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自家人在门口的连忙冲过去扶,自家人在远处的高喊着过去接,而前面人潮济济,又怎么会是几句话就能冲过去的?
  独自一人的更是只能摇晃着如同飘絮的身形出来,找个靠边的地儿往地上一坐的睡过去。
  是真的睡过去。
  至少在大乾立朝百年里还没有考生因为考试太累死在贡院门外。
  苏棠看到了走出来的陆静渊。
  卢大山也在这边,陆静渊环顾一周,遥遥的看到了这边的车子。
  太傅府中早有仆从过去帮忙,陆静渊双手空空快步过来。
  步伐沉稳,身形板正,面上没有痛色,眼中只是略有疲惫,精神还算好。
  苏棠展颜。
  虽然距离遥远,陆静渊还是察觉到了苏棠落在他身上打量的视线。
  只是最显眼的还是苏棠手中捧着的一束花。
  陆静渊:“……”
  最后陆静渊停在苏她那个跟前两步之地。
  “我没事。”陆静渊道。
  苏棠颔首,把手中的花递过去。
  几朵花草带着淡淡清香,含苞待放在包裹的束内。
  显然是送给他的。
  陆静渊接过来,和她先前一样捧在自己怀里,毫不顾忌四周路过的旁人的眼神目光。
  “多谢。”陆静渊道,又问,“你,如何?”
  “被封县主了。”苏棠。
  四周数丈之外有太傅府的护卫守着,苏棠的声音也不大,并没有外人听到,不然若是知道贡院外有县主在等人,怎么也会引起骚动。
  陆静渊愣了一瞬,轻轻笑道:“真好。”
  “总能护一护你。”苏棠道。
  陆静渊眼中微微亮起,往后退一步,就这么捧着花,冲苏棠长长一揖:“请县主护我。”
  苏棠弯唇,挺背弯唇浅浅颔首:“准。”
  旁边看着这一幕的李清田绷着嘴角,卢大山差点儿忍不住挠头。
  小女郎装模作样,小主子假模假样。
  看上去挺好看。
  ……
  车轮滚滚,苏棠和陆静渊在弥漫着花香的车内说着话。
  “考的什么?”
  “诗词歌赋,贴经,墨义,算术,策问。”
  “只这些就考了这么久?”
  “诗词歌赋十篇,贴经,墨义百篇,算术三十,策问三篇。”
  贴经,墨义,就是填空题和解释题,算术不说,策问就是作文。
  她那个时候用签字笔写也得一小时一篇,这个时代用毛笔,写错一个字就只能全篇告吹。
  也难怪需要这么久。
  “三篇策问是何?”
  “……”
  陆静渊很细心的讲了。
  苏棠曾经问过祖父大概考什么,祖父说的和陆静渊说的差不多,可没说策问的问题她根本就听不懂。
  好在陆静渊讲的足够仔细,她大概也明白了,只是若是换做她去考,她大概只能交上一份驴唇不对马嘴。
  “等歇好了写上一份,我拿给祖父瞧。”苏棠道。
  “好,辛苦媳妇了。”陆静渊。
  “考生才最辛苦。”苏棠正色。
  车子停到风云楼,楼上的雅间早就被定下,二楼的曲目已经精简了,却又添加了一些。
  精简了路上遇到的贪官,添加了剧目里的男主人公在科考之前险些被歹人杀死的事例,最后一举夺魁。
  同时墙边上已经挂上了盘口的名目,就是看此次科考谁家是最后的状元,东家风云楼定的是陆静渊,赔率已经到了一比三。
  若赢就是三倍,如果输了也是三倍。
  苏棠见陆静渊盯在赔率的数字上,道:“若是输了,只有我赔钱,所以可千万不要让我输哦~”
  陆静渊:突然头皮发麻。
  第81章 朝贡
  贡院开门当日伊始一直到开榜的前三日,大乾京都各个酒楼都是热闹的紧。
  而这些时日当中,唯有贡院开门当日,风云楼的香气最为浓郁。
  还在风云楼外就闻到了风云楼内飘出来的香味。
  没钱的囊中羞涩也忍不住咬牙进去瞧瞧。
  有钱的直奔香气飘逸之地。
  直奔风云楼三楼左手。
  好吃食的范围之内,香气最浓。
  没来过好吃食的食客只叹早些时候怎么就不知道还有这样的地方,来过好吃食的食客好奇莫不是又有了什么新鲜的菜色?
