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客厅地毯上,盛放找出大姐给他买的各种棋盘,将所有棋子混在一起摞成城堡。
萍姨端着菜上桌时,看见这小祖宗安静捣乱,直发愁:“这要收拾到什么时候啊!”
即将开饭时,盛佩蓉转动轮椅经过,余光扫过满地狼藉,面不改色地绕行。
她轻飘飘地丢下一句:“希望可可回来前能恢复原状。”
盛放顿时睁圆了眼睛。
大姐居然学会拿外甥女来要挟他了!
最可气的是,这招实在很管用,几乎立竿见影。
盛放宝宝气鼓鼓地踢着脚去收拾,一不小心将一颗棋子踢进沙发底。
他趴在地上,小短腿在空中乱蹬,费劲地掏棋子。
“真是听话。”盛佩蓉抿唇轻笑,“等可可回来,我一定好好表扬你。”
“大姐,”放放抱着胳膊龇起小米牙,“不必!”
……
圣心庄园坐落在僻静的新界山坳,环境清幽。
警方出示社会福利署开出的公函,门卫再三核对之后才放行。
“我是今天的值班义工。”一位戴着工作牌的中年女士迎上来,“档案室已经准备好了相关资料。”
“我们听说了这个不幸的消息,都不敢相信,韦先生怎么会……”义工轻声说着,走得很慢。
“安生在我们这里已经住了很多年。”
“刚来的时候,他才三岁,因为他的情况比较特殊,所有的评估报告和治疗记录都保存得很完整。”
义工打开档案室的门,取出厚重的文件夹。
“孩子在活动室,我带你们过去。”
推开活动室的玻璃门,旋律熟悉的童谣声传来。
在靠窗位置的软垫座椅上,坐着一个瘦小的身影。男孩背对着玻璃门,安静地望着窗外摇曳的树影,对脚步声没有丝毫反应。
“这些天,韦先生没有来,安生应该是在等他。”
“有时候从午饭后开始,等到日落,怎么劝都不肯动。”
“别看他还只是个孩子,有很大的主意。”
她上前一步,警方也随即跟上,只是脚步放缓。
义工蹲下身,与韦安生平视着:“安生,是摄影协会的哥哥姐姐来看你了。他们都记得你上次获奖的那张照片,夸你拍得特别好。”
她不着痕迹地朝警方使了个眼色,继续用轻快的语气说:“这些哥哥姐姐是专程来看你的新作品的。”
显然,这样的说法会让孩子感到更加安全。
曾咏珊会意,笑着上前:“安生的作品,光线把握得——”
她的声音忽然顿住。
男孩额角那道浅浅的痕迹并不狰狞,可右眼却像是蒙着一层雾,瞳孔涣散,无法聚焦。十年前的虐童案,也许并没有在年幼的婴儿记忆里留下痕迹,但当年孩子具小小的身体,却永远记住了那场暴行。
听见曾咏珊的话,韦安生抬起眼。
他的另一只眼睛过分清澈,没有任何波澜。
只映出警员模糊的倒影。
曾咏珊找回自己的声音:“安生的作品,光线把握得恰到好处。”
“他的右眼,其实已经看不见了。”义工往外退了几步,压低声音对两位警员说道,“当时从楼梯上摔下去时,右眼神经受损,完全失明。”
“韦先生每次来,都会坐在这个位置。”她指了指孩子左侧的椅子,语气中透着不忍,“这样孩子可以用好的那只眼睛,完整地看见爸爸。”
义工抱着档案夹,这里记录着孩子每一天、每个月、每一年的进步。
一转眼,韦安生在圣心庄园度过八个年头。
“韦先生相信我们这里的康复团队。”
“安生刚来的时候,连坐都坐不稳,现在能完成简单的指令,这是了不起的进步。”
“但是……他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失去了语言能力。我们尝试了各种办法教他说话,但有时候分不清,他是不能开口,还是不愿开口。”
祝晴注视着男孩的侧脸,继续问道:“除了韦华昇,还有其他人来探望过孩子吗?”
