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这才是周宜妃安排今日之事的因由。
  对于周宜妃来说,把幕后之人惩罚下狱,没有景明宣的健康长大重要。
  她是怨恨那些人,可景明宣却已经等不了了。
  既然孩子已经到了这个地步,她还不如果断放弃一切。
  就像姜云冉说得那般,哪怕只是带孩子出去看一看这大千世界,也好过白白来这世间走一遭。
  她不是个好人,自私凉薄,乖戾倔强,从来都不讨人喜欢,但她的的确确是个好母亲。
  她想让自己的孩子拥有快乐的一生。
  无论这一生多长,两年也好,十年也罢,都不虚此行。
  周宜妃哭诉让人感动。
  没有人不会为了这慈母心肠动容。
  便是景华琰也缓和下面容,垂眸沉思起来。
  若是景华琰刚登基之初,不用他点头,仁慧太后就能直接处置此事,但今日不同往昔,她如今已经无法替景华琰做主了。
  思及此,仁慧太后只能叹了口气。
  她温和劝说:“宜妃,哀家知道你爱子心切,也愿意明宣开怀长大,然则规矩便是如此,即便哀家和皇帝同意,宗亲怕也不会赞同。”
  顿了顿,仁慧太后声音越发低沉。
  “之前听月出宫,是因她犯了错,去皇觉寺为宗室祈福,大公主还好好留在宫中。”
  她说:“明宣毕竟是皇帝长子……”
  仁慧太后没有继续说下去,厢房之中一时间陷入沉默。
  不过沉默未曾持续太久,景华琰忽然开口:“宜妃,你当真要替明宣放弃以后的荣华富贵?”
  虽说因景明宣身体孱弱,他继承大统的可能微乎其微,但皇长子的身份立在这里,就无人能越过他去。
  况且,明宣不过才一岁,若是好好调养,以后长大了说不定还能重获健康。
  孩子还小,景华琰不会直接放弃。
  宜妃此举,是直接放弃了景明宣的未来。
  这让景华琰不解。
  与此同时,他垂眸看着周宜妃悲切的面容,心中多少有了猜测。
  这个猜测,让他心中钝痛骤升。
  他看着周宜妃,为的就是那个确定的答案。
  周宜妃躲闪开了他垂询的目光。
  沉默再度蔓延,最终,周宜妃开口:“是。”
  景华琰倏然攥起拳头。
  指甲刺入手心,可那疼痛却微乎其微,抵抗不住内心深处的刺痛。
  姜云冉慢慢伸出手,温柔握住了景华琰的手背。
  她的手很温暖,手心柔软,不仅包裹住了景华琰的手,也似乎包裹住了他抽痛不已的心。
  景华琰何等聪明,他如何猜想不到,景明宣的病症究竟有多严重,才让宜妃放弃一切要带他出宫。
  那么就只有一个答案。
  孩子命不久矣。
  景华琰深吸口气,他闭了闭眼眸,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
  再睁开眼时,除了那一抹隐藏在眼底深处的疼痛,再无其他。
  “宜妃,此事朕会仔细斟酌,”他见周宜妃还要开口,才道,“宜妃,朕也是明宣的父亲。”
  周宜妃愣了一下。
  景华琰面色平缓,并无不悦,他抬眸看向那个瘦小的襁褓,最终说道:“朕也希望明宣能健康快乐长大。”
  他的话,不啻于一句承诺。
  周宜妃呆愣在那里,良久之后,她重新跪下,给景华琰磕了个头。
  “谢陛下宽宥。”
  景华琰看向麦院正:“明宣可有碍?”
  麦院正禀报:“回禀陛下,大皇子暂时无碍,可能因为姜娘娘救援及时,大皇子甚至没有受到惊吓。”
  景华琰颔首,他道:“宜妃,你带着明宣回去吧,其余事不用你多虑,只要照顾好明宣便可。”
  周宜妃行礼,带着景明宣就退下了。
  此刻,殿阁之中只剩下仁慧太后、皇帝和姜云冉,另外还有两名太医。
  仁慧太后看了看景华琰,当着外人的面,最终什么都没询问。
  她只是看向钱院正:“姜昭仪可有大碍?”
