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这是我的一点心意,你们别告诉孟选侍,如果有额外花销,都算我的。”
她这样讲,姑姑还是把赏赐收下了,她真诚道:“阮才人真是心善,才人放心,奴婢知道如何做。”
做了好事,自然要留名。
这几日苏采女已经侍寝过了,剩下冯采女、赵选侍、孟选侍和李选侍未曾面圣,孟选侍的日子想是难过。
但之前景华琰的话阮含璋还记得,她观察而来,总觉得景华琰对宫廷司务局也很是不满,想要打压宫廷司务局,最好的办法便是抬举另一方。
另一方很好选择,那就是造办处。
衣食住行中,造办处能制作的事物极多,抬举造办处非常简单,那就直接降低司务局的采买数额,让造办处代为供应宫中所需。
比如家具,器具,香料,材料等所有事物,都可以专项专办。
当然,阮含璋此举也有其他深意。
不过成与不成,有用无用,她也并不特别在意,只看之后旁人如何行事了。
佩兰恰好从房门出来,也听到了她方才处事,阴晴不定地看向阮含璋。
“你倒是会慷他人之慨,那个孟选侍生得普通又不得趣,因何能受宠?”
毕竟阮含*璋身无长物,如今棠梨阁在宫中安身立命,花的可都是阮家的银子。
阮含璋目光一扫,见她脚踝还是不灵光,不由叹了口气:“姑姑,我也是为了阮家。”
“您瞧着孟选侍如今不声不响,谁能知晓以后如何?你可知道如今的德太妃?早年只是个普通的侍寝宫女,从家人子一路升至淑妃,膝下也孕育了靖亲王和明欣公主,如今可是成了德太妃,舒舒服服安度晚年。”
“不到最后,谁知道结果是如何的?”
说罢,她不再说这个话题,只道:“姑姑,你的脚还是请太医来看看吧。”
等赵庭芳给佩兰重新上药,又很认真叮嘱几句,才陪着阮含璋去了寝殿。
等外面声音渐消,赵庭芳才压低声音道:“已经安排好了。”
阮含璋才真正松了口气。
“近期茉莉就会从阮家脱身,回到溧阳淮水县,以姜云冉的身份行走办事。”
想要重新入宫,就必须有正当身份。
阮含璋不希望自己的第二段宫妃生涯依旧不明不白,姜云冉是母亲给她起的名字,据母亲所言,姜是她外祖家的姓氏。
阮含璋拍了一下她的手:“多谢,你们辛苦了。”
“另外,你让茉莉易容成我的模样,去淮水县锦绣织坊做绣娘,她的绣活与我不相上下,不用一月就能声名鹊起。”
赵庭芳非常聪明,一下便听懂:“你要以绣娘身份入宫?”
“这是最好的方法了。”
赵庭芳颔首,到:“好,知道了,你放心,茉莉早就想在外行走了。”
两个人说了会儿话,赵庭芳把一包药塞入阮含璋手里。
“进出宫闱检查非常严格,我不好夹带,只弄到这么一点,你斟酌着用。”
阮含璋颔首,又道:“救火队驻扎在何处,你查到了吗?”
赵庭芳道:“查到了,在东平门南侧排房,每日菜蔬等物皆从东平门进出。”
四目相对,两个人都下定了决心。
阮含璋握住她的手,眼神坚定:“就等那日了。”
一晃神就到了四月中,距离阮含璋封位才人已经过去二十几日了。
这一段时间,宫里一直风平浪静。
除去大皇子生了几次病,周宜妃一直在怒斥太医院,其余也没什么大事。
妃嫔们除了侍寝,大多都在自己宫里独处,因大皇子的体弱,这段时间宫中的走动也少。
谁都不敢沾染此事,一个弄不好,一条命可能都要搭进去。
四月初六和十六两日宫中妃嫔们都给太后娘娘请过安,除了一直没有痊愈的慕容婕妤,这两次周宜妃都没有到场。
少了她,就连请安也都中规中矩,毫无意趣。
这一日阮含璋刚侍寝归来,刚一踏入听雪宫,就看到卫宝林跪在庭院中,只留给旁人一个单薄的背影。
阮含璋眉心紧蹙,抬眸一扫,前殿中门大开,里面竟难得点了灯。
纽姑姑站在前殿抱厦里,冷冷看着整跪地哭泣的卫宝林,场面很是渗人。
阮含璋未曾开口,就被纽姑姑注意到,她抬起头,眉眼如刀。
“阮才人,你可回来了,”纽姑姑声音冰冷,“方才太医院岑医正给娘娘请平安脉,言说娘娘多日未曾康复,实则是被人下了软骨散。”
这话一出口,阮含璋的脚步就彻底停下了。
“纽姑姑,你这是何意?莫非是要栽赃陷害我同宝林娘娘?”
