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再往前走,明档斩烧鹅的老板手起刀落,烧鹅脆皮裂开。同样的动作,一天要重复上百次……
  这条街上,多的是这样为生活奔忙的人。
  盛放再次想起a4纸上的数字。
  外甥女说,有人要为这样的数目,拼上半辈子。
  “你以前也这样吗?”小少爷问。
  原剧情里的小反派坚信,钱是万能的。
  但今天,晴仔却告诉他,钱确实可以解决很多问题,但更重要的,是让人学会珍惜。
  每一分钱,都要花得有意义。
  她用最平静的语气,为这一堂启蒙经济课做总结。
  盛放似懂非懂,回头望着街上来来往往的路人。
  以前在家时,所有人都告诉他,盛家的小少爷,生来就高人一等。
  可是现在,小朋友却有了新的领悟。
  不对,才不是这样!
  夕阳将他们的身影拖得很长。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盛放蹦跳起来,追逐着地上晃动的剪影。
  “晴仔,今天和萍姨回家,被拍照啦。”
  “狗仔?”
  前些时日盛家的案子闹得沸沸扬扬,余温还没全然褪去。
  小报狗仔之前在半山别墅拍到这个被藏起来的小孩,博足版面,但还没有尝够甜头。今天盛放又跟着萍姨回半山取玩具,狗仔们终于蹲点成功,闪光灯怼着小孩的脸就一顿猛拍,毫无职业道德。
  “萍姨把他们赶跑了。”盛放仰起脸,眼睛亮亮的,“她超凶的!”
  盛放眼底的崇拜光芒,都快要溢出来。
  小朋友还在欢快地追逐着影子,祝晴却陷入沉思。
  她在想,这下是不是又得教育?从小到大,在她的人生信条里,挨打就要回击,受伤就必须让对方付出代价,只有竖起坚硬的刺,才能保护好自己。但是现在看来,如果这样教导盛放,就是拉着她小舅舅在通往反派之路上狂奔。
  祝晴半晌没说话。
  盛放停下小碎步,脑袋往前探了探,好奇外甥女怎么会是这样的反应。
  他跳起来,还是拍不到她的肩膀,安慰道:“别伤心,你也厉害。”
  “你更凶哦!”
  小朋友还以为祝晴沉默是因为没有被夸夸。
  外甥女接不上话——
  舅舅,其实这不算赞美。
  ……
  外甥女告诉小舅舅,就算看上油麻地那套房子,他们也不能太急。和地产经纪打几天心理战,就能拿到更好的价格。
  盛放超级急,要是不赶紧付钱,新家被人抢走怎么办!
  “你以为买层楼是买菜吗?”
  这不是养尊处优的小少爷第一次听孩子这么说。
  但他听不明白,也不知道晴仔是什么意思,他又没买过菜。
  “我们去哪里买新家具?”盛放终于换了个话题。
  舅舅并不是什么都懂,就像哪里能买到新家具,是真正的大人事情,涉及到他的知识盲区。
  “鸭寮街。”
  “鸭寮街是不是有好多二手店?”盛放眯起眼睛,机灵地指出,“根本就不是私家定制哦!”
  祝晴:“新镇地街的露天市场?”
  “又是哪里?”
  “可以买到建筑废料。”
  这小孩的脸上,瞬间切换无数丰富的小表情。
  从失望、嫌弃、不痛快,最后——认了。
  “就用屋主留下的家具。”富豪小舅撇撇嘴,“总比捡垃圾好。”
  祝晴的教育理念以一种奇怪的方式进入盛放的脑海里。
  不管怎么说,四舍五入,小反派学会节省,不再挥霍无度。
  小巴车缓缓开着。
  等到一步一步地,处理好买房搬家的事宜,他们就不用再在路上颠簸辗转。
  “你困吗?”祝晴问。
  “不困啊!”
  盛放小朋友很兴奋。
  即将再次迎来崭新的生活,只要想到躺在冷气房里被玩具簇拥,少爷仔就快要笑得露出嗓子眼。
  “晴仔,以后我们要自己做饭吃吗?”
  祝晴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瞬间眉心微蹙。
  “还要做饭吗?凑合一下吧。”
  “怎么可以凑合!晴仔,你凑合很久啦!”
  他外甥女的生活品质真的很不高,要教会孩子享受生活,还要走很长的一段路呢。
  盛放小朋友从来没有进过厨房,但已经畅想起在岛台前挥锅铲的自己有多威风。
  “我是大厨,你是二厨。”
  “用小板凳垫高做饭,龙虾鲍鱼饭!”
