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徐德妃狠狠松了口气。
“我能帮的,都尽力做到了,只看他们自己如何选择,如何努力。”
姜云冉看着她病弱的面容,还是道:“娘娘,您知晓贵妃娘娘的事情吗?”
徐德妃顿了顿,才道:“大抵是知晓的。”
她是病了,却不是聋了瞎了,宫里这些事,她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怎么?”
姜云冉眸色幽深,她看向徐德妃:“娘娘,我觉得您生命顽强,这么多次病危,都挺了过来,很让人敬佩。”
“所以我想说,还请您好好活下去,您活着,不就能亲自看着徐家吗?”
徐德妃偏过眼眸,看向姜云冉。
因为久病,她的眼眸早就没有曾经的锐利和光华,变得迟钝而无神。
但她看着人的时候,依旧是那么坚定。
目光从来不躲闪。
徐德妃慢慢笑了一下:“是啊,我得好好活着。”
她说完这一句,忽然又沉默了。
“姜云冉,我还求你第二件事。”
“若我真死了,请你安排梅影姑姑至皇庄颐养天年,善待我宫中人其他人,至少不要让她们被人欺凌。”
姜云冉也跟着笑了一声。
“我还是那句话,我可以答应你,但你若能活下去,就自己操心。”
————
灵心宫一时安静无声。
只有窗外的微风拂过,吹动了屋檐上的风铎,发出清脆的声响。
徐德妃同慕容昭仪一般,都喜欢在廊下挂风铎。
武将之家出身的人,随时都要掌握风向和天气。
徐德妃眨了一下眼睛,随即便笑了一声。
“姜云冉,你真是个很诚恳的人,”徐德妃说,“你这样真诚,我也告诉你一个秘密好了。”
姜云冉依旧面带微笑,没有表现出任何的好奇。
徐德妃也没有看她,她闭了闭眼睛,显得有些疲倦。
这几句话,已经耗费她太多的力气。
徐德妃的声音幽幽响起:“其实之前韩才人,并未真正侍寝,从来都不曾有过。”
这句话是姜云冉完全没想到的。
她难得愣了一下,然后才问:“并未真正侍寝,是何意?”
徐德妃咳嗽了一声,呼吸忽然急促,显得有些难受。
姜云冉帮忙喂了她一口水,等徐德妃艰难咽下,才慢慢平复呼吸。
“让你见笑了。”
她声音有些嘶哑,才说:“宫中人尽皆知,韩才人是我宫中的宫女,因我久未有孕,想要让她替灵心宫诞育皇嗣,才推举她为宫妃。”
徐德妃叹了口气:“其实并非如此。”
此事自然传得沸沸扬扬,后来徐德妃让韩才人挪宫,也都很平和,并未闹出什么龃龉。
而韩才人对徐德妃和周宜妃都很恭敬,事事关怀,并无异常。
徐德妃也知晓姜云冉的想法,她道:“是徐氏担忧我膝下无子,才在我宫中选中韩选侍,当时是祖母亲自挑选,认为韩选侍柔顺乖巧,必能为我所用。”
“陛下的性子,你比我们都要了解,他可不是什么人都能看中的,尤其厌恶蠢货。”
徐德妃这话说得毫不留情。
她说到这里,又叹了口气:“我当时敏症频发,要一直服用汤药,导致精神不济,思维混乱,也不知怎么回事,就稀里糊涂答应了祖母,推举韩菱成为宫妃。”
“韩菱就是韩才人,她家中时名叫三妞,这名字是我给她起的。”
徐德妃说:“原本,她在我宫里也已经成为司职宫女……”
可见,当时徐德妃对韩菱还是很喜欢的。
但最终,两人只能分道扬镳。
“同陛下开口那一刻,我就后悔了,”徐德妃道,“这根本就不是推举宫妃,这是在以忠义伯府的军权来要挟皇帝。”
徐德妃顿了顿,才道:“但陛下并未动怒,直接升她为选侍,从此不管不问,当时的韩选侍根本就没有侍寝。”
这个情形,很像是景华琰给忠义伯府宽仁。
但姜云冉总觉得此事不对。
景华琰可不像是能随意被人摆弄的人,他当时应该发怒,而不是“顺从”。
从并未侍寝这一点来看,他同意升韩菱为选侍,怕是另有隐情。
徐德妃又缓了缓情绪,才继续道:“为了面子,我对外说是自己推举韩才人,也隐瞒了她没有侍寝的事情。”
“唉,我当时年轻,总是顾及脸面,这一遮掩就是两年。”
姜云冉这才说:“但你心里始终介怀,也怕陛下旧事重提,便让韩才人挪去周宜妃宫中?”
