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萧霆锋思索了一会儿,不禁脊背发冷:“看来,父皇是铁了心让老三继位的。”
  “所以,王爷,做个亲王,也没什么不好。”金佳珠赶紧说:“一辈子的荣华富贵,都有了。无非是儿孙后辈。可你们不有句老话,儿孙自有儿孙福。要是我们都朝不保夕,哪还有儿孙后代的事?”
  想着萧霆锴及一家人的下场,萧霆锋果然就消停了。即便天子病重,他进宫探视后,回到王府也是安安分分的。甚至,还跑去他母妃面前叮嘱一番,生怕惹祸上身。
  然而众人还是没有料到,天子病愈后的第一件事,却是去了一趟冷宫。
  第293章 一杯毒酒父子谈心
  听闻天子要来梨花宫,疯了的吴氏自然不会有什么正常反应,而还没疯的元春,则有了一丝期待:她在冷宫,外面的消息什么都不知道,还傻傻的以为,天子这是心软了。
  可惜,她再次失望了。
  来了梨花宫的天子,压根儿没有见元春,而是点名要见吴氏。
  那疯癫的吴氏原本蜷缩在冷宫角落,眼神呆滞。听到太监高呼皇上驾到,她缓缓抬起头。乱如鸟巢的头发下,一双眼睛忽然闪过一丝光亮。
  她猛地站起身来,趔趄着朝皇帝奔去。皇帝皱起眉头,本能地后退一步。
  早有嬷嬷上前将她押住,怕她伤到天子。
  “放肆,知不知道本宫是谁?尔等贱民,竟敢害本宫!”疯了的吴氏力气很大,两个嬷嬷使了全力才将她控制住。
  “等本宫的儿子做了皇帝,本宫都要你们好看!”吴氏忽然抬起头,牢牢地盯着天子,“看,本宫的儿子来接本宫了,你们这些刁民、本宫当了皇太后,砍了你们的头!哈哈哈哈——”
  令人毛骨悚然的笑声,回荡在这死一般寂静的冷宫内。
  “她这样,多久了?”天子问。
  “回禀陛下,一年多了。”看守梨花宫的太监回话道。
  天子盯着吴氏看了一会儿,见对方根本不认得他,且风言风语的,不禁叹了口气,然后示意胡德禄把早就准备好的毒酒,拿上来。
  竹制云蝠纹托盘上,放着一支松石绿地缠枝莲纹酒杯。
  看守的太监与嬷嬷等,不禁心下一紧,他们已经知道那是什么,却又似乎不敢相信:吴氏都已经被打入了冷宫,又已经疯了,让她自生自灭也就是了。
  可天子,竟然要好赐毒酒?
  天子就这么恨二皇子和吴氏吗?众人心中虽然有猜测,有疑惑,但必须执行命令。
  天子转身离开,太监端着毒酒,手微微颤抖,他虽然看管冷宫,但到底亲自上手杀人,还是有些害怕。
  但皇命不可违,他咬了咬牙。
  吴氏却什么都不知道,反而笑嘻嘻的,只有一双眼睛还亮晶晶的,她倒是十分的顺从,一口就把酒给喝下去了。
  在屋内目睹了一切的元春,吓得双手捂住嘴,双眼中满是惊恐。看着吴氏渐渐瘫倒,她也跟着坐到了地上:她这一辈子,真的完了。
  可,陛下为什么,连一杯毒酒都不舍得赐给她?这梨花宫的日子,她过够了,她怕撑不了多久,也要疯了。
  吴氏被赐死的消息,并不是什么秘密。
  但黛玉得知后,还是狠狠吃惊了:吴氏已经关在冷宫,过着生不如死的日子,陛下这一举措,看起来似乎没有意义。
  然而很快,黛玉就知道了原因。
  天子单独召见了太子和太子妃。
  二人进去拜见,天子看了萧霆钧和黛玉片刻,好像有无数话要交代,但最终也只说了一句:“佳儿佳妇,必要善始善终。”
  一句话说的萧霆钧和黛玉都有些莫名其妙,但二人还是恭恭敬敬磕头答应了。
  “朕赐死了吴氏,免得日后太子妃当了皇后时候,难做。”
  天子缓缓说出来,黛玉忽然明白过来:对于吴氏害死了萧霆钧生母和皇后的儿子,天子自始至终都不曾原谅,曾经,看在儿子萧霆锴的面子上,天子还留了吴氏一条命,如今,天子对萧霆锴,也不再有半分宽容了。
  “朕如今越发感觉身体不行了,这些日子,朕考虑了很多,年后开朝,朕就会宣布退位。”
  天子说完,见萧霆钧要开口,先摆了摆手制止了他。
  “你不要说,先听朕把话说完。”天子看了一眼儿子,又看了一眼黛玉。
  “朕早年,从未想过能继承大统。可哪知道,废太子竟然敢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