  祝晴抿唇:“吃这么好啊?”
  回程的车上,小朋友一个劲地说话。
  那想象中的生活画面,是有烟火气的。
  祝晴静静地听着,连自己都没注意到,她的眸光愈发柔和。
  只是渐渐地,欢快的小奶音越来越微弱。
  怎么不说了?
  祝晴回头看他。
  车窗上,盛放毛茸茸的小脑袋倚着,已经闭上眼睛,嘴角咂了咂。
  他长长的睫毛颤动着,在眼底投下阴影,衬得脸蛋更加肉嘟嘟。
  小朋友真的是在硬撑。
  刚才还很嗨,下一秒突然睡着。
  电视上是要给睡着的小孩盖被子的,不过现在在车上,没有小被子。
  祝晴不习惯照顾人,抬起手时也不知道该做什么,在收回去之前,捏了捏他的脸蛋。
  居然很好捏。
  ……
  第二天一早,祝晴将小孩交给萍姨。
  小不点半靠在热乎乎滚烫烫的双层床下铺,短腿儿翘得高高的,单手拿着一支雪糕。
  晴仔给他买了一支雪糕,这简直是解暑神器,一口下肚,放放小朋友的脸上仿佛自带一个冷气机,连呼吸都是舒爽的,笑得眼睛弯弯,直夸外甥女最乖了。
  然而,他很快就发现,晴仔给买这支雪糕,居然有条件!
  “我晚上要加班。”祝晴说。
  本来吃成一只小花猫的盛放小朋友“腾”一下就起来了。
  “你几点回来?”
  “不一定,你可以先跟萍姨回半山。”
  舅舅把圆滚滚的小身体转过去:“不可能!”
  交换条件被驳回,盛放才不愿意回到半山别墅。
  但与此同时,美味的雪糕也是不可能还给外甥女的。
  给他买了,就是他的了!
  只是等到她出门,小少爷还是一脸落寞地背着身子,面对墙壁。
  落寞归落寞,他怕手中的雪糕融化,时不时舔一口。
  太忙了。
  萍姨则追出走廊。
  “晴晴?”萍姨在身后喊,带着几分柔软的试探。
  祝晴疑惑地转身,下意识想要纠正这个过于亲昵的称呼。
  “我知道,不应该这么叫。”萍姨说,“但是看你这些天忙前忙后的样子,总让我想起大小姐年轻的时候。”
  回忆就像是穿过了时空隧道,将现在的祝晴,和从前的小千金拼凑在一起。
  那时候,刚出生的她蹬着小脚丫,听盛佩蓉喊“可可”,就会咯咯笑。几个月大的婴儿,哪里能理解这小名意味着什么,只知道,那是来自妈妈的、温暖的呼唤。
  “这小名啊,得等到你妈咪醒来再叫。”萍姨的笑容很慈祥,用手轻轻握住祝晴的手腕,“我就叫你晴晴,好吗?”
  祝晴的心头软了一下,望着萍姨期待的眼神,很想问——
  真的会醒吗?
  但最后,这句话化作沉默,她轻轻点头。
  “对了,看我这记性。”萍姨说递上来一把伞,“看外面好像又快下雨了,带把伞吧。”
  越过警校旧楼走廊的栏杆往楼下望去,能看见操场。
  训练的学员已经开始步操,胶靴砸在水坑里,溅起未干的雨水。
  昨天晚上,又断断续续下了一整夜的大雨。
  早上已经见晴,但看这一连几日的天气,真说不准。
  还是带一把伞比较稳妥。
  “工作的时候要注意安全啊。”萍姨说,“刚才来的路上,我听小巴车上的师奶说,连环杀人犯都没人性的!”
  背对着她们的少爷仔打了个寒颤。
  被没人性的杀人犯吓到,雪糕都没这么香了。
  ……
  清晨,曾咏珊依然踩着点,在最后一分钟冲进警署大门。
  进门时,她还顺便取了报纸,迈着轻快的步伐,送到黎叔和莫振邦的桌上。
  豪仔双手抱着胳膊,撑在曾咏珊的工位隔板前:“什么事这么开心?”
  b组小太阳每天都在笑,但今天,好像格外不同。
  豪仔忽地拍桌子,八卦地凑近:“我知道了,是不是和梁sir一起来的?”
  曾咏珊甩给他一个大白眼。
  很早以前,莫沙展开会的时候说过,他们一个个就像是孙悟空拔根毫毛,变出整个b组的皮猴子,难缠得很。但梁sir和他们都不一样,温润清爽,不像其他同僚一样聒噪,也少了市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