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一定要等我啊!
  ……
  祝晴的工位桌面上,摊着游敏敏生前一个月的传呼机通讯清单。
  她从头到尾再看了一遍,密密麻麻的数字间,心理医生许明远的号码只出现过一次。
  照理说,医生不该给患者私人号码的。
  她重新核对日期,记录中的这通电话,是在案发十天前出现。
  案件再次到了收尾阶段,物证还没有收起。祝晴再次翻看她的日记,那些字迹时而工整,时而凌乱,接受心理治疗并没有让她的状态更好,相反,她的情绪起伏极其剧烈。
  这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也许,游敏敏本来不必走到这一步。
  耳畔,同事们的讨论声断断续续地传来。
  “游一康从小就跟在父母身边长大,而且得了便宜还卖乖,游敏敏应该一直都很讨厌他吧。”
  “估计游敏敏早就看透他了。”
  “她是他亲妹妹,从被接回家开始,他们就朝夕相处。恐怕妹妹早就知道哥哥虚伪,也并不稀罕他嘴上廉价的好意,说到底,游敏敏想要的,其实只是父母的爱而已。”
  也许,游敏敏并不在乎哥哥、嫂子和小侄子。
  她真正渴望的,不过是父母的爱罢了。
  祝晴回头,留意着他们的议论。
  这也是她不解的,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游敏敏的“讨厌”,变成了如此高浓度的、极端的恨?
  因为游一康总是算计她的房子吗?
  她应该清楚地知道,如果自己出事,哥哥必然会将爷爷的房子占为己有。游敏敏争取、争吵,甚至激烈控诉,分明完全没有让步的意思,怎么会突然决定自杀,将本该由她继承的房产拱手让人?
  同事们翻看着游一康的笔录。
  “这里他说,杀了人之后从冰箱冷冻柜找到冰块,加到浴桶里,是为了延迟死亡时间。说是无意间在电视上看的,那些刑侦剧都这么演。”
  “现在连杀人犯都跟着电视学犯罪技巧了?照这样下去,早晚有一天要禁播刑侦剧。”
  “那游敏敏又是怎么知道可以通过牙刷转移dna的?这可比用冰块干扰法医要高明多了。”
  “也是电视剧?老剧重播八百遍,我都会背,好像没有见过这样的情节。”
  “难道你每部剧都看过?”
  “永远没法知道了……”
  在游一康的笔录中,警方问及他之前是否注意到游敏敏有自杀的倾向。
  他只是摇摇头。
  妹妹已经死了,是他亲手了结她的生命,事后再提到她这个人,脑海中的很多与她相关的画面都是空白的。
  就像所有人说的那样,游敏敏是个透明人,总是阴暗地躲在角落里,雾蒙蒙、灰扑扑的。
  空荡的审讯室外,游父游母就这样呆坐着。
  他们没能和游一康说上话,审讯结束后,警官直接押走了他。早上还体体面面穿西装去上班的儿子,如今手上却戴着镣铐。他们恳求着,大声质问为什么,却只得到走廊里空洞的回音。
  温秋在一旁陪着他们。
  两个老人失魂落魄,她担心他们出事,只好暂时将波波托付给邻居照看。从前最疼爱波波的爷爷奶奶,现在竟像是完全忘记小孙子的存在,木然地望着走廊尽头。
  此刻,温秋同样怔怔地坐着,悲伤恐惧,却已经流不出眼泪。
  当祝晴和曾咏珊经过,游母突然站起来。
  几次接触中,她知道曾咏珊更好说话,便伸出枯瘦的手,紧紧抓住这位女警的衣袖。
  “以前敏敏的自行车坏了,都是一康帮她修的。”
  “他公司发了洗护用品,会让我们给她送去。他知道她薪水不高,很多东西都不舍得花钱买。”
  “还有、还有,敏敏小时候爱吃的白糖糕,也是一康跑遍整个香江给她找到的。他都已经成家立业,还记得妹妹从前最喜欢吃什么……”
  祝晴发现,他们口口声声说着游一康多疼爱游敏敏,却举不出更多具体事例,就这么几件事,翻来覆去地说。
  印象中,他们提过,小时候哥哥帮敏敏修自行车,她摔倒后就认定是他故意弄松了链条。都说游敏敏是个敏感的女孩,也许早在很多年前,她就已经发现游一康的真面目。
  只可惜没有人相信她。
  很讽刺,案件的最初,家人们一遍遍重复,为什么敏敏不愿意相信他们对她的爱。
  可到了现在,其实真正没有得到过信任的,是游敏敏。
  只有游敏敏。
  更可悲的是,即便现在游一康已经承认杀害妹妹的罪行,他们的父母仍在为儿子求情。
  “一康真的很疼敏敏的。”
  “他就糊涂这一次啊,警官……”
  “是不是敏敏太冲动,说了些激怒她哥哥的话?”
