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鸳鸯最得贾母信任,也知道贾母最多事情,更是最能猜测贾母心思。听了吩咐,鸳鸯便往潇湘馆去。
一面走,鸳鸯不免也思考起来,别说是旁人,就是她这个贾母的大丫头,原也以为,林姑娘只怕是不中用了,贾母待林姑娘也大不如前,所以几次紫鹃来找贾母要说黛玉的病情,都被鸳鸯以贾母在休息或者其他理由给挡下了。
却不想,事情竟有如此大变。
走在那竹林下的青石板小径,听着偶尔的鸟鸣,鸳鸯不知为何有些觉得有些脊背发冷。
她进了院子,见紫鹃在廊下栏杆上坐着,忙轻手轻脚上前,拍了拍紫鹃的肩膀,示意她出来说话。
低声传达了老太太的意思,鸳鸯一边说话一边观察紫鹃神态:虽然她们都是一起长大,但往日里鸳鸯和紫鹃关系,可就不如与袭人、平儿等要好。
“我知道了,鸳鸯姐姐且回去吧。”紫鹃见贾母要单独见她,还不让黛玉知道,心中有了猜测,“我进去且悄悄看看,姑娘每日下午都要睡会儿,等下姑娘睡着了,我在偷偷过来。”
鸳鸯听后点头去了。
紫鹃看着鸳鸯的背影冷冷一笑,然后转身朝里,进去见黛玉。
黛玉这会儿正歪在榻上,琢磨皇后娘娘到底什么意思呢,见紫鹃进来,就问紫鹃可有事儿。
紫鹃便将方才鸳鸯来的话,告知了黛玉:“奴婢想着,先来回姑娘,听听姑娘的意思。”
贾母那边只想着,紫鹃是家生子,老子娘都在贾府,自以为拿捏住了紫鹃,却不知道,紫鹃的哥哥,早就在黛玉的帮助下,离开了贾府。
这事儿就得提到五年前,当时紫鹃她娘病的很重,看病花了不少银子。毕竟紫鹃她爹娘都是老实人,在外头做粗活的,月钱很少,紫鹃她哥哥也不得重用,如此一来,家中积蓄几乎都花光了。
原想着是府里多年的奴才了,紫鹃她爹就去向上头请示,想要支取几个月的月钱,直接被赖大给否了。实在无法,紫鹃她爹只好来找女儿,让求求林姑娘。
巧的是,那时候黛玉刚刚没了父亲,从扬州回来,手上活泛。于是听了紫鹃的难处,立即拿出五十两来。
黛玉自打入了贾府,一直深得紫鹃悉心照顾,很是感激,得知紫鹃哥哥都没机会在贾琏或者宝玉等身边当差,又听闻紫鹃说起府中赖大和周瑞等一手遮天,干脆就拿了银子,让紫鹃想法子替他哥哥先赎身。
贾母多年不管事,而王夫人王熙凤都是看着精明实则糊涂的人,紫鹃她哥哥赎身的事儿,都到不了她们手里,赖大那里得了好处,进来花言巧语一番,又上缴了一百两银子,王熙凤见这钱比起那身价银子多多了,当时就没细问,只听说是外头干杂活的,直接放了人。
黛玉当年,其实也是留了个心眼的。父亲的话时时在她耳边回响,自己一个孤女,住在亲戚家,实在是诸多不便。
紫鹃哥哥出去了,又是男子,倒是能帮到自己一些事儿。
比如黛玉在京郊,有一处庄子。贾母不知、王夫人王熙凤就更不知。那是自黛玉出生,林如海夫妇就替她买了的。