  “朕想着,一定要汲取教训,后宫不要太多人,不要专宠哪一个,可即便如此,还是出了事,甚至还在王府,竟然就出了事。”
  “朕也告诉自己,不要百般猜忌朕的儿子们,不要冷落朕的哪一个孩子。”
  “但朕就算这么做了,但老二还是谋反了。”
  天子仿佛是真的不解,但其实,他又什么都明白。
  “朕不能再错了。”
  说到这儿,天子又欣慰起来,他看着萧霆钧:“只怕朕唯一能高兴的,就是朕的太子,是个合格的储君,甚至,可以作为一个优秀的帝王。”
  萧霆钧这一次终于不能再不开口了,他长揖到地,目光恭谨而温润:“儿臣愚钝,不过效法父皇垂范。昔《尚书》有云'克明俊德,以亲九族',儿臣昼夜惕厉,唯恐负父皇三十年躬亲教养。今闻圣训,方知若得萤火之光,全赖日月普照。愿常侍御前,续习治国安民之道,待得白首谢恩之日,方敢言承继之万一。”
  什么时候,太子都是这么得体又谦逊,他知进退,有孝心,让天子更加满意。
  “你这么说,朕很高兴,但朕已经打定了主意,年后开朝,朕就会宣布禅位。”
  见萧霆钧又有说话,天子摆了摆手。
  “朕并非一时兴起,从围猎前,朕就在考虑了。”
  “朕继承大统虽不足二十年,但朕一直兢兢业业,唯恐不能守护好江山社稷。”
  “朕每日听政,从无间断,闲坐宫中,反觉怀抱不适。”
  说到这里,天子停顿了好一会儿,才继续说下去。
  “皇考当年有一句话,朕曾经很是不解。”
  “但到了如今,才明白其中意味。”
  “诸臣视朕如驾车之马,纵至背疮足瘸,不能拽载,仍加鞭策,以为尔即踣毙,必有更换者。惟从旁笑视,竟无一人怜恤,俾其更换休息者。”
  这话一说,不只是萧霆钧,还有一旁的黛玉,也能从中,窥探到作为一个帝王的辛苦,尤其是想做明君,真的是太不容易了。
  “朕真的累了。”
  “朕这番话,原本只该说给太子听,但君明后贤,方是国家之幸。”
  “朕观太子妃,坤德既轨,彤管有炜。”
  “因此,朕将这些话,说给你们夫妻二人听。”
  但是,天子却又说了一句:“朕之所以还没有处置贾家,也是给你们夫妇一个考核,如何处理,朕等着太子的结果。”
  第294章 处置贾家略有为难
  回到德麟宫,萧霆钧和黛玉都陷入了沉思。
  过了一会儿后,黛玉才主动开口道:“父皇特意说,是给我们夫妇一个考核,我总觉得,因为贾家那儿,说到底是我的舅舅们,父皇是不是怕,你受了我的影响,不能秉公处理?”
  萧霆钧分析起来,也觉得有几分这个意思:“但玉儿你自打嫁给我以后,几乎很少与贾家走动,更别提做了太子妃后。那些与你往来的,你的表姐表妹们,又都是出嫁之人,这样的案子,也是不牵涉出嫁女的。”
  黛玉沉默了片刻,叹了口气:“不,前段时间,我那表姐还来向我求了个情。”
  黛玉将迎春求情的事儿,说给萧霆钧听:迎春既不是为贾赦,也不是为邢夫人,更不是为贾琏夫妇求情,而是替巧姐儿求情。
  “这姑娘是贾琏之女,但说来也很可怜,她父亲去做官,从来都不带上她。就是荣国府没落了,这姑娘跟着她祖父祖母,但大多数时间,都是在我那二姐姐家住着。”
  “此案要说,那肯定是跟这姑娘没关系,但看王家宋家的处置,女眷无论长幼,皆没辛者库,永充宫婢。所以,若也是这般处理的话,这姑娘自然就逃不掉了。”
  “我想着,不能那这事儿让你费心,所以就没告诉你。”
  萧霆钧听了,倒是有些拿不准了:“难不成,父皇要考我和你的,就是这个?”
  “你是说,父皇已经知道有巧姐儿这么个姑娘,担心我会心软?”黛玉想,说不定还真有可能。不然就算天子要让太子处理,没必要特意说给自己听。
  哪知道,萧霆钧又摇了摇头:“秉公处理,反倒是最简单的。你想啊,若这姑娘去了辛者库,你是太子妃,要从辛者库调走一个宫女,那也是很简单的事儿。所以,你原本就用不着开口。”
  黛玉一时间也有些迷糊了:其实当初她没答应迎春,也让紫鹃转述过类似的话,辛者库归自己管理,到时候跟五弟妹商量一下,请她帮个忙,将巧姐儿作为宫女送到诚郡王府,再送出去,并不会惹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