义工的手指摩挲着文件夹的金属卡扣:“没有。”
窗边,曾咏珊正半蹲着身子,指着窗外摇曳的树影,轻声和韦安生聊着天。
祝晴注意到,即便曾咏珊几乎贴着他耳边说话,男孩的眼神依然空洞。没有恐惧,没有好奇,也不给反馈。
“韦先生会定期来访,有时候一住就是三四天。”义工温声道,“无论安生是在窗外发呆一整天,还是反复摆弄同一个玩具,他都耐心陪着。”
“前两年,韦先生给孩子买了一台照相机。”她的目光温柔地落在男孩身上,“安生好像很喜欢,爱上了摄影。天气好的时候,父子俩会在院子里拍蝴蝶、拍花草。”
义工垂下眼:“韦先生给孩子考虑好一切,几年前,就连安生二十岁以后的护理方案都安排好了。那时候我们还笑他想得太长远,但没想到——”
祝晴取出证物袋,里面是蒲团下那张纸条的证物照片。
“他会写字吗?”她指着照片上的字迹。
“了不起的爸爸?”义工接过照片端详,笃定地摇了摇头,“不可能,他不会写字。”
她将证物照递还,声音突然变得干涩:“但韦先生……确实是一位了不起的父亲。”
……
晚上八点四十分,盛放小朋友在庭院里踩着单车转圈。
他蹬得飞快,车轮碾过落叶,偶尔经过海洋球池,整个人扎进去,溅起五彩缤纷的波波球。
几位帮佣每周在固定的时间上门,昨日光是清洗他的海洋球,就要耗费大半天时间。
可即便球池被收拾得一尘不染,盛放小朋友还是提不起兴致,只百无聊赖地抛着球。独自在波波池里打滚的乐趣,远不如和小朋友们一起玩来得尽兴。
在缤纷球池里打过滚之后,盛放重新坐上小单车。
“萍姨萍姨!帮我拆掉辅助轮!”
“不行啊少爷仔,真的会摔扁的……”
“那就让我扁掉吧!”
放放小朋友踩着小三轮骑得像是能飞,已经全然不知道天高地厚。
他和萍姨磨了好久,只差在草坪上委屈巴巴地打滚耍无赖。
正当僵持不下时,门铃突然响起,打断少爷仔的撒娇大法。
萍姨走去开门,看见来人时却瞬间僵住。
裴君懿和三位董事的笑容和煦,另外一个西装革履的男人则是生面孔。
“萍姨真是忠心的老臣子。”裴君懿迈进门,目光扫过庭院,“从老宅到半山,再到油麻地,现在又是加多利山,你一直都在啊。”
他身后的人也跟着笑起来。
查个住处,对他们来说易如反掌。一个不谙世事的孩子,一个没根基的警察,舅甥俩顶多购置豪车豪宅,翻不出其他风浪。
裴君懿向西装革履的男人点头示意。
对方立即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份文件,交到他手中。
裴君懿走到盛放面前,语气温和:“这份授权书需要签一下,暂时由董事会处理集团事务。”
他看了眼身后的老董事和律师:“我特意请他们一起来,就是为了把条款解释清楚。”
几位老董事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
这样趁人之危,实在有违他们这些老一辈的处事原则。但自从盛文昌离世后,盛氏风雨飘摇,董事会只认盛佩蓉一个人。如今连她都不行了,谁会为一个小孩卖命?
放放的手指戳了戳文件:“这是什么?”
裴君懿伸手想摸他的头,却见小孩一脚踏板灵巧躲开。
律师立即上前,滔滔不绝地解释一系列的专业术语,裴君懿接过话头,最后再由三位董事轮番上阵,补充说辞。
盛家小少爷把头摇成拨浪鼓:“听不懂。”
“要我签名吗?”他仰起脸,小表情天真。
“当然不是。”裴君懿嘴角微扬,“需要你的监护人来签署,律师会向她详细解释。”
“她在加班。”
裴君懿明显一怔,显然没料到这个回答。
他很快调整表情:“那我们可以等。”
“我可以找其他大人帮你签。”盛放歪着头想了想,奶声奶气道,“萍姨!”
“少爷仔。”萍姨忍着笑,“我哪能签你们大集团的文件呀。”
几个人都发出浑厚洪亮的笑声,气氛一时轻松愉快。
直到盛放踩着单车转了个圈,用稚气未脱的小嗓音说道:“那就让我大姐签好了。”
笑声戛然而止。
众人僵硬地顺着他的视线转身,倒吸一口凉气。
落地窗前,月光勾勒出盛佩蓉锐利的轮廓。
盛放蹬着小三轮,一个得瑟的漂亮甩尾,单车稳稳停在大姐身旁。
还笑,当反派不能这么傻的啦!
