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放好后他钻回酒樽里,以小小的身形感受着漂亮木盒,里面四周还有彩绘图案,窗外的阳光透过洞窗照进小木盒里,五彩斑斓的光照在身上,让人很有安全感。
“嘿嘿,我的小木屋真好看,一抬头就能看到外面的琉璃窗和芭蕉页,还能看到后面的梨树!”
“嘿嘿,江江对我真好......”
听着他叽叽喳喳的显摆声,江溪笑着摇摇头,活动下肩膀又去找木料给折瞻做剑托,刚选好木料古玩店里就传来客人的声音。
“老板我们又来了。”昨天买画的那群老人又来了,还带来了十几个年龄差不多的退休老头,他们进来直奔正在画画的玉娘:“姑娘,我带朋友来买你的画了。”
玉娘略略颔首表示知道了,然后继续画画。
物以稀为贵,再好的画数量多了也就不值钱了,江溪拿起已经画好的四幅画,“加上她正在画的一共五幅,只卖这五幅。”
“这么少啊?”老人今天还想买一幅回去挂在书房里呢,他赶紧拿起一幅落雪图,这落雪图画得真不错,下雪之后,天地一白,远处近处又有青松树丛,上面白雪点点,颇有点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感觉。
他一看就喜欢上了,“我要这幅。”
同行的老人看到后也觉得喜欢,可惜被老刘抢先了:“那我要这一幅十分有童趣的小桥流水人家,你们都别和我抢。”
另外几个爱画的人也纷纷出声抢夺,但只有五幅画,也只有五个名额,最终在一番争抢声中确定了五幅画的归属。
抢到玉娘正在画的日出东方云海图的白背心老人摇着蒲扇,“这幅画确实画得好,比我见过的大师画得还好,很适合收藏,女娃子瞧着年纪轻轻,绘画功底竟然这么强,怕是打娘胎就开始学了吧?”
玉娘点点头,其实小姐的画技比她更好。
江溪听完低眉笑了下,玉娘在画里学了几百年,绘画功底自然是好极了,“玉娘这幅画还没画完,你们再等等吧,可以看看这边的瓷器,有喜欢的也可以一起带走。”
“我喜欢那套粉彩瓷器茶具,给我包起来,我今天带钱来了。”老人掏出银行卡,直接付账购买。
另一个穿唐装的老人昨天也来过:“我也觉得寓意很好,我也想买一套,可以用来喝茶吧?”
江溪颔首说可以,唐装老人当即说要了:“那我要一套,我瞧着那几枚宝泉钱币也不错,还挺有收藏意义的。”
其他人也到处转悠着,其中一个背有点佝偻、穿着灰色老头汗衫的老头停在了博古架面前,他神情奇怪的盯着博古架上的一个青花双凤纹大瓷盘看。
大盘中间画着两只青色凤凰,对称而精致,四周还有象征祥瑞的祥云包围着,两侧各有九朵祥云。
老头默默数着上面的祥云,数完后小心翼翼地问江溪:“老板,这个盘子还挺好看的,多少钱一只?”
“这是清同治时期官窑的青花双凤纹大盘,十万一只。”江溪瞧他不像是要买的样子,但还是仔细和他介绍了名字和价格。
这么贵。
老头倒吸了口凉气,显然被惊到了。
“林老头,你别靠太近,碰坏了你可赔不起。”同行的人好心提醒,他们虽然有退休金,但也只够平日生活花销,可不能像那几个老头可以随意拿钱买古董的。
“是啊,林老头你孙女最近不是生病了吗?你要是再弄坏这个,你家得赔得倾家荡产了吧?”
话有些不好听,但林老头知道他们也是好心,默默离博古架远了一些。
“不用这么紧张,只要不是故意去碰撞就不会掉下来的。”而且阿酒十二桥都站在旁边守着的呢,就算掉下去也会接住的,江溪朝林老头笑了笑,“你们随便看,我去帮他们装瓷器。”
唐装老人已经选好了瓷器,江溪收了钱便拿雕花木盒将瓷器装起来,装好后玉娘的画也画好了,她一并给他们装上。
拿到画的老人着急拿去装裱,都匆匆离开了,其余人不舍的花钱便也结伴去江边公园唱歌跳舞去了。
古玩店里一下子安静下来,明媚的光亮照进古玩店,江溪整个人都放松不少。
她清点了下收益,入账五十多万,她笑着和玉娘说:“玉娘,你来了之后,我这里生意都好起来了,要不以后你帮我看着古玩店吧,回头分你一部分钱,你想买什么自己去买。”
“那我还能继续画画吗?”玉娘现在还挺喜欢画画卖画的,尤其是被老人们夸赞认可画技时,心底还挺有成就感,她大概懂得了换一种活法的自在快乐。
“可以,但物以稀为贵,你别画太多了。”江溪看着空了大半的博古架,还得想法子多补一些普通古玩回来,正当她想找老周打听鬼市新一次的地址时,刚才背有点佝偻的老头折回来了。
江溪疑惑的看着他,“是遗忘什么东西了吗?”
