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景华琰倏然闭上眼眸。
  他怕自己在她面前失态。
  她太厉害了。
  哪怕她是利用,也让他甘之如饴。
  这一句阿琰,都够他回味许多年。
  无论她是否对他动心,可只要她珍重他,似乎就足够了。
  景华琰把她抱入怀中,手臂用力,舍不得松开分毫。
  姜云冉慢慢闭上眼睛。
  她把自己投入他怀中,姿态那么依赖也那么信任。
  景华琰浅浅呼了口气,他的声音再度响起:“云冉,若你有朝一日心想事成,可会重新安排人生?”
  这句话问得含蓄。
  他其实真正想说的是,等姜云冉大仇得报,是否能回过头来,看看一直陪伴在她身边的自己。
  姜云冉的手一起轻轻拍抚着他的后背,听到此时也未停。
  她声音很轻柔,同方才一模一样。
  “肯定会重新安排的。”
  姜云冉给了他一颗定心丸,她阖着眼眸,表情十分平静。
  “岁月漫长,我不会浪费大好人生。”
  景华琰收了收手臂,把她抱得更紧了一些。
  “好。”
  两人就这样安静相拥,谁都没有说话,过了许久,景华琰才慢慢说:“我等你。”
  方才那么多话,都没有让姜云冉的心生起涟漪,可这三个字却仿佛掀起一阵春风,到底吹落了心田上的嫩叶。
  她或许还未体会过爱一个人的心情,但她就如自己说过的那样,已经提前感受到了幸福。
  她历经坎坷,身背血海深仇,年少一直挣扎求生,可姜云冉从不觉得自己凄惨。
  她甚至觉得自己运气超然。
  即便这样惨淡,可年少时有母亲悉心教导和陪伴,有赵庭芳、茉莉等这些一起长大的朋友,后来入宫,又得青黛、红袖和钱小多等人的忠心。
  若她说自己凄惨,都觉得对不起苍天眷顾。
  无论多么困难的前路,姜云冉总能看到光明。
  她也就是这样身负荆棘,却坚定向前走下去的。
  现在,又有景华琰坚定的等待和信任,姜云冉觉得自己无比幸运。
  姜云冉轻笑了一声,她轻快地反问:“陛下对自己这么有信心?”
  “自然是有的。”
  景华琰慢慢松开她,把自己那张俊逸非凡的面容凑到姜云冉面前。
  “朕风姿卓绝,年少有为,”景华琰蹭了蹭她的鼻尖,“谁会不喜欢朕?”
  姜云冉:“……”
  景华琰见她被自己噎得说不出话,心情一瞬就明朗起来。
  她从不在他面前拿腔作势,所言皆是内心真实,所以她给的承诺,也都是发自内心。
  真好。
  景华琰挑眉笑着道:“怎么,爱妃有何高见?”
  姜云冉忍住翻白眼的冲动,对景华琰勾了勾手。
  他凑过脸去,以为姜云冉要亲自己一下,结果她忽然伸出手,左右开弓捏住了他的脸颊。
  没有用力,跟挠痒痒差不多。
  景华琰那张“俊逸非凡”的脸,被她捏得歪七扭八,眉眼都凌乱飞舞。
  看着他这副怪样子,姜云冉忽然轻笑起来。
  她蹙了一下鼻尖,对景华琰说:“我看,是陛下脸皮太厚。”
  “脸皮厚多好?”景华琰又往前凑了凑,很迅速地在她嘴唇上偷了个香,“这样爱妃捏起来手不疼。”
  姜云冉的手一顿,随即两个人四目相对,不约而同笑了起来。
  方才还很凝重的气氛,就被这笑声打破。
  等笑够了,景华琰才握住姜云冉的手,牵着她站起身来。
  “天大地大,吃饭最大。”
  “今日御茶膳坊准备了果木烤鸭,你不是最爱吃这个?另外还预备了酸梅汤,争取多吃一碗饭。”
  姜云冉被他牵着,两人从浩然轩出来,一路往边上的偏厅行去。
  竹帘下坠着的如意结在风中摇曳,微风拂过,吹乱了一对璧人的鬓发。
  笑声也随着那暖风打了个旋,一股脑回到天上去。
  梁三泰等人安静跟在后面,一言不发。
  笑声时不时传来,让梁大伴也跟着变回了笑眼弥勒佛。
  “前几日莺歌摘了几个酸杏,可好吃,一边皱眉一边忍不住再吃一个。”
  “朕不爱吃酸的,你也少用一些,小心把牙酸掉了。”
  “知道了,青黛他们也不叫我多吃呢。”
  姜云冉挽着景华琰的手,两个人并肩前行,阳光落下,影子融成了一团。
  “今日除了果木烤鸭,还有什么,我都有些饿了。”
  景华琰也不知。
  但他还是耐心说:“肯定都是你爱吃的菜。”
  又一阵笑声传来,这一次声音有些低。
  “你……如何……感谢我?”
