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这很正常的,有些上了年纪的人,总喜欢窝在家里,不愿意和陌生人交际。但其实,年纪越大,越应该多和人往来,要不然啊,脑子就退化啦!”
祝晴:“老人的孙女还有提别的吗?”
“我想想——”邻居回忆,“她好像还说,琴行老板的死讯,得瞒着她奶奶。这个我们当然不会说了,谁会这么多嘴!”
祝晴和曾咏珊对视。
果不其然,方颂声生前虽已经搬过来一个多星期,但谁都不知道,方雅韵的“奶奶”究竟是什么时候突然出现。
走出这幢公寓楼,祝晴和曾咏珊低声讨论,理清思绪。
“我知道了,一开始,方雅韵是希望我们避开她外婆的。我第一次和豪仔去的时候,家里只有保姆,其实方雅韵根本不是带严婆婆去医院,只是为了躲开警方,避免麻烦。”
“等到第二次我们俩过去,她知道避不开了,所以用了另外一套方案,假装隐瞒老人关于方颂声的死讯。这样一来,不太需要方雅韵外婆提供演技,也就减少穿帮的概率。”
这些天,严婆婆一直住在方颂声的家里。
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
一个是死者的女儿,另一个则是他亲生母亲,当时警方被惯性思维所困,并没有怀疑她们。
至少,他们绝不会怀疑那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家。
直到此刻,案件的迷雾被拨开。
他们终于查清严婆婆的个人信息。
她是周令仪的母亲,真名严凤英,现年六十四岁。
……
方雅韵挽着外婆的臂弯,陪她穿梭在商场的人流中,从舒适睡衣到轻便的布鞋,她事无巨细地为老人打点一切。
严凤英今年六十四岁,虽只比方颂声年长四岁,但岁月的风霜在她脸上刻下很深的纹路。早年艰辛的生活让她比同龄人更显苍老,现在又染了一头白发,看起来更是比实际年纪沧桑不少。
可她的身子骨却出奇硬朗,逛了大半天也不见疲态。方雅韵撒着娇,说外婆的腿脚比她还利索,自己倒是先累得走不动了。
在商场外的咖啡厅,方雅韵带着严凤英,选了靠窗的位置坐下。
她细心地为老人要了一杯温水,另外点了两块松软的蛋糕,不忘拿来小勺子和纸巾,又特意请侍应生调高冷气温度,免得外婆着凉。
这个时候,严凤英就只是静静地坐着,布满皱纹的眼角带着笑意,目光追随外孙女忙碌的身影。
“其实不用整天陪我这个老太婆的。”严凤英笑着说,“那个哈利会不会不高兴?”
“外婆,人家叫henry。”话音落下,方雅韵皱了皱鼻子,“又拿我开玩笑!”
身旁椅子上,堆满了购物袋。
方雅韵一样样拿出来,仔细交代:“这是护膝的,感觉膝盖不舒服,就戴上,会好很多……这个小按摩仪可以按肩膀,要是腰疼,就扣在这个位置——”
“中药一天喝两次,记得饭后半小时再喝。”
“家里冰箱里的瑶柱和干贝是刚买的,让阿玉给你煲粥的时候放一些,特别鲜甜。”
“还有啊,外婆……”
“知道了。”严凤英握着外孙女的手,“你别操心,注意好身体,好好演出。外婆能照顾好自己,真不行,不是还有阿玉吗?”
方雅韵的手被外婆苍老的手包裹着,轻轻地拍。
她垂着眸,像是回到了儿时,妈妈带着她去外婆家,天气燥热,外婆用蒲扇轻轻给她扇风,另一只手,温柔地拍着她哄睡。
每到这个时候,妈妈总会笑着说,是外婆惯坏了她……
不知道为什么,这些天,她脑海中经常回荡着这些画面。
方雅韵吸了吸鼻子,笑着说:“我尽快办手续,过段时间回来,就带你一起走。”
“你还没有坐过飞机,对不对?到时候我们去坐飞机,还有——”
她话还没说完,听见咖啡厅的玻璃门被推开,顶部风铃随风晃动,敲出清脆的声响。
方雅韵神色一僵,死死盯着那几道熟悉的身影。
严凤英没有回头,只缓缓放下水杯。
昨天回家,听保姆阿玉说警方来过,她就知道,自己终于等来这一天。
……
严凤英、方雅韵和李子瑶先后被带回警署。
方颂声在周三清晨五点到六点被人杀害,这个时间点,严凤英是拿不出时间证明的。
医院的记录,警方也查过。
方雅韵口口声声说警方上门那天,她带“奶奶”去看病,但医院方面完全没有留下就诊记录,她们无法给出合理的解释。
另外,警方拿到搜查令,整理了严凤英的衣物,带回去化验。除非那一天杀人后,她就连贴身衣物都处理彻底,否则,绝对会留下痕迹,用普通的洗涤剂清洗是不管用的。
重重证据之下,她们无从抵赖。
“说吧。”莫振邦的语气,并不强硬,他平静地问,“从哪里开始说起?”