林老头摇头说没有,他环顾四周,压低声音说:“我回来是想问问你收不收那种青花盘子,我家有一个类似的青花盘子,是从祖上传下来的,瞧着应该有一些年代,应该是真的。”
江溪来了兴趣,“如果能确定年代我会收,但既然是你们祖辈传下来的,你确定要卖?”
林老头无奈的点点头,他的孙女生病了正着急用钱,如果能卖掉孙女的病就不用愁了。
第32章
“我家离这里有点远,你们愿意上门去看看吗?”林老头住在榕城下面的县城,今天是来参加一个老朋友的七十大寿的,来回一趟特别麻烦,如果老板能上门收,能节省他不少路费。
江溪诧异的问他:“你住哪里?”
“在榕城下面的云县,挨着云顶山的位置,过来得倒好几趟公交车。”林老头早上六点就出门搭车了,倒了好几趟,等赶到老朋友做寿的酒店已经上午11点多了。
“这么远?”江溪知道云顶山,开车也得近三小时。
林老头瞧出江溪的为难,局促的抓了两下青色的裤腿,今天时间晚了他赶不回家,明天回家后再来,来回得耽误四五天时间,这几天家里的稻子也该收割了。
江溪确实有点为难,主要是不知道他家中的青花双凤纹大瓷盘是不是真的,如果是真的跑一趟也可以。
“要是不行就算了,等过段时间有时间再拿来给你瞧瞧。”林老头不喜欢给人添麻烦,说完转身就要离开。
江溪想到刚才那几人提醒他别碰到盘子时说家里孙女生病了,他想卖瓷盘大概也是为了孙女,想了想还是张嘴喊住他:“等一下,我打个电话。”
她没有车,只能寄希望给李秋白了,李秋白这会儿刚从老宅出来,身边还跟着几个年岁差不多大的堂兄弟堂姐妹。
一个小堂哥低声抱怨着:“大堂哥大堂姐他们都已经在公司站稳脚跟了,等过几年咱们毕业哪还有我们的位置?”
爷爷喜欢能做出成绩的优秀好孙子,可他们没毕业不允许进公司,又没能力创业,起点就落后了他们一大步,这还怎么比啊?
“那还能怎么办?谁让我们晚生了这些年?”一个堂姐跨上自己的香奶奶大步走向自己的跑车,其实进不进公司无所谓,把爷爷哄开心了,自己的零花钱也不会少的。
“还是女孩子好。”另一个堂弟叹了口气,女孩子随便哄哄就能拿到零花钱,他们男生怎么努力都没用,就连上次送了他最满意的生日礼物的李秋白这次也没讨到好,三叔这次项目拿不到预算肯定又得骂他。
其他堂兄弟也看李秋白一眼,撇了下嘴角,勾肩搭背的离开了,他们黑头发黑眼睛的才是一路人。
李秋白望着他们离开的背影,又低头看了看父亲发来训斥消息,隐约泛着淡淡蓝色的眼眸黯淡无光。
——你血统不行、读书不行就算了,哄老爷子也哄不好,要你有什么用?
——整天就知道到处瞎跑惹祸,赶紧多寻一些老爷子喜欢的古玩物件,最好珍贵一点的,我的项目需要10亿预算,你这个月必须把老爷子哄好。
李秋白烦躁的抓了两把自己天然卷的头发,他长这样难道是他愿意的吗?
正想关掉手机时,江溪的电话打了过来,看到名字的刹那,他厌烦的情绪压了下去,立即接起来,语气不自觉的上扬:“江姐姐,又有稀罕的古玩物灵了吗?”
“没有,有个大爷说他家有个青花双凤纹大盘,我想去看一看,但是距离有些远,已经快云顶山了。”江溪如实的告诉他,他如果没时间就算了。
阿酒凑到手机旁边喊了几句:“李秋白~快来啊,快来啊~~”
听得阿酒中气十足的喊声,李秋白压在心口的郁气瞬间消散不少,笑着嗯了一声:“有时间,我马上来。”
半小时后,李秋白就开车来到了十二桥,接上江溪、阿酒和折瞻,再载着林老头朝云顶山方向开去。
路上江溪问拘谨坐在前排的林老头:“大爷你是专门进城来走亲戚的吗?”