  方才事情紧急,姜云冉醒来又面色如常,众人便没有立即询问姜云冉的身体。
  若姜云冉有恙,钱院使肯定会提前禀报,尽快医治。
  她方才不说,应该性命无虞。
  此刻太后为了缓和气氛,倒是关心了一句。
  钱院使忙道:“回禀陛下,太后娘娘,姜娘娘并无大碍,娘娘身体康健,又擅长凫水,如今又天气晴好,池水温暖,未曾惹娘娘风寒体虚。”
  听到这里,仁慧太后的面色才和缓下来。
  她念了一声佛偈,脸上慢慢有了笑容:“没有大碍就好。”
  但钱院使的话却还没说完。
  她看了一眼麦院正,然后便起身,果断跪在地上:“恭喜陛下,恭喜太后娘娘,恭喜昭仪娘娘。”
  这一连串的恭喜,让众人都愣了一下。
  随即,麦院正也满脸欣喜抬起头,看向姜云冉。
  姜云冉还不明所以,就听到钱院使道:“福运绵延,万世大昌,昭仪娘娘有喜了。”
  这几个字仿佛是那么难懂,姜云冉愣在那里,一时间竟没能回过神来。
  率先反应过来的是景华琰。
  他露出今日第一个笑容。
  手背翻转,重新握住了姜云冉的手,他那双幽深的眸子里,蓄满了潮热的水汽。
  “云冉,我们有孩子了。”
  姜云冉此刻才终于回过神来。
  她眨了一下眼睛,先是摸了摸自己平坦的小腹,然后才不可思议地惊呼:“真的?”
  姜昭仪的有孕是大喜事,冲散了厢房中的沉寂。
  钱院使也难得喜上眉梢,毕竟姜云冉的寒症可是她跟赵庭芳一起医治好的,短短几月就能怀有身孕,可见她的方子有效。
  “自然如此。”
  钱院使说:“不过娘娘刚有孕一月,滑脉太浅,臣方才听了许久才听出脉相,还请麦院正再行请脉。”
  她倒是还挺谨慎。
  不过对于姜云冉的孕事,她应该也是十拿九稳。
  否则不会先行恭喜。
  景华琰还沉静在喜悦里,没有立即开口,仁慧太后欢喜得很,忙说:“麦院正,快。”
  于是所有人的目光就又落在了麦院正的身上。
  有了钱院使的打底,麦院正请脉时间并不算太长,左不过一炷香的工夫,她就松开了手。
  待她躬身行礼,口说恭喜,仁慧太后才欢喜地说:“苍天保佑,苍天保佑。”
  去年宫中丧事频发,如今景明宣的身体也很让人忧心,对于皇室和朝堂来说,都不是政治稳固的表现。
  人就是这样奇怪。
  原先姚听月在宫中时,仁慧太后一门心思都是扶持她为皇后,现在这个念想没了,她反而放松下来。
  她跟姚相也从权利的欲望里慢慢抽离,终于头脑清醒过来。
  如今要为姚家好,不闹得满门抄斩的地步,便只能顺从上意。
  尤其仁慧太后,她同景华琰虽然不如亲生母子亲近,但多年相互扶持的情分仍在,尤其当年她一力推举景华琰上位,这情分是如何也割舍不掉的。
  如今见他能得真心喜欢之人,又再度拥有骨肉,仁慧太后似乎比他还高兴。
  老太太坐在那念叨不停,眼泪都要流出来了。
  她的高兴,感染了屋中的所有人。
  姜云冉抬眸看向景华琰,两人四目相对,终于相视一笑。
  姜云冉的眉眼弯弯,笑容灿烂而夺目。
  这一张笑脸,深深印刻进景华琰的心中,终此一生都不会忘记。
  景华琰伸出手,轻轻捧住姜云冉的脸颊,他笑着说:“云冉,你要做母亲了。”
  姜云冉回握住他的手背,笑说:“是啊,我要做母亲了。”
  今日的这一桩喜事,冲散了今日紧绷的事态。
  无形之中,把牵扯的影响降到了最低。
  当日,景华琰一刻都不愿多等,也不与宗人府和礼部商议,直接下旨,晋封姜云冉为从一品贵妃。
  圣旨是礼部紧赶慢赶根据陛下口谕拟出来的,又着宗令和礼部尚书落印,终于在黄昏时分,送达听雪宫。
  姜云冉此刻已经沐浴更衣,她身上穿着素雅的衫裙,端庄站在落日余晖中。
  身后是听雪宫的所有宫人。
  身侧,则是那棵枝叶茂盛,茁壮繁荣的四季桂。
  暮春时节,四季桂忽然绽放,满树飘香。
  在这一片春意盎然,缤纷多彩中,姜云冉面向乾元宫方向领旨。
  宣旨的是梁三泰,却也不只有梁三泰。
  从一品贵妃仅次于皇后与皇贵妃,如今宫中两者皆无,那么晋封为贵妃的姜云冉,已经成为后宫第一人。
  即便是宣读册封圣旨,都不能有任何疏忽。
  下午时分,礼部左侍郎莫鸿维和宗人府左宗正永顺公主已经入宫,现在正一左一右站在梁三泰身侧,面容恭敬,聆听诏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