“是的。”
徐德妃说:“当时陛下没有发作,但以后呢?而且我看见韩才人,就想起自己曾经的妥协和懦弱,简直如鲠在喉。”
“眼不见,心不烦。”
也不知怎的,说起这些往事,徐德妃的精神头反而好了许多。
姜云冉有些明白,她似乎跟自己是一样的人。
闲着养着,反而不舒坦。
“那么后来呢?”姜云冉问。
她问的,就是十一月她病中,韩选侍以蝴蝶舞重获恩宠,接连侍寝三日,晋升两级成为才人之事。
“后来啊。”
徐德妃道:“后来,我不知韩才人是否还同徐家有所牵连,她同徐氏之间的事情我也不再过问。”
“直到她重新得到恩宠,我才有些好奇。”
“因为韩才人,可不是能用出这些手段的人。”
徐德妃哼了一声,道:“韩才人自己不知,她身边侍奉的宫女,有一名是我安排过去的,我寻她来问,她才说……”
“是有人给了韩才人这个法子,让她趁你生病,好趁机上位。”
姜云冉没有急切询问,只安静听她说话。
徐德妃也不解释,她顺着往下说:“那名宫女恰好就陪伴在韩才人身边,她说,当时陛下见蝴蝶飞舞,并没有表现出惊艳,也没有龙心大悦这样的事情。”
“陛下一直都面无表情,笑容都没有,他很平静看完了引蝶起舞。”
这应该是那名宫女的原话。
姜云冉更觉得奇怪。
她不认为景华琰会对她情根深种,把其他妃嫔弃置之不理,也不认为景华琰会做表面功夫,不喜韩才人,还要作假宠幸三日,升为才人。
当时她对这件小事并未过心,但如今回忆起来,里里外外都透着怪异。
大冷天里,哪里来的蝴蝶?韩才人又是如何吸引蝴蝶围绕起舞?
“小宫女是我的人,自然知晓当时事情的真相,她同我说给法子的人肯定不是徐氏人,因为自从韩才人被挪去锦绣宫,徐氏就已经放弃了她。”
徐德妃冷笑一声:“徐家人就是这样市侩,眼见她毫无用处,立即弃如敝履。”
说到这里,徐德妃又缓了缓,姜云冉还是喂她喝了口水,她才慢慢咽下。
“当时宫中都传,陛下被其舞蹈打动,接连招她侍寝,但小宫女说,那三日韩才人都被安排在丹若殿的偏殿,而陛下并未出现。”
“回去之后,韩才人气得摔碎了好几个茶杯,可在小宫女安慰的时候,却耳提面命。”
“无论谁问,她都侍寝了。”
姜云冉若有所思,她道:“她害怕那个给她法子的人。”
“也害怕皇帝。”
徐德妃说:“是。”
“既然陛下要有意为之,她自然不敢悖逆,但给她法子的人,她也要隐瞒,这就很有意思了。”
两人都是聪明人,这样一说,立即就分析出了七八分来。
“那人究竟是谁?”
徐德妃说:“不知。”
“小宫女说韩才人很谨慎,都是单独去见人,不肯多说一句,所有侍奉的宫人都不知晓。”
姜云冉颔首,她道:“我知道了,多谢你告知我。”
“礼尚往来,我不想欠你人情。”
姜云冉笑了一下,她站起身来到床榻边,帮她调整了一下姿势,让她舒服一些。
“德妃娘娘,那我就先告退了,”姜云冉想了想,语气很轻快,“你若哪日无聊,就派人唤我,我来陪姐姐说话。”
徐德妃眨了一下眼睛,目送她离去,很久之后才笑了一下。
“真有意思。”
回去的路上,姜云冉一直思索此事。
徐德妃会告诉她这件事,可不是让她放心陛下的恩宠,是在提醒她韩才人不能信任,也提醒她韩才人背后另有其人。
会是那个幕后之人吗?
姜云冉猜不到。
很显然,景华琰对引蝶起舞这件事,抱有相当大的怀疑。
莫非,这事曾经出现过?
这引起了景华琰的猜忌,所以才表面上被蝴蝶吸引,背地里却暗中查访?