“嘿嘿,我的小木屋真好看,一抬头就能看到外面的琉璃窗和芭蕉页,还能看到后面的梨树!”
“嘿嘿,江江对我真好......”
听着他叽叽喳喳的显摆声,江溪笑着摇摇头,活动下肩膀又去找木料给折瞻做剑托,刚选好木料古玩店里就传来客人的声音。
“老板我们又来了。”昨天买画的那群老人又来了,还带来了十几个年龄差不多的退休老头,他们进来直奔正在画画的玉娘:“姑娘,我带朋友来买你的画了。”
玉娘略略颔首表示知道了,然后继续画画。
物以稀为贵,再好的画数量多了也就不值钱了,江溪拿起已经画好的四幅画,“加上她正在画的一共五幅,只卖这五幅。”
“这么少啊?”老人今天还想买一幅回去挂在书房里呢,他赶紧拿起一幅落雪图,这落雪图画得真不错,下雪之后,天地一白,远处近处又有青松树丛,上面白雪点点,颇有点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感觉。
他一看就喜欢上了,“我要这幅。”
同行的老人看到后也觉得喜欢,可惜被老刘抢先了:“那我要这一幅十分有童趣的小桥流水人家,你们都别和我抢。”
另外几个爱画的人也纷纷出声抢夺,但只有五幅画,也只有五个名额,最终在一番争抢声中确定了五幅画的归属。
抢到玉娘正在画的日出东方云海图的白背心老人摇着蒲扇,“这幅画确实画得好,比我见过的大师画得还好,很适合收藏,女娃子瞧着年纪轻轻,绘画功底竟然这么强,怕是打娘胎就开始学了吧?”
玉娘点点头,其实小姐的画技比她更好。
江溪听完低眉笑了下,玉娘在画里学了几百年,绘画功底自然是好极了,“玉娘这幅画还没画完,你们再等等吧,可以看看这边的瓷器,有喜欢的也可以一起带走。”
“我喜欢那套粉彩瓷器茶具,给我包起来,我今天带钱来了。”老人掏出银行卡,直接付账购买。
另一个穿唐装的老人昨天也来过:“我也觉得寓意很好,我也想买一套,可以用来喝茶吧?”
江溪颔首说可以,唐装老人当即说要了:“那我要一套,我瞧着那几枚宝泉钱币也不错,还挺有收藏意义的。”
其他人也到处转悠着,其中一个背有点佝偻、穿着灰色老头汗衫的老头停在了博古架面前,他神情奇怪的盯着博古架上的一个青花双凤纹大瓷盘看。
大盘中间画着两只青色凤凰,对称而精致,四周还有象征祥瑞的祥云包围着,两侧各有九朵祥云。
老头默默数着上面的祥云,数完后小心翼翼地问江溪:“老板,这个盘子还挺好看的,多少钱一只?”
“这是清同治时期官窑的青花双凤纹大盘,十万一只。”江溪瞧他不像是要买的样子,但还是仔细和他介绍了名字和价格。
这么贵。
老头倒吸了口凉气,显然被惊到了。
“林老头,你别靠太近,碰坏了你可赔不起。”同行的人好心提醒,他们虽然有退休金,但也只够平日生活花销,可不能像那几个老头可以随意拿钱买古董的。
“是啊,林老头你孙女最近不是生病了吗?你要是再弄坏这个,你家得赔得倾家荡产了吧?”
话有些不好听,但林老头知道他们也是好心,默默离博古架远了一些。
“不用这么紧张,只要不是故意去碰撞就不会掉下来的。”而且阿酒十二桥都站在旁边守着的呢,就算掉下去也会接住的,江溪朝林老头笑了笑,“你们随便看,我去帮他们装瓷器。”
唐装老人已经选好了瓷器,江溪收了钱便拿雕花木盒将瓷器装起来,装好后玉娘的画也画好了,她一并给他们装上。
拿到画的老人着急拿去装裱,都匆匆离开了,其余人不舍的花钱便也结伴去江边公园唱歌跳舞去了。
古玩店里一下子安静下来,明媚的光亮照进古玩店,江溪整个人都放松不少。
她清点了下收益,入账五十多万,她笑着和玉娘说:“玉娘,你来了之后,我这里生意都好起来了,要不以后你帮我看着古玩店吧,回头分你一部分钱,你想买什么自己去买。”
“那我还能继续画画吗?”玉娘现在还挺喜欢画画卖画的,尤其是被老人们夸赞认可画技时,心底还挺有成就感,她大概懂得了换一种活法的自在快乐。
“可以,但物以稀为贵,你别画太多了。”江溪看着空了大半的博古架,还得想法子多补一些普通古玩回来,正当她想找老周打听鬼市新一次的地址时,刚才背有点佝偻的老头折回来了。
江溪疑惑的看着他,“是遗忘什么东西了吗?”