  ————
  姜昭仪的一日从八段锦开始。
  自从被钱院使和赵庭芳一起指出她体寒之后,姜云冉就开始努力锻炼身体。
  早起从一套八段锦增加到了两套,效果卓绝。
  于是姜云冉每日早晨,都拉着听雪宫所有宫人一起打八段锦,这两三个月下来,听雪宫的宫人精气神十足,每一个人都斗志昂扬的。
  打完八段锦,略坐一会儿,就开始用早膳。
  姜云冉喜爱美食,也不忌口,御膳房为了讨好她,每日变着花样侍弄膳食。
  这宫里头的差事,怠慢了谁,也不能怠慢姜昭仪。
  早膳几乎不重样,不过也有几种姜云冉喜欢的口味,时不时出现在餐桌上。
  用过了早膳,各司局的管事就到了。
  姜云冉行事很有章法,按照她的要求,先禀报差事的是尚宫局管事。
  宫中衣食住行的常例处理妥当之后,再开始处置因节气、三节两寿等额外增加的临时差事。
  姜云冉会忙碌一整个上午,一直到午膳时分,今日的宫事就能全部处理妥当了。
  午膳偶尔在听雪宫,偶尔景华琰不忙,就把她请去乾元宫,两人一边用膳一边说些闲话。
  景华琰以前不觉得,现在才发现自己有些碎嘴子。
  朝堂上的琐事,那些官员的怪癖,景华琰都忍不住同姜云冉讲一讲,姜云冉也挑拣宫事同他说一句,好让他心中有数。
  中午若是在乾元宫用午膳,姜云冉会同景华琰一起午歇,两人都不会睡太长时间,左不过两三刻就能醒来。
  醒来之后倒是会说些家长里短的闲话,然后就各回各宫,各自忙碌去了。
  下午的时候姜云冉一般都是做自己的事情。
  读书习字,做做针线,偶尔叫了赵庭芳过来说话谈天,问一问茉莉等人的近况。
  有时宫事忙不完,下午姜云冉也会处置,不会把差事耽搁到第二日。
  傍晚一般都是在听雪宫用膳。
  景华琰到了这时基本已经忙完,会回听雪宫,同她一起用膳。
  暮色四合,待晚上散步回来,景华琰处置政事,姜云冉则继续做她的事情。
  夜里自然就是琴瑟和鸣了。
  景华琰这人也不知道哪里来的那么大精神,一整天忙完了还不嫌累,晚上还要折腾。
  多是一两回,偶尔尽兴,就要闹到二更天,不把姜云冉折腾到哭着求他不罢休。
  天长日久的,姜云冉竟然已经很习惯了。
  这么折腾半宿,第二日依旧生龙活虎,一点都不显得疲累。
  日子就在一日日的重复里过去。
  平淡,寻常,却细水流长。
  一晃神,便到了二月末。
  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
  这一日下午,姜云冉刚从乾元宫回来,夏岚便禀报请见。
  姜云冉在书房召见她,请夏岚落座之后,她便笑道:“近来夏指挥使都未入宫,想来很是忙碌。”
  姜云冉做事就是这样干脆。
  既然把差事交给夏岚,就全凭她做主,不催促,也不过多过问,一旦查出线索,夏岚肯定会入宫禀报。
  就如此刻。
  跟着这样省事的上峰,夏岚也觉得轻松许多,她道:“娘娘谬赞,此番延迟,是因路途遥远,一来一回耽搁了不少时间。”
  姜云冉颔首,道:“说说吧。”
  夏岚把折子呈上来,才道:“邓恩的前半生还是很好查的。”
  邓恩出身河靖农户,是当地有名的耕读世家,其祖父年少时家贫,靠着邻里帮衬终于考中秀才,从此之后以教书为生。
  不过邓恩的父亲和叔叔没有读书的天赋,靠着他祖父的积累,买下几十亩田地,也算是河靖的富户。
  邓恩这一代,他是天资卓绝的佼佼者。
  天启三年科举,他与阮忠良是同窗,不过阮忠良学识更优,高中二甲传胪,而他只是二甲第四十八名,堪堪挤进二甲之列。
  高中之后,阮忠良因南安侯的关系,留在京中大理寺任职,而毫无背景的邓恩,则远去岭安,任清州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