从哪里开始说起呢?
李子瑶也在考虑这个问题。
“应该是从——”她缓缓道,“我终于找到方颂声说起。”
和爸爸妈妈相伴的三年时光,是李子瑶人生中最温柔的回忆。
那时她还小,沉浸在幸福中,从来没有想过,这一份幸福,会在某一天戛然而止。
当父母的死讯传来时,李子瑶耳朵像是突然炸开,她忽然听不清任何声音,许久许久都没有回过神。
她有了家,但仅仅三年,上天就残忍地收回了她的爸爸妈妈。
从此,家里又只剩下她一个人了。
十七岁的李子瑶,试着去投靠其他亲人。
她找到的,是倪芳润的亲哥哥,倪芳庭。
当时她还不懂人心险恶,将父母留下的所有钱交给倪芳庭保管,然而一转眼,她再也找不到那一家子人。
“他们只给我留了一封信。”说到这里,李子瑶的眼中没有恨意,只有空洞麻木,“信里写了那些往事……倪芳庭说,要怪就去怪姓方的,是姓方的害我过成这样。”
曾咏珊:“方颂声的事,不是倪芳润和李学仁告诉你的。”
“不是。”李子瑶说,“dna检测报告刚出的时候,我偶尔听爸爸妈妈提过,但都是隔着房门……他们只说对不起我,但不愿意让我知道那些事。”
当年,倪芳润和李学仁不希望女儿生活在仇恨里。他们选择沉默,用谎言为李子瑶筑起围墙,挡住隐蔽角落里的阴暗,让她放下过往,在阳光下长大。
是直到他们离世,拿着倪芳庭寄来的信,李子瑶才将当年发生过的一切拼凑完整。
“其实我一直在查,信里说的那个‘姓方的’,到底是谁。”
“小时候懵懵懂懂的,一个人生活,连维持温饱都成难题,哪里有余力追查。”
“后来认识了戴枫,我们过得很好,小小出租房就像是我们俩的家……当时我几乎要放下执念,但是,十四岁到十七岁之间那些美好的回忆,扎在我的心底,生了根,我……我没有办法。”
“那个时候,调查有了些眉目。倪芳庭给我留下的信息是,那人姓方,比我妈妈大十几岁,是个钢琴老师。”
那是几个月前的事,李子瑶已经辞了兰桂坊的工作,去一间发廊当学徒。
他们叫她“洗头妹”,客人平躺着,随意拿起架子上一本杂志翻开,李子瑶的双手浸在洗发水的泡沫中,目光却被杂志里方雅韵的采访吸引,目光停留在她父亲方颂声的名字上,直到泡沫打湿客人的脸,她遭到投诉被店长痛批,脑子却仍旧是木的。
前后十年时间,她终于找到那个曾经伤害母亲、害得他们一家人分别十四年的罪魁祸首。
“在妈妈身上发生的事,我从来没有和戴枫说过。”李子瑶说,“那时候,我们俩的生活已经逐步进入正轨。但是我找到方颂声了,我知道,不管是为了爸爸妈妈,还是为了自己……我必须杀掉他。”
李子瑶抬起眼。
她的眼神中没有一丝后悔,强调道:“活到六十岁,都算他赚了。”
李子瑶和戴枫提了分手,搬离他们的出租屋,重新回去和罗薇薇合住。
“我没有读过很书,也没有这么聪明。”她自嘲一笑,“唯一能想到的办法,你们也看到了。”
李子瑶去应聘琴行前台。
她年轻漂亮,稍稍主动,方颂声立即上钩。
“他让我搬去和他一起住,我没有同意。”
“当时我想的是,找一个机会,直接杀掉他。至于想办法脱罪——没必要了。”
“但你没想到,方雅韵来找你。”黎叔沉声道。
李子瑶点点头:“她问我,要不要和方颂声结婚。”
过了好久,她笑着摇摇头:“雅韵比我聪明。”
……
方雅韵记不清自己这是第几次来到油麻地警署的审讯室。
祝晴:“老人的孙女还有提别的吗?”