紫鹃哥哥出去后,就帮忙居中联络,黛玉人在贾府不出一步,却能知道如今米面粮油价格,京郊庄户收成等等。
不成想,黛玉曾经预料的最坏情况,竟然出现了。
这会儿既然贾母要叫紫鹃去,黛玉思索了片刻:“如今情形,连我自己也想不明白,你等会儿去了,也不必遮掩隐瞒,我猜老太太要问你进宫见了哪些人,说了哪些话,你就照实说就是了。”
“那姑娘先歇会儿,奴婢去去就回。”紫鹃得了黛玉这话,转身出来往贾母上房去。
显然贾母这里早吩咐了丫头,见紫鹃来,琥珀赶紧通传,还亲自替紫鹃打起了帘子。
屋内光线有些暗,紫鹃顶着日头骤然进去,一时间有点不适应,一眼瞧见那坐在上头的贾母,明明慈眉善目的模样,不知为何倒像是泥塑菩萨,让人心生害怕。
紫鹃赶紧上前行礼。
“起来吧,起来说话。”贾母屋内,只有鸳鸯一个。
果然如黛玉所料,贾母问起她们进宫的情形,紫鹃得了黛玉吩咐,便老老实实将进宫情形说了一遍。
“姑娘进宫拜见皇后娘娘,好些娘娘都在,奴婢也不认识,其中也有咱们家娘娘。皇后娘娘说喜欢姑娘,收拾了燕子楼给姑娘住,又让刘太医来替姑娘瞧病。第二日,咱们家娘娘请了姑娘过去一起吃饭。”
听见紫鹃用‘咱们家娘娘’这一说法,贾母顿时满意不少,看来紫鹃没有说谎。
只是单靠这些话,贾母也听不出个什么来,于是她继续问:“姑娘去见娘娘,可说了什么?”
紫鹃回话:“姑娘去娘娘那儿,有顾嬷嬷陪着,奴婢跟着去了,抱琴姐姐领了奴婢下去吃茶,并不知道娘娘和姑娘说了什么。但想来是没什么要紧的事儿。”
贾母听后又问:“那,皇后娘娘请了刘太医来给玉儿瞧病,刘太医怎么说?”
紫鹃也老老实实将刘太医的话大概说了一遍,贾母听后越发想不通了:皇后娘娘竟然这样喜欢玉儿?还让太医来替她诊断。
贾母看着面前站着的紫鹃,决定趁机敲打她几句:“鹦哥。”
紫鹃不由得一愣,自打跟了林姑娘,姑娘给自己改了名字,鹦哥这个称呼,多少年没听人叫过了。贾母这会儿故意用这个称呼,看来有独特意义。
“你是我们家的丫头,这些年跟着林丫头也是尽心竭力的,往后也是如此,你们姑娘去哪儿,见了什么人,说了什么话,你都要心中有个数才是。”
果然啊,还是要自己监视姑娘。老太太嘴上说最疼姑娘,可实际上呢,不过是空口白话,一点儿都当不得真。
“你老子娘都上了年纪,回头我让凤丫头给他们安排点儿轻松的差事。”
说到底,还是要用父母来要挟自己。
紫鹃掩住心底厌恶,口中恭恭敬敬:“是,都靠老太太怜惜。”
贾母见紫鹃如此听话,很满意,让鸳鸯取来两吊钱赏了她:“回去伺候你们姑娘吧。”
紫鹃赶紧谢恩,然后转身出来。
恰好撞见王熙凤匆忙进来,原来是宫里派的太医来了,说是来给黛玉看诊的。
贾母等越发好奇起来,同时,也越发心虚起来。早年她接黛玉来养,一是心疼外孙女,二是怕林如海远了荣国府。后来林如海病逝,将黛玉与家财都托给府里,她也是真心想凑成二玉的,可后头,怎么就到了这一步了呢?
