皇帝对于太子的表现亦是颇为满意。如此一来,太子能够顺利继承皇位,虽不敢断言有十足的把握,但至少也有八成的可能性。既然事已至此,那么理郡王又何必苦苦相争呢?
  然而,这其中的道理虽浅显易懂,但却不能过于直白地向理郡王阐明。毕竟,人皆有自尊心,若言辞过于直接,恐怕非但无法说服理郡王,反而会招致他的反感与厌恶,甚至可能引发不必要的冲突与矛盾。
  循序渐进,在日常生活中见机行事,才是金佳珠选定的上策。
  正是想睡觉就有人递枕头,这个枕头还是王妃葛夕佳亲手递上来的——她乱说话让皇帝都不满意了,直接将杨嬷嬷派到了理郡王府,来指导王妃学习规矩。
  金佳珠当然要赶紧表示自己这个异族来的侧妃,也想跟着学学规矩。毕竟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自己的认真和用心,对比葛夕佳的敷衍和反抗,那自然而然,就会让萧霆锋更讨厌葛夕佳了。
  果然,萧霆锋觉得,侧妃真的比王妃懂事太多了。
  “旁的妾身不好说什么,但王妃可不单单代表她自己,还代表了整个王府。”金佳珠趁机在萧霆锋面前,一副完完全全替王府和王爷考虑的样子,“如今您瞧,太子和太子妃,夫妻一体,多么收到皇上和皇后娘娘的喜欢,要是王妃继续这样下去,对王爷您,真是百害而无一利。”
  金佳珠不仅仅在萧霆锋身上下功夫,但凡有机会进宫,她还会去陪着徐淑妃说说话,她那个婆婆和葛夕佳之间,可谓是互相看不顺眼。
  这也是她的好机会。
  扮演一个孝顺的儿媳妇,其实不难,因为徐淑妃平日都在宫中,自己每次进宫,不管是吃的用的穿的玩的,绝对不能空手而去。
  面对徐淑妃的抱怨,该劝就劝,该附和还可以附和几句,一个深宫中闲的发慌的妇人,有人陪她说说话,甚至听她说说话,她就会挺开心的。
  得到了徐淑妃的喜欢,金佳珠想,徐淑妃的帮忙,也很必要。
  第319章 番外六、归心归望积风烟(2)
  等着萧霆锋一日进宫,看见母妃的一盆建兰,叶片全向一个方向去,歪了。
  “母妃该挪动挪动那盆子了。您瞧,明明该是对称着长的,如今这样一点儿也不好看了。”萧霆锋当即弯腰,亲自将花盆挪了个位置。
  徐淑妃当即看了看儿子:“一盆花,你尚且知道该挪动位置,怎么你自己的事儿,就拎不清呢?”
  萧霆锋眨了眨眼,一时间没明白过来。
  “万物向阳本是天性,可若突然换到烈阳下,只怕是受不住的。”徐淑妃指着那几盆花,“就像你若骤然登上那烫金的位置......先不说别的,只怕你自己都受不住。”
  萧霆锋更是吃惊了:“母妃今儿,怎么忽然说起这个?”