纽姑姑冷斥道:“阮才人,谋害高位娘娘可是重罪,还不过来跪下!”
然而阮含璋还未挪动,外面就传来彭逾的嗓音。
“给阮娘娘贺喜了。”
第16章 陛下有旨,晋封阮娘娘为宝林。
彭逾小碎步踏入听雪宫,一进来就看到这剑拔弩张的情景,倒是不慌不忙。
宫里这些事,他什么没见过?
见得多,听得也多,自然知道如何明哲保身。
彭逾似乎都没瞧见纽姑姑难看的脸色和卫宝林摇摇欲坠的背影,他只对阮含璋道:“恭贺阮娘娘,陛下有旨,晋封阮娘娘为宝林。”
晋封宫妃,自然要宣读圣旨,洗手焚香,行礼谢恩。
纽姑姑听了这话,一口气险些没喘上来,表情愈发难看。
这阮家嫡长女入宫才不到一月,不仅接连侍寝,甚至还被召至乾元宫伴驾用膳,无数珍稀流水一样送入棠梨阁,不可谓不荣宠。
原慕容婕妤也有过风光时候,却也比不得如今的阮才人,尤其是侍膳这样的差事,陛下登基至今,除了姚贵妃、徐德妃和周宜妃,也就这阮才人这般幸运了。
更有甚者,她入宫不及一月,就直接升为中位娘娘,成为了正六品宝林。
听雪宫这位跪着的卫宝林,可是入宫三年才跟着众人一起晋升的。
人与人的差别,就是大到这个地步。
纽姑姑心里警钟一直猛响,当着彭逾的面却不能忤逆圣意,只能勉强道:“恭喜阮才人,还是先去接旨吧。”
瞧这意思,即便阮含璋升位,慕容婕妤还是不肯罢休。
阮含璋却不怕她。
慕容婕妤想要发难,总要有证据,再说她是从下药这方面发难的,阮含璋有赵庭芳,心里多少有底气。
当着彭逾的面,该说的话阮含璋自然要说。
“纽姑姑,我知道你是担心婕妤娘娘的安危,”阮含璋声音也同样冰冷,“但卫姐姐是上了玉牒的宫妃,是正六品的宝林娘娘,光天化日就罚宝林娘娘跪在宫外,到底于婕妤娘娘名声有碍。”
“即便要罚,也必须要证据确凿。”
纽姑姑眼睛一瞪,正要说话,就听阮含璋继续开口:“咱们宫里人都知道,娘娘一贯温柔慈爱,只是因为身为定羌族人而不懂宫规,自然不会怪罪娘娘,外人可不知道啊!”
阮含璋客气一笑:“若这事传出去,可不是要落个刁难一宫嫔妃的坏名声?娘娘的清白可不就毁了?”
“你!”
纽姑姑气得不轻。
这是仗着彭逾在,故意拿乔,打量她不知她跟卫宝林私下时常走动,两人早就结成了同盟。
彭逾老神在在站在一边,脸上笑容一成不变,似乎都没听到听雪宫这一场争斗。
纽姑姑入宫多年,自然知道彭逾是什么人,他是不会主动替人出头,平日里也从来不会偏帮哪位妃嫔,但他是景华琰的眼睛耳朵,外面所听所闻,都会告知景华琰。
思及此,她深吸口气,只剩上前几步,亲自扶起卫宝林。
“宝林娘娘,咱们话说得好好的,您怎么就忽然跪下来,”纽姑姑的官话说得字正腔圆,“吓奴婢一跳,方才都没回过神来。”
卫宝林身影微晃,她低着头,没有搭茬。
纽姑姑便看向阮含璋:“阮宝林,婕妤娘娘和卫宝林便在前殿等您,等人到齐了,再议论此事。”
阮含璋见好就收,她对彭逾一摆手:“彭公公,这边请。”
等彭逾宣读圣旨,阮含璋恭敬行礼,彭逾这才笑着说:“恭喜阮宝林,陛下的赏赐稍后就会送到。”
阮含璋给了个大红封,同样笑容满面:“有劳彭公公跑这一趟了,陛下隆恩,臣妾莫不敢忘。”
彭逾笑呵呵走了。
等她走了,阮含璋才看向佩兰:“怎么回事?”
