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外甥女才不会和他玩什么围着病床跑很久的游戏,几乎一瞬间,抬手就逮住他。
  放放的后衣襟又被揪住,小短腿使劲扑腾也没用。
  他气呼呼地回头,晴仔怎么以大欺小!
  盛放气鼓鼓的抗议声和祝晴的笑声交织着,在病房里回荡。
  谁都没有注意到——
  病床上,盛佩蓉苍白的指尖忽然轻轻颤动。
  ……
  日子一天一天过,盛放是最快乐的小孩。
  “盛放!来整理书包!”
  快乐小孩呆住,坐在地板上,搓了搓自己的耳朵。
  有没有听错?
  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晴仔都好清闲。
  按时上班,准点下班,生活规律又自在,放放跟着她,过上好日子,他们还约好要一起去游乐场玩。
  小舅舅和外甥女都没有去过游乐场,做好攻略,期待着约定好的日子。谁知道一转眼,就到了台历上圈好的日期。
  一不小心忘了这烦人的事,他居然要上幼稚园了。
  就是明天!
  萍姨回半山前,本来要提前帮少爷仔收拾小书包,放在玄关。她做事细心,连背带小水壶都已经准备好,放放特地说过,他不要卡通水壶,要成熟款。
  她刚打算动手,祝晴就摇摇头制止。孩子都要上学了,像收拾书包这样的琐事,当然是他自己的责任。
  盛放瘪着小嘴,不情不愿地整理。
  晴仔实在是太残忍了!
  也是从这会儿开始,他抱着书包缓缓在地板上躺下,蔫蔫儿的。
  明天是周一,幼稚园小小班开学的大日子。
  但从周日晚上开始,盛放小朋友就异常安静,变成话很少的小孩。
  祝晴本来以为是不愿意上幼稚园的小朋友在抗议,没有太在意。
  直到晚上临睡前,她揉揉放放的脑袋,指尖不经意拂过他的额头,猛然顿住。
  “怎么发烧了?”祝晴心头一紧,连忙去拿体温计。
  养小孩到现在,放放每天都是生龙活虎,祝晴从没有处理过像现在这样的情况。
  萍姨不在身边,她顿时慌了神。
  应该先送他去医院,还是先吃药?
  祝晴给盛放塞了一个体温计,拿出家里的医药箱。
  看着药盒上的说明书,她犯了难,不能胡乱喂一个三岁小孩吃药。
  放放小朋友叼着体温计,无力地歪在枕头上。
  祝晴轻轻扶着他躺好,突然想起上次去九龙城面试时,似乎留过程星朗的手提电话号码。
  她翻遍卧室和客厅,终于在笔记簿夹层找到那张皱巴巴的纸条,立马给他拨过去。
  “程医生吗?我想问一下……”
  儿童房的床上,放放烧得小脸通红。
  他手指揪住被角,努力支棱起脑袋听外边的动静,圆溜溜的眼睛艰难睁大。
  “晴仔啊——”宝宝朝床边伸手挣扎,小奶音沙哑,“他、是、法、医。”
  第43章 “年年都有今日……”
  电话那头,传来令人安心的声音。
  祝晴快速记下护理要点,听见儿童房里传来窸窸窣窣的动静,匆匆跑去,看见放放小手伸长吃力往外探,半个身子都悬在床沿,通红小脸耷拉着。
  他只是有一点不舒服而已,还可以坚持。
  没有必要找法医……
  “乖乖别动。”
  她重新将小孩扶正,让他躺好,再在医药箱里翻找。
  医药箱也是萍姨准备的,儿*童专用药整齐地排列着,果然有程医生说的那款退烧药。
  程医生建议的用药剂量,要保守一些,完全按照放放的身高体重而定,比说明书少了整整三分之一。
  祝晴对着刻度线,将药液倒进量杯里,过于甜腻的香味反倒更让人心慌。
  她将量杯递到盛放唇边:“喝点草莓果汁。”
  盛放小脸发烫,眼睛都快要抬不起来,难为孩子这个时候还记得给外甥女纠错。
  他仍旧是精明宝宝,小嗓音颤抖:“这是药。”
  程医生说,小朋友发烧不必太紧张,可以先观察体温变化。如果服用退烧药后还是持续高热,再考虑就医。
  祝晴第一次照顾生病的孩子,知道这会儿不能离开,每隔几分钟就要探一下他的额头,灼热的温度透过掌心传来,呼吸又急又烫。
  她忽然想起,这大概也是放放第一次在发烧时得不到专业周到的照料。从前在盛家,盛家小少爷有个头疼脑热,家庭医生必然立即就位,玛丽莎彻夜守在床边量体温、换冰袋,营养师也会特意熬煮加了药材的养生粥。
  不像现在,昏暗的儿童房里只有她。
  放放躺在被窝里,小手攥着她的手,辛苦地熬着。
  祝晴揉了揉盛放的脑袋。
  小可怜。
  “晴仔。”放放忽然开口,声音很轻,“你小时候发烧怎么办?”
