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山里温度低哦。”老板好心提醒,“我们这里海拔地势高,再过往西边几十公里便进入高原地带了,早晚温差大,你们要注意保暖。”
  “好的老板。”江溪往保温壶里多添了一些热水,又往背包里多装了一些面包饼干,这才出发去雨村,雨村位于大山山脉里,里面到处都是崇山峻岭、悬崖峭壁,据说一路进去的风景十分壮丽和独特。
  但江溪没有观光的心情,她望着前方密不透风的山林,完全看不到尽头,感觉有点绝望,“据说进去要六个小时,真佩服张老爷子能一个人走遍这么多有图腾的村落。”
  “江江,你等着,我们进去帮你找。”阿酒自告奋勇。
  “还是我亲自去一趟。”为了确认那个故事的线索,江溪必须自己亲自去一趟,她将帽子戴好裤脚挽好,开始进山。
  前面一段路还好,只是在林间穿梭,后面有一段路都是挨着悬崖峭壁边上凿出来的,只有半米宽,地面还掉落着青苔泥土,很容易滑落。
  悬崖下方是一条奔腾的江流,如果掉下去就没得救了,江溪小心扶着墙壁慢慢走,生怕掉下去了。
  走在前方的折瞻注意到她的恐惧,朝她伸出手,“前面有渗水和青苔。”
  江溪往前看了看,确实有青苔,于是抓住折瞻的胳膊,将他当做扶手杆来依靠着,他的手臂坚实有力,让人很信任。
  一前一后的走了许久,又开始向上爬,折瞻改扶为牵住她的手,拽着她往上走爬。
  有他在前面拉着,江溪能省力很多,但仍有些气喘吁吁,羡慕的望着折瞻高大笔直的身影,好想像折瞻一样如履平地,唉,自己也是个物灵就好了。
  在折瞻的帮助下,在午后抵达了雨村的位置,村落周边全是参天大树,枝繁叶茂,几乎密不透风,周围还有江流瀑布,水雾漫进树林,给人一种雨雾朦胧的感觉。
  “难怪叫雨村。”天天住在这种潮湿的地带,风湿应该很严重吧?江溪顺着铺着石头的小路往里走,进去后发现村落是建在半山腰的,全是石头房子。
  房子后面有一片山坡,山坡上稀稀拉拉种着红薯、土豆,还有一些绿色蔬菜。
  山坡翻过山坡又是另外的山,似乎还可以进入更深的深山,但江溪已经累得没兴趣去探索了,直接走到雨村村口,向村口的村民说明来意。
  村口的老人看到进来的江溪、折瞻和阿酒愣住了,用当地语言凶巴巴的问:“你们是谁?来这里做什么?”
  江溪看向藏起身影的百岁,百岁在溪城待了近两月,能听得懂一些,可以告诉她意思。
  “打听到的。”江溪回答,“我们是研究图腾文字的人员,打听到你们这里还有传统的图腾文字,所以想记录了解一下。”
  老人似乎听不懂,叽里呱啦说了一堆后转身去叫了村里的年轻人出来,年轻人去外面工作过,能和外面的人正常沟通交流。
  年轻人过来帮忙翻译,老人得知江溪是想了解图腾文字,便点头让他们进村去村长家。
  去的路上,年轻人告诉江溪,雨村不是一个很开放的村落,很少有外人进入,所以五爷爷看到他们才会比较紧张,让他们别介意。
  江溪忙说不会,好奇的看着稀稀拉拉的石头房子,大概有七十多栋,“你们村人还挺多的。”
  “以前有七十多户,现在陆陆续续搬走一些去夹关,现在只剩下四十来户比较念旧的老人住在山里。”可能是因为江溪她们各个长相漂亮好看,不像是坏人,这年轻人的话还挺多的。
  他告诉江溪他叫木乐,平时也住在外面,这几天回来帮爷爷奶奶收红薯,最讨厌收红薯的这段日子了。
  江溪听着笑了笑,还挺孝顺的小伙。
  “这里是我大爷爷家,大爷爷就是村长,你想问什么可以问他。”木乐指着前方穿着青色罩衫、头顶带着部落帽子的老人说。
  江溪看向木村长,皮肤黝黑,布满褶皱,个头也不高,但那双矍铄的双眼里却透着经历过人生万事的睿智和豁达,“木村长,我们对图腾文字很感兴趣,目前正在做研究,打听得知咱们雨村曾经也有自己的图腾,所以特意来向您了解。”
  木村长手里拿着烟杆,朝江溪几人点点头,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让几人进院里坐。
  坐下后,他吸了口烟,“你们都研究过哪些部落的图腾?”