佩兰方才还沉浸在阮含璋升位的喜悦里,转头听到这话,也不由蹙起眉头。
“我也不知,”佩兰揉着额角,“我方才在房中歇息,外面忽然热闹起来,那姓纽的亲自登门,把卫宝林请到了前殿,我怕牵扯到咱们这里,便没有让红袖过去探听。”
阮含璋瞥了她一眼。
她这样讲,姑姑还是把赏赐收下了,她真诚道:“阮才人真是心善,才人放心,奴婢知道如何做。”
做了好事,自然要留名。
这几日苏采女已经侍寝过了,剩下冯采女、赵选侍、孟选侍和李选侍未曾面圣,孟选侍的日子想是难过。
但之前景华琰的话阮含璋还记得,她观察而来,总觉得景华琰对宫廷司务局也很是不满,想要打压宫廷司务局,最好的办法便是抬举另一方。
另一方很好选择,那就是造办处。
衣食住行中,造办处能制作的事物极多,抬举造办处非常简单,那就直接降低司务局的采买数额,让造办处代为供应宫中所需。
比如家具,器具,香料,材料等所有事物,都可以专项专办。
当然,阮含璋此举也有其他深意。
不过成与不成,有用无用,她也并不特别在意,只看之后旁人如何行事了。
佩兰恰好从房门出来,也听到了她方才处事,阴晴不定地看向阮含璋。
“你倒是会慷他人之慨,那个孟选侍生得普通又不得趣,因何能受宠?”
毕竟阮含*璋身无长物,如今棠梨阁在宫中安身立命,花的可都是阮家的银子。
阮含璋目光一扫,见她脚踝还是不灵光,不由叹了口气:“姑姑,我也是为了阮家。”
“您瞧着孟选侍如今不声不响,谁能知晓以后如何?你可知道如今的德太妃?早年只是个普通的侍寝宫女,从家人子一路升至淑妃,膝下也孕育了靖亲王和明欣公主,如今可是成了德太妃,舒舒服服安度晚年。”
“不到最后,谁知道结果是如何的?”
说罢,她不再说这个话题,只道:“姑姑,你的脚还是请太医来看看吧。”
等赵庭芳给佩兰重新上药,又很认真叮嘱几句,才陪着阮含璋去了寝殿。
等外面声音渐消,赵庭芳才压低声音道:“已经安排好了。”
阮含璋才真正松了口气。
“近期茉莉就会从阮家脱身,回到溧阳淮水县,以姜云冉的身份行走办事。”
想要重新入宫,就必须有正当身份。
阮含璋不希望自己的第二段宫妃生涯依旧不明不白,姜云冉是母亲给她起的名字,据母亲所言,姜是她外祖家的姓氏。
阮含璋拍了一下她的手:“多谢,你们辛苦了。”
“另外,你让茉莉易容成我的模样,去淮水县锦绣织坊做绣娘,她的绣活与我不相上下,不用一月就能声名鹊起。”
赵庭芳非常聪明,一下便听懂:“你要以绣娘身份入宫?”
“这是最好的方法了。”
赵庭芳颔首,到:“好,知道了,你放心,茉莉早就想在外行走了。”
两个人说了会儿话,赵庭芳把一包药塞入阮含璋手里。
“进出宫闱检查非常严格,我不好夹带,只弄到这么一点,你斟酌着用。”
阮含璋颔首,又道:“救火队驻扎在何处,你查到了吗?”
赵庭芳道:“查到了,在东平门南侧排房,每日菜蔬等物皆从东平门进出。”
四目相对,两个人都下定了决心。
阮含璋握住她的手,眼神坚定:“就等那日了。”
一晃神就到了四月中,距离阮含璋封位才人已经过去二十几日了。
这一段时间,宫里一直风平浪静。
除去大皇子生了几次病,周宜妃一直在怒斥太医院,其余也没什么大事。
妃嫔们除了侍寝,大多都在自己宫里独处,因大皇子的体弱,这段时间宫中的走动也少。
谁都不敢沾染此事,一个弄不好,一条命可能都要搭进去。
四月初六和十六两日宫中妃嫔们都给太后娘娘请过安,除了一直没有痊愈的慕容婕妤,这两次周宜妃都没有到场。
少了她,就连请安也都中规中矩,毫无意趣。
这一日阮含璋刚侍寝归来,刚一踏入听雪宫,就看到卫宝林跪在庭院中,只留给旁人一个单薄的背影。
阮含璋眉心紧蹙,抬眸一扫,前殿中门大开,里面竟难得点了灯。
纽姑姑站在前殿抱厦里,冷冷看着整跪地哭泣的卫宝林,场面很是渗人。
阮含璋未曾开口,就被纽姑姑注意到,她抬起头,眉眼如刀。
“阮才人,你可回来了,”纽姑姑声音冰冷,“方才太医院岑医正给娘娘请平安脉,言说娘娘多日未曾康复,实则是被人下了软骨散。”
这话一出口,阮含璋的脚步就彻底停下了。
“纽姑姑,你这是何意?莫非是要栽赃陷害我同宝林娘娘?”