  “你们府上最近的热闹事儿那么多,我瞧着你还一心扑在朝政上,这才觉得,必须提醒你了。”徐淑妃已经被金佳珠说服了,说到底,自己的儿子几斤几两她还是知道的,早年没有太子,还可以说大家平起平坐的,毕竟三皇子萧霆钧也不是皇后生的,可如今,太子之位都定下来好几年了,太子又有儿子,做事也靠谱,就是朝臣都夸赞,那老四还想那么多,就怕将来落不到个好下场。
  当年先帝爷的几个皇子内斗,最终死的死圈禁的圈禁,反倒是后面几个小的皇子,没赶上趟,如今反而亲王的位置坐着,俸禄又不少,想想,那还不如不争。
  “你瞧瞧你的王妃,跟人家太子妃,哪有一点儿可比之处?如今你父皇多器重太子。”徐淑妃见儿子不吭声,于是拿着先皇的儿子们来举例,苦口婆心一阵。
  “母妃,这些话,不是你自己想说的吧?”萧霆锋在母亲说完后,认真的看着他的母亲。
  “怎么就不能是我自己想说的?”徐淑妃还不承认。
  却在儿子的目光中败下阵来,叹了口气:“是,你那媳妇金佳氏,也说了一些,但娘看得出来,她是真心替你打算的,娘也仔细思考了很久,从你听从你媳妇那建议,害得老二媳妇早产,这事儿就不成了,你父皇心底,只怕永远都有个疙瘩在呢。”
  那事儿虽然过去了很久,但一提起来,萧霆锋就很后悔——自己当初,太蠢了。
  其实萧霆锋又何尝不知道,自己的胜算,其实很低。
  但要他直接放弃,他又不像老五,从头到尾老五和小六都没有掺和,将来不管谁继位,对他们也不会差。
  自己当初的事情,太子要是记一笔,也不知道会怎么样。
  “而且,母妃瞧着,太子和太子妃,都是能容得下人的,所以趁着还有转圜的余地,赶紧抽身,否则就怕来不及了。”徐淑妃苦口婆心。
  是呀,当初自己得罪的,是二哥,可不是太子。反倒是王妃,三番五次挑衅太子妃。
  “还有你那王妃,也该你父皇差了人去好好教导教导,在这么得罪人,将来太子妃不记恨,太子爷都要替他妻子记恨了。”徐淑妃看得透彻,太子如今连个侧室也不要,倒是个情种,既然如此,那葛夕佳那么得罪太子妃,他日真要是太子继位,还能捞到好?
  萧霆锋回到家中,竟然看见杨嬷嬷被罚了跪在廊下,当即吓了一大跳,赶紧上前请杨嬷嬷起来:“嬷嬷,这可使不得,您可是父皇派来的。”
  “王爷说笑了,奴婢再怎么着,也是奴婢,王妃罚奴婢跪两个时辰,奴婢不敢不从。”杨嬷嬷真的是快被气死了,很想向皇后娘娘请旨,不再教导理郡王妃了。
  这位王妃脾气大,性子急,根本不听话不说,还自视过高,今儿可不就因为杨嬷嬷责罚了她的丫头,王妃就护短起来。
  “杨嬷嬷,可别折煞我了,我知道,肯定是王妃不对。快起来,本王一定给你一个交代。”
  笑话,这可是父皇很信任的一个嬷嬷,听说皇后和太子妃都夸的,如果这个嬷嬷到父皇那儿说几句,只怕自己都要受牵连。
  想到这儿,萧霆锋让自己的丫头去将嬷嬷搀扶起来,杨嬷嬷见状,这才没推辞,而是谢过王爷后,恭恭敬敬道:“王府的丫头嘴碎,背后议论宫里的主子,若是再不管,只怕给王爷和王府带来灾祸。”
  看来今儿的事情,跟王妃关系很大。萧霆锋点头,转身去了金佳珠那儿,了解事情的始末。
  金佳珠三言两语就把事情交代了,其实就是葛夕佳的丫头,背后议论太子妃,被杨嬷嬷听到了,杨嬷嬷当即就训斥那丫头,并且要罚她,哪知道王妃不仅出来护短不说,还罚了杨嬷嬷。
  “王妃一句,她是圣上册封的郡王妃,杨嬷嬷也没法子了,妾身当时也劝姐姐,这样背后议论主子的丫头,本就该罚,何况,还议论宫里头的主子,这要是让有心人到陛下或者皇后娘娘跟前告一状,指不定都要连累王爷。”金佳珠压根儿不用添油加醋,因为葛夕佳就有那么蠢。
  “结果姐姐不仅不听,还说妾身一个异邦来的,不懂中原规矩就敢胡说八道,罚了妾身一个月的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