姜云冉心中一动,她把这一点记下,回宫刚坐下没一会儿,年节宫宴的宫事就纷至沓来。
“我能帮的,都尽力做到了,只看他们自己如何选择,如何努力。”
姜云冉看着她病弱的面容,还是道:“娘娘,您知晓贵妃娘娘的事情吗?”
徐德妃顿了顿,才道:“大抵是知晓的。”
她是病了,却不是聋了瞎了,宫里这些事,她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怎么?”
姜云冉眸色幽深,她看向徐德妃:“娘娘,我觉得您生命顽强,这么多次病危,都挺了过来,很让人敬佩。”
“所以我想说,还请您好好活下去,您活着,不就能亲自看着徐家吗?”
徐德妃偏过眼眸,看向姜云冉。
因为久病,她的眼眸早就没有曾经的锐利和光华,变得迟钝而无神。
但她看着人的时候,依旧是那么坚定。
目光从来不躲闪。
徐德妃慢慢笑了一下:“是啊,我得好好活着。”
她说完这一句,忽然又沉默了。
“姜云冉,我还求你第二件事。”
“若我真死了,请你安排梅影姑姑至皇庄颐养天年,善待我宫中人其他人,至少不要让她们被人欺凌。”
姜云冉也跟着笑了一声。
“我还是那句话,我可以答应你,但你若能活下去,就自己操心。”
————
灵心宫一时安静无声。
只有窗外的微风拂过,吹动了屋檐上的风铎,发出清脆的声响。
徐德妃同慕容昭仪一般,都喜欢在廊下挂风铎。
武将之家出身的人,随时都要掌握风向和天气。
徐德妃眨了一下眼睛,随即便笑了一声。
“姜云冉,你真是个很诚恳的人,”徐德妃说,“你这样真诚,我也告诉你一个秘密好了。”
姜云冉依旧面带微笑,没有表现出任何的好奇。
徐德妃也没有看她,她闭了闭眼睛,显得有些疲倦。
这几句话,已经耗费她太多的力气。
徐德妃的声音幽幽响起:“其实之前韩才人,并未真正侍寝,从来都不曾有过。”
这句话是姜云冉完全没想到的。
她难得愣了一下,然后才问:“并未真正侍寝,是何意?”
徐德妃咳嗽了一声,呼吸忽然急促,显得有些难受。
姜云冉帮忙喂了她一口水,等徐德妃艰难咽下,才慢慢平复呼吸。
“让你见笑了。”
她声音有些嘶哑,才说:“宫中人尽皆知,韩才人是我宫中的宫女,因我久未有孕,想要让她替灵心宫诞育皇嗣,才推举她为宫妃。”
徐德妃叹了口气:“其实并非如此。”
此事自然传得沸沸扬扬,后来徐德妃让韩才人挪宫,也都很平和,并未闹出什么龃龉。
而韩才人对徐德妃和周宜妃都很恭敬,事事关怀,并无异常。
徐德妃也知晓姜云冉的想法,她道:“是徐氏担忧我膝下无子,才在我宫中选中韩选侍,当时是祖母亲自挑选,认为韩选侍柔顺乖巧,必能为我所用。”
“陛下的性子,你比我们都要了解,他可不是什么人都能看中的,尤其厌恶蠢货。”
徐德妃这话说得毫不留情。
她说到这里,又叹了口气:“我当时敏症频发,要一直服用汤药,导致精神不济,思维混乱,也不知怎么回事,就稀里糊涂答应了祖母,推举韩菱成为宫妃。”
“韩菱就是韩才人,她家中时名叫三妞,这名字是我给她起的。”
徐德妃说:“原本,她在我宫里也已经成为司职宫女……”
可见,当时徐德妃对韩菱还是很喜欢的。
但最终,两人只能分道扬镳。
“同陛下开口那一刻,我就后悔了,”徐德妃道,“这根本就不是推举宫妃,这是在以忠义伯府的军权来要挟皇帝。”
徐德妃顿了顿,才道:“但陛下并未动怒,直接升她为选侍,从此不管不问,当时的韩选侍根本就没有侍寝。”
这个情形,很像是景华琰给忠义伯府宽仁。
但姜云冉总觉得此事不对。
景华琰可不像是能随意被人摆弄的人,他当时应该发怒,而不是“顺从”。
从并未侍寝这一点来看,他同意升韩菱为选侍,怕是另有隐情。
徐德妃又缓了缓情绪,才继续道:“为了面子,我对外说是自己推举韩才人,也隐瞒了她没有侍寝的事情。”
“唉,我当时年轻,总是顾及脸面,这一遮掩就是两年。”
姜云冉这才说:“但你心里始终介怀,也怕陛下旧事重提,便让韩才人挪去周宜妃宫中?”