第93章 当年的案子。
夜晚的油麻地警署,祝晴一行人刚踏进刑侦调查组办公室,此起彼伏的调侃声便迎面而来。
萍姨端着菜上桌时,看见这小祖宗安静捣乱,直发愁:“这要收拾到什么时候啊!”
即将开饭时,盛佩蓉转动轮椅经过,余光扫过满地狼藉,面不改色地绕行。
她轻飘飘地丢下一句:“希望可可回来前能恢复原状。”
盛放顿时睁圆了眼睛。
大姐居然学会拿外甥女来要挟他了!
最可气的是,这招实在很管用,几乎立竿见影。
盛放宝宝气鼓鼓地踢着脚去收拾,一不小心将一颗棋子踢进沙发底。
他趴在地上,小短腿在空中乱蹬,费劲地掏棋子。
“真是听话。”盛佩蓉抿唇轻笑,“等可可回来,我一定好好表扬你。”
“大姐,”放放抱着胳膊龇起小米牙,“不必!”
……
圣心庄园坐落在僻静的新界山坳,环境清幽。
警方出示社会福利署开出的公函,门卫再三核对之后才放行。
“我是今天的值班义工。”一位戴着工作牌的中年女士迎上来,“档案室已经准备好了相关资料。”
“我们听说了这个不幸的消息,都不敢相信,韦先生怎么会……”义工轻声说着,走得很慢。
“安生在我们这里已经住了很多年。”
“刚来的时候,他才三岁,因为他的情况比较特殊,所有的评估报告和治疗记录都保存得很完整。”
义工打开档案室的门,取出厚重的文件夹。
“孩子在活动室,我带你们过去。”
推开活动室的玻璃门,旋律熟悉的童谣声传来。
在靠窗位置的软垫座椅上,坐着一个瘦小的身影。男孩背对着玻璃门,安静地望着窗外摇曳的树影,对脚步声没有丝毫反应。
“这些天,韦先生没有来,安生应该是在等他。”
“有时候从午饭后开始,等到日落,怎么劝都不肯动。”
“别看他还只是个孩子,有很大的主意。”
她上前一步,警方也随即跟上,只是脚步放缓。
义工蹲下身,与韦安生平视着:“安生,是摄影协会的哥哥姐姐来看你了。他们都记得你上次获奖的那张照片,夸你拍得特别好。”
她不着痕迹地朝警方使了个眼色,继续用轻快的语气说:“这些哥哥姐姐是专程来看你的新作品的。”
显然,这样的说法会让孩子感到更加安全。
曾咏珊会意,笑着上前:“安生的作品,光线把握得——”
她的声音忽然顿住。
男孩额角那道浅浅的痕迹并不狰狞,可右眼却像是蒙着一层雾,瞳孔涣散,无法聚焦。十年前的虐童案,也许并没有在年幼的婴儿记忆里留下痕迹,但当年孩子具小小的身体,却永远记住了那场暴行。
听见曾咏珊的话,韦安生抬起眼。
他的另一只眼睛过分清澈,没有任何波澜。
只映出警员模糊的倒影。
曾咏珊找回自己的声音:“安生的作品,光线把握得恰到好处。”
“他的右眼,其实已经看不见了。”义工往外退了几步,压低声音对两位警员说道,“当时从楼梯上摔下去时,右眼神经受损,完全失明。”
“韦先生每次来,都会坐在这个位置。”她指了指孩子左侧的椅子,语气中透着不忍,“这样孩子可以用好的那只眼睛,完整地看见爸爸。”
义工抱着档案夹,这里记录着孩子每一天、每个月、每一年的进步。
一转眼,韦安生在圣心庄园度过八个年头。
“韦先生相信我们这里的康复团队。”
“安生刚来的时候,连坐都坐不稳,现在能完成简单的指令,这是了不起的进步。”
“但是……他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失去了语言能力。我们尝试了各种办法教他说话,但有时候分不清,他是不能开口,还是不愿开口。”
祝晴注视着男孩的侧脸,继续问道:“除了韦华昇,还有其他人来探望过孩子吗?”