“我想想——”邻居回忆,“她好像还说,琴行老板的死讯,得瞒着她奶奶。这个我们当然不会说了,谁会这么多嘴!”
祝晴和曾咏珊对视。
果不其然,方颂声生前虽已经搬过来一个多星期,但谁都不知道,方雅韵的“奶奶”究竟是什么时候突然出现。
走出这幢公寓楼,祝晴和曾咏珊低声讨论,理清思绪。
“我知道了,一开始,方雅韵是希望我们避开她外婆的。我第一次和豪仔去的时候,家里只有保姆,其实方雅韵根本不是带严婆婆去医院,只是为了躲开警方,避免麻烦。”
“等到第二次我们俩过去,她知道避不开了,所以用了另外一套方案,假装隐瞒老人关于方颂声的死讯。这样一来,不太需要方雅韵外婆提供演技,也就减少穿帮的概率。”
这些天,严婆婆一直住在方颂声的家里。
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
一个是死者的女儿,另一个则是他亲生母亲,当时警方被惯性思维所困,并没有怀疑她们。
至少,他们绝不会怀疑那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家。
直到此刻,案件的迷雾被拨开。
他们终于查清严婆婆的个人信息。
她是周令仪的母亲,真名严凤英,现年六十四岁。
……
方雅韵挽着外婆的臂弯,陪她穿梭在商场的人流中,从舒适睡衣到轻便的布鞋,她事无巨细地为老人打点一切。
严凤英今年六十四岁,虽只比方颂声年长四岁,但岁月的风霜在她脸上刻下很深的纹路。早年艰辛的生活让她比同龄人更显苍老,现在又染了一头白发,看起来更是比实际年纪沧桑不少。
可她的身子骨却出奇硬朗,逛了大半天也不见疲态。方雅韵撒着娇,说外婆的腿脚比她还利索,自己倒是先累得走不动了。
在商场外的咖啡厅,方雅韵带着严凤英,选了靠窗的位置坐下。
她细心地为老人要了一杯温水,另外点了两块松软的蛋糕,不忘拿来小勺子和纸巾,又特意请侍应生调高冷气温度,免得外婆着凉。
这个时候,严凤英就只是静静地坐着,布满皱纹的眼角带着笑意,目光追随外孙女忙碌的身影。
“其实不用整天陪我这个老太婆的。”严凤英笑着说,“那个哈利会不会不高兴?”
“外婆,人家叫henry。”话音落下,方雅韵皱了皱鼻子,“又拿我开玩笑!”
身旁椅子上,堆满了购物袋。
方雅韵一样样拿出来,仔细交代:“这是护膝的,感觉膝盖不舒服,就戴上,会好很多……这个小按摩仪可以按肩膀,要是腰疼,就扣在这个位置——”
“中药一天喝两次,记得饭后半小时再喝。”
“家里冰箱里的瑶柱和干贝是刚买的,让阿玉给你煲粥的时候放一些,特别鲜甜。”
“还有啊,外婆……”
“知道了。”严凤英握着外孙女的手,“你别操心,注意好身体,好好演出。外婆能照顾好自己,真不行,不是还有阿玉吗?”
方雅韵的手被外婆苍老的手包裹着,轻轻地拍。
她垂着眸,像是回到了儿时,妈妈带着她去外婆家,天气燥热,外婆用蒲扇轻轻给她扇风,另一只手,温柔地拍着她哄睡。
每到这个时候,妈妈总会笑着说,是外婆惯坏了她……
不知道为什么,这些天,她脑海中经常回荡着这些画面。
方雅韵吸了吸鼻子,笑着说:“我尽快办手续,过段时间回来,就带你一起走。”
“你还没有坐过飞机,对不对?到时候我们去坐飞机,还有——”
她话还没说完,听见咖啡厅的玻璃门被推开,顶部风铃随风晃动,敲出清脆的声响。
方雅韵神色一僵,死死盯着那几道熟悉的身影。
严凤英没有回头,只缓缓放下水杯。
昨天回家,听保姆阿玉说警方来过,她就知道,自己终于等来这一天。
……
严凤英、方雅韵和李子瑶先后被带回警署。
方颂声在周三清晨五点到六点被人杀害,这个时间点,严凤英是拿不出时间证明的。
医院的记录,警方也查过。
方雅韵口口声声说警方上门那天,她带“奶奶”去看病,但医院方面完全没有留下就诊记录,她们无法给出合理的解释。
另外,警方拿到搜查令,整理了严凤英的衣物,带回去化验。除非那一天杀人后,她就连贴身衣物都处理彻底,否则,绝对会留下痕迹,用普通的洗涤剂清洗是不管用的。
重重证据之下,她们无从抵赖。
“说吧。”莫振邦的语气,并不强硬,他平静地问,“从哪里开始说起?”