纽姑姑冷斥道:“阮才人,谋害高位娘娘可是重罪,还不过来跪下!”
然而阮含璋还未挪动,外面就传来彭逾的嗓音。
“给阮娘娘贺喜了。”
第16章 陛下有旨,晋封阮娘娘为宝林。
彭逾小碎步踏入听雪宫,一进来就看到这剑拔弩张的情景,倒是不慌不忙。
宫里这些事,他什么没见过?
见得多,听得也多,自然知道如何明哲保身。
彭逾似乎都没瞧见纽姑姑难看的脸色和卫宝林摇摇欲坠的背影,他只对阮含璋道:“恭贺阮娘娘,陛下有旨,晋封阮娘娘为宝林。”
晋封宫妃,自然要宣读圣旨,洗手焚香,行礼谢恩。
纽姑姑听了这话,一口气险些没喘上来,表情愈发难看。
这阮家嫡长女入宫才不到一月,不仅接连侍寝,甚至还被召至乾元宫伴驾用膳,无数珍稀流水一样送入棠梨阁,不可谓不荣宠。
原慕容婕妤也有过风光时候,却也比不得如今的阮才人,尤其是侍膳这样的差事,陛下登基至今,除了姚贵妃、徐德妃和周宜妃,也就这阮才人这般幸运了。
更有甚者,她入宫不及一月,就直接升为中位娘娘,成为了正六品宝林。
听雪宫这位跪着的卫宝林,可是入宫三年才跟着众人一起晋升的。
人与人的差别,就是大到这个地步。
纽姑姑心里警钟一直猛响,当着彭逾的面却不能忤逆圣意,只能勉强道:“恭喜阮才人,还是先去接旨吧。”
瞧这意思,即便阮含璋升位,慕容婕妤还是不肯罢休。
阮含璋却不怕她。
慕容婕妤想要发难,总要有证据,再说她是从下药这方面发难的,阮含璋有赵庭芳,心里多少有底气。
当着彭逾的面,该说的话阮含璋自然要说。
“纽姑姑,我知道你是担心婕妤娘娘的安危,”阮含璋声音也同样冰冷,“但卫姐姐是上了玉牒的宫妃,是正六品的宝林娘娘,光天化日就罚宝林娘娘跪在宫外,到底于婕妤娘娘名声有碍。”
“即便要罚,也必须要证据确凿。”
纽姑姑眼睛一瞪,正要说话,就听阮含璋继续开口:“咱们宫里人都知道,娘娘一贯温柔慈爱,只是因为身为定羌族人而不懂宫规,自然不会怪罪娘娘,外人可不知道啊!”
阮含璋客气一笑:“若这事传出去,可不是要落个刁难一宫嫔妃的坏名声?娘娘的清白可不就毁了?”
“你!”
纽姑姑气得不轻。
这是仗着彭逾在,故意拿乔,打量她不知她跟卫宝林私下时常走动,两人早就结成了同盟。
彭逾老神在在站在一边,脸上笑容一成不变,似乎都没听到听雪宫这一场争斗。
纽姑姑入宫多年,自然知道彭逾是什么人,他是不会主动替人出头,平日里也从来不会偏帮哪位妃嫔,但他是景华琰的眼睛耳朵,外面所听所闻,都会告知景华琰。
思及此,她深吸口气,只剩上前几步,亲自扶起卫宝林。
“宝林娘娘,咱们话说得好好的,您怎么就忽然跪下来,”纽姑姑的官话说得字正腔圆,“吓奴婢一跳,方才都没回过神来。”
卫宝林身影微晃,她低着头,没有搭茬。
纽姑姑便看向阮含璋:“阮宝林,婕妤娘娘和卫宝林便在前殿等您,等人到齐了,再议论此事。”
阮含璋见好就收,她对彭逾一摆手:“彭公公,这边请。”
等彭逾宣读圣旨,阮含璋恭敬行礼,彭逾这才笑着说:“恭喜阮宝林,陛下的赏赐稍后就会送到。”
阮含璋给了个大红封,同样笑容满面:“有劳彭公公跑这一趟了,陛下隆恩,臣妾莫不敢忘。”
彭逾笑呵呵走了。
等她走了,阮含璋才看向佩兰:“怎么回事?”
佩兰方才还沉浸在阮含璋升位的喜悦里,转头听到这话,也不由蹙起眉头。
“我也不知,”佩兰揉着额角,“我方才在房中歇息,外面忽然热闹起来,那姓纽的亲自登门,把卫宝林请到了前殿,我怕牵扯到咱们这里,便没有让红袖过去探听。”
阮含璋瞥了她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