  “一康会……会坐牢吗?”
  曾咏珊皱起眉头,收回自己的手。
  她看着这两个糊涂的老人,不知道该说什么,只为游敏敏感到不值。
  “知道游敏敏为什么走到这一步吗?”祝晴问,“尤其是这一年,她有没有表现出自杀倾向?或者有什么异常?”
  游父游母的神色是茫然的。
  他们摇摇头。
  “不清楚。”
  “没有发现异常。”
  只有温秋犹豫着说:“有阵子,她好像开心了些。”
  多可笑,自称最疼爱死者的人,反倒是最不了解她的。
  去鉴证科归档报告的路上,向来开朗的曾咏珊一反常态,她始终保持着沉默,低着头。
  其实她怀疑过,游父游母一直住在游一康身边,会不会知道他做了些什么。但是当亲眼见到他们的反应后,这个疑虑打消了。
  不知道走了多久,她突然停住脚步:“祝晴,你说,如果他们真的知道……会不会帮着儿子?”
  祝晴没有立即回答。
  其实现在想起游敏敏,她脑海中只有毕业照上角落里的身影,和浴桶中那具尸体。
  他们在她死后才真正认识她,通过零星的碎片,拼凑出她短暂平凡的一生。
  也许直到死亡那一刻,游敏敏仍在追寻着被看见、被爱、被诊视的感觉。
  曾咏珊为死者感到不公:“太过分了。”
  游父游母为女儿离世消瘦是真的,但更疼爱儿子也是真的。
  如果必须选择,他们会毫不犹豫站在游一康身边。
  “如果他们知道杀害游敏敏的是游一康,是不是会偏袒自己的儿子,帮他掩护?”
  曾咏珊很想知道,在决定放弃了断自己的那一刻,游敏敏想通了吗?
  “别用假设问题为难自己。”祝晴轻声道。
  曾咏珊无奈地点点头。
  就像她自己说过的,很多问题没有答案。
  ……
  案件收尾阶段,祝晴向莫sir提交了通讯记录。
  当时梁奇凯和小孙正好在中环,莫振邦给他们打了一通电话,让他们顺路去心理诊所,例行拿了许医生的补充笔录。
  祝晴单手托腮翻阅这份笔录,另一只手无意识地转着红笔。
  许医生非常配合,口供中显示,因为游敏敏最后一次接受诊疗时的状态极差,他怀疑这位患者有自杀倾向,才破例用私人号码联系她,希望她回来继续接受治疗。
  警方没有放过心理医生私下联系游敏敏这条线索。
  办案过程中,他们不会无故调查无关人员的通讯记录,除非有明确证据指向涉案。重案b组警员查证游一康是否与许医生有交集,有理由相信,他们素不相识,也就是说,许医生不可能是他的共犯。
  曾咏珊凑过来:“医生确实不应该用私人号码联系患者,但是不管什么时候,生命的价值高于一切。许医生年轻,不是这么墨守成规的人,所以可以理解。”
  “是我想多了吗?”祝晴合上笔录,目光在诊疗记录和日记本之间来回游移。
  游一康的杀人动机,是老人留下的遗产。
  但死者的自杀倾向,是突然出现的。
  这日记本,从很早之前开始断断续续地记录,那时候哥嫂还没有搬出去住。
  最早时期的游敏敏,虽然郁郁寡欢,但字里行间仍有微弱的力量。
  “盒饭里多了一个蛋,阿柔说是老板特意加的。”
  “今天路过花店,玫瑰很香。”
  这些微小的确幸曾支撑着她。
  然而自从开始接受心理治疗后,她的情绪开始波动,虽然游敏敏从来没有在日记里提及治疗,但对照日期,这些波动恰好与诊疗时间吻合。
  这位心理医生真的没问题吗?
  许医生收费不菲,游敏敏连给盒饭加蛋都要犹豫,怎么会舍得支付高昂的诊疗费?
  的确,她省吃俭用的积蓄,一大部分给了吹水辉,是因为爱他。
  可游敏敏真的懂得爱自己吗?这一点很矛盾。
  诊疗记录上,一切正常,看不出任何诱导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