“是的。”
徐德妃说:“当时陛下没有发作,但以后呢?而且我看见韩才人,就想起自己曾经的妥协和懦弱,简直如鲠在喉。”
“眼不见,心不烦。”
也不知怎的,说起这些往事,徐德妃的精神头反而好了许多。
姜云冉有些明白,她似乎跟自己是一样的人。
闲着养着,反而不舒坦。
“那么后来呢?”姜云冉问。
她问的,就是十一月她病中,韩选侍以蝴蝶舞重获恩宠,接连侍寝三日,晋升两级成为才人之事。
“后来啊。”
徐德妃道:“后来,我不知韩才人是否还同徐家有所牵连,她同徐氏之间的事情我也不再过问。”
“直到她重新得到恩宠,我才有些好奇。”
“因为韩才人,可不是能用出这些手段的人。”
徐德妃哼了一声,道:“韩才人自己不知,她身边侍奉的宫女,有一名是我安排过去的,我寻她来问,她才说……”
“是有人给了韩才人这个法子,让她趁你生病,好趁机上位。”
姜云冉没有急切询问,只安静听她说话。
徐德妃也不解释,她顺着往下说:“那名宫女恰好就陪伴在韩才人身边,她说,当时陛下见蝴蝶飞舞,并没有表现出惊艳,也没有龙心大悦这样的事情。”
“陛下一直都面无表情,笑容都没有,他很平静看完了引蝶起舞。”
这应该是那名宫女的原话。
姜云冉更觉得奇怪。
她不认为景华琰会对她情根深种,把其他妃嫔弃置之不理,也不认为景华琰会做表面功夫,不喜韩才人,还要作假宠幸三日,升为才人。
当时她对这件小事并未过心,但如今回忆起来,里里外外都透着怪异。
大冷天里,哪里来的蝴蝶?韩才人又是如何吸引蝴蝶围绕起舞?
“小宫女是我的人,自然知晓当时事情的真相,她同我说给法子的人肯定不是徐氏人,因为自从韩才人被挪去锦绣宫,徐氏就已经放弃了她。”
徐德妃冷笑一声:“徐家人就是这样市侩,眼见她毫无用处,立即弃如敝履。”
说到这里,徐德妃又缓了缓,姜云冉还是喂她喝了口水,她才慢慢咽下。
“当时宫中都传,陛下被其舞蹈打动,接连招她侍寝,但小宫女说,那三日韩才人都被安排在丹若殿的偏殿,而陛下并未出现。”
“回去之后,韩才人气得摔碎了好几个茶杯,可在小宫女安慰的时候,却耳提面命。”
“无论谁问,她都侍寝了。”
姜云冉若有所思,她道:“她害怕那个给她法子的人。”
“也害怕皇帝。”
徐德妃说:“是。”
“既然陛下要有意为之,她自然不敢悖逆,但给她法子的人,她也要隐瞒,这就很有意思了。”
两人都是聪明人,这样一说,立即就分析出了七八分来。
“那人究竟是谁?”
徐德妃说:“不知。”
“小宫女说韩才人很谨慎,都是单独去见人,不肯多说一句,所有侍奉的宫人都不知晓。”
姜云冉颔首,她道:“我知道了,多谢你告知我。”
“礼尚往来,我不想欠你人情。”
姜云冉笑了一下,她站起身来到床榻边,帮她调整了一下姿势,让她舒服一些。
“德妃娘娘,那我就先告退了,”姜云冉想了想,语气很轻快,“你若哪日无聊,就派人唤我,我来陪姐姐说话。”
徐德妃眨了一下眼睛,目送她离去,很久之后才笑了一下。
“真有意思。”
回去的路上,姜云冉一直思索此事。
徐德妃会告诉她这件事,可不是让她放心陛下的恩宠,是在提醒她韩才人不能信任,也提醒她韩才人背后另有其人。
会是那个幕后之人吗?
姜云冉猜不到。
很显然,景华琰对引蝶起舞这件事,抱有相当大的怀疑。
莫非,这事曾经出现过?
这引起了景华琰的猜忌,所以才表面上被蝴蝶吸引,背地里却暗中查访?
姜云冉心中一动,她把这一点记下,回宫刚坐下没一会儿,年节宫宴的宫事就纷至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