  好吃食的菜色当真是绝品,没几日就换一换,总让他们来了一次还想来第二次第三次尝尝鲜。
  好吃食的厨房里,苏棠正在大展身手。
  同样的配料,同样的东西,在她的手中做出来的就和在其他大厨的手中做出来的味道不同,何况也是真有几样之前没见过的菜色。
  大厨们趁这个机会目不转睛。
  有的食客们正好点上了苏棠正做的菜色也真正的尝到了一回好似在人间没有吃到过的感觉。
  咦?上回吃着不是这个味儿,可这个味儿还真好吃。
  只是终归他们也是沾了光。
  ……
  陆静渊回去了国子监后面的小院里。
  苏棠也回去了太傅府。
  两人一起坐了车,也一起在风云楼吃了饭,还是苏棠亲手做的。
  但陆静渊没说去太傅府小住,苏棠也没有邀请。
  陆静渊安全无虞的参加了科考,在科考的名次下来之前,他还是白身。
  还是有让人冲动的机会。
  即便是苏棠说了,陆静渊也不会去避着。
  毕竟他也没开口。
  只是苏棠把陆静渊送到了国子监后面的小院里,拜见了方夫子之后才离开。
  太傅府的车子明晃晃的停在门口,已经告诉了一些人一些消息。
  太傅府的女郎,陛下亲封的县主亲自送人回转。
  ……
  接下来的几日京都很热闹。
  各自睡了一觉精神大好的学子们纷纷上街,不是交友就是在卖弄风骚传扬名头,西山寺白墙上的诗词又多了不知道多少,寺里的高僧们也都习惯了这个时节的忙碌(刷墙)。
  即便每日里也少不得有学子或因放荡,或因不羁种种被衙门官府的人带走呵斥几句,但街面上没有人流血,最多了打上不痛不痒的几拳。
  京兆府尹都不由惊讶。
  这比起之前的大考之年可是平和许多。
  莫不是大乾立朝百年来最为安稳的一年?
  只是这惊讶没多久,就被一则消息震动。
  南夷,蛮族派人入大乾朝贡。
  ……
  “自大乾文帝后时,我朝兵甲封胥山后,蛮族就三年一朝贡。正巧了和咱们科考同年。”
  “南边有镇南军在,每五年一贡,这期间还不知道被镇南军昧下多少~”
  “慎言,当年若是没有镇南军,南边还不知道会打成什么样子。”
  “往年只是听说南夷蛮族朝贡时热闹,今年咱们也能亲眼瞧见了,可是大喜事。”
  “只愿唯有喜事。”
  “……”
  京都街上各有议论,京都府衙中看过朝中邸报的众官员神色各异。
  太傅府中,苏棠看着邸报,吟喃:“好像不太妙。”
  “哦?”太傅。
  “邸报上说去岁蛮族天暖,今岁朝贡比往年朝贡都多了些贡品,是为恭敬我朝,可数月前我看的抵报上说边境的商队少了。”苏棠道。
  “这有何关系?”太傅问道。
  “商队少了,货物就少了,物以稀为贵,于商家是好事。”苏棠道,“可为何呢?既天暖,牛羊之类必然不在少数,虽说往年的邸报棠儿并未曾所见,可理应是物产越丰富,交易越多才是,然偏偏相反。至于贡品,蛮族只出不进,为何又多了?还是说蛮族和旁处另有交易?”
  太傅心头一跳,想到一个不可能的可能,但很快又甩开,道:“数月前,陛下处置了些贪腐之辈。”
  “也不对。”苏棠道。
  这些时日她也收到了提会长的书信,虽这会儿天气正热,可早些时候他们遣往蛮族的商队还是挣了一笔,同时也说了往蛮族交易的商队比往年少了,虽也有边境几个地儿的官长变换限令的缘故,可偏偏交易的数量比往年也少了。
  原来她还以为是蛮族冬日遭灾,可现在看这抵报上全没有那个意思啊~
  蛮族和大乾交易多年,有钱不挣,反而贡品还添了。
  有问题。
  太傅沉吟:“明日到了衙门再去看看。”
  “哦。”苏棠放下抵报,眨着双眼看向太傅,“祖父~”
  拐着的弯儿的嗓音目的显而易见,太傅失笑:“好,好,不错不错。”
  闻言,苏棠的眼睛立刻亮起来:“太傅以为可入三甲?”
  太傅颔首:“若是无人作乱,可入三甲。”
  苏棠欣喜不已:“我就知道他可以。”
  经过早先的事儿,显然陛下盯着科举呢,若是有人在这个时候动手,明显就是嫌自己活的太久。