左思右想的贾母,决定过来试探试探黛玉。
第6章 表面亲情祖孙斗智
贾母在鸳鸯琥珀的搀扶下,亲自到了潇湘馆。
在院中做活的春纤早早就看见,赶紧去禀告黛玉。因此贾母进了院子就见黛玉领着紫鹃雪雁,身后还有那两个宫里赏的嬷嬷,一同迎接自己。
看见黛玉身后跟着四个下人,整整齐齐的,一瞬间,贾母仿佛看见了自己的女儿。
“老祖宗怎么亲自来了?虽说这时候不大热,到底也有日头,万一晒着老祖宗怎么好?有什么事儿,叫了我去就是了。”黛玉赶紧上前来,扶着贾母。
琥珀见状,退到后面去。
“这才四月呢,这太阳照着,倒是暖洋洋的,舒服。”贾母笑着往里走。
黛玉扶着贾母上坐,心里自然有所猜测。待贾母坐定,紫鹃送了茶来,黛玉就亲自捧给贾母。
贾母接过茶,先打了一张感情牌:“记得还是那一年,刘姥姥来,我带着她来了你的屋子,那时候我还让你二嫂子,给你换窗纱呢。”
“可不是,那银红的,不就是老太太让二嫂子送来换上的。”黛玉自然记得,那一日,二舅母故意不吃自己的茶,老太太就提出给自己换窗纱,那时候黛玉还以为,老太太终归还是疼爱自己的。
可最终的事实证明,老太太最疼的,还是贾府。
见黛玉还记得,贾母心下就松快了一些:玉儿念旧心慈,那日后真要是发现了什么,总该看在自己养她疼她的份上,不计较的。
贾母喝了茶,见两个嬷嬷都在,就问她们在这儿住的是否习惯,又谢过她们来教黛玉规矩。
“劳烦老太君惦记,林姑娘这儿清净雅致,奴婢们没有什么不习惯的。奴婢们是奉了陛下和娘娘的旨意来的,当不起老太君的感谢。”顾嬷嬷一板一眼。
一看这两人的模样,贾母就知道,皇后派来的绝非等闲之辈。
“你们下去歇着吧,我这会儿来同玉儿,说说话。”贾母这话,不仅仅是冲丫头们说的,也是冲两个嬷嬷说的。
然而两个嬷嬷却没动,都看向黛玉,见黛玉点头,她们这才退了出去。
这一切自然落入贾母眼中,贾母心中自然不大高兴,但那两人是天子皇后派来的,她也不能如何。
何况,今日她来,也不是来看两个嬷嬷的,而是要试探试探黛玉,想到这里,贾母就丢开心中对嬷嬷的不喜,转而关心起黛玉来。
一面走,鸳鸯不免也思考起来,别说是旁人,就是她这个贾母的大丫头,原也以为,林姑娘只怕是不中用了,贾母待林姑娘也大不如前,所以几次紫鹃来找贾母要说黛玉的病情,都被鸳鸯以贾母在休息或者其他理由给挡下了。
却不想,事情竟有如此大变。
走在那竹林下的青石板小径,听着偶尔的鸟鸣,鸳鸯不知为何有些觉得有些脊背发冷。
她进了院子,见紫鹃在廊下栏杆上坐着,忙轻手轻脚上前,拍了拍紫鹃的肩膀,示意她出来说话。
低声传达了老太太的意思,鸳鸯一边说话一边观察紫鹃神态:虽然她们都是一起长大,但往日里鸳鸯和紫鹃关系,可就不如与袭人、平儿等要好。
“我知道了,鸳鸯姐姐且回去吧。”紫鹃见贾母要单独见她,还不让黛玉知道,心中有了猜测,“我进去且悄悄看看,姑娘每日下午都要睡会儿,等下姑娘睡着了,我在偷偷过来。”
鸳鸯听后点头去了。
紫鹃看着鸳鸯的背影冷冷一笑,然后转身朝里,进去见黛玉。
黛玉这会儿正歪在榻上,琢磨皇后娘娘到底什么意思呢,见紫鹃进来,就问紫鹃可有事儿。