从哪里开始说起呢?
李子瑶也在考虑这个问题。
“应该是从——”她缓缓道,“我终于找到方颂声说起。”
和爸爸妈妈相伴的三年时光,是李子瑶人生中最温柔的回忆。
那时她还小,沉浸在幸福中,从来没有想过,这一份幸福,会在某一天戛然而止。
当父母的死讯传来时,李子瑶耳朵像是突然炸开,她忽然听不清任何声音,许久许久都没有回过神。
她有了家,但仅仅三年,上天就残忍地收回了她的爸爸妈妈。
从此,家里又只剩下她一个人了。
十七岁的李子瑶,试着去投靠其他亲人。
她找到的,是倪芳润的亲哥哥,倪芳庭。
当时她还不懂人心险恶,将父母留下的所有钱交给倪芳庭保管,然而一转眼,她再也找不到那一家子人。
“他们只给我留了一封信。”说到这里,李子瑶的眼中没有恨意,只有空洞麻木,“信里写了那些往事……倪芳庭说,要怪就去怪姓方的,是姓方的害我过成这样。”
曾咏珊:“方颂声的事,不是倪芳润和李学仁告诉你的。”
“不是。”李子瑶说,“dna检测报告刚出的时候,我偶尔听爸爸妈妈提过,但都是隔着房门……他们只说对不起我,但不愿意让我知道那些事。”
当年,倪芳润和李学仁不希望女儿生活在仇恨里。他们选择沉默,用谎言为李子瑶筑起围墙,挡住隐蔽角落里的阴暗,让她放下过往,在阳光下长大。
是直到他们离世,拿着倪芳庭寄来的信,李子瑶才将当年发生过的一切拼凑完整。
“其实我一直在查,信里说的那个‘姓方的’,到底是谁。”
“小时候懵懵懂懂的,一个人生活,连维持温饱都成难题,哪里有余力追查。”
“后来认识了戴枫,我们过得很好,小小出租房就像是我们俩的家……当时我几乎要放下执念,但是,十四岁到十七岁之间那些美好的回忆,扎在我的心底,生了根,我……我没有办法。”
“那个时候,调查有了些眉目。倪芳庭给我留下的信息是,那人姓方,比我妈妈大十几岁,是个钢琴老师。”
那是几个月前的事,李子瑶已经辞了兰桂坊的工作,去一间发廊当学徒。
他们叫她“洗头妹”,客人平躺着,随意拿起架子上一本杂志翻开,李子瑶的双手浸在洗发水的泡沫中,目光却被杂志里方雅韵的采访吸引,目光停留在她父亲方颂声的名字上,直到泡沫打湿客人的脸,她遭到投诉被店长痛批,脑子却仍旧是木的。
前后十年时间,她终于找到那个曾经伤害母亲、害得他们一家人分别十四年的罪魁祸首。
“在妈妈身上发生的事,我从来没有和戴枫说过。”李子瑶说,“那时候,我们俩的生活已经逐步进入正轨。但是我找到方颂声了,我知道,不管是为了爸爸妈妈,还是为了自己……我必须杀掉他。”
李子瑶抬起眼。
她的眼神中没有一丝后悔,强调道:“活到六十岁,都算他赚了。”
李子瑶和戴枫提了分手,搬离他们的出租屋,重新回去和罗薇薇合住。
“我没有读过很书,也没有这么聪明。”她自嘲一笑,“唯一能想到的办法,你们也看到了。”
李子瑶去应聘琴行前台。
她年轻漂亮,稍稍主动,方颂声立即上钩。
“他让我搬去和他一起住,我没有同意。”
“当时我想的是,找一个机会,直接杀掉他。至于想办法脱罪——没必要了。”
“但你没想到,方雅韵来找你。”黎叔沉声道。
李子瑶点点头:“她问我,要不要和方颂声结婚。”
过了好久,她笑着摇摇头:“雅韵比我聪明。”
……
方雅韵记不清自己这是第几次来到油麻地警署的审讯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