  祝晴停顿片刻,一时竟想不起自己生病时的情形。
  在警校体能考核中全项满分的她,似乎从小就是极少生病的体质。记忆深处,唯一一次生病,是一个寒冷的冬夜,她睡在窗边,被子不够厚实,整夜躲在被窝里,不受控制地打颤。福利院有医务室,郭院长粗糙的掌心贴在她的额头,给她递来一片白色的药片。就着温水吞下药片之后,小小的祝晴就一直躺在铁架床上,睡睡醒醒,听着周遭其他小孩进进出出的声响。
  那时候,欣欣姐姐还没有跟着父母离开。中午吃饭的时候,她用小碗盛了一碗粥,被冻得通红的小手小心翼翼地捧着回来。
  那只是一碗白粥,什么配料都没有,淡而无味,但祝晴还是乖乖地,一口一口咽下去。因为欣欣姐姐说,吃饱了,病才会好。
  那些都是过去的事了,有心酸,也有温暖。
  祝晴避重就轻道:“吃药就好了。”
  放放浑身无力,挨着祝晴,小脑袋靠在她身上。
  “你小时候是不是好可怜?”
  小舅舅生病了,有外甥女陪着,即便她明天一早要上班,还是会守在他身边,一刻都不放松。
  但是外甥女生病呢?盛放想起那个冰冷的福利院,小手轻轻拍拍她。
  晴仔真是个大可怜。
  “先担心自己。”祝晴捋了一下他被汗水浸湿的头发。
  出汗了,应该就会慢慢退烧。
  “晴仔,明天还去幼稚园吗?”
  “不去,我们在家里休息。”
  蔫蔫儿的放放小朋友,眸光微弱地亮了一下。
  孩子也不容易,都什么时候了,还惦记着这件事。
  “太好了。”盛放安心了,两只手抱着晴仔的胳膊,像是考拉抱树,满满的安全感。
  盛放烧得迷迷糊糊。
  祝晴搂着放放,给了小火炉一个拥抱。
  小火炉想,晴仔以为这是给他降温,其实不会哦。
  外甥女没有这么冷冰冰,她很温暖。
  “谢谢晴仔。”盛放奶声奶气地说。
  “晴仔,我好像有点热。”
  “你出汗了,先不要踢被子,等一下又要着凉了。”
  “晴仔,我的脚脚可以从被窝里出来吗?”
  “……”
  “噔噔噔噔,脚出没!”放放抬起小脚丫。
  发着烧的小朋友,话慢慢地变多了,看得出来,他比刚才要有精神。程医生之前在电话里说,服药后大约三十分钟到一个小时左右,孩子的烧会慢慢退下来,此时祝晴用手背贴了一下他的额头,确实不再滚烫。
  她从医药箱里拿出酒精,给体温计消毒,塞到他嘴巴里:“再量一下,看看退了没有。”
  体温计冰冰凉凉,酒精的味道还没散。
  放放的小脸皱起来,摇头晃脑:“晴仔,我喝醉了。”
  “……”祝晴捏他的脸,“我看你是全好了。”
  他烧还没有全退,但至少药物能控制得住体温,就不需要往医院跑。
  放放睡了一会又醒来,醒了一会又睡着,昏昏沉沉打着小哈欠时,肚子“咕噜咕噜”地叫。
  “等一下。”祝晴说,“我去给你做一点吃的。”
  盛放为难地看着她:“你吗?”
  这个点,家里就只有他和晴仔,只能是她亲自下厨了。
  放放有点冷,在被窝里将自己裹成一团,只露出一张软乎乎小脸。他听见祝晴给萍姨打电话,问她皮蛋瘦肉粥应该怎么做。
  萍姨也好惨,住在凶宅,午夜惊魂接到电话——
  放放把头摇成拨浪鼓,太可怕啦。
  三岁宝宝发烧,不能掉以轻心,这一夜,有点难熬,时时都要提高警惕。
  不太懂得照顾人的madam有了强力外援,除了萍姨在电话里一步步指导她熬粥的诀窍,程医生也保持着通话,随时提供专业建议。
  “病情可能会有反复。”程星朗解释,“康复需要时间,不用太担心。”
  挂断电话,祝晴跑回厨房,按照萍姨的指导熬粥,砂锅渐渐发出“咕嘟咕嘟”的声响,她戴着隔热手套掀开锅盖,蒸腾的热气中,米香四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