义工的手指摩挲着文件夹的金属卡扣:“没有。”
窗边,曾咏珊正半蹲着身子,指着窗外摇曳的树影,轻声和韦安生聊着天。
祝晴注意到,即便曾咏珊几乎贴着他耳边说话,男孩的眼神依然空洞。没有恐惧,没有好奇,也不给反馈。
“韦先生会定期来访,有时候一住就是三四天。”义工温声道,“无论安生是在窗外发呆一整天,还是反复摆弄同一个玩具,他都耐心陪着。”
“前两年,韦先生给孩子买了一台照相机。”她的目光温柔地落在男孩身上,“安生好像很喜欢,爱上了摄影。天气好的时候,父子俩会在院子里拍蝴蝶、拍花草。”
义工垂下眼:“韦先生给孩子考虑好一切,几年前,就连安生二十岁以后的护理方案都安排好了。那时候我们还笑他想得太长远,但没想到——”
祝晴取出证物袋,里面是蒲团下那张纸条的证物照片。
“他会写字吗?”她指着照片上的字迹。
“了不起的爸爸?”义工接过照片端详,笃定地摇了摇头,“不可能,他不会写字。”
她将证物照递还,声音突然变得干涩:“但韦先生……确实是一位了不起的父亲。”
……
晚上八点四十分,盛放小朋友在庭院里踩着单车转圈。
他蹬得飞快,车轮碾过落叶,偶尔经过海洋球池,整个人扎进去,溅起五彩缤纷的波波球。
几位帮佣每周在固定的时间上门,昨日光是清洗他的海洋球,就要耗费大半天时间。
可即便球池被收拾得一尘不染,盛放小朋友还是提不起兴致,只百无聊赖地抛着球。独自在波波池里打滚的乐趣,远不如和小朋友们一起玩来得尽兴。
在缤纷球池里打过滚之后,盛放重新坐上小单车。
“萍姨萍姨!帮我拆掉辅助轮!”
“不行啊少爷仔,真的会摔扁的……”
“那就让我扁掉吧!”
放放小朋友踩着小三轮骑得像是能飞,已经全然不知道天高地厚。
他和萍姨磨了好久,只差在草坪上委屈巴巴地打滚耍无赖。
正当僵持不下时,门铃突然响起,打断少爷仔的撒娇大法。
萍姨走去开门,看见来人时却瞬间僵住。
裴君懿和三位董事的笑容和煦,另外一个西装革履的男人则是生面孔。
“萍姨真是忠心的老臣子。”裴君懿迈进门,目光扫过庭院,“从老宅到半山,再到油麻地,现在又是加多利山,你一直都在啊。”
他身后的人也跟着笑起来。
查个住处,对他们来说易如反掌。一个不谙世事的孩子,一个没根基的警察,舅甥俩顶多购置豪车豪宅,翻不出其他风浪。
裴君懿向西装革履的男人点头示意。
对方立即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份文件,交到他手中。
裴君懿走到盛放面前,语气温和:“这份授权书需要签一下,暂时由董事会处理集团事务。”
他看了眼身后的老董事和律师:“我特意请他们一起来,就是为了把条款解释清楚。”
几位老董事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
这样趁人之危,实在有违他们这些老一辈的处事原则。但自从盛文昌离世后,盛氏风雨飘摇,董事会只认盛佩蓉一个人。如今连她都不行了,谁会为一个小孩卖命?
放放的手指戳了戳文件:“这是什么?”
裴君懿伸手想摸他的头,却见小孩一脚踏板灵巧躲开。
律师立即上前,滔滔不绝地解释一系列的专业术语,裴君懿接过话头,最后再由三位董事轮番上阵,补充说辞。
盛家小少爷把头摇成拨浪鼓:“听不懂。”
“要我签名吗?”他仰起脸,小表情天真。
“当然不是。”裴君懿嘴角微扬,“需要你的监护人来签署,律师会向她详细解释。”
“她在加班。”
裴君懿明显一怔,显然没料到这个回答。
他很快调整表情:“那我们可以等。”
“我可以找其他大人帮你签。”盛放歪着头想了想,奶声奶气道,“萍姨!”
“少爷仔。”萍姨忍着笑,“我哪能签你们大集团的文件呀。”
几个人都发出浑厚洪亮的笑声,气氛一时轻松愉快。
直到盛放踩着单车转了个圈,用稚气未脱的小嗓音说道:“那就让我大姐签好了。”
笑声戛然而止。
众人僵硬地顺着他的视线转身,倒吸一口凉气。
落地窗前,月光勾勒出盛佩蓉锐利的轮廓。
盛放蹬着小三轮,一个得瑟的漂亮甩尾,单车稳稳停在大姐身旁。
还笑,当反派不能这么傻的啦!
第93章 当年的案子。
夜晚的油麻地警署,祝晴一行人刚踏进刑侦调查组办公室,此起彼伏的调侃声便迎面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