紫鹃便将方才鸳鸯来的话,告知了黛玉:“奴婢想着,先来回姑娘,听听姑娘的意思。”
贾母那边只想着,紫鹃是家生子,老子娘都在贾府,自以为拿捏住了紫鹃,却不知道,紫鹃的哥哥,早就在黛玉的帮助下,离开了贾府。
这事儿就得提到五年前,当时紫鹃她娘病的很重,看病花了不少银子。毕竟紫鹃她爹娘都是老实人,在外头做粗活的,月钱很少,紫鹃她哥哥也不得重用,如此一来,家中积蓄几乎都花光了。
原想着是府里多年的奴才了,紫鹃她爹就去向上头请示,想要支取几个月的月钱,直接被赖大给否了。实在无法,紫鹃她爹只好来找女儿,让求求林姑娘。
巧的是,那时候黛玉刚刚没了父亲,从扬州回来,手上活泛。于是听了紫鹃的难处,立即拿出五十两来。
黛玉自打入了贾府,一直深得紫鹃悉心照顾,很是感激,得知紫鹃哥哥都没机会在贾琏或者宝玉等身边当差,又听闻紫鹃说起府中赖大和周瑞等一手遮天,干脆就拿了银子,让紫鹃想法子替他哥哥先赎身。
贾母多年不管事,而王夫人王熙凤都是看着精明实则糊涂的人,紫鹃她哥哥赎身的事儿,都到不了她们手里,赖大那里得了好处,进来花言巧语一番,又上缴了一百两银子,王熙凤见这钱比起那身价银子多多了,当时就没细问,只听说是外头干杂活的,直接放了人。
黛玉当年,其实也是留了个心眼的。父亲的话时时在她耳边回响,自己一个孤女,住在亲戚家,实在是诸多不便。
紫鹃哥哥出去了,又是男子,倒是能帮到自己一些事儿。
比如黛玉在京郊,有一处庄子。贾母不知、王夫人王熙凤就更不知。那是自黛玉出生,林如海夫妇就替她买了的。
紫鹃哥哥出去后,就帮忙居中联络,黛玉人在贾府不出一步,却能知道如今米面粮油价格,京郊庄户收成等等。
不成想,黛玉曾经预料的最坏情况,竟然出现了。
这会儿既然贾母要叫紫鹃去,黛玉思索了片刻:“如今情形,连我自己也想不明白,你等会儿去了,也不必遮掩隐瞒,我猜老太太要问你进宫见了哪些人,说了哪些话,你就照实说就是了。”
“那姑娘先歇会儿,奴婢去去就回。”紫鹃得了黛玉这话,转身出来往贾母上房去。
显然贾母这里早吩咐了丫头,见紫鹃来,琥珀赶紧通传,还亲自替紫鹃打起了帘子。
屋内光线有些暗,紫鹃顶着日头骤然进去,一时间有点不适应,一眼瞧见那坐在上头的贾母,明明慈眉善目的模样,不知为何倒像是泥塑菩萨,让人心生害怕。
紫鹃赶紧上前行礼。
“起来吧,起来说话。”贾母屋内,只有鸳鸯一个。
果然如黛玉所料,贾母问起她们进宫的情形,紫鹃得了黛玉吩咐,便老老实实将进宫情形说了一遍。
“姑娘进宫拜见皇后娘娘,好些娘娘都在,奴婢也不认识,其中也有咱们家娘娘。皇后娘娘说喜欢姑娘,收拾了燕子楼给姑娘住,又让刘太医来替姑娘瞧病。第二日,咱们家娘娘请了姑娘过去一起吃饭。”
听见紫鹃用‘咱们家娘娘’这一说法,贾母顿时满意不少,看来紫鹃没有说谎。
只是单靠这些话,贾母也听不出个什么来,于是她继续问:“姑娘去见娘娘,可说了什么?”
紫鹃回话:“姑娘去娘娘那儿,有顾嬷嬷陪着,奴婢跟着去了,抱琴姐姐领了奴婢下去吃茶,并不知道娘娘和姑娘说了什么。但想来是没什么要紧的事儿。”
贾母听后又问:“那,皇后娘娘请了刘太医来给玉儿瞧病,刘太医怎么说?”