  前日熬夜看了张老爷子的笔记,江溪这会儿很轻松的信口拈来,还拿出自己拍的照和一些笔记给木村长看。
  木村长看江溪是真的在研究,眼底露出几分满意,“现在很少年轻人研究这些了。”
  “刚好工作有接触,所以想多了解了解。”江溪看向屋檐下的房梁,上面雕画着许多太阳、树枝等祈福图腾,“这些是代表希望、新生?”
  木村长嗯了一声,“我们雨村曾经以太阳、神树为象征,我们的图腾文字都是以这两个来编写的。”
  “木村长,我们能看看吗?”江溪提出自己的目的。
  “可以。”木村长去屋里将雨村部落的图腾文字拿了出来,是一个笔记本,“二十年前发生过一场大地震泥石流,屋里的东西都没了,是我按照记忆写下来的,不是很齐全。”
  江溪接过本子,上面有一些图腾文字,和折瞻剑上的图腾有些相似,但又有演变,她心底一喜,和折瞻相视一眼后又往后翻了翻笔记。
  上面记录的图腾文字不多,更多的是传统祭祀流程的事情:“木村长,可还有这种图腾?”
  “没有了,都毁了。”木村长很是惋惜,“我只能记下祭祀相关的东西,还没记录完整,以前我们部落每年都要祭祀的,后来丢失后就省略很多步骤了。”
  他现在挺后悔以前没和父亲多学学,以至于父亲突然去世后手忙脚乱的,弄丢了很多资料,导致祭祀都不完整了。
  “大爷爷,封建迷信,不祭祀就不祭祀了呗,不用惋惜。”木乐在旁边嘀咕。
  木村长气得吹胡子瞪眼:“那是咱们的传承,和封建迷信有什么关系?就跟你上坟祭祖一个道理。”
  “就图个心理安慰嘛。”木乐又补了一句,气得木村长拿起烟杆就朝木乐敲,“要是你祖爷爷还在,他必定让你见识一下什么是真正的祭师。”
  江溪听明白了,真正会了解的人已经去世了,只剩下一个形式,挺惋惜的,但更惋惜丢失的佐证,“木村长,还有石碑之类的记录图腾文字的吗?”
  “都埋了。”木村长指着山坡后面的方向,“以前我们村子在后面的山谷,地震后全埋了。”
  江溪看向百岁,百岁刚从后面转悠了一圈回来,他点了点头,“后面山谷被填平,现在已经长满树木杂草。”
  江溪有些头疼,线索不会断在这里吧?
  她轻轻叹气,转了个方向:“木村长,我看你这上面说你们是溪城这里最古老的村落?”
  “对,我们是这个民族里所有部落里最古老的一支,后山山谷以前是个大祭场,一次性能聚集几千上万人,非常壮观,只可惜后来经历战乱、灾难,慢慢就分散出去了。”这些都是木村长听祖辈说的,据说以前中间有个石碑,上面刻画着图腾呢,可惜后来碎了。
  江溪觉得这里和张老爷子笔记里的内容很相似了。
  木村长又想起几句:“据说几千年前的先祖祭师不仅能祭祀通天地神灵,还能治病,还能长生不老。”
  江溪听得很认真,尤其是最后一句,“那你们祖先以前所在的国家叫什么?”
  “不清楚,反正应该挺厉害的。”木村长刚说完,一旁的木乐已经开了口:“大爷爷,你别吹牛了,咱们要真那么厉害,还能住在山里?早就去封王拜将了。”
  “你祖*爷爷亲口说的,他们祭师传承时会口口相传的。”木村长拿起烟杆又敲了他脑袋一下,臭小子,让你怀疑我!
  木乐疼得哎哟一声,捂着脑袋说我又不知道。
  “你祖爷爷说,我们祖上不止会祭祀,还会用咒语治病,就在脸上画上图腾文字,念一念咒语就将病症治好了。”木村长看着手中的笔记,惋惜的想起被地震给震没了的溶洞,如果没有塌陷,那应该可以证明祖辈很厉害吧?
  木乐小声嘀咕:“大爷爷每次都说一样的话,去年有人进来寻也这么说。”
  江溪听到这话,“以前还有人专门来了解图腾?”
  木村长仔细回想了下:“也不是专门来的吧,说是什么研究员,刚好走到这里,一群年轻人喝酒还挺厉害,也不怕累不怕脏,爬山厉害得很。”
  江溪忽地想到青山镇遇到那个老头说的话,忍不住又问:“他们是不是带着图找什么东西?”
  “好像是有吧,记不太清了,反正对我们得图腾挺感兴趣的。”木村长年纪大了,记忆也不太好,实在想不起有没有带图找东西了。
  第二次了。
  没那么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