林老头摇头说没有,他环顾四周,压低声音说:“我回来是想问问你收不收那种青花盘子,我家有一个类似的青花盘子,是从祖上传下来的,瞧着应该有一些年代,应该是真的。”
江溪来了兴趣,“如果能确定年代我会收,但既然是你们祖辈传下来的,你确定要卖?”
林老头无奈的点点头,他的孙女生病了正着急用钱,如果能卖掉孙女的病就不用愁了。
第32章
“我家离这里有点远,你们愿意上门去看看吗?”林老头住在榕城下面的县城,今天是来参加一个老朋友的七十大寿的,来回一趟特别麻烦,如果老板能上门收,能节省他不少路费。
江溪诧异的问他:“你住哪里?”
“在榕城下面的云县,挨着云顶山的位置,过来得倒好几趟公交车。”林老头早上六点就出门搭车了,倒了好几趟,等赶到老朋友做寿的酒店已经上午11点多了。
“这么远?”江溪知道云顶山,开车也得近三小时。
林老头瞧出江溪的为难,局促的抓了两下青色的裤腿,今天时间晚了他赶不回家,明天回家后再来,来回得耽误四五天时间,这几天家里的稻子也该收割了。
江溪确实有点为难,主要是不知道他家中的青花双凤纹大瓷盘是不是真的,如果是真的跑一趟也可以。
“要是不行就算了,等过段时间有时间再拿来给你瞧瞧。”林老头不喜欢给人添麻烦,说完转身就要离开。
江溪想到刚才那几人提醒他别碰到盘子时说家里孙女生病了,他想卖瓷盘大概也是为了孙女,想了想还是张嘴喊住他:“等一下,我打个电话。”
她没有车,只能寄希望给李秋白了,李秋白这会儿刚从老宅出来,身边还跟着几个年岁差不多大的堂兄弟堂姐妹。
一个小堂哥低声抱怨着:“大堂哥大堂姐他们都已经在公司站稳脚跟了,等过几年咱们毕业哪还有我们的位置?”
爷爷喜欢能做出成绩的优秀好孙子,可他们没毕业不允许进公司,又没能力创业,起点就落后了他们一大步,这还怎么比啊?
“那还能怎么办?谁让我们晚生了这些年?”一个堂姐跨上自己的香奶奶大步走向自己的跑车,其实进不进公司无所谓,把爷爷哄开心了,自己的零花钱也不会少的。
“还是女孩子好。”另一个堂弟叹了口气,女孩子随便哄哄就能拿到零花钱,他们男生怎么努力都没用,就连上次送了他最满意的生日礼物的李秋白这次也没讨到好,三叔这次项目拿不到预算肯定又得骂他。
其他堂兄弟也看李秋白一眼,撇了下嘴角,勾肩搭背的离开了,他们黑头发黑眼睛的才是一路人。
李秋白望着他们离开的背影,又低头看了看父亲发来训斥消息,隐约泛着淡淡蓝色的眼眸黯淡无光。
——你血统不行、读书不行就算了,哄老爷子也哄不好,要你有什么用?
——整天就知道到处瞎跑惹祸,赶紧多寻一些老爷子喜欢的古玩物件,最好珍贵一点的,我的项目需要10亿预算,你这个月必须把老爷子哄好。
李秋白烦躁的抓了两把自己天然卷的头发,他长这样难道是他愿意的吗?
正想关掉手机时,江溪的电话打了过来,看到名字的刹那,他厌烦的情绪压了下去,立即接起来,语气不自觉的上扬:“江姐姐,又有稀罕的古玩物灵了吗?”
“没有,有个大爷说他家有个青花双凤纹大盘,我想去看一看,但是距离有些远,已经快云顶山了。”江溪如实的告诉他,他如果没时间就算了。
阿酒凑到手机旁边喊了几句:“李秋白~快来啊,快来啊~~”
听得阿酒中气十足的喊声,李秋白压在心口的郁气瞬间消散不少,笑着嗯了一声:“有时间,我马上来。”
半小时后,李秋白就开车来到了十二桥,接上江溪、阿酒和折瞻,再载着林老头朝云顶山方向开去。
路上江溪问拘谨坐在前排的林老头:“大爷你是专门进城来走亲戚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