紫鹃也老老实实将刘太医的话大概说了一遍,贾母听后越发想不通了:皇后娘娘竟然这样喜欢玉儿?还让太医来替她诊断。
贾母看着面前站着的紫鹃,决定趁机敲打她几句:“鹦哥。”
紫鹃不由得一愣,自打跟了林姑娘,姑娘给自己改了名字,鹦哥这个称呼,多少年没听人叫过了。贾母这会儿故意用这个称呼,看来有独特意义。
“你是我们家的丫头,这些年跟着林丫头也是尽心竭力的,往后也是如此,你们姑娘去哪儿,见了什么人,说了什么话,你都要心中有个数才是。”
果然啊,还是要自己监视姑娘。老太太嘴上说最疼姑娘,可实际上呢,不过是空口白话,一点儿都当不得真。
“你老子娘都上了年纪,回头我让凤丫头给他们安排点儿轻松的差事。”
说到底,还是要用父母来要挟自己。
紫鹃掩住心底厌恶,口中恭恭敬敬:“是,都靠老太太怜惜。”
贾母见紫鹃如此听话,很满意,让鸳鸯取来两吊钱赏了她:“回去伺候你们姑娘吧。”
紫鹃赶紧谢恩,然后转身出来。
恰好撞见王熙凤匆忙进来,原来是宫里派的太医来了,说是来给黛玉看诊的。
贾母等越发好奇起来,同时,也越发心虚起来。早年她接黛玉来养,一是心疼外孙女,二是怕林如海远了荣国府。后来林如海病逝,将黛玉与家财都托给府里,她也是真心想凑成二玉的,可后头,怎么就到了这一步了呢?
左思右想的贾母,决定过来试探试探黛玉。
第6章 表面亲情祖孙斗智
贾母在鸳鸯琥珀的搀扶下,亲自到了潇湘馆。
在院中做活的春纤早早就看见,赶紧去禀告黛玉。因此贾母进了院子就见黛玉领着紫鹃雪雁,身后还有那两个宫里赏的嬷嬷,一同迎接自己。
看见黛玉身后跟着四个下人,整整齐齐的,一瞬间,贾母仿佛看见了自己的女儿。
“老祖宗怎么亲自来了?虽说这时候不大热,到底也有日头,万一晒着老祖宗怎么好?有什么事儿,叫了我去就是了。”黛玉赶紧上前来,扶着贾母。
琥珀见状,退到后面去。
“这才四月呢,这太阳照着,倒是暖洋洋的,舒服。”贾母笑着往里走。
黛玉扶着贾母上坐,心里自然有所猜测。待贾母坐定,紫鹃送了茶来,黛玉就亲自捧给贾母。
贾母接过茶,先打了一张感情牌:“记得还是那一年,刘姥姥来,我带着她来了你的屋子,那时候我还让你二嫂子,给你换窗纱呢。”
“可不是,那银红的,不就是老太太让二嫂子送来换上的。”黛玉自然记得,那一日,二舅母故意不吃自己的茶,老太太就提出给自己换窗纱,那时候黛玉还以为,老太太终归还是疼爱自己的。
可最终的事实证明,老太太最疼的,还是贾府。
见黛玉还记得,贾母心下就松快了一些:玉儿念旧心慈,那日后真要是发现了什么,总该看在自己养她疼她的份上,不计较的。
贾母喝了茶,见两个嬷嬷都在,就问她们在这儿住的是否习惯,又谢过她们来教黛玉规矩。
“劳烦老太君惦记,林姑娘这儿清净雅致,奴婢们没有什么不习惯的。奴婢们是奉了陛下和娘娘的旨意来的,当不起老太君的感谢。”顾嬷嬷一板一眼。
一看这两人的模样,贾母就知道,皇后派来的绝非等闲之辈。
“你们下去歇着吧,我这会儿来同玉儿,说说话。”贾母这话,不仅仅是冲丫头们说的,也是冲两个嬷嬷说的。
然而两个嬷嬷却没动,都看向黛玉,见黛玉点头,她们这才退了出去。
这一切自然落入贾母眼中,贾母心中自然不大高兴,但那两人是天子皇后派来的,她也不能如何。
何况,今日她来,也不是来看两个嬷嬷的,而是要试探试探黛玉,想到这里,贾母就丢开心中对嬷嬷的不喜,转而关心起黛玉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