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还有——
  祝晴转过头,再次看向那栋安静的小洋楼。
  还有……在新旧年交替的时刻,零点钟声敲响的那一声新年快乐。
  思绪中未解的疑点忽地串联起来,被一一击破。
  “程星朗。”
  祝晴突然开口,声音很轻,却透着笃定。
  “出来。”
  漫长的等待。
  黑暗中,一道身影缓步走出。
  他摘下口罩,取下鸭舌帽,露出一张熟悉的脸。
  就连他在美国的那位导师都在帮忙隐瞒。
  实际上,程星朗必然发现了什么,早在一个月前就悄然回国,独自调查危险的真相。
  他们在昏暗的小巷里面对面站着。
  两人隔着一步之遥。
  他站在原地,忽然牵动唇角,笑意渐深。
  居然还笑得出来。
  “我就知道。”程星朗向前迈了半步,“第一个找到我的人会是你。”
  ……
  盛佩蓉回到家,还在念叨个不停。
  “这个可可,来了疗养院,连声招呼都没跟我打。”
  “要不是年叔告诉我,我都不知道她来过。”
  盛放头也不抬,专心搭着乐高:“大姐,你好啰嗦,年轻人当然要以事业为重啦。”
  盛佩蓉没理他,转头对萍姨说:“早上可可一睁眼,早餐都没吃,直接冲进书房开电脑。”
  “是啊是啊!”萍姨连连点头,“我还从没见过晴晴这样呢。”
  窗外月色正浓,两人聊起了八卦。
  萍姨先起了头。
  “幼稚园汇演那天,晴晴车子半路抛锚,一个电话,靓仔医生二话不说就赶过去。第二天,连车都给修好了!”
  “晴晴锁骨骨折住院,他也是随叫随到。”
  “还有那次,晴晴陪你去做手术。我们都帮不上忙,是靓仔医生提前准备了厚厚一叠手术资料,天还没亮就在楼下等着送她去机场。”
  盛佩蓉:“我在柏林住院时,他们天天通电话。”
  “他还给少爷仔准备了这么多玩具,很用心的!”萍姨继续道。
  “我原本以为他们……”
  “就是不知道可可心里怎么想——”
  盛放自然地加入话题:“没feel啦!”
  “这是什么意思?”萍姨推了推老花镜。
  盛佩蓉惊讶地追问:“可可亲口跟你说的?”
  “电视上演的。”
  盛放一脸淡定。
  看来又用对台词了。
  “小弟,这可不是你说了算的。”盛佩蓉说。
  萍姨凑上前。
  少爷仔说的英文是什么意思?
  大姐和萍姨仍嘀咕着悄悄话。
  盛放主动结束八卦时间,专心搭建起一张精巧的乐高小板凳。
  圆嘟嘟的小身子往上一坐,就像个小巨人。
  “咔嚓”一声,板凳消失,只剩一地的小零件。
  盛放弯着腰寻找,小奶音惆怅:“质量不好。”
  第104章 揍小孩!
  满地的乐高零件,盛放弯着腰,转了一圈,最后只能无奈地一屁股坐下。
  小少爷从来不做无用功,既然知道乐高小板凳承受不起他的重量,便决定不再重搭。
  想起外甥女常嘱咐的“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他便撇了撇小嘴,用肉乎乎的小手将零件拢成一堆,乖乖收进收纳盒里。
  耳边传来盛佩蓉和萍姨絮絮叨叨的说话声,那是只有大人们才会关心的八卦新闻。
  可不知怎么的,话题突然转到了自己身上,盛放立刻竖起小耳朵。
  “萍姨把我们放放喂成一只小猪仔。”盛佩蓉打趣道,“连小板凳都坐塌了。”
  盛放猛地扭过小脸表示抗议,又沮丧地低下头,捏一捏自己圆鼓鼓的小肚子。
  晴仔说过,当警察不能太胖,不然练不出肌肉,也追不上坏人。
  “我要减肥了。”盛放闷闷地甩下一句话,气呼呼背过身去。
  盛佩蓉与萍姨对视一眼,忍不住“噗嗤”一下笑了出来。
  “萍姨,小弟说要减肥了。”
  “看来明天少爷仔的餐单要减量……”
  圆滚滚的一小坨宝宝转过身,等不到人来哄。
  盛放的腮帮子越鼓越高,鼓到小脸都快成两倍大。
  “不说笑了。”盛佩蓉忍住唇角的笑意,“饭还是要吃的,我们放放正是长身体的时候。”
  “明天餐单就不减量了。”萍姨说,“有少爷仔最爱吃的蜜汁烧鸡翼。”
  盛放小朋友吞了吞口水。
  是蜜汁烧鸡翼,很香的!
  “减肥没必要,健身就好。”盛佩蓉拍拍小弟的肚皮,“早日练出腹肌。”
  萍姨的一声爆笑划破客厅的寂静。
  盛放转头,用幽怨的小眼神看向她们。
  孩子还小,但能精准分辨出笑意里的嘲讽。
  这两个人,太过分啦!
  也不知道晴仔去哪里加班了。
  晴仔不在,她们都在欺负她舅舅!
  ……
  祝晴跟着程星朗,踏入这栋十八年前的凶宅。
  案卷上的画面,与眼前的景象截然不同。
  两层的小洋楼里,斑驳的血迹早已被覆盖,取而代之的是满墙的油画。程星朗的画,笔触并不专业,可用色明快,将昔日血痕化作蔚蓝舒展的云朵、金黄的麦田,仿佛是以缤纷色彩对抗无尽的黑暗。
  “明知道有危险还追出来?”程星朗的声音从厨房传来,带着笑意。
  祝晴看着墙上清晰明朗的画作:“嫌疑人都不怕,警察怕什么?”
  他拧开一瓶水递给她,冰凉的触感抵在指尖。
  “说吧,怎么回事?”祝晴接过水。
  “吃晚饭了吗?”他忽然问。
  没等祝晴回答,他已经转身走回厨房。
  想也知道,她忙着调查时,总会忘记吃饭。程星朗打开冰箱,里面整齐地摆放着新鲜食材。其实那件事后,他被亲戚收养,后来长大成人,亲戚一家移民海外,程星朗回到这栋空置的房子,却从未久住。直到这次回国一个多月,他显然,将这里重新布置成一个像样的家。
  祝晴靠在门框上,看着他熟练地处理食材。
  他动作从容,衬衫袖口随意挽到手肘,露出线条分明的小臂,刀与砧板碰撞出充满生活气息的规律节奏。
  “在美国时发现一件事。”他忽然开口,“我父母出事后,他们的研究数据被篡改署名,转手卖给境外药企。”
  这十八年来,他从未停止追查。
  即便在国外,那些看似偶然的线索,都是他用点滴拼凑出的真相。
  “只能悄悄回来。”程星朗低声道,将牛排放入锅中,“一旦打草惊蛇,关键证据随时可能被彻底抹去。”
  “滋滋”声响起,油脂散发出的浓郁香气已经飘过鼻尖。
  “紧接着国内有家药厂突然关门大吉。”
  “药厂?”
  “更巧的是,药厂负责人是明德精神病院的高层,后来死得不明不白。”程星朗将牛排装盘,淋上酱汁。
  程星朗发现了这个疑点。
  正如阿ben所说,他在哪里都吃得开,本应六个月的进修,仅用四个月就提前完成。导师特批,同时破例为他隐瞒行踪。
  他必须回来,亲自揭开真相。
  “那和冯凝云有什么关系?”祝晴接过餐盘。
  祝晴意识到程星朗已经回来,是隐约的直觉。监控画面里熟悉的步态,到新年零点那声温柔的祝福,甚至邮件里那句平静的“注意安全”,以及突然转入嘉诺安疗养院的冯凝云。
  几个月前,他们一起前往明德精神康复中心。
  她相信,相比较“弟弟”,程星朗本人更在意冯凝云的行踪。
  “明德西贡分院安保严密,但是我发现,荣子美给她母亲办了转院手续。”
  冯凝云作为明德的长期病患,可能知晓内幕,而荣子美的转院操作降低了接触难度。
  他以医疗设备公司工程师的身份进入疗养院,成功见到冯凝云,甚至顺手修好仪器。
  “我给她看当年凶手的照片,他们认识。”
  冯凝云在那间精神病院住了超过二十年,她认识那个疯子。
  但是毕竟是精神病患,即便如今与女儿相认又减了药,她的精神状态趋于稳定,可说出的话能有几分真,几分神志不清,谁都无法肯定。
  “冯凝云说,那个疯子在夜晚被带去医生办公室吃糖果。”
  祝晴的眉心拧了一下。
  这一个月来,程星朗执着地追查着当年的案子。
  他循着每一条可能的线索,从明德精神康复中心在职医护到早已离职的清洁工,甚至还翻出几位已故人员的遗物。直到不久前,他终于从一位退休老护士手中,接过一本手抄的工作记录。
  从这本泛黄的名单里,祝晴见到“赖丹荷”的名字。
  “当时的实习护士,就是刚死的赖丹荷。”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yanqing/09_b/bjzls.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找书指南|